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战国泥趣史:讲述日本战国时代的奇怪趣闻与历史故事!

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让我们开始吧!

日本中世纪的特化型战船?

我们曾经说过——

关船是日本中世纪战船的基本款

安宅船是日本中世纪战船的攻防特化版

小早船是日本中世纪战船的速度特化版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速度型战船——小早船!

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米达麦亚:速度就是一切!《银河英雄传说》

什么是小早船?

小早船,又叫做小早(こはや)。然而即使是小早这个名字,也是简称,全称是叫做“小早船(こばやぶね)”。

小早船这三个汉字,代表的意义是:小型的快速关船。

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为了速度,导致看起来非常简陋

战国时代的小早船

一般来说,小早船的船桨数量在40支以下,没有覆盖在甲板上的密闭空间,即不具备矢仓/总矢仓,仅仅在船侧直立竖起一些盾牌、防护板形成的掩体(垣立),来让乘员做最低限度的隐蔽。

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我连40支桨都开始怀疑了

所有的一切只为了一个目的——减轻自身重量,获取更加高速的机动力

小早船的常规速度大约为1航速节,这是什么意思呢?

【航速节】

1节(kn)=1海里/时=(1852/3600)m/s 是速度单位。

简单说,就是1小时能行驶多少海里。1海里=1.852公里,例如:1小时行驶10海里,就是10节航速。

在江户时代的记述里,彦根藩的井伊氏,使用一种红色小早,配备24支船桨。

有记载过它横跨琵琶湖,从彦根城~大津城的航线中,7.5公里的距离小早船单程花费4个小时。7.5公里大约就是4.04海里,用了4个小时,就是小早船的基本航速,但是这并非极限速度

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趣丸:不就是每小时2公里吗?太慢了吧?

对于大约500年前的古代,1节的巡航船速代表什么?

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著名的盖伦帆船

玩过《大航海时代》的同学们,一定还记得盖伦帆船吧?如果你对这个名字没有印象,那么我换成更加容易唤起你们记忆的名称——西班牙大帆船

,是不是更亲切一些呢?

最早的一艘西班牙大帆船建造于1517年,历史上对这个帆船的航速给出的记载是:风向和海流合适的情况下,能够达到7~10节的航速。而且这还需要船体比较新,船底没有附着大量海洋寄生生物。

所以你要对这个诞生于日本战国时代(1467~1600年)的人力小船,提出多大的要求呢?

小早船的作用?

【侦查+传令】

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九鬼嘉隆

著名的织田家水军指挥官,九鬼嘉隆。

他统领的九鬼水军中,小早船的作用是在各个部队中间快速穿梭,传递阵型变更、目标变更等等作战的军令要求;

同时还依靠速度担负整个水军部队的侦查、索敌工作。算是一个非常正统的使用方法!

【主力攻击船种】

与毛利家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村上水军,却把小早船的技能树彻底点去了另一条路上。

疯狂加攻击的原因,是因为村上水军拥有黑科技——焙烙火矢

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焙烙火矢=土制手榴弹

村上水军的焙烙火矢,实际上就是土制手榴弹,利用小早的高速机动力,快速接近敌船。

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更高!更快!更强!!

利用奥运会链球的投掷方式,丢上敌船甲板,爆炸后的助燃物迅速燃烧敌船的木质甲板,崩裂的外壳碎片也能杀伤甲板上的士兵与水手。

【警察部队】

德川幕府统治的江户时代,为了削弱地方大名、藩主的军备力量,颁布了《大船禁制令》,安宅船的建造被完全禁止,关船虽然没有被完全禁止,但是开发维护的费用很大,渐渐大部分藩主都废弃了关船的保有。

只有小早因为低廉的维护费和建造费用,被各藩的正规部队采用,作为警察警备部队的舰船,长期装备。

【快递载具】

提到这种类似“闪送”功能的载具,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名人:

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茶圣 · 千利休

千利休(せん りきゅう),日本抹茶道创始人,也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的茶头。

在一次由千利休主持的茶会开始之前,千利休突然决定要求“闪送”到自己家中取出心爱的“赤乐茶碗”来到现场,否则不开始茶会。

当茶碗由“闪送小哥”乘坐快船(小早船)来到现场后,这个茶碗就有了一个别名——“赤乐早船”!

日本战国时代的高速战船:小早船

利休七品之一:赤乐早船

【注意】

有人会说,日本人做的陶瓷真难看......我建议这话稍微收敛一些比较好,因为“利休十工”之一的乐家陶工祖师长次郎,是“归化人”的后代,很可能就是中国人。因为他制作的陶器,融合了我国岭南三彩的很多技法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