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記使命擔當 打贏脫貧攻堅——烏審旗蘇力德蘇木蘑菇灘村第一書記劉珍梅

牢記使命擔當 打贏脫貧攻堅——烏審旗蘇力德蘇木蘑菇灘村第一書記劉珍梅

劉珍梅,女,漢族,中共黨員,現任烏審旗人民政府信訪辦社情民意室主任兼工會主席。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被下派蘇力德蘇木蘑菇灘村駐村幹部。2017年2月至今被烏審旗委組織部選派蘇力德蘇木蘑菇灘村擔任第一書記。自任職以來,她憑著對工作的無限忠誠和執著追求,用一個共產黨員特有的情和愛,推進村委各項工作建設,時時以身作則,處處率先垂範,堅持公道處事、民主理事、按章辦事,贏得了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用真情和汗水譜寫出了一曲動人的敬業之歌。

牢记使命担当 打赢脱贫攻坚——乌审旗苏力德苏木蘑菇滩村第一书记刘珍梅

一、真抓實幹、助推鄉村振興

“一尺不如行一寸,莫以善小而不為。”她常常把老師的諄諄教誨記在心上,掛在嘴邊。要幹好扶貧這件事,必須沉下心來,真抓實幹。一是謀思路促發展。她認真分析蘑菇灘村的優勢和劣勢,為蘑菇灘村的發展規劃出點子、開方子、找路子。為了有效解決蘑菇灘村的人畜用水及農田澆灌問題,她絞盡腦汁,多次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集思廣益,形成統一方案,以“一事一議”的形式向旗相關部門提交書面申請,由旗水務局指派水利安裝公司施工近3個月,使得長達400米的引水管網安裝工程圓滿竣工,全村200多戶都安上了自來水,解決了蘑菇灘村的人畜飲水及農田灌溉問題。二是突重點抓項目。她積極引導社會資金、項目、技術、人才,壯大集體經濟,帶領農民增收致富。重點打造“丁香蘑菇”、生豬養殖、飼料加工等特色品牌。對土地進行了綜合整治,土地改良,發展現代農牧業,並培育種植玉米種子試驗田500餘畝。三是出實招惠民生。截止目前,蘑菇灘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舊貌換新顏。新建人畜分離集中養殖區3處基本交付使用,其中新建羊棚、草棚共126間,豬棚、飼料棚158間;農產品晾曬場及烘乾廠2處,新建辦公樓、村民食堂、醫務室等2000多平米;建公共側所4處,實施安全飲用水升級改造工程,打零散人畜引用水井113眼,新建水塔1處,鋪設管道10000多米;建設蘑茹培育大棚2個,佔地面積5畝;現蘑菇灘村正向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目標邁進。

二、多措並舉、掌舵脫貧攻堅

村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這是劉珍梅同志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她作為第一書記,一心想著如何讓村民脫貧,想著如何能夠引導貧困戶發家致富,在她看來,要想讓群眾真正脫貧,不是“送”而是要打破村民們“等、靠、要”的思想,正因如此,她紮根農村、認真調研、尋找致貧原因,並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產業,給當地開闢出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牢记使命担当 打赢脱贫攻坚——乌审旗苏力德苏木蘑菇滩村第一书记刘珍梅

在精準脫貧工作中,她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按照“六個精準”“五個一批”的工作要求,加快脫貧攻堅步伐,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針對蘑菇灘村實際,堅持因村因地施策,補齊貧困發展短板,壓實脫貧攻堅責任,認真開展入戶摸底調查,堅持精準識別,搞清致貧原因,把全村2014年以來識別的建檔立卡鞏固扶持戶16戶52人,以低保扶持、大病救助,教育扶持,危房改造等方面扶持現已全部脫貧。在劉珍梅和幫扶工作組的努力下,為12戶貧困戶、2名困難黨員、1戶殘疾人、 2戶“五保戶”共54人送去了價值1.3萬元的生活物資,對村裡80歲以上高齡的老人進行集中慰問,解決了他們的生活困難;為在校小學生各申請提供了2000元生活補助,讓他們全身心投入學習;其中為貧困戶協調解決就業3人,集中安置鞏固扶持戶就業2人;社會保障兜底大病求助2人;環境整治就業人員6名,護林員、雷陣打炮員就業10人。解決貧困戶的產業資金12000元,給2戶貧困戶落實臨時救助資金10000元,確保小康路上不讓一個人掉隊。

三、以身作則、服務群眾零距離

駐村三年多以來,特別關注特困戶,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為民解憂。蘑菇灘村閆某家,是該村一社的村民,家裡有4口人,妻子患有先天慢性病,常年吃藥,大兒子在烏審旗第三實驗小學讀書住校,二兒子在烏審旗幼兒園上學,閆某一人靠種20多畝地來供養一家四口人的衣食住行,無任何生畜飼養。她瞭解情況後,認真制定幫扶措施,積極為患有慢性病的妻子詢醫問藥,治療改善病情。同時,她多方籌措資金為該家庭建設豬棚6間、羊棚6間,並對房屋進行了粉刷維修,幫助其渡過難關。閆某一家人的生產生活是她心裡最牽掛、最放心不下的事,雖然他家豬棚、羊棚圈舍齊全,但怎樣才能讓閆某家的日子儘快好起來、富起來,她經過深思熟濾,要想徹底改變他家的現有狀況,就得通過產業扶持、智力扶志、籌措資金來幫扶他。2017年春天的一個早上,她一路顛簸趕到閆某家,又一次實地走訪瞭解了他家的實際狀況後,決定從多方面想辦法籌措資金,為閆某家送去兩頭懷仔的母豬、20只羊、1頭牛。現在閆某經過她給制定的幫扶措施和智力幫扶,現共產豬仔9窩,下仔100餘頭,羊近100多隻,牛3頭,雞、鴨共100多隻;同時,在今年開春春耕備之際,她又協調幫扶單位,為他家送去農用肥、慰問品、資金4000多元。現在閆某一看見她來,就激動的握住她的手說,“要是沒有這樣的村書記,我們一家不知猴年馬月才能富起來”。目前閆某一家年均每人純收入達到近萬元。但她從不止步,更不自滿,正如她所說的“責任使命在肩頭,脫貧致富在路上”.

四、勇於擔當、舍小家顧大家

“戶事組事整村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她常說:“群眾的事,就是我自家的事,必須用做好自家事的態度,盡力做好群眾的事,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她在三年多駐村的日子裡,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村子,面對組織的信任,面對責任與擔當,劉珍梅同志主動犧牲與家人團聚的時間,常常放棄週六日休息時間,走村串戶瞭解民情民意,從精準識別貧困戶,到精準施策、發展產業,再到帶動村民脫貧致富。經常與村幹部同吃、同住、同勞動、同考勤;風雨中走訪,雪地裡督導,沒有因為困難或私事離開工作崗位,一切家務事交給了工作繁忙的愛人打理,從女兒上幼兒園到小學,幾乎沒有陪過她,更不要說開家長會了,每次下鄉出門的時候,女兒總是說:“媽媽今天你會來接我放學嗎?”看著女兒哀求的眼神,她卻連這個小小的要求都無法滿足。每天一個筆記本、一部手機是陪伴她工作的主要用具,她經常動員和組織黨員群眾冒酷暑、戰高溫開展義務清掃,髒活累活搶著幹,以實際行動為大家樹立了榜樣。在重點解決協調危房拆遷、美麗鄉村建設、歷史遺留五荒地重新劃分、矛盾糾紛調解等群眾反映的事情,她總是詳細記錄,耐心解答,需要村民代表討論的第一時間召集會議,每年大會小會不少於100多次,在她心裡,村民任何事情都要公開透明,那樣大大減少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牢记使命担当 打赢脱贫攻坚——乌审旗苏力德苏木蘑菇滩村第一书记刘珍梅

五、黨建引領、築牢和諧鄉村

作為第一書記,她深感責任重大,加班加點學習掌握駐村幹部相關知識,其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和駕馭工作的能力。在她的帶動下,通過抓黨建促脫貧、辦實事促和諧,用真情打動百姓,用發展造福百姓、用實幹贏得尊重。堅持帶頭以身作則,帶頭維護班子團結,帶頭執行工作紀律,帶頭抓好工作落實,帶頭開展“三會一課”制度。幹部幹事的信心不斷增強,群眾的信任度大大的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顯著提升。蘑菇灘黨組的戰鬥堡壘作用發揮明顯。一是正風氣。定期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重大事項黨員、代表討論決定。對村務、黨務、財務事項全部公開,推動村務監督委員會規範化運行。二是激活力。利用傳統節日開展精神文化娛樂活動,如組建蘑菇灘金鳳凰秧歌隊、廣場舞等,新建廣場1200平米,購買健身器材20餘套,進一步豐富農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三是糾民風。定期開展“好婆婆、好媳婦、好孝星”評選活動。弘揚良好風氣,強化正能量,獲得了廣大村民的一致好評。四是抓創建。堅持以黨建品牌創建,打牢農村黨建根基,在她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下,蘑菇灘村黨建活動陣地全面建成,進一步完善了各種功能。

牢记使命担当 打赢脱贫攻坚——乌审旗苏力德苏木蘑菇滩村第一书记刘珍梅

“一花綻放不算春,百花盛開春滿園”,她並沒有滿足現狀,在做好上述各項工作的同時,她曾先後多次被評為全旗優秀“三八”紅旗手、“巾幗女標兵”、普法先進個人、精神文明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等稱號,並於2016年度幹部下鄉駐村推進農村牧區重點工作先進個人稱號。其中,《矢志不渝公僕情 做百姓的貼心人》被鄂爾多斯黨員教育微平臺採用。鄂市電視臺記者採集錄製了《心繫群眾 甘做公僕》先進事蹟等。2017年被評為全旗優秀駐村幹部稱號;2018年5月被授予“烏審旗青年五四獎章”稱號。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改善民生的致富路上書寫的是群眾致富的希望,廣袤大地上沉澱的是群眾致富的基石,為自己的駐村工作寫下了飽滿而精彩的一筆,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是她的座右銘。

牢记使命担当 打赢脱贫攻坚——乌审旗苏力德苏木蘑菇滩村第一书记刘珍梅

劉珍梅同志作為一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普通家庭裡,在平凡的崗位上紮實苦幹,在脫貧致富的行程中積極作為,致富路上書寫的是群眾致富希望,廣袤大地上沉澱的是群眾致富的基石。在劉珍梅同志身上,民本是其思想基礎,實幹是其公僕情懷,創新是其不懈追求。面對蘑菇灘村精準扶貧工作穩中有進,她從不止步,更不自滿,正如她所說的“責任使命在肩頭,脫貧致富在路上”。劉珍梅同志就是這樣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紮實苦幹,心繫農村建設痴情不改,情牽村委發展無怨無悔,一定要在“第一書記”的崗位上幹出點名堂來,決不能辜負組織的信任,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