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大家好,我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一根傲慢的甜玉米。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我就是那根傲慢的玉米

我有很多的兄弟姐妹,比如說糯玉米、甜加糯玉米等,我們都是鮮食玉米家族的一員。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今天我之所以站在這裡,是因為我想要回應一直以來人類對於我和我們玉米家族的一些誤解,比如說糖尿病人不能吃甜玉米?為什麼鮮食玉米有那麼多顏色?為什麼你們人類把我們甜玉米買回家放幾天就不甜了?更有甚者,說我們長得好看的玉米就是轉基因玉米。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我覺得你們就是嫉妒我,嫌我好看,就說我是GMO

我們看到這些傳聞,既好氣又好笑。這不,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廣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的張小蘭博士申請主持了廣州市科技創新委的科普專項,在項目資助下,在省農科院作物所強大的鮮食玉米研究團隊的支持下,幫助我們給大家澄清我們鮮食玉米的種種不實傳聞。相信我們遙遠的祖先聽到這個消息,也會倍感欣慰。

說到我們的祖先,他們從遙遠的中南美洲而來,現在那裡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找到玉米的野生祖先—大芻草(Teosinte,一年生野草)。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大約 8000 年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開始種植我們玉米了,並且一直是美洲印第安人的主要栽培作物和食物來源。在那裡,我們可不僅僅是填飽肚子的糧食哦,我們是神物!是千百年歷史中印第安人宗教崇拜的對象,是太陽之子!印第安人把玉米磨坊設置在村鎮中心,與權力聯繫在一起,融入到祖先的精神生活之中。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時間到了公元 1492 年,哥倫布大哥發現美洲大陸,並隨著世界性航線的開闢,到十六世紀中後期,咱們玉米就已經被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看那個時候我們就已經環遊世界了~)並且迅速成為人類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目前,玉米是世界第二大糧食作物。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話說,中國最早的玉米記載是在 1511 年的安徽《穎州志》上,有專家認為我們祖先可能是通過兩種途徑來到這的,一是

走陸路,從印度進入西藏-四川地區,二是走海路,從福建進入內地。國內的種植玉米的歷史不足 500 年,但到 19 世紀末,咱們玉米就已經基本上傳遍國內的大部分適宜種植地區。

迄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玉米生產國,2018 年種植面積 6 億多畝,幾乎覆蓋了耕地面的三分之一!

現代農業科學體系中,根據對玉米的收穫物和用途,將玉米大致分為三類,即籽粒用玉米、青貯玉米和鮮食玉米。鮮食玉米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等,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吃,因此,大家也比較關心。我就是這個家族中的一員。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接下來,就到了我為玉米家族正名的時候了。

彩色玉米是轉基因?

錯!生物多樣性是大自然賜給我們的寶貝,就像你們人類的膚色一樣。(你們人類都不搞膚色歧視,怎麼都咱們玉米身上就說我們是轉基因呢?)咱們玉米種質資源中天生就具有豐富的顏色。根據籽粒顏色的不同,大致有黃色、白色、紫色、紅色、黑色或多種籽粒花色混合等,顏色的呈現是根據自身的基因決定。彩色玉米是受到玉米自身的花青素和胡蘿蔔素等色素影響,而非通過生物技術轉入的外來基因或是注入了某種顏色。所以可以放心地吃哦!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我有黃色、白色,紫色等

甜玉米為什麼是甜的?

從植物學角度,玉米粒可以分為果皮(種皮)、胚、胚乳三部分,影響玉米甜度的關鍵因素在胚乳中。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玉米在成熟過程中會通過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並運輸到胚乳,以

澱粉的形式儲存起來。而澱粉本身吃起來沒有甜味,所以普通玉米味道不甜。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而在歷史長河中,玉米中的一個或幾個基因發生自然突變,阻止糖分向澱粉轉化,使玉米的還原糖和蔗糖含量顯著高於普通玉米,尤其是積累大量水溶性多糖,形成甜玉米類型。自然突變的“小缺陷”,卻意外帶來了人間美味。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根據甜度不同,又可以分類普甜玉米(10-15%糖分)、超甜玉米(20%-25%糖分)和加強甜玉米(甜糯無敵,10%-15%糖分)三種。我國種植的甜玉米絕大部分為超甜玉米,與其他類型甜玉米相比,超甜玉米的糖分含量更高、糖分保持時間更長。

糖尿病人不能吃甜玉米?

錯!甜玉米被稱為“甜”玉米,是因為玉米中的澱粉合成受阻,糖分主要以蔗糖、還原糖和水溶性多糖的形式存在,蔗糖和水溶性多糖發生水解生成葡萄糖,但由於這種水解速率較低,釋放葡萄糖的反應比較緩慢,通過對升糖指數和血糖負荷的測定,發現食用甜玉米其實比食用傳統的米、面這些主糧食物升糖速率要更低,它的升糖速率和一些蔬菜水果的速率基本相當,也就是說糖尿病人吃甜玉米至少要比吃米、面要更健康。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還有你們不知道的這些呢!

甜玉米的營養價值高

甜玉米是歐美、韓國和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主要蔬菜之一,因其具有豐富的營養、甜、鮮、脆、嫩的特色而深受各階層消費者青睞。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甜玉米皮薄汁多,水分含量高,被稱為“水果玉米”

甜玉米水分含量約75%,和蘋果香蕉相當;而甜玉米的碳水化合物和澱粉含量僅為18%左右,比一般的水果蔬菜略高,但明顯低於水稻、小麥等主糧,屬於低熱量食物。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除此之外,甜玉米還含有豐富的葉黃素、葉酸、維生素E、維生素A原和膳食纖維素等營養成分,它們都是人類健康的必要元素。葉黃素是一種抗氧化劑,還是人體視網膜的主要色素,葉酸是孕婦懷孕所需要補充的一種維生素,

一天食用兩根玉米即可滿足體內的葉酸需求量,膳食纖維能夠加速體內代謝廢物的排出。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因此,甜玉米兼具了糧果蔬三類食物的特性,既能為人體補充適當的能量和水分,還含有充足的維生素以及必須的膳食纖維,是一種理想的健康食品。不同甜玉米品種,其維生素E含量、葉黃色含量、維生素C含量和葉酸含量存在明顯差異。育種專家們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培育出不同的營養強化功能型玉米品種,如高葉酸品種、高維生素E品種等等。

糯玉米的糯是五彩的糯!

糯玉米是由原來的玉米祖先被引入中國後在西南地區種植發生變異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玉米。它的隱性基因wx控制的遺傳性狀,表現為糯性。所以說糯玉米稱得上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雲貴高原則是我糯玉米兄弟的主要起源地。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好看又好吃的加甜糯玉米

糯玉米籽粒所含澱粉幾乎 100% 為支鏈澱粉(說人話就是,煮熟後粘軟而富有粘性,冷卻後復熱,依然具有較高的粘度。)其蛋白質、氨基酸等均高於普通玉米,尤其是賴氨酸含量比普通玉米高30-60%,被成為“黃金作物”(賴氨酸什麼作用?包括建立肌肉組織,從創傷或受傷恢復,並幫助更有效吸收鈣。厲害吧!多吃糯玉米哦~)。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糯玉米的白是主流,黃是經典,彩是顏值所在。一個糯玉米上呈現不同的顏色,那是將一個白色玉米與紫色玉米雜交,在其雜交種的果穗上呈現出多種顏色的彩色玉米。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紫黑糯玉米是甜糯玉米中的珍品,紫顏色是一種花青素的顯色,就像葡萄中的紫色一樣,根據顯色程度不同,包括紅色、紅紫色、黑色等等,這類玉米籽粒中含有大量花青素,是一種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天然抗氧化劑。紫黑糯玉米被加工成黑玉米粥、黑玉米糊、真空包裝鮮玉米棒等走俏市場。如果你在市場裡發現我的紫黑糯玉米兄弟,不用猶豫,快點帶回家吧!

糯玉米的糯是甜甜的糯!

甜玉米、糯玉米,各領風騷,各具風味!而將甜和糯的特色風味合起來,創造出一種又甜又糯的新型品種,一直是你們這些吃貨們對鮮食玉米品質的追求,也是廣大科研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標和夢想。2004 年,第一個甜糯玉米品種“都市麗人”通過審定,開啟了全球甜糯玉米產業化歷程,成為中國玉米難得的一張國際名片。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在同一個玉米棒上,呈現甜與糯的1:3、7:9等多種籽粒的搭配類型,不僅能夠滿足百姓餐桌,更能滿足眾多口感訴求。好看又好吃的加甜糯玉米,可讓視覺和味蕾進行無限交融。目前,加甜糯玉米的種植面積逐年增加,每年超過200萬畝,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雲貴川。甜加糯玉米品種的選育和推廣極大的提高了我國鮮食玉米育種總體水平,不但具有中國特色而且技術優勢明顯,處於國際領先。

咱玉米是農作物裡安全可靠作物之一

1)抗性好,一生的用藥量在作物裡面是比較少的。

2)玉米棒上的籽粒,外面包裹10到15層左右的苞葉,所以我們吃的東西是外面接觸不到的。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3)農藥和抗生素等需要通過葉片和莖稈的層層過濾,很少能進入到玉米籽粒中。

4)目前市場上推廣應用的鮮食玉米都是利用傳統育種方法培育出來的。所有新品種都必須經過各級專家委員會的鑑定,確定表現優秀的雜交種才能推廣和種植,生產的產品才能供應給消費者。所以請放心食用吧!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好地感受到我們鮮食玉米的魅力所在,特地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小貼士!

鮮食玉米的保鮮指南

為什麼買回家的鮮食玉米放幾天就不甜了?該怎麼保存和食用才能更好的保持其原有的風味?所謂鮮食玉米,越新鮮的越好吃,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口感會逐漸變差。因此,購買鮮食玉米後最好是現買現吃。但畢竟不能任性到想吃就有的地步,所以儲藏妙計可解“鮮食玉米粉”的貪吃梗。

1)整穗保鮮:將鮮食玉米放在冰中,使其迅速降溫冷卻,降低鮮食玉米中的酶活性,減少營養物質降解和消耗。再將新鮮的玉米去除表皮 3-4 層苞葉,切除果穗頂部花絲部分,放於保鮮袋中包好,儲存於 0℃-4℃ 的冰箱或冷凍箱中。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2)脫粒保存:用水果刀將玉米粒從穗子上切下來,用保鮮袋將切下的玉米粒裝好。儲存於 -20℃ 的冰箱中,建議分袋保存,便於後期食用,可儲存一年風味不變。

鮮食玉米烹飪指南

怎麼蒸煮?

1)將鮮食玉米去除表皮苞葉,清洗玉米表皮至乾淨後,放在蒸鍋上隔水蒸大約 15分鐘,此時可以看到玉米顏色變深,說明玉米已經蒸熟。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2)將新鮮的甜玉米去除表皮苞葉,清洗玉米表皮至乾淨後,將甜玉米至於帶有氣孔的密封容器內(防止水分散失影響口感),置於微波爐中,微波 10 分鐘左右後取出,玉米顏色變深,說明玉米已經蒸熟。

3)不建議用普通煮玉米的方法煮甜玉米直接食用,容易有營養成分流失到水中而減少了甜玉米自身的營養。用甜玉米煲湯除外。

怎麼榨汁?

1)將新鮮的甜玉米去除表皮苞葉,清洗玉米表皮至乾淨後,放在蒸鍋上層蒸大約 15 分鐘,先將玉米蒸熟。

2)用水果刀將蒸熟的玉米穗上玉米粒切下,放入破壁機(榨汁機)中,再按照玉米和水大約 1:1 至 1:3 的比例加入溫水(加水量根據個人喜好而定),啟動五穀或蔬果模式,時間大約 2 分鐘即可。

3)可根據個人喜好酌情添加牛奶或者其它果蔬。不過純正的甜玉米汁味美清甜、芳香四溢,健康又美味!

鮮食玉米購買建議

1)所謂鮮食玉米,越新鮮的越好吃,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口感會逐漸變差。我們要儘量購買適期採摘、及時上市的新鮮果穗。

2)鮮食玉米最好是當天購買當天食用;

3)多買的玉米要蒸熟、涼涼、保鮮袋封口,放冰箱冷凍,食用時快速加熱。

關於玉米-竟然有這麼多的偏見

▲不知我這個傲慢的玉米消除您的偏見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