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休息”与“工作”一秒切换,远程办公的效率需要仪式感来创造


这段时间,为了响应在家隔离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被迫选择了远程办公的工作模式展开复工。

其实,在国外的一些企业中,在家远程办公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他们称这种工作模式为“work from home”,甚至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员工可以主动申请在家办公一段时间。

但是,对于国内的大多数企业以及个人来讲,这种远程办公的工作模式几乎是陌生的,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不得不接受这种工作模式,把家变成自己的第二个工作地,这对于企业来讲是挑战,对于我们员工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从企业个人两个角度来探讨或者说分析一下,这种远程办公的工作模式可以通过哪些办法获得更好的工作效率和成绩。

当“休息”与“工作”一秒切换,远程办公的效率需要仪式感来创造

一、企业篇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看的话,远程办公的最大难题在于不能随时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进展,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和传达缓慢,管理效率低。

  • 1、工作安排用短期任务代替长期目标,可参考SMART原则

很多管理者由于缺乏远程办公的管理经验,会莫名地生出许多对手下员工的猜疑——“要是不盯着,我怎么知道他们在干活”,管理者总觉得员工在家会偷懒,这时候如何确定员工是否在认真工作变成了这类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

如果还是按照长期目标的形式去安排员工工作,那么领导对于手下员工的工作进度必然了解得会不够清晰。

一个团队必然是朝着一个长期的目标开展工作的,但是在当下这种远程办公的模式下,安排工作更适合清晰明确的短期任务来代替长期目标


当“休息”与“工作”一秒切换,远程办公的效率需要仪式感来创造

“SMART”原则

在安排“短期任务”的时候,可以参考“SMART”原则

S——Specific,任务的安排要明确、要具体;

M——Measurable,安排的任务最好是能够量化的,或者要有相应的标准去衡量员工做的多少;

A——Attainable,任务安排要合理,得是员工能够做到,或者努努力就能达到的;

R——Relevant,安排的任务要与长期目标相关联,为实际的长期目标服务;

T——Time-bound,安排任务的时候需要规定好明确的截止时间,最好能具体到当天。

第一条建议就讲到这里,拆分目标明确任务主要是为了解决领导把控员工工作进度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但是这也是对管理人员的一种考验,毕竟把长期目标拆分为明确的短期任务也不是嘴上说说这么容易。


当“休息”与“工作”一秒切换,远程办公的效率需要仪式感来创造


  • 2、使用合适的手段为员工营造工作的仪式感

在家办公省掉了通勤的过程,工作和休息都在一个空间只需一秒切换,这样就很容易模糊工作与休息之间的界限

。再加上远程办公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工作,同事们都在网线的另一端,看不见摸不着,很容易滋生一种孤独感

这就需要企业借助一些恰当的手段,为员工营造工作所必须的仪式感。

营造仪式感的第一个手段是:晨会

远程办公的模式下,开会是能够将分布在各地的员工连接起来的有效手段。不同于在公司开会的方式和频次,对于远程办公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每天早上的晨会。

早上9点,部门内部开一个视频会议,领导布置一下每个人当天要做的事,员工也能借这个会议提醒自己“哦,开始上班了!”

总之,远程会议在精不在多,最重要的是起到一个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作用。


当“休息”与“工作”一秒切换,远程办公的效率需要仪式感来创造

远程会议在精不在多


营造仪式感的第二个手段:按期汇报

除了上边讲的晨会之外,按期进行总结汇报也必不可少,总结可以是工作的进展,可以是遇到的问题,也可以是需要公司给予的支持等等。

按期总结可以是当天的日报,可以是本周的周报,如果任务足够具体足够细分的话,也可以是半天一次的总结。每次提交完总结也就代表着工作时间的结束。

《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企业营造的这种工作的仪式感,无非就是为了提醒员工即使在同一空间,工作与休息也不可混为一谈。

当“休息”与“工作”一秒切换,远程办公的效率需要仪式感来创造

在家办公干扰多

二、个人篇

在家办公对于个人来讲,最大的难题无非家里的是干扰太多,注意力无法集中,工作效率低。

在公司的时候同事们都是准时上班,到点一起下班,工作时你想玩手机也会考虑到周围有人看着而就此作罢。但是在家里就不一样了,领导和同事不再能起到约束的作用,放松下来之后,惰性也就一起跟着来了。

原本你在电脑前工作,突然手机提示有消息,打开点进去发现是微博界面,等你再想起工作的时候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为了尽快适应在家办公的工作模式,提高工作效率,我们有必要做一些改变了。

当“休息”与“工作”一秒切换,远程办公的效率需要仪式感来创造

离开舒适区,创造工作氛围

  • 1、离开舒适区,创造工作氛围

在家办公的好处是舒服,但这同样也是拉低工作效率的一大弊端。

人是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如果在你工作的时候,一会妈妈喊你吃个苹果,一会妹妹来问这道题怎么做,再过会客厅电视机的声音打断了你的思路,刚有了点头绪又听到外边说“开饭了”。这样的环境注意力是很难集中在工作上的。

前边我们提到企业应该采用一些恰当的手段,为员工营造工作的仪式感,但是只靠企业是不够的,我们也必须为自己创造适合工作的氛围。

首先,是工作地点的选择,如果你家里有书房那最好,关起门来书房就变成了你的第二个工位,如果没有也可以选择自己的卧室,不过也要关起门来并提醒家人不要来打扰。

如果条件都不允许,那你也可以选择客厅的角落,整理干净的餐桌,阳台上临时摆的茶几,或者你清理后的梳妆台。总之得是相对安静的区域,并让家人认可,这片区域是你的“办公桌”,上班时间最好不要来打扰。

另外,还有着装要注意,切记不要穿着睡衣办公,因为睡衣太舒服了,人一旦舒服起来就什么都不想做了。当然也没必要西装革履,简单的卫衣牛仔裤就完全OK,哪怕突然有视频会议,也不至于尴尬。


当“休息”与“工作”一秒切换,远程办公的效率需要仪式感来创造

借助“番茄工作法”进行时间管理


  • 2、借助“番茄工作法”进行时间管理

在家工作效率低,因为时间管理是一大难题,很多时间都在我们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溜走了。

“番茄工作法”简单实用,不需要太多的训练,也不用借助外界工具就可以直接上手使用,对于我们这种临时上阵,被迫接受远程工作的员工来讲再合适不过了。

“番茄工作法”的过程相信大家也是很熟悉的了:工作25分钟(称为一个番茄钟),休息5分钟,在工作25分钟,再休息5分钟,如此循环。唯一要注意的是4个番茄钟结束之后,可以多休息一会,建议25分钟。

使用“番茄工作法”,只需要准备一张纸、一支笔、一个定时器(闹钟就可以)。

首先,列下来当天的“To Do List”,按照优先级逐一写下需要做的所有事情。

然后,开始你的“番茄钟”,做列表上的第一个任务,番茄钟一旦开始就不能停下,并且在这25分钟之内只能做与任务相关的事情。

在使用“番茄工作法”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番茄钟”和休息时间的长度,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专注时间范围,可以是标准的25+5,也可以是20+5、18+4、15+3等等,多次尝试之后总能确认最适合自己时间搭配。

比如我本人在实践过程中最喜欢20+5的时间搭配,也就是说我的专注时间多数是在20分钟。


当“休息”与“工作”一秒切换,远程办公的效率需要仪式感来创造

拥挤的通勤路


平时受够了拥挤的地铁和等到绝望的公交,我们一直憧憬着通勤时间为0,家和公司一秒切换的日子,但是现在真能足不出户自由分配时间了,却发现想象中的美好总是会向现实低头。

愿以上的建议能够帮助到在家办公的你,愿各位都能安然无恙,早日返回工作岗位,再变回那个精致的Lily和Lucy。



职场是一片江湖,义士相助是你的运气,尔虞我诈你也不能躲避,愿牧新的文字能带给你一丝温暖,愿你能从中学得一点傍身技能。


关注@牧新,职场上,你并不孤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