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不觉得巴西人可笑,但会兴致勃勃地讲比利时人的笑话


荷兰人不觉得巴西人可笑,但会兴致勃勃地讲比利时人的笑话

动物认知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科学家们认为“动物认知”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术语——认知不就是信息处理吗?还有什么呢?

认知是一个头脑中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输入的感觉信号转化为关于外部环境的知识及对该知识的灵活应用。

“认知”这一术语指完成这一切的过程,而“智能”一词则更多地是指成功完成这一切的能力。

尽管蝙蝠与我们完全不同,但它同样有着丰富的感觉输入信号。它的听觉皮质对目标物反弹回来的声音信号进行评估,然后用这一评估信息来计算其和目标之间的距离以及该目标的移动情况和速度。这已经很复杂了,但在此基础上,蝙蝠还会更正自己的飞行路线,并将自己声音的回声与附近其他蝙蝠的区分开来——这也是一种自我认知。

荷兰人不觉得巴西人可笑,但会兴致勃勃地讲比利时人的笑话


为了躲避蝙蝠的探测,昆虫演化出了对超声波的听觉。但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有些蝙蝠改为使用在其猎物听力范围以下的较低频声波来达到“隐身”效果。

我们所面对的是一个高端而复杂至极的信息处理系统,这一系统的基础是特化的脑,能将回声转化为精确的感知。


荷兰人不觉得巴西人可笑,但会兴致勃勃地讲比利时人的笑话

魔法水井

格里芬追随的是实验主义者先驱卡尔·冯·弗里施的脚步。冯·弗里施发现蜜蜂用一种八字形舞蹈来交流远处食物源的位置。冯·弗里施曾说:

“蜜蜂的生活就像一口魔法水井,你从中汲取得越多,还能汲取的也就越多。”

对于格里芬来说,回声定位系统也是如此。格里芬把回声定位的能力视为另一个永不枯竭的奥秘与奇迹之源,也将其称为魔法水井。

由于我研究黑猩猩、倭黑猩猩及其他灵长动物,因此当我谈及“认知”时,通常不大会遭到质疑。毕竟,人类也是灵长类,我们处理周围环境的方式和其他灵长动物是类似的。我们和其他灵长动物都有立体视觉,大拇指能与其他指头对握,能够攀爬和跳跃,而且能通过面部肌肉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因此,我们和其他灵长动物处于同样的周遭世界中。


荷兰人不觉得巴西人可笑,但会兴致勃勃地讲比利时人的笑话


在英语中,我们将孩子们玩的攀爬架称为“猴架”,将模仿行为称为“猿类行为”。同时,灵长动物也令我们感到了威胁。在电影里和搞笑连续剧里出现的猿类让我们捧腹大笑,但并非因为它们天生一副滑稽相——长颈鹿和鸵鸟等动物看上去要比它们滑稽得多——

而是因为我们希望与其他灵长动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就像在彼此接壤的国家中,两国的人会彼此嘲笑,尽管和其他国家的人相比,他们之间的相似度是最高的。


荷兰人不觉得巴西人可笑,但会兴致勃勃地讲比利时人的笑话


荷兰人不会觉得中国人或巴西人有什么可笑之处,但他们会兴致勃勃地讲有关比利时人的笑话。


荷兰人不觉得巴西人可笑,但会兴致勃勃地讲比利时人的笑话

人类的标准

但是,为何我们会认为只有灵长动物才拥有认知呢?每个物种都能灵活地应对环境并通过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且各有千秋。因此,我们需要意识到,它们的能力、智能和认知都是多种多样的。

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让我们避免用单一标准对认知进行比较。这种单一标准的比较源自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自然阶梯”:其顶层是上帝、天使和人类,接下来是其他哺乳动物、鸟类、鱼类、昆虫,底层是软体动物。

沿着这一巨大阶梯上行或下行的比较一度在认知科学领域相当流行,但我实在想不出这种比较得出了哪些有意义的洞见。这类比较只不过是让我们用人类的标准来衡量动物,从而忽视了不同生物周遭世界的巨大差异。


荷兰人不觉得巴西人可笑,但会兴致勃勃地讲比利时人的笑话


如果会数数对松鼠的生活毫无意义,那么用“能否数到十”来衡量一只松鼠的智力是极不公平的,松鼠所擅长的是找出藏起来的坚果。当然,有些鸟类对此更为擅长:北美星鸦会在秋天收集两万多粒松子,将其储藏在好几平方英里范围内的几百个不同地点。这些松子大部分都能在冬季和春季被北美星鸦找到。


荷兰人不觉得巴西人可笑,但会兴致勃勃地讲比利时人的笑话

关键是所处的生态环境

要找藏起来的坚果,我们是比不过松鼠和北美星鸦的——我有时连自己把车停哪儿了都记不住。不过这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们人类并不需要靠这种能力维生,但森林里的动物却需要靠这种记忆来度过寒冷的冬季。

蝙蝠需要通过回声定位系统在黑暗中找到方向,但我们不需要;射水鱼的视觉能够修正光线、空气和水之间的折射,以便其喷出水滴击落水面上的昆虫,但我们也不需要这种能力。动物有许许多多奇妙的认知适应性是我们不具有或不需要的。


荷兰人不觉得巴西人可笑,但会兴致勃勃地讲比利时人的笑话


因此,在单一维度中对认知分出等级是毫无意义的。认知的演化中有着许多标志性的特化,其关键在于每个物种所处的生态环境。

循着卡夫卡和于克斯屈尔的足迹,我们试图进入其他物种的内心,用它们的方式来理解它们。随着我们取得的成功,我们眼前逐渐展现出了一片自然风光,许多“魔法水井”点缀其中。



荷兰人不觉得巴西人可笑,但会兴致勃勃地讲比利时人的笑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