谁知道项羽和虞姬埋在哪?

Beet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二十多岁的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一路过关斩将,将五侯而灭秦,遂成霸业。而后分封诸王,自称“西楚霸王”。若论武力,西楚霸王项羽是我国历史上不世出的战神级别的军事奇才,鲜有败绩。而汉王刘邦在项羽面前几乎是毫无还手之力,不过刘邦运气超好,上天给他派了一位千年一遇的兵仙级别大神韩信。

本来楚汉双方对峙于荥阳一线,项羽实力虽强,但刘邦固守坚城,而且调动韩信、彭越、英布在项羽后方进行牵制。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于是双方握手言和,在鸿沟议和,划定楚河汉界,分天下而治。但是刘邦背信弃义,趁楚军退兵之时趁势发起攻击,楚军损失惨重。

项羽且战且退,最后退至垓下(今安徽灵璧县南),双方在此平原地带进行世纪大决战。刘邦自知行军打仗不是项羽对手,而且这种大兵团作战也不是他能搞定的,遂让出主帅之位,将数十万大军交给韩信指挥。战神怼兵仙,宛若华山论剑,一个大开大合,一个虚虚实实,结果战神败,而且一败涂地。项羽被困垓下城,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率八百铁骑冲出重围,一路南下。刘邦派灌婴率5000骑兵紧追不舍,务必将项羽拿下,以绝后患。

项羽渡过淮河,到了阴陵县(今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北),迷了路,被农夫指了错误的路进了沼泽,好不容易转出来,灌婴也追上来了。一番左冲右突,突出包围圈,逃入东城县(安徽滁州定远县东南)时,项羽身边只剩下28骑。战神就是战神,对他来说,只要自己不想放弃就不是绝境。身陷千军万马之中,项羽带大家进行了最后一次突击表演,灌婴的几千人始终奈何不了他,被斩杀数十人。这就是战神。

突出重围的项羽来到了乌江,乌江亭长准备好渡江的船只,希望他能回到江东,卷土重来。不过,项羽自觉非战之罪,而是天要亡我,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了东渡。乌江岸边,项羽抱着必死之心进行最后一场血战,斩杀数百汉军,然后自刎而亡。

项羽死后,头颅和肢体被汉军王翳、吕马童、杨喜、吕胜、杨武等人瓜分拿去领赏了。顺便一提,这个杨喜被封侯,杨氏由此崛起,后代出了皇帝,也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和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一代战神项羽身首异处,那他最后被埋在哪里呢?现在山东、安徽等地有三处项羽墓。山东两处,安徽一处。

第一处霸王墓位于古谷城南,即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三村东。原来墓地占地60多亩,封土直径100多米,高约10米。墓地西临东平湖,三面环山,风水不错。不过,后来墓地被破坏了,石碑被毁,先仅存旧址和残碑,当地人称霸王坟。项羽乌江自刎,是在今安徽省境内,为何被葬于山东呢?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意思是说,项羽死后,在山东鲁地有忠心的部将未知其死讯,仍然坚守不降。刘邦本欲屠之,念其忠义,就让他们看了项羽的头颅,才投降。

因之前楚怀王曾封项籍为“鲁公”,古谷城一带为其封地,也是项氏曾经的根据地。刘邦和项羽虽然是死对头,但也曾经是结拜兄弟,刘邦内心还是对项羽比较敬佩的,就以鲁公之礼将项羽安葬与此。刘邦还亲自参与发丧,并哭泣哀悼。

这是《史记》所记载,并且《资治通鉴》、《水经注》、《括地志》等都认同此说法,至于这里是否只葬有项羽的首级,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既然刘邦能亲自为项羽发丧,那将项羽尸身整合应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项羽已死,这样做可以安抚人心,自然利大于弊,也是刘邦一向乐于做的事情。项羽死后,刘邦后来对项氏一族不但没有赶尽杀绝,反而颇为厚待,从项伯、项它、项襄等皆被封侯可见一斑。

第二处霸王墓位于山东济宁曲阜市鲁国故城东北角的五泉庄。这里有座汉墓,被认为是霸王墓。之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因为战国时期,鲁国都城在曲阜,既然项羽被以鲁公之礼葬之,应该在鲁国古城(或故城)。后来之所以史料出现“谷城”,可能是“古城”或“故城”的讹传。但是这种说法,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很多人还是认为这里的霸王墓可能是一处衣冠冢。

第三处霸王墓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凤凰山。这里的霸王墓,被认为是项羽的衣冠冢。据说在项羽自刎后,汉军抢夺其肢体邀功,当地老百姓同情项羽遭遇,收敛他的残骸和衣物,在凤凰山上为他修了衣冠冢,旁边还修有虞姬墓。

虽然几种说法都各有道理,但是更多人还是认同这样的主流观点,即项羽埋在了古谷城(山东泰安市东平县)。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皖北灵璧县城东十五里、宿州至泗县公路南侧有虞姬墓。


墓高五米,圆顶。墓前立石碑三块,碑高3.5米,宽1.5米。中间一块,上书“西楚霸王虞姬之墓”。两边的对联是:“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姬也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上面横书“巾帼千古”。

东边的石碑刻着:“民国十四年重修虞姬墓碑记”。字数较多,在此不便录出。西边的石碑刻着:“光绪二十七年杨兆鋆题的一首《虞美人》:“楚歌声里愁云起,夜帐明灯里。擐衣献舞拭龙泉,拼却一腔热血洒君前。顾骓无语军情变,似雪刀光乱。桃花片片堕东风,化作墓头荒草泪丝红。”


墓后和两侧,有几百株苍松翠柏连成一片,一年四季,清风飒飒,小鸟飞鸣,常青不凋。墓前的甬道直通大门。甬道两边,以茂密整齐的冬青为围栏,围栏内种植各色花草,从春到秋,姹紫嫣红,馨香怡人。门楼座南朝北,飞檐凌空,端庄大气。门楼上镶嵌着灵璧大理石,雕刻着“虞姬墓”三个字。

墓区后面有一排史料室,为青砖灰筒瓦的仿古建筑。室内有项羽的塑像和花圈挽联。墙壁上,挂着颂扬项羽和虞姬的许多诗词字画。这座虞姬墓,是“文革”后重建的。原来的“文革”中惨遭破坏。

虞姬墓占地四十余亩,后傍阴陵山,前滨新汴河,山清水秀,风景宜人。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项羽墓,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旧县乡旧县三村,古谷城南。1965年堆土、墓碑尚存。文化大革命中,石碑被毁,坟被铲平。现仅存旧址和残碑。

霸王墓,当地人亦称霸王坟,墓在墓区偏北处。原存封土直径100余米,高10米左右,前为神道,神道前碑刻4方,汉柏数十株,惜“文革”中大部分被毁掉,遂辟为学校、果园和民房。今墓前有一残存碑记,其碑文曰:“楚霸王,一剑亡秦力拔,重瞳千载孰能攀。秋风蕉鹿行人憾,寝于今草亦斑。……戊申之春,余来守汶阳,过谷城见村碑苔藓,古冢,询诸士人亦为之墓……”。字体为行楷阴刻,颇有宋代瘦金体风韵。

墓区三面群山环抱,南有汶水之波,北有铧山之秀,景色优美。


王亦非


发个图,真实与否,我也不知道~


鑫时空科技


项羽我已经把他埋在红粑粑那里了
只是.........只是这个虞姬嘛😓😓😓她不跟我去红粑粑那里,也不跟我去蓝粑粑那里,只能把她埋在中路位置😂😂😂😂😂


你们的書生


至于这两人的埋葬之地,因历史久远,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变化,即使知道地点也无从考证了!再说了,历史人物中沧海一粟的存在,该让你在意的是其事迹!


悟在吾心


真不知道刘邦那家伙有没有把他们埋了


淘乐助快递快运


不知道,可以去网上找找



昊天寻月


项羽吧,一般我都埋高地,虞姬我都埋在了蓝区


嗖嗖啦啦


皖北灵璧县城东十五里、宿州至泗县公路南侧有虞姬墓。墓高五米,圆顶。墓前立石碑三块,碑高3.5米,宽1.5米。中间一块,上书“西楚霸王虞姬之墓”。


广西玉林容县人


你不觉得你是二逼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