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说得有道理不如做得有道理,来此感化孩子

《说得有道理不如做得有道理》如果要孩子懂道理,家长首先要做得有道理,做得有道理,比说得更有道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如果孩子固执逆反,不管怎么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就是不听,您会不会也用这样的套路:想讲道理,讲道理不行就批评,再不行就通过发脾气来征服;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和孩子说我为你付出多少辛苦,你却这样不懂事,以来此“感化”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说得有道理不如做得有道理,来此感化孩子


思想家卢梭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家长也许会有这样的困惑:如果讲道理孩子不听,除了生气或感化他,还有其他方法教育孩子吗?家长使用蛮力强迫孩子接受家长的道理,是思维懒惰和粗糙的表现,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问题之扣越系越紧,越系越死。改变“讲道理”的思维定式,变通一下,效果会更好。文中案例有位四岁孩子的家长咨询孩子不听话、爱哭怎么办?原来这孩子总是在晚上临睡前要下楼玩,无论家长怎么解释孩子都不听,哭着要下楼。这位家长按照作者尹建莉老师说的做,结果让这位家长意想不到。他少说多做,尽可能地倾听孩子的意见,孩子的哭闹次数大大的减少了。做“不讲道理”的家长,并非完全否定言语的必要性,而是强调口头教育的适度性和行为教育的重要性。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说得有道理不如做得有道理,来此感化孩子


老师给了家长三条建议:一是“讲道理”一定不要口是心非;二是避免向孩子灌输庸俗的价值观;三是切不可把“不讲道理”做成“不讲理”。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上少讲道理,行为上符合道理,这样孩子才能够明白道理。如果家长觉得自己不知如何说,什么都不说比胡说要好得多。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说得有道理不如做得有道理,来此感化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