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清末乱世,军阀张作霖是如何发迹的?

一排糖_gvw


张作霖的崛起之路始于一场逃亡。

1888年,张父被人打死,时年13岁的张作霖一怒之下和二哥张作孚扛着一条枪去报仇。

不过,他们到了仇人家中后,没有打死仇人,反倒打死了一个老太婆,一时之间,张作霖兄弟俩惊慌失措。最后,张作孚被抓,张作霖则得以侥幸趁乱逃走。

张作霖犯了事,为了躲避官府的抓捕和仇家的报复,他只能跑路了。

这一跑,让他的人生从此改变了运行轨迹,此后他认识原配赵春桂、投军、从匪、被招安,可谓是全凭这一跑。

1894年,张作霖在营口投了宋庆的毅军,经过一番摸爬滚打后,他也当上了一个小军官,倒也算风光。所以,他在1895年脱离军队回家时,也自认为是衣锦还乡,还趁势娶了老婆。

只是,他也没得意多久便迎来了一场牢狱之灾,更是因此险些丧命,好在他老丈人花了点钱疏通了关系,他这才辈释放。

经此一事,张作霖又看清了一点——要想不被人欺负,便得让人怕你!

于是,他去投奔了冯德麟,从此托庇于冯德麟,也因此成了一个所谓的胡匪。

1900年,是张作霖人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节点。

这一年,他在老丈人的资助下办起了“保险队”,向附近村庄收取保护费,着实让他捞了不少钱,生活也摆脱了困境。

也正是因为办起了保险队,张作霖才获得了被清政府招安的机会。

当时,清政府已经摇摇欲坠,东三省又是日俄势力盘根错节的地方,社会秩序混乱,所以滋生了许多胡匪。清政府一则不想花费太多精力和金钱用于剿匪,二则胡匪也实在太多,所以,清政府改变了策略,对稍有实力的胡匪进行招抚,再用他们去继续剿匪。

张作霖的“保险队”办了近2年,实力已经不可小觑,颇让官军感到头疼,所以便将招抚的主意打到了他的头上。

1902年,清政府招抚张作霖,张作霖又当过兵,又当过匪,自然知道当匪没有前途,所以清政府的橄榄枝一伸过来,他便毫不犹豫地接住了。

当然,清政府选择招抚张作霖也不是没有原因,张作霖办“保险队”的时候,虽然也收保护费,可是他没有绑过一个百姓,更没有抢过一个百姓。

张作霖自被招抚后,人生便越过了最为重要的一个坎,他从此由黑转白,从一个“贼”变成了一个正正经经的受到清政府任命的清军军官了!

他能够成功是他抓住了机遇,反观冯德麟,却迟迟没有得到清政府的招抚。

抓住了机遇,只是成功了一小半,想要获得最后的成功,便得将机遇兑现,兑现的方式也只是一个字——拼!

张作霖确实很会拼,很敢拼。

他知道自己是由匪而军,所以很难让清政府真正信任和重用自己,为此,他一转身,将枪口对准了胡匪。

对于张作霖这样的人,如果在招抚后自觉受了委屈,或许一怒之下便会跑回山里继续为匪,可如果他一旦朝胡匪开了枪,这条路便等断了,他要敢回去继续当胡匪,恐怕即便官军不对付他,别的胡匪也饶不了他。

这耍的便是心机,毫无疑问他成功了。

1908年,徐世昌让张作霖移驻郑家屯,然后继续追剿蒙匪陶克陶胡。

张作霖的敢拼在追剿陶克陶胡的过程中也算是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了剿灭陶克陶胡,获得升官发财的战功,他追入了荒漠深处,从而陷入了陶克陶胡的陷阱中,险些全军覆没。

好在他的把兄弟吴俊升收到消息后,及时从洮南调来骑兵解了他的围,救了他的命。

他将“拼”之一字发挥到了极致,很快便让他拼成了奉天巡防营中、前两路统领,手里的枪杆子又硬了不少、多了不少,成了奉省一个不可忽视的实权人物。

后来,张作霖所部被改编成了陆军第27师,冯德麟所部则被改编成了28师,张、冯两人成了奉省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也是奉省的两个当家人。

1915年袁世凯调段芝贵任奉天将军,张、冯为了手里的军权不被段芝贵剥夺,打起了驱逐段芝贵的主意。

张作霖用了一招一石三鸟的计策——

他先让冯德麟假装调兵对付段芝贵,然后将消息透露给段芝贵,从而打到威吓段芝贵的目的,又故意让人散布段芝贵挪用和贪污公款,让段芝贵陷入恐慌之中。

冯德麟唱完了红脸,张作霖便跳出来唱白脸,假装处处为段芝贵着想,劝他趁早离去,从而获取了段芝贵的好感。

当段芝贵带着军火和巨款离开奉天时,张作霖假意派兵护送,实则是在监视,好确保冯德麟能够在半路上扣留段芝贵的军火和钱。

这么一来,段芝贵自然恼恨冯德麟,所以,他回到北京后便在袁世凯面前说了冯的坏话,反而举荐张作霖接任奉省督军,冯只得了个军务帮办的头衔。

这一计,张作霖既成功地挤走了段芝贵,又压制了冯德麟,更让自己当上了奉省督军,不可谓不厉害。

张作霖当上奉省督军后,为了掌控奉省,只能将枪口对准冯德麟,冯自感处处受到压制,又不是张的对手,所以1917年张勋复辟时冯德麟便屁颠屁颠去北京支持复辟了,结果被段祺瑞扔进了牢笼,张则趁机收编了冯的28师,从此成了奉省的当家人!

此后,他吞黑省,控吉省,成了雄踞东三省的一方诸侯。

后来,他又率军入关,掌控北京政府,将手伸到了上海,让奉系势力达到了巅峰。

张作霖的崛起从来不是无缘无故的,他也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短视的军阀,他敢拼,又懂得用计。

当然,张作霖也有一套高超的用人之术,他会识人、会用人、敢用人,即便是曾经背叛过他的杨宇霆,他也能用的如臂使指,不得不让佩服。

只不过,老帅用十几年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让少帅用了短短3年时间便给败光了,让人摇头感叹。

老帅很帅,少帅丢了老帅的脸。


流浪的侯爵


一、从亲儿子到继子身份的转变

影视剧版张作霖

这个很好理解了,张作霖的亲爹是个赌鬼,顾赌不顾家,自然不难想象,张作霖的童年也没多么美好,人常说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张作霖父亲就是大赌,一次跟人赌博,对方杀红了眼,一不做二不休,事后将要了张作霖父亲的小命,张作霖一下子成了寡居家庭。

母子二人相依为命难活命,只好走上了改嫁的道路,不过张作霖有福,跟着母亲改嫁到了一个姓吴的兽医家庭,兽医在当时是个吃香的行当,吴兽医手中也小有积蓄,说实话,日子比张作霖亲爹带给他们的要好的多,强百倍。

二、从兽医到清军下层士兵的转换

影视剧版张作霖

张作霖的继父是兽医,张作霖也耳濡目染的成了半拉兽医,经常跟着继父出诊,出诊的对象鱼龙混杂,其中就包括兵匪和土匪,张作霖天生脑袋灵光,长此以往,对于道上的事情和规矩也是了然于胸,什么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的黑话,对于张作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

接触多了,张作霖有时候也干些帮绺子(土匪)踩盘子的(探风)外围工作,虽然还没自己拉伙单干,但一颗土匪界的巨星确实是在冉冉升起了。

三、由兵而匪

影视剧版张作霖

为何说是由兵而匪?这是因为张作霖拉绺子立山头当过一段清朝的大头兵,张作霖老觉得当一辈子兽医太憋屈,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可有没有明确的方向,后来张作霖听说自己的二哥在营口混得不错,便前去投靠,不成想二哥没寻着,盘缠也花了个精光,且看当时清军宋庆营正在招兵,张作霖为了混口饭吃,也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以后转行做土匪。

其实张作霖在这时的思想意识已经决定了他比常人更有远见,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他不但单单是想混口饭吃,而是以静制动,在饱腹的同时还要找以后创业的伙伴,他找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他不但找到了,而且人还不少,不过在脱离清军大营的时候,被清军追着屁股打,最后跑出来的兄弟有五个,五匹马,五条枪,这就是张作霖起家的资本。

对于普通人来讲,一生能够完成一次身份转变,可能就会改变一生,张作霖则异于常人,他完成了一连串的身份转换,每一次转换跨度之大、难度之艰,也非一般人可比。也许这也说明了为何在那个乱世,我们记住了张作霖,记住张作霖故事的原因,改变,适应改变,这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性和戏剧性,让人津津乐道,说不完,道不尽!

那么问题来了,你可以完成几次?

想看更多张作霖的故事,赶快关注我们吧!


历史三日谈


张作霖的乳名叫老疙瘩,东北方言里寓意为最小的儿子。父亲烂赌如命,欠下高利贷没钱还债,被债权人打死在赌场。已经陷入窘境的张作霖家庭更加雪上加霜,一家人的口粮常常青黄不接,有上顿没下顿,度日如年。年仅13岁的张作霖草草上了三个月私塾便辍学回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作霖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便外出打工。初入社会,什么也不懂,尝尽人间心酸,历尽世间百态。为了生存,干过木匠,做过乞丐,摆过地摊,卖过包子,当过兽医……。艰难的处境没有磨灭他向上求生的意志,反而练就了大千世界的圆滑处世与狡猾奸诈。

打工这几年,虽然赚了点钱,但和现在很多在外务工的人一样,摒除日常开支,几乎都是“月月光”。家里贫困,啃不起老,心急如焚之下只得弃商从戎。自此,其人生犹如开挂,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通俗语言称“发迹”。


一、成立治安队,声名鹊起

乱世出英雄,也出枭雄。时值义和团运动,沙俄入侵东北。清朝对东北的管理处于真空地带,无兵无将,无臣无能,一时间各地匪患横行,乱象丛生。为求自保,张作霖从七、八个村庄里挑选了二十七个身强力壮的村民,组建临时派出所,主要负责这个片区的治安管理工作,这也是他以后发家的班底。

张作霖的确也尽到了一个派出所所长的职责,在任期间,约束治安队遵守规矩,不骚扰村民,敢于向各种村霸恶霸作斗争。几个村在他的管理下,治安环境形势一片大好。土匪听说他的威名,也不敢轻易到他管理辖区进行抢掠。村民们纷纷夸赞他,其名声也渐渐传了开去,附近二十多个村庄纷纷向他靠拢,管理辖区也从原来的六、七个扩展到三十多个村。

二、剿巨匪、镇压革命党人,一路加官进爵

义和团运动失败后,满清政府开始腾出手来管理东北三省。张作霖因名声在外受到了满清政府的招抚。其身份也从协勤直接转正为国家公务员,担任县公安局局长。接着受命捉拿多次跟满清政府对着干的第一通缉犯-“辽西巨匪”杜立山。张作霖知道杜立山是硬点子,有点武艺,强攻肯定会吃大亏,唯有先和杜立山结拜为兄弟套近乎,待取得他的信任后再许以高官厚禄骗过来斩杀。杜立山果然上当,被张作霖摆“鸿门宴”杀死。张作霖因计擒杜立山有功被封为地、州市公安局局长。后来,张作霖数次圆满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剿匪任务与镇压李大钊等革命党人事件,一路加官进爵,官至奉天省省长兼军区司令员。

三、成也日本,败也日本

日俄战争,令日本人元气大伤,背负巨额外债。受限于本国地狭人稠,矿产资源缺乏,他们不得不把目光聚焦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东北三省。初始的战略目标便是在众多军阀中寻找比较听话的傀儡进行扶持,以满足他们攫取经济利益需要。一番筛选下,家世背景一清二白的张作霖进入了他们的视线。恰巧当时中国政坛上的军阀兴起一股拉外援之风,以便获取外国的支持和援助。一拍即合,双方建立合作关系,张作霖沉迷于日本的军火武器,日本人眷恋东三省的丰富资源。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张作霖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作为回报,张作霖在满足日本经济利益的同时,还对日本驻奉天领事落合谦太郎说:“目前东三省兵马实权在本人掌握之中,日本国倘若有何指示,鄙人自必奋力效命。”日本人看到了张作霖的忠心,双方关系突飞猛进,迅速进入蜜月期,奉军不断鸟枪换炮,势力逐渐壮大。

时机成熟,张作霖组“镇威军”六个军进关讨伐直系军阀,直系军阀节节败退,“镇威军”占领上海,其势力达到鼎盛时期。张作霖也因威望风头无俩被众人推选为北洋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

然而,日本人的野心欲望是无限的。在一系列的推波助澜下, “田中奏折”随之问世:“如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当知道日本欲出兵侵占中国的时候,投附于日本人的张作霖终于硬气了一回,数次拒绝日本人的出兵要求。据说有次,日本人向张作霖索要亲笔题名,张作霖故意把“张作霖手墨”改为“张作霖手黑”。意思是你小日本想要占领我们中国的土地,我坚决寸土不让。因为,作为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索要土地已经触及了张作霖作为中国人的底线。

接连几次的土地索要拒绝让日本人怀恨在心,遂设计暗杀张作霖。最终,皇姑屯事件爆发,张作霖传奇的一生就此终结。
纵观张作霖发迹的一生,强大的个人能力是其崛起的关键,再加上机智圆滑、狡猾奸诈、运气的辅佐,以及对日本人寸土不让的决心,成就了这么个乱世枭雄,他是人民心目中真正的张大帅和关东王。


狐笔恣史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驾掌寺乡马家房村西小洼屯(今辽宁省海城市)人。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欢别人叫他“张大帅”。



早年经历

1875年3月19日(光绪元年二月十二日),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1887年,从私塾先生杨景镇学习三个月。 1888年,其父张有财被赌徒打死,他与二哥前去报仇,枪走火误伤人命,二兄被捕,他逃走,随母亲王氏、妹妹去镇安县(即黑山县)赵家庙村(今属北镇县)外祖父家就食。1889年,学木匠当货郎卖包子学兽医。

1890年,流落营口县大高坎镇,1894年,投清军宋庆所部当兵,后升任哨长。1895年,清军移防离队回乡当兽医,与赵家庙村地主赵占元次女结婚,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是张首芳、张学良、张学铭的生母。

1896年,经冯麟阁(后改名冯德麟)介绍在广宁县(北镇)加入绿林董大虎匪部。

1900年,义和团运动,沙俄侵占东北,盛京将军逃走,地方混乱。他于赵家庙组织保险队(大团),负责附近几个村子的治安,后移至北镇县中安堡。 他负责的地区称为“保险区”。张作霖在保险区内很守规矩,不仅遵章守纪,而且维护治安。因此,在这个地区胡匪的骚扰得到遏制。张作霖也得到村人的称赞,他由此声名鹊起。他管辖的范围逐渐扩大,达到二十多个村子。

宦海生涯

1901年,春节前夕遭金寿山勾结俄兵偷袭,逃往八角台与张景惠合股,被推为团练长。在途中,赵氏在马车上生下了一个男孩,即张学良。1902年,于新民受抚,先任马队帮带(副营长)后升管带(营长)。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先为俄军效力后为日军效力。1907年,东三省改建省制,徐世昌首任总督,计擒杜立山有功升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1908年,奉徐世昌命驻防郑家屯、洮南,追缴陶克陶胡叛匪。1909年,奉锡良总督之命追缴蒙匪牙什、白音大赉等。

1911年, 武昌起义,带兵入奉天省城镇压革命党人。1912年,因镇压革命党人被封为关外练兵大臣。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后任其第二十七师中将师长。

1915年,被袁召入京,表示支持“速正大位”。袁世凯称帝后,又被封为子爵、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1916年,驱段芝贵离奉,以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

虎踞东北

洪宪帝制败后,他被黎元洪大总统任为奉天督军兼省长。1917年,因冯德麟参与张勋复辟,夺其第二十八师兵权,统一奉省军政。1918年,于秦皇岛夺取直系购买的日本军械扩充奉军。入关支持皖系“武力统一”。被任为东三省巡阅使。1918年9月被任命为东三省巡阅使,利用日本的势力控制了奉、吉、黑三省,成为奉系首领。


孔见文史


张作霖可以说是民国版的屌丝逆袭,他出身贫寒,书也只读过几个月,可以说一无背景,二无资历,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终成为了东北王和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位统治者。

张作霖,字雨亭,汉族,出生于奉天海城县西90华里北小洼村,1888年,其父亲被赌徒打死,他与二哥去为父亲报仇时闹出了人命,随即出逃,在出逃期间也是经历坎坷,当过木匠,卖过包子,学过兽医,之后投过清军,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由于义和团运动与沙俄侵占东北使得地方十分混乱,于是他凭借着自己的聪明的头脑,与组织能力,建立了一只保险队,来维护当地治安当然不是免费的,由于治安得当遏制了胡匪骚扰,深得民心,一时间声名鹊起,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任张作霖为奉天国民保安会军事部副部长,打击革命党人。1915年袁世凯复辟,被召入京,表示支持,袁世凯称帝后,被封为了盛武将军,督理奉天军务兼巡按使,1927年进驻北京就任北洋军政府路海军大元帅,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在这期间日本多次以利益相诱惑,签订不平等条约,都被其拒绝,从这一点来看张大帅还是很有民族气节的。



晓磊爱文史


先挖一下张作霖的祖上三代。

张作霖的曾祖张永贵就是闯关东的一员,那一年(具体哪年不可稽考),张永贵拖家带口,一路乞讨,从河北来到了辽宁凌海,自带干粮开发大东北。中国农民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耐吃苦,张永贵也不例外,凭借着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张永贵终于发家致富了。

张永贵的儿子张发,大体上维持了张永贵白手起家挣下的家业,张发死后,四个儿子分家,老三张有财带着自己的那份遗产来到了海城。张有财不是一个有才的人,每天游手好闲,赌博瞎混,后来因为欠赌债被人给做掉了。

张有财就是张作霖的爹,杀父之仇不共戴天,1888年,13岁的张作霖和二哥张作孚前去报杀父之仇,不料枪走火伤了人命,张作孚被捕,张作霖逃脱,母亲王氏带着张作霖等几个孩子回到娘家。为了养家糊口,张作霖学过木匠,当过货郎,买过包子,这一切都无法改善生活,于是母亲王氏便改嫁到了村里李兽医家,张作霖跟着继父学了一段时间兽医,后觉得脏又没有前途,就放弃了。

作为一个贫困青少年,张作霖对读书有点兴趣。由于没钱上学,也没有希望工程,他便经常到私塾的窗外偷听。教书先生看他好学,免费收了他,还提供笔和纸。这样,张作霖认识了几个大字,脱离了文盲的行列。

那时的东北治安很差,由于移民太多,各种利益和文化冲突需要时间磨合,而且清政府对东北的控制力很微弱,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加之俄国人虎视眈眈,到处搞破坏,所以东北一时风云激荡,土匪蜂起,响马蚁聚。东北之大,已容不下张作霖的一张书桌,不得已,张作霖开始四处流浪讨生活。

大的环境决定了张作霖的文化水平只能是小学肄业。其实,出来混,小学肄业就足够了,高学历不仅多余,还是负担。因为懂的多,就容易多想,多想就容易瞻前顾后,而且还有道义的束缚,不敢放开手脚,以致坐失良机。相反,半文盲们大都敢想敢干、猛冲猛打,从来不考虑什么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样就能第一时间抓住机会。读书最多可以把人培养成王佐之才,不会教人王霸之才,王霸之才靠的是胆识,这是天生的,后天学不来。放眼中国历史,试问哪个英雄的文化程度很高?

甲午战争剧照

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清军在营口招兵,流浪到此的张作霖响应号召,申请入伍,并有幸通过了体检和政审,成了清军将领宋庆麾下一名骑兵。巧的是,曹锟当时也在宋庆麾下,两人算得上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只不过曹锟是正规军校毕业的,一来就是小军官。张作霖在军队里表现不错,马上射击的功夫很好,也被提拔成了小军官(哨长)。

1895年,甲午战争战败后,张作霖逃回了家乡,重操旧业,干起了兽医。这一年,张作霖20岁,娶了同村地主家的女儿赵春桂,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也是张学良的生母。张作霖不甘心做一个兽医,便前去投靠大侠冯德麟。冯德麟是辽西南的扛把子,以侠义著称,他地盘广大,马仔众多,黑白两道都吃得开,见张作霖来投,便把他安排在了手下董大虎麾下。从此,张作霖加入了绿林,成了一名胡匪。

1900年,义和团运动到达高潮,紧接着八国联军侵华,俄国人乘机出兵13万占领了东北,清政府在东北的政权几乎全部瓦解。沙俄军队烧杀抢掠,强盗土匪四处横行,到处都是散兵游勇,遍地都是乞丐难民,东北各地一片混乱。

政府跑了,总得有人代行职能。张作霖瞅准机会,果断转行,在地主岳父的支持下,张作霖在村子里成立了一个二十多人的民团,由他自己当队长。民团就是保安团,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当然,张作霖提供的服务不是免费的,受保护的人需交纳一定的保护费。

张作霖的保安团不是独创,市场份额也不大,因为他的那些同行如冯德麟、杜立三等人也在搞类似的经营。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张作霖的保安团也不例外,如果想要留住顾客,必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否则就可能被淘汰。

张作霖很会经营,他的保安团也很给力,外拒土匪、内防盗贼,赢得了当地人的口碑。人们都高呼:保安团的天是晴朗的天!并亲切的称保安团为保险队,称张作霖的地盘为保险区。很快,张作霖保护的村子达到了二十多个。

1903年,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沙俄同意分批从东北撤军,清政府开始恢复东北的政权。张作霖的民营服务公司(保安团)受到了垄断国企(清政府)的强力打压,难以为继。张作霖在两个当地士绅的担保下,接受了政府的收购,被编入巡防营,类似于现在的武警。从此,张作霖进入了体制内,当了一名管带(营长)有了自己的班底。

日俄战争(剧照)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东北成为日俄两大帝国厮杀的战场。清政府虽然宣布中立,但是事实无法中立,因为日俄两国都派出间谍收买中国的武装力量为自己效力,不管是政府武装还是非政府武装(胡匪)。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胡匪都卷入了战争,比如之前说过冯德麟,就率部参加了了日本人招募的“东亚义勇军”,以游击战的方式袭击俄军。张作霖毕竟是体制内的人,不敢明目张胆的违背中立,但是偷偷摸摸的捞一票还是可以的。战争初期,俄军占有优势,张作霖便秘密为俄军效力,索要弹药粮饷,战争后期,日本人占了上风,张作霖便为日本人效劳,索要弹药粮饷。一场日俄战争下来,张作霖吃了很多金币,获得了很多经验值:不仅部队队伍壮大了,自己也学会了左右逢源应付复杂环境、处理重大事件。

年轻的张作霖

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告终,东北一分为二,南面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北面还是俄国的势力范围。1906年,张作霖奉盛京将军赵尔巽之命,将手下的巡防营扩编成了五个营,1907年,东北总督徐世昌命令张作霖率部剿灭辽西巨匪杜立三,杜立三是张作霖早年的同行,两人关系很好。

义气与前途,选哪个?《投名状》讲得很清楚了。张作霖以招安为名,摆鸿门宴诱杀了杜立三,用兄弟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张作霖因功官升一级,成了统领(团长)。此后张作霖开始奉命四处剿匪,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率军深入千里草原,击败了入侵内蒙的叛国蒙匪陶克陶胡,维护了民族利益。张作霖的壮举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1908年,清政府将张作霖所部扩编为七个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王朝覆灭在即。东北总督赵尔巽发现奉天(今沈阳)人心不稳,没有安全感,急招巡防营将领吴俊升率兵来护驾。当时,张作霖的几名部下正在奉天讲武堂进修,听到消息后,立马给张作霖捎信:老大,表现的机会来了!

赵尔巽

张作霖接信后,星夜率兵赶来。赵尔巽看到张作霖第一个率兵前来护驾,不仅没有怪罪,反而赞赏有加。张作霖也很会演戏,表示坚决反对革命党人的反革命暴行,坚决反对奉天独立,誓死保卫宣统皇帝,誓死捍卫赵总督。赵尔巽对此很感激: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张将军真是大清国的忠良!

当时,各省新军都在闹事,奉天新军首领蓝天蔚也要求赵尔巽宣布奉天独立,张作霖听罢拍案而起,拿毛巾包住水杯冒充炸弹,恐吓蓝天蔚等人,反对独立。蓝天蔚无奈,同意赵尔巽暂缓独立。蓝天蔚离开会场后,张作霖很担心,害怕蓝天蔚率军灭了自己,因为蓝天蔚的新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力十分强大,要灭张作霖是分分钟的事。

出乎张作霖意料之外,蓝天蔚没有教训张作霖,而是离开东北到河北与冯玉祥等人策划滦州起义去了,张作霖虚惊一场。张学良在回忆录中说道,他始终无法理解蓝天蔚为什么离开,为什么离开的那么彻底,因为当时蓝天蔚是奉天最有势力的人,只要他坚持不走,张作霖没有出头之日。

张作霖这次又赌对了,赵尔巽从此对张作霖信任有加。1912年,张作霖通过赵尔巽的关系,搭上了袁世凯,被任命为关外练兵大臣,旋即又被任命为二十七师中将师长。

此后,张作霖在日本人的默许和支持下,运用巧妙手段,先后吞并了吉林和黑龙江,一统东北,成为北洋系统的后起之秀。


战争艺术001


今天中国民间关于奉系军阀张作霖的评价可谓是纷繁复杂,褒贬不一。但其中为大众工人的一点就是张作霖从一个贫农出身的“胡子”(东北地区对土匪的称呼)起家奋斗,最终成长为北洋政府的最后一位掌权者,这期中必有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血泪奋斗史。

张作霖

1875年3月19日,也就是清光绪元年,张作霖出生于奉天海城县(今属沈阳)的一个贫农家庭。据张学良晚年回忆,张家祖上是河北省大城县人,是在道光年间移民东北的。张家本不是姓张,而姓李,原因是李家姑娘,嫁与张姓后,张家无子而过继李家生的孩子。到张学良这代已经是第六代了。张作霖早年读过私塾,但文化程度不高。少年时他的父亲被赌徒打死,张作霖带着土枪前去报仇,将对方击毙(也有说法是打死了对方的女仆),于是开始了一段亡命生涯,这期间他在民间漂泊,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饱尝世间冷暖。

1894年张作霖加入了驻军营口的宋庆毅军,因为其聪明伶俐,做过宋庆的卫兵。参加了甲午战争,侥幸并未战死。返乡后他落草为寇,依靠自己灵活的交际手段和过人的勇气,组织起一支小队伍靠收取保护费为生,后来更是与地方士绅达成协议,摇身一变成为保境安民的地方保安队。1901年张作霖的人马被盛京将军增祺收编,张作霖本人任游击马队管带,不久又升擢而为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在辖区内清剿流寇土匪。这是张作霖第二次正式在体制内开启奋斗历程,其资本与起点,均比上一次高得多,而此时的张作霖也不过26岁。


鸭梨山大


引言:张作霖出生于1875年,却逝世于1928年,正直于中年时期,让人惋惜!张作霖出生于贫苦的家庭,了解到清末年间穷苦人是如何生存的,给他留下深刻的影响。张作霖先后参加中日甲午战争、与孙中山、段祺瑞等人结成同盟。最后却惨遭日本的暗害,在沈阳官邸逝世,此事件被人称“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

穷苦人出生的张作霖,为何能够在清末晚期、战乱年代崛起呢?所谓战乱出枭雄!或许有这一点原因,但影响不大。关键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一、少年时期遇好老师,奠定文化基础!

少年时期的张作霖仅是一位万千穷苦人当中的一位,却遇到一位私塾先生,教过他一段时间,让张作霖第一次认识到了世界、认识到生活的残酷……算是张作霖启蒙的时机,心中有了家国大义,直到张作霖担任民国陆军第二十七师师长。

二、中日甲午战争后,张作霖的发家起源地!

中日甲午战争后的地区是一个是三不管地区,该区域战火不断、难民遍野、土匪横行……张作霖在岳父赵占元的帮助下,组建了一个维护治安的队伍,该队伍纪律严明,遵纪守法,被当地人称赞。

中日甲午战争

后来在此地,其余区域多次发生民乱,普通老百姓无法生存。张作霖得知此情况很心痛,把当地的流氓头目金寿山打败后,最后在八角台成为了商会的会长,这里就慢慢成为了张作霖发家的起源地!

三、张作霖接受军队编制,走向正规化!

在1902年期间,社会有一定的稳定。张作霖深想民团并不适合长远发展,就提出把民团交予政府,接受政府军的管辖!恰在此时,八角台当地的盛京将军增祺采纳了“化私团为公团”的建议,作出了“化盗为良”的决定。适逢其时,增韫知府的报告得到了盛京将军增祺的批准。

这一出是张作霖人生一大转折点,从普通民团走向军队,正式接受了军队编制,受政府管辖!张作霖最后依靠这支武装,便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四、张作霖利用多次战争合并,走向人生巅峰!

1904年期间,日本、俄罗斯在中国东北爆发了战争,张作霖在日俄两大帝国主义战争夹缝中生存,充分显示了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因为张作霖出色的能力,政府提议江张作霖的军队由由个营扩编为5个营,张作霖迈上了团长职位。

1907年,张作霖经过多次的努力,打败了匪徒杜立三,立下赫赫战功。清政府嘉奖张作霖,升其为旅长担任了多个军队的一把手,成为了东北五个最强武装力量之一!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王朝覆灭在即。1912年张作霖以奉天巡防营中前路总统的身份投靠了袁世凯,吞并了冯德麟的二十八师。

最后,在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后,张作霖的部队又大大增加。直到北伐战争前期,张作霖旗下有7个军团、3个海军舰队以及5个航空队,实力直升到中国军阀大首领。

张作霖戎马一生,仅仅几十年就登上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几大军阀之一,可谓是登上了人生巅峰!可是枭雄落幕也快,1928年遭到日本火车爆炸暗杀,离开了神坛!

总而言之,张作霖能够在清末民初年间,成为几大军阀之一。不得不说他的能力非常强,能够在乱世之中走向人生巅峰,值得喊一句:枭雄,张作霖!

(END)

我是木子,与您谈古论今,共畅历史长河的人与事!欢迎【关注】木子谈历史!

木子谈历史


张作霖能够得以发迹,一方面与当时所处的时代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其老婆娘家人不遗余力的帮助!

张作霖的出身

张作霖的出身非常贫穷,他的父亲嗜赌如命!

此外,张作霖还有一个大他三岁的兄长张作莩。

就在张作霖9岁那年,张父被仇家所杀!临死前,张父对年仅9岁的张作霖及年仅12岁的张作莩交待后世!他说:“杀我的人是某村的仇人某某!你们如果是我的好儿子,长大后就要为我报仇!”................

张作霖的岳家

张作霖一直长到了近二十来岁,也没读什么书,所以养成了游手好闲的习惯,同时也跟他父亲一样喜欢赌博!

张作霖长得并不魁伟,但是好在灵活精干!经常在赌场中与人大打出手,渐渐成为了人们眼中的流氓无赖!

然而,村里有一个名叫赵占元的地主却看出了张作霖的不凡!并执意要将自己唯一的女儿嫁于张作霖!

就这样,张作霖入赘了赵家!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女儿。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张作霖不顾自己老婆的劝阻,与哥哥张作莩一起去找自己的杀父仇人报仇!

在一个月黑风就的夜晚,张作霖兄弟两潜入仇人家中,刀枪并用将仇人一家7口全部杀绝!随后,哥哥张作莩翻墙而逃,张作霖自己却被赶过来的炮勇抓获并送到县衙!

本来应该杀人偿命,但是当时的县官念其为父报仇,情有可源,再加上张作霖生得矮小,所以谎称其未满18岁法定年龄而免除死刑,改判10年有期徒刑!!

为此,张作霖的岳父不昔变卖田地40日(按东北的土地计算方式,1日田相当于10亩地,40日也就是400亩),请人为张作霖游说!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时间,张作霖从监狱中被救了出来!!

张作霖的发迹

后来,东北地区因受日俄战争影响也开始变得混乱起来,抢劫杀人的事情时有发生!

为了安全起见,当地大概七八个村庄一起组合了一个叫联庄会的组织,组织中编排了27个保卫人员!张作霖就是其中的一位!

所谓的联庄会,名义上是保卫地方,实际上也是变相的土匪!联庄会一方面保护自己的地方不受外来匪类的侵扰,另一方面也常常跑去别的地区抢劫作案!!

有一天,联庄会的队长因吸食鸦片而兴奋的说:“前村有一个女人长得非常漂亮,我要去抢来做老婆!”

张作霖一听,想到“前村的漂亮女人,所说的不正是某大哥的女儿吗!这样去抢人会坏事的!”于是张作霖对于队长想要枪人的举动大加阻拦,并表示:作人作事都不应当如此!

对此,队长大怒,于是提出要与张作霖决斗!

于是,在村外的广场之上,张作霖与队长各拿手枪进行决斗!随着一声枪响,队长应声倒地,一命呜呼!!

之后,张作霖作为决斗的胜利者,同时其阻止队长抢人女儿的行为也为人所称赞,所以其被拥立为新的首领!

就这样,张作霖由这27个保卫人员起家,勇敢善战,又尊重文士,一遇到重大的决策就向有文化的人请教(因为自己没读什么书的缘故,所以特别佩服有文化的人),后来队伍持续发展壮大!!

日俄战争结束后,官方认为张作霖为维系当地的稳定作出了不少贡献,于是收编他为地方巡防骑兵管带(相当于现代的营长)驻防于新立屯。就这样,张作霖由匪入仕了!

以此为起点,后来张作霖又经过长远的发展,成为了东北之王!!


暗夜思考


张作霖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白手起家的大军阀,曾经称霸东北,无人敢撼。他的发迹,既有历史机遇,也同自己的奋斗紧密相连。

贫苦凄惨的少年经历

光绪元年,即公元1875年,张作霖出生于奉天海城的一个小渔村。张家在当地,算是赤贫户。张作霖的童年也很悲惨,在其8岁时,父亲因赌博被杀。失去了顶梁柱的张家,面临着支离破碎的窘境。

张作霖很好学,也很聪明。据说他小时候读不起书,就偷偷跑到私塾外面听先生讲课。而讲课的先生也很喜欢张作霖,还让张作霖到屋内学习,免费教过他一段时间。

初露头角的乱世军队头目

甲午战争期间,张作霖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他先是投靠了马玉昆的队伍,在骑兵营做起了小头目。不过,清军惨败后,张作霖所在的骑兵营也就作鸟兽散了。

初次参军失败,张作霖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但因家中贫苦,只能跑到赵家庙村当赵家的上门女婿。赵家小姐,就是张学良的生母。在老丈人的帮助下,张作霖自己拉起了一直队伍,名为“保境安民”,实际上就是一伙土匪。

不过,后来张作霖投靠了段祺瑞,他的这支队伍陡然间成了清政府的巡防营。由此,张作霖开始了自己的发迹之路。

左右逢源的东北枭雄

清末民初的东北,一直被各方势力觊觎,可以说是机遇与苦难并存的地方。张作霖很聪明,纵横捭阖与日、俄和清政府之间,不断钻营取利,伺机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到辛亥革命之前,张作霖手里已经掌握有七个营。

辛亥革命发生后,浑水摸鱼,乘机得到了东三省总督赵尔巽的认可,在两人的努力下,实现了东三省暂不独立的局面。成为了东北地区首屈一指的乱世枭雄。到1916年时,张作霖坐上了奉天督军的宝座,其影响力也是越来越大,成为了一位之名的军阀。

张作霖势力的进一步膨胀

自1920年开始,国内相继爆发了两次直奉战争。经过两次战斗,张作霖占据了上风,控制了北洋政府。到1927年时,张作霖当选为北洋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当时中华民国的最高统治者,其势力也发展到了顶峰。

不过,树大招风,一直想拉拢利用张作霖的日本人,见张作霖难以驯服,于是决定暗杀张作霖。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就很清楚了:1928年日本人在皇姑屯炸掉了张作霖乘坐的火车,张作霖重伤,后不治而亡,时年54岁。

以上就是张作霖白手起家的大致情况,限于篇幅,难以完全展开。可以肯定的是,在众多军阀中,张作霖的一生堪称传奇。


我是老腊肉碣石樵子,希望与大家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和批评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