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有儿女的老人再婚是“万恶”的,你怎么看?

银河系护卫


没有共同的子女,再婚老人晚年有多难

这是我家里发生的真实的事情。

我的亲叔叔很年轻就因肝癌过世了,婶婶当时才30多岁,拖着一儿一女,在一个普通的工厂做着普通女工的工作。

这个再婚的李叔呢,也是妻子早逝,为人老实,在工厂里是一个技术部门的工程师,待遇和地位,在那个时候来说都挺不错。我婶婶那会还年轻漂亮,有着小家碧玉的气质。

于是他们被介绍人约见后,都挺满意,没几个月就成婚了。

李叔对婶婶挺好,在经济和生活上给了婶婶很大的帮助,因为毕竟一个女人带着一儿一女,真的很难。

婶婶属于个性比较好强的那种女人,凡事都有自己的主张,李叔也能包容,他两个人,取长补短,过了几十年,相处的还挺不错的。

他们没有自己共同的孩子,婶婶有一儿一女,李叔有两女一儿。

孩子们都挺有出息,特别是李叔的大女儿开了一家公司,规模还比较大,婶婶的儿子从厂里下岗以后,就被这位大姐安排进了自己的公司。一家人相扶相帮,对于再婚家庭,算处得相当不错的了。

老俩口退体后,每个周末,不是婶婶的孩子开车过来团聚,就是李叔的孩子带着他们出去玩。期间也因为一些家庭事件,闹过不愉快,但事情过后,大家都因为不用天天相处,各忙各的,倒也能够不起大风大浪。

这一转眼,李叔也80岁了,身体状况急转日下,婶婶也是70好几,买菜做饭做家务都开始吃不消,已经没有办法照顾他了。

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儿女们商量一下,花钱请个保姆,或者大家轮流接到家里看护,可能事情会不一样。

但是,李叔的大女儿,也许是出于自己是大姐的责任心吧,没和任何人商量。立马就把他们老两口接到自己的别墅里,还有保姆照顾,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样挺好、皆大欢喜。

没有想过,事态会出现一个比较不愉快的转变。

因为大姐并不是婶婶亲生的,从小没有生活在一起,感情自然也谈不上有多亲密,平时只是因为爸爸的关系保持尊重而已。周末或者逢年过节聚一下,要说有什么矛盾,过后也能够消化,大家也不会太较真。

但是真住在一起,那就不一样了,对于婶婶来说,我的老公是你的老爸,我老公的事情我要做主。对于大女儿来说,毕竟你不是我的亲妈,这是我的家,自然是我当家做主。

家里有了两个女主人,麻烦就来了。

大姐平时安排保姆做的那些事情,婶婶会去纠正、指手划脚、重新要求。

加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不同,这中间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冲突。

最后发展到婶婶跟大女儿大吵一架,不知道谁开的头,反正积怨以久,然后婶婶就一气之下,住回到自己的女儿家里。大姐也不挽留,之后也没打个电话把人请回去。

估计李叔左右为难,也只有独自伤心、无能为力。

现在,两个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的老人,不得不分开,彼此心里的那种寂寞和难过,那种相互依赖的痛失,相信大家可以体会得到。毕竟是夫妻,保姆照顾得再好,哪有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情分所带来的温暖和放心。

婶婶每个月都要等自己的儿女有时间了,开车带她去看一下李叔,关心一下他的健康情况、给保姆交待一些事情,主要还是陪他说半天话,让李叔心有所慰。

但是婶婶却不知道自己还有多久的时间可以这么折腾,毕竟两家离得太远。

最近一次见到她,说到这个事情的时候,婶婶就老泪纵横。

这个事情,谁对谁错呢?还真难定论,也许婶婶错在在自己家里强势主张惯了,到别人家里性情收敛不够。也许,大女儿从来就没有把父亲这个再婚的女人,当成自己的妈,不管从前表面上处得有多和谐,在内心深处,婶婶始终是外人。

让自己的父亲在孤独中度过生命最后的日子,总觉得是不是也太残忍了。

所以再婚的夫妻,如果年轻还是要有自己共同的孩子,到晚年,可能会比较好一些吧。

希望这样的案例只是个别,希望所有的老人都能夫妻厮守一处,相互照应、相互温暖,都能够平安幸福地渡过晚年。





云水无双


为什么有人说有儿女的老人再婚是“万恶”的,你怎么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看,老年人该不该再婚?其次,为什么有些儿女反对老年人再婚?其三,老年人再婚为什么是“万恶”的?最后,你怎么看待老年人再婚?

1、老年人该不该再婚?

有人说,现在不论是男女,寿命都大大延长,以往60-70岁已经古来稀,可是现在80-90岁还可以到处旅游享受美好人生。那么,老年人是不是该追求自己的幸福,再婚是不是被允许的?不可否认,老年人有再婚的自由,这不论是法律上还是社会的容忍度都是理解且支持的。就拿60岁的老年人来说,活到90岁还有30年。这30年形单影只太可怜了,找一个自己中意的老伴再婚儿女们应该支持。

2、为什么有些儿女反对老年人再婚?

其实,儿女们之所以反对老年人再婚说来说去还是经济原因。老年人再婚,势必涉及财产问题。比如说,老年男人再婚一般找的老伴也多已退休或者到了退休年龄没有退休待遇的。那么,找个老头衣食住行就得老头负担。老年女士也一样,若找个没有退休待遇的自己的经济就得支撑两个人的花销。而且,老年人一般儿女或孙子女一大堆,来串门或团聚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不用说找的老伴患病或慢性病的花费了。

3、老年人再婚为什么是“万恶”的?

其实,老年人再婚绝对不是什么万恶的,反而是好事。有研究表明,有老伴的老年人比没有老伴的老年人寿命会更长,而且会更健康。那么,为什么有人说老年人再婚是“万恶”的呢?归根结底是看到老年人的钱,而不是全心全意为老年人的健康和幸福着想。如果这样的儿女反对老年人再婚的话,老年人自然是很惨的,更别说什么幸福了。

4、你怎么看待老年人再婚?

现在的老年人的定义和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不一样,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都已经进入蓝莲花社会。也就是说,这个社会,老年人会越来越多,他们退休没有什么事情了,但不代表他们就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毕竟60岁到90岁还很漫长,甚至占了人生的三分之一。这30年里,儿女能保证时时刻刻陪在老年人身边吗?你既然做不到,为什么不让老年人再婚,追求自己的幸福呢?


聚焦三农热点说


有儿女的老人再婚是“万恶”的?我并不赞同。

我的公婆就是重组家庭,他们各自带了一个小孩再婚,并且婚后没有再生孩子。


在旁人看来,他们也完全不像是重组家庭。我觉得这都得益于公婆对于家庭的付出和维护。

第一,公婆感情很好,虽然再婚,但老公和弟弟是在充满爱的家庭中长大。

第二,从小到大,他们从来不避讳提到重组家庭,但是在日常的教育中,在生活的点滴中,都告诉两个孩子,这就是你的家,我们就是你们的爸爸妈妈。

第三,两个孩子所有的东西都是公平的。哥哥要买鞋子,弟弟必定有一双;弟弟买了衣服,哥哥必定有裤子。


“万恶”,到底是对谁“恶”?当然是孩子。


但实际上,家庭中有多个子女的,若是父母拎不清,厚此薄彼,即使是原装家庭,即使是亲生兄弟姐妹,也会导致家庭不睦,兄弟反目。

而若是真心实意地疼爱每一个孩子,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重组家庭又如何?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相互扶持的例子也是不少的。

所以重点不是“父母再婚”,重点是“父母”。

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力,有的父母为了孩子选择终身不再嫁娶,我们表示尊重。


同样,有的人选择重新开始,组成新的家庭,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我们也不该阻挠指责。

重要的是,选择再婚的父母,该怎样去对待孩子。

相应地,被好好对待的孩子们,在父母晚年,也会好好地回馈父母。


七年之瑾


有儿女的老人再婚,无论男女,儿女基本上不接受,儿女不接受父母再婚原因有两点。一是精神上不能接受,在孩子的眼中,只有亲生的父母才是她们的真正的爹娘,任何人代替不了,如果父母有一方再婚。她们就觉得这不是她们的家,这个家对她们来说,就不是她的家,她们怜愿单亲(父母一方在)家庭,也不愿父母一方再婚,同时,在心里上也觉得自己无颜面,被人瞧不起。二是物质上不能接受,老人再婚,家庭财产就要分割,自家的财产被他(她)人占有,心里很难过,很不平衡。所以儿女不赞成老人再婚主要是这两种原因。前者更重要。


zdp查


这个提法,提问者心里踏实吗?你没想过你有一天,也会老去也会失去另一伴,当你想摆脱孤独想找个伴时,你的子女们出面阻拦,并用上老不正经,老不要脸丢人现眼时,你该怎么应对,或说是报应,老人孤身一人找个伴很正常,应该得到子女们支持,和帮助,作好老人再婚的一切准备,当你们成家时老拿其所有帮你们成家,老人再婚你们可以不管但不能反对横加干涉,更不能恶言相向再婚是老人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


1245大漠孤独


都是财产惹的祸,老人一起没法过。

过去什么也没有,那有今天是非多。

农村再婚多方便,不因财产起祸端。

只要合适在一起,不为房屋惹麻烦。


石匠秦人


老人再婚,最主要的问题是,子女与后老伴之间的关系问题。子女担心老人的家产会被后老伴占有,所以一开始就充满敌意。一般情况下,老人再婚后,与子女关系普遍恶化,尤其是老人离世后,子女与后老伴的遗产之争,对薄公堂,反目为仇,更是举不胜举。老人再婚,幸福的不多,鸡飞狗跳的占大多数。


西汉绝色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老人失偶,还是有再婚的权利的,《婚姻法》上没有限制年龄再婚的。

作为子女已成家的,也要体谅孤单老人的苦衷。辛苦半辈子,把子女拉扯大,成家生儿育女。有的老人还帮管孙辈,你说多辛劳,你们作子女的凭良心考虑他(她)们的付出?

人再自私,也不能不孝顺父母!只有逆子(逆女)还是可恶的表现。


江南剑风


我认为,说这话是对老人不尊重,是人格上的侮辱,是没有教养的体现!

一、老人一辈子含辛茹苦把儿女抚育成人,想开了,享不到你们的福也就罢了,呆在家里不想给儿女找麻烦,想再婚重新组建一个家庭。那么再婚找个老伴儿有何罪之有?就是无论如何也谈不上是(万恶)吧!恶从哪里来呀?你就是不同意也不要乱说!那是他们的权利和自由。现在有的年轻人也太放肆了,在老人面前什么难听的话都说得出,怎么做都是老的错,就好像他们没有老去的那一天!



二、老年人到了晚年没有伴侣,生活孤独苦闷无人照顾,连个说话递杯水的人都没有,想找一个爱自己的老伴共度晚年时光,建立一个完美的家庭,这种做法合情合理合法,是光明正大的事情。

不要有顾虑,担心这个惧怕那个,也不要怕儿女的反对阻拦,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看好了,就要勇敢大胆的去追求再婚的幸福,晚年的快乐。



三、从法律上说,老年人再婚同新婚一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是不受任何人,当然也包括亲属儿女在内的干涉,这是老年人的权利。谈情说爱不仅仅是属于青年人,也是老年人正当追求的。如果有人干涉老年人再婚,或者用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不仅违反了婚姻法,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



四、做为当儿女的,要设身处地的体谅老年人的心情和环境,不要冷言冷语再伤害老人的心。老人能找个老伴儿,有人照应他这是件好事儿,你们没有时间陪伴,但老伴儿做到了。

实际上,这样做是为当儿女的减轻了各方面的负担。你们应支持老年人再婚,这也是当儿女的一种孝心。



人到老年没有伴侣,自己常忍受着孤独和痛苦,心里充满凄苦和心酸。就盼儿女长大成家立业,,再重新找个伴侣组成家庭,老年人再婚不仅能得到精神慰藉,还有利于摆脱孤独寂寞的情绪,精神上首先乐观快乐起来,进而促进健康长寿,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文笔新兵


这是典型的:你既生了愚,就应该让愚永远啃你的,啃老族的理论,我认为。

当然,这也折射出了其中所包晗的:

中国的,现代的,满满的,辛酸的,痛苦的,大多数父母们对儿女教育的偏颇和引导的失败。当前,这些老人们的心里可能恨不得能从头来过,再从哇哇的涕哭时重新教起,只不过己悔之晚矣了!不得不罢了罢了的。

想想,几十年己奋斗得腰弓背砣的老人们,曾经是那么心甘情愿地,毫无保留地,勤勤恳恳地工作了大半生,既养大了儿女,又照顾大了孫辈,但最终也没有能让自己的子女真正的长大起来;尽管己经贡献出了赚来的毕生的财富;终于,还得在他(她)们的世界里小心奕奕地活着,就连说话办事都得看其脸色,屑不随他(她)们的意,就必定会赚来大声痛骂甚至大斥“滚蛋,老不死的!"这,这这,这些老人们到底歉着什么?又是何苦来着呢?更有的老人是:临了前,还得从牙缝中省食来养活早己长大成父母的孩子,或供他(她)们游山玩水。这样的曰子何时是头?!面对啃老族们的无休止,你自己是不是觉得不太划算,是不是也有点遗憾和不甘呢?

当然啦,己经距火葬场不远的老人们若是梅开二度,就得奔着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享受点快乐,并携程至最后的目的而去。至于善于啃老的儿女们的咬牙切齿,别那么在意,就由他(她)去罢,既使你多么地舍不得,也不可能在骨灰盒里再伸出手帮他(她)们不是?难不成苦了大半辈子,还不兴歇会?又说了,在你有生没多少日子时,还不放手让他(她)们长大,尽点自己的责任,为自己负点责任,那么,到你归西时不就更加地闭不上眼啦?还有,对于他(她)们的私欲,你大半辈子都没能满足其一,你都颤颤巍巍的了,又到何时能满足呢?

不过,对于啃老族们,始终是自己造就的。那,最终就还是得管点。总不能你梅开二度了,自己好过点啦,就不认双方的子女了不是?我觉得,善良的慈父慈母们的心里还是丢不掉他(她)们的,虽然心里并不指望啃老族们能养老,但他(她)们太难时,也还是可以帮他(她)们点的。但,必须牢牢记住喽一一可救急,但不可救穷!否则,你的心思,他(她)们就永远也不会懂了不是!对不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