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4节气记录的物候现象具体是哪个地区的?如惊蛰桃始华?

走近自然


这个问题要祥细说,是相当费时的。今简要略论。

物侯,气象,星相,八节(后演变为二十四节气),历法,这些东西,其实在三皇五帝时,先民们已有所研究,掌握和运用了,只是比较单一,不够具体,也不够成熟。

这些东西,历史上的真正始演和运用是从夏朝开始的。当然古先们制定和研发这些东西,是本着人们的出行,祭祀,作息起居和阴阳互用及农耕生产为目的的。当然这些东西也是起自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和文字或符号的出现以后才真正出现在世上的,这是古人的智慧与人类文明的体现。

这一切东西,皆是跟着夏朝的存在而生发的。至少夏历就是象征。

这个东西起自夏朝,完善于商,周,战国,秦,汉。至汉武帝时,才正式走入正统而且已完美,所以被后人延用至今。

这个东西,着重在于先民们对天文地理,物侯气象,一年四季,冷暖变化等对人,对动物,对植物,对农业生产所产生的影响而研发制定出来的东西。这个东西围绕着农耕地域的适应程度而制定的。

从夏商周秦汉来看,其几个朝代的落脚点,无外乎华夏农耕地区,即不外乎古中国的农耕中心地带。签于此,可以认定,古人制定的八节及二十四节气不适应四夷之地:即东夷,西戍,南蛮,北狄。那就说明这个东西,只适应古中国的中国地区,即中原地区。

古老的中原地区即中州,以中州为中心向四方辅射农耕区域。大至情况,可以这样认定:古代制定的二十四节气及气象,物侯所能适应生发和克制的地区应是:湖北长江以北,安微淮河下游及北部地区,江苏西北地区,山东西南地区,河北石家庄以南地区,山西南部和陕西关中以东及河南全境。这些地区对二十四节气的时令敏感度相差不大,无论桃杏开花,收麦安秋,霜降下雪,上冻结冰,打春的对应。熔冰雪的时间,穿单棉衣的季节时令等基本都保持一致,相错也不会有几天的隔核。而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最适应应验的地区,莫过于黄淮中下游之地区。这些地区的时令对应度准确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福自福地來wjf


中国的24节气记录的物候现象为黄河流域为准,再具体点就是中原地区的河南省。

我国的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成型于战国后期的“12月纪”中已经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重要的节气名称。24节气的成型对我国的农耕文明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特别是我国的华中五省,在古代春种秋收等农业活动中,都是依靠24节气来指导进行的的。即使在今天广大农村地区依然靠24节气进行播种和收获。



流传于中原地区的农耕谚语都和24节气有关。诸如:(1)清明前后,种瓜点豆。(2)小满见三新(大麦、豌豆、蚕茧)。(3)头伏萝卜二伏芥,入了三伏种白菜。(4)三伏里边加一秋。(5)芒种南风杨,三伏雨满塘。(6) 夏至秧,大把夯。(7)立冬到小雪,种麦嫌晚些等等。由此可以看出24节气时至今天仍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惊蛰桃始华的意思是从惊蛰这天起桃树进入花季,它和惊蛰闻蛙鸣是一个道理,古人以观察动物的活动轨迹和植物的生长状况来判断节令的开始和结束。进而依次展开农业活动。


斤斗山下


二十四节气就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一带自古土地肥沃,雨量适中,四季分明。

河南省就是最标致的代表,老百姓对四季准时掌握。春种,清明前后出苗。芒种收麦,有芒种忙三两场。秋收,收获季,有五黄六月不算忙,要忙还是桑叶黄。冬藏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





康旺喜


中原黄河流域,特别是河南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一带的。二十四节气不但在历法方面有所创造表现,而且与节气物候也有密切的联系。为了科学、有效,更切合实际地划分、界定二十四节气,也为了寻找各个节气之间相互衔接、起始的“物化标志”,于是便有了时序上的每月六候。候,古代以一候为五日,具体用鸟兽草木等的变动来验证月令的变易。一年作七十二候的区分,才出现了各种应时的“物候现象”。这些以气象、水温、地温、土壤、地表、动物、植物等变易为其验证的物候,这既是古代长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牧业)、生活实践经验的感性认识的总结,又是古代农学,天文学,气象学,节候学等领域的重要的科研成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96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ca86dd0401434f99bec4071ed8f49827\

树德汉硕


黄河流域。灵宝朋友今天发的。



对联中国


到惊蛰节是打雷下大雨的时节,对农业种田有很大帮助。已步入农田生产时候了。各动植物开始复节开花了。


侗家老石


河南省就是最标致的代表,老百姓对四季准时掌握。春种,清明前后出苗。芒种收麦,有芒种忙三两场。秋收,收获季,有五黄六月不算忙,要忙还是桑叶黄。冬藏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农谚


榴莲树下的牛顿


中原地区,也就是河南省及附近区域,惊蜇节气始上述地区已开始步入真正的春天,也就是气象意义上的春天,惊蜇起打雷的现象渐多,冬蜇的动物就要醒来,万物都要复苏了。


浪尖上的云


舜创造了《七十二侯历》,记录的是山西晋南垣曲县。。


薛红娟


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也就是处于我国北方的温带地区 ,不是单指某一处具体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