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初入幼儿园,妈妈需要准备什么?

健康早读


我家宝宝入园一年多,很幸运从来没有因为上幼儿园哭过;相反,倒是因为生病几天,想念老师和同学哭过。作为妈妈,在宝宝上幼儿之前,我主要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第一,宝宝的准备工作。

一方面让宝宝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主要有自己独立吃饭、会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衣服。虽然说幼儿园有生活老师,刚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会给宝宝喂饭、穿衣服,会带他们上厕所。但毕竟小朋友那么多,老师不可能及时的照顾到每一个小朋友。如果小朋友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都会的话,在家和在幼儿园都是自己独立完成,那么就不会觉得家和幼儿园区别有多大,就会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生活。

另一方面做好宝宝的心理建设。我给宝宝买了上幼儿园的相关绘本《幼儿园的一天》,提前让宝宝知道幼儿园里是做什么的。带宝宝去参观了附近的幼儿园,当时是在校门外,正好有小朋友在外面做活动,我就告诉宝宝,只有当小朋友足够大而且表现好的小朋友,才能到幼儿园上课。幼儿园里面有很多小朋友、有很多游戏设施,有积木、滑梯,让小朋友期待、向往幼儿园生活。

第二,妈妈的准备工作。

宝宝上幼儿园对妈妈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考验,尤其是全职妈妈而言,从以前的每日围绕孩子的吃喝睡,变成了自己一个人度过漫长一天。妈妈同样需要做好心理准备,更不能将孩子离开的失落感带给孩子。要真心的为孩子进入幼儿园学习而高兴,带给孩子积极的情绪。

另外,妈妈要为孩子上幼儿园采购必需的生活物资,如纸尿裤、换洗衣服、喝水的水杯等,要多与老师沟通,掌握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也可以和孩子班上同学的家长交流,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和聊得来的家长一起组织孩子们出去玩,让孩子们成为朋友,这样也有利于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最后,宝宝上幼儿园的头几天尽量由宝宝最喜欢的人负责接送。不要问宝宝在幼儿园开不开心,接到宝宝后,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告诉他你真棒,让宝宝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希望宝宝能够顺利入园。


我是嘟妈,很高兴与你一起分享育儿经验。


嘟妈往前冲


“宝宝在入园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宝宝的最佳入园年龄是几岁”

“如何让宝宝快速适应幼儿园呢”

第一部分

宝宝几岁入园最佳

澳大利亚教育专家指出,那些很早脱离父母父母到幼儿园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到攻击性性格、反社会行为及其他心里问题。这样的孩子不容易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也指出,孩子在三岁之前被送到托儿所,长大后更容易有不良行为,处理压力的能力更低。

所以,幼儿在三岁之前仍处在亲子依恋阶段,同时在孩子2-3岁这段时间,意识萌芽会出现人生第一个叛逆时期。孩子入园最佳年龄在3-6岁,3岁以后再送宝宝入幼儿园最好。

宝妈们也不要因为没时间带孩子而过早地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哦。

第二部分

入园出现分离焦虑,

妈妈们如何让宝宝迅速适应?

对于入园的孩子来说,80%已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

3岁时刚刚上幼儿园的这段时间是宝宝分离焦虑的其中一个高峰期。

宝宝出现这些情绪是很正常的,不是他们不喜欢幼儿园,而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这时候妈妈们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宝宝们快速适应幼儿园的环境。

第三部分

入院前给予仪式感,使其产生向往

在物质上妈妈应该给宝宝选择一所适合孩子的幼儿园,而不是别人眼中的“最好”。

然后出了入园相关证照之外,还要给孩子一些仪式感,提前给孩子准备好小书包、新买几套好看的衣服、准备好画笔本子等。这些东西能够让孩子对上幼儿园产生向往。

第四部分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为入园做足准备

1、入园的前一两个月起,让孩子作息时间向幼儿园作息时间靠拢。

2、锻炼宝宝的自理能力,除了自己吃饭,宝宝还要养成自己脱衣穿衣,自己玩玩具等自理习惯。

3、锻炼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多给宝宝讲讲故事,丰富宝宝的词汇量,或者让宝宝复述一遍。

4、培养必备的社交能力,让宝宝能尊重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聆听他人的意见,是融入幼儿园的重要一项。

第五部分

做好入园后的工作,让宝宝快速适应

1、尽量不要陪在幼儿园

爸爸妈妈在教师中孩子很难跟老师建立连接,他们会依赖爸妈,这个适应期就会拖长。

2、不溜走!不欺骗!正式道别!

分别的时候最好不要偷偷走开,最好跟孩子正是道别。如果家长选择偷偷离开的方式,等孩子察觉的时候,会增加宝宝对父母的不信任感。所以,爸爸妈妈在离开时要对孩子说“再见”再离开也鼓励孩子对父母说“再见”,增加孩子的掌控感。促进宝宝为自己行为负责,也更有勇气面对新的环境。

3、给宝宝一些熟悉物品随带

给宝宝带一些喜爱的玩具,给孩子安全感,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

上幼儿园是孩子离开父母,走上社会最开始的一步,也是人生的一个开始。


如果我的回答有帮助到您那就关注我和我的今日头条吧~


辣妈小纵队


一般情况下,宝宝初次上幼儿园会出现哭闹现象,即分离性焦虑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成人到了陌生的环境都会出现不适应,更何况是三岁的小孩子呢?



对于宝宝来说陌生的环境毕竟需要时间去适应。但是如果爸爸妈妈提前做了准备工作,宝宝在入园时出现的分离性焦虑就会减弱,适应幼儿园的环境也更快。

那么应该做那些准备呢?

第一,物质准备

给宝宝准备几套换洗的衣服,内衣裤。因为有的宝宝刚去幼儿园可能会因为紧张会尿裤子拉裤子等,所以要给宝宝多准备一套。如果没有准备,宝宝会被接回家,接回家以后很可能就不想再幼儿园了。

第二,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



多带宝宝去幼儿园参观,玩一玩幼儿园里的器械,多跟老师交流交流,多让他幼儿园其他小朋友玩游戏,让宝宝不排斥幼儿园环境,觉得幼儿园很有趣,这样到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不会排斥。

第三,思想准备

可以告诉宝宝过一段时间就要上幼儿园了,去了幼儿园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会有很多玩具,还可以一起做游戏等,多给宝宝一些正面、积极的鼓励,让孩子对幼儿园心生向往。当然不能夸大其词,以防止孩子去了幼儿园发现和家长所说的不一样,失望和哭闹。

第四,借助绘本

妈妈可以提前买一些绘本,和宝宝一起亲子阅读,让宝宝更加了解幼儿园的生活。具体绘本推荐如《我爱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魔法亲亲》、《一口袋吻》等。



第五,家长做好分离准备

孩子上幼儿园,家长都会感觉不适应、难过、伤心,这是正常的,但是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负面情绪,坦然面对,不要让自己的分离焦虑影响到孩子。因为情绪是会传染的。

此外,要培养良好的作息时间,为配合幼儿园入园时间做准备。

宝宝上幼儿园哭闹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就算做足了准备,宝宝还是可能会有不适应的。所以要给宝宝充足的时间。


丁妈亲子时光


作为一个过来人,有几点经验分享。

身体:

1提高宝宝的生活自自理能力。比如,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午睡。自己穿衣穿袜。

2教会孩子遇事会表达,会寻求老师帮助。我家孩子小班38个孩子,班级里两个老师一个阿姨。有的孩子大便结束,不喊老师,就直接把裤子提上了。还有的孩子,尿裤子也不敢告诉老师。老师有时候不能及时发现。

心里上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如果宝宝特别害羞,分离焦虑严重,可以先带宝宝上幼教班。我家宝宝当时提前三个月,上了一个兴趣班。一周去一次,每次90分钟。家长不能进去。一个教室20个孩子,每个孩子都会上台演讲。课堂上同学之间的互动也多。可以选择这种班,作为进入幼儿园的一个过渡。提前适应集体生活,提前适应课堂气氛,提前熟悉集体规则。

2带宝宝提前熟悉幼儿园。

有条件可以带宝宝去幼儿园玩一玩。给孩子讲一讲关于幼儿园的故事。给孩子构造一个美好的蓝图。

可以借助绘本,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一天生活。

3带宝宝提前认识同班同学。都生活在一个小区,见面应该不难。

4多个人带宝宝,不要让宝宝过分依赖某个家庭成员。我家宝宝平时很依赖我。我经常会刻意带他去人多的地方,或者陌生的环境。他玩的时候,我会在旁边看着。慢慢得,离他5米,10米,20米。他知道我不会偷偷离开,就会玩得很放心。刚开始胆小,无论去哪里都要求我在跟前。现在只要知道我在看着他,去哪里都很大方。

5平时给足宝宝安全感。这样,他就会知道,不论去哪,只要有家人在,就什么都不怕。

作为家长也需要做好准备。

1做好宝宝入园哭的准备。

2做好宝宝情绪反复的准备。很多宝宝第一天第二天不哭,之后会不愿意去幼儿园。



奥利奥妈妈碎碎念2


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作为家长应该准提前准备一些什么?让孩子在心里和身体上对幼儿园有一个接受的过程,孩子第1次上幼儿园,上的是幼儿园小班,这个时候孩子的年龄是比较小的,孩子也是一次完整意义上的离开家长,如果家长不好好引导孩子的话,有可能孩子上幼儿园的第1天就会哭闹的特别厉害,孩子就会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适应幼儿园生活。



首先,家长当孩子快要上幼儿园之前,告诉孩子他要上幼儿园这件事情,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一个准备,很多家长说不敢告诉孩子他要上幼儿园这件事情,因为一说孩子就哭闹不愿意。这个时候恰恰说明了家长之前肯定给孩子传递了上幼儿园是不好的信息。很多家长经常会这么对孩子说:你要不听话我就把你送到幼儿园里面去,你要是不好好吃饭,我就让幼儿园老师批评你。

然后孩子就会把幼儿园当成是一个坏孩子才能去的地方,把幼儿园老师当成大灰狼一样凶恶?这个时候他对幼儿园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也是非常正常的。所以家长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一定要给孩子传播的是幼儿园的正能量信息,多给孩子说幼儿园的好处。这样孩子才不会对幼儿园有特别坏的印象!

比如可以这么告诉孩子:宝宝你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说明你已经长大了,幼儿园里面有非常多的玩具,有很多小朋友,还有漂亮的老师,你去上了幼儿园之后肯定会非常开心的!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一个期望。这样到他真正上幼儿园的那一天,他就不会有那么强的抵触情绪了。

第二,在身体方面家长要提前给孩子做的准备工作。1、锻炼孩子基本的自理能力。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对于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这件事情做的并不是特别好,所以家长可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多培养锻炼孩子的这些能力,让孩子尽快的养成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的好习惯。这样不至于说孩子上了幼儿园什么也不会做而产生害怕恐惧自卑的情绪。



2、在家长要教会孩子基本的人际交往方式,比如说很多孩子没有和其他人交往的经验,即使三周岁的孩子已经产生了与人交往的欲望,但是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和老师不好好引导孩子的话,他会往一个错误的方面和其他小朋友交往。有的孩子想要和这个小朋友玩,他不会好好的说,他上去就打人家一下子,他觉得这是正确的打招呼的方式。

但是别的小朋友却不这么认为,所以家长就要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与人交往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如果他想要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应该怎么做?而不至于说到了幼儿园孩子不知道该怎么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在幼儿园里面交不到朋友。

3、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三岁的孩子这个时候语言表达能力不是特别的好,但是能做基本的交流沟通,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在语言表达能力特别弱的话,家长就一定要多锻炼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了,多陪孩子说话,这样有利于他和小朋友、老师的正常交往。特别是有的孩子可能方言比较重,这种情况下家长要尽量的引导孩子说普通话,避免孩子到了幼儿园里面,因为说话的问题出现被其他小朋友嘲笑的情况。

所以每一个孩子的能力不一样,家长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也是不一样的,基本上家长帮助孩子做的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当然即使家长在孩子上学之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但是等孩子到了真的上幼儿园的那一天,他还会出现各种不适应的情况,这都是正常现象!



所以孩子入园前的准备工作,家长一定要做好,等孩子入园后的准备工作,家长也一定要及时的跟上,孩子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及时的帮助孩子解决。然后坚持让孩子来幼儿园上学,只要不是适应能力特别弱的孩子,一般1~2个星期就能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了。


最美幼儿缘7


宝宝分离焦虑怎么办

当宝宝三岁到三岁半这段时期,一般来讲就要让他上幼儿园了。让宝宝上幼儿园可以锻炼他的独立自理得能力;也能学习知识;同时幼儿园也是一个孩子的小社会和小集体,宝宝在幼儿园通过和其他小朋友的接触交流也能锻炼他的社交能力和集体感。

但是大部分的小朋友在上幼儿园的第一天都会不适应出现不进门、哭闹、不愿意离开家人等情况。情况严重的可以还会出现呕吐、发烧等情况。这些情况称为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是什么?

科学上的解释是:分离性焦虑是与依恋对象分离时出现与年龄不适当的、过度的、损害行为能力的焦虑,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多发生在6岁以前,其特征是当与亲人分离或离开他熟悉的环境时,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担心亲人发生意外或自己被拐卖;担心与父母或其他依恋者的分离;因害怕分离而不愿去学校或幼儿园;持久而不恰当的害怕独处,当预料将于依恋者分离的时候,马上会表现出过度的反复发作的苦恼,如哭叫,发脾气,淡漠或社会退缩,部分患者甚至会表现出一些躯体症状:恶心、呕吐、头疼、 胃疼、浑身不适等此类儿童的焦虑在严重程度上超过正常儿童的离别情绪反应,社会功能也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分离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这几点:

1. 环境突变的影响。

2.对父母过于依恋。

3.父母焦虑遗传。

4.孩子社交能力差、胆子小,不会和身边的孩子交朋友,适应能力较差。他们会对陌生的环境和人充满恐惧。

那么如何让宝宝在入园时不出现分离焦虑或者减少分离焦虑呢?可以做以下几点:

1、 在家时刻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独立完成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等等;扩大孩子的交友面,多让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对依靠性比较强的孩子要为他创造更多接触陌生人的机会,培养孩子合群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2、 在上幼儿园之前要提前很长时间就多和孩子讲讲幼儿园的情况,多和孩子说说幼儿园的正面信息。比如:幼儿园有好多好玩具;有好多小朋友一起玩;老师可以教他唱歌跳舞等等。缓解孩子因为知道要上幼儿园产生的紧张焦躁情绪。

3、 如果要去的幼儿园允许,最好提前1-2个月周末时多带孩子去幼儿园几次适应环境。让他了解他要去的环境和老师熟悉下,这样也有助于缓解孩子的恐惧情绪。

4、 如果入园当天孩子哭闹,不要着急要耐心的和他解释,相信老师也会帮忙疏导的。


豆粑粑聊育儿


一年一度的入园、入托即将开始,小宝贝第一次走出家庭,走向小社会,可喜可贺!与此同时,也让人担忧:最初的情感焦虑和行为习惯障碍是绝大多数小人儿都要面临的挑战,所以积极适切的入园入托准备是帮助宝宝顺利适应在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步。

家长要以什么心态看待幼儿园?当成上小学前的一个过渡,对孩子不用太认真;还是要像真正上学那样,即使不愿去幼儿园,也要让孩子认真对待呢?

@小桐和老妈V:入园对于孩子而言,并不仅仅在与小学的衔接方面具有它的价值。作为孩子独立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园生活还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集体生活环境,让他学习集体生活的规则,满足同伴交往需求,特别是在当前独生子女成为家庭核心的教养环境下,幼儿园提供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更有意义。

孩子性格比较弱,出去玩时,常被人抢玩具,也不知道要回来,上幼儿园后,该怎么教孩子自我保护呢?

@小桐和老妈V:不必过于担心这个问题,急于教孩子自我保护,很容易传达给他的是:幼儿园是充满危险的地方,不利于孩子建立对幼儿园的积极态度定势。孩子之间发生了冲突,也许看起来吃了亏或受了气,只要孩子没有因此表现出退缩行为,家长最好不要太介怀,更不要给孩子贴胆小的标签,否则很容易给他不良的心理暗示。

我家男宝一直是我自己带,特别依赖我,打算2岁半送托,想知道有什么办法能从现在就锻炼他独立一些?

@小桐和老妈V:训练孩子的独立性可以从尝试放手让他独立做事做起,仅就入园对独立性方面的要求来说,2岁半的孩子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日常需求、能独立动手吃饭就可以了,当然,如果能独立大小便、穿脱衣服就更好了。对于您宝宝来说,更大的困难可能在于他不愿意与您分离,所以更重要的是增强孩子内心的力量。

《时尚育儿》杂志,为孕、0~3岁家庭提供权威育儿、生活消费指南,点击右上角关注。

时尚育儿圈子


入园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没有亲人的陪伴,孩子需要学会自己应对陌生的环境和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孩子在入园之前,妈妈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时间调整,以及培养他们能独立生活的能力,这样会让孩子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孩子入园前,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情绪安抚。

孩子入园后,必定会产生分离的焦虑,尤其是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恋恋不舍,会更加重孩子的这种焦虑感。再送孩子到幼儿园前要告诉孩子,上幼儿园证明你已经长大了,妈妈为你感到自豪,妈妈希望你能从幼儿园带回一些有有趣的故事讲给我们听,你安心在幼儿园和朋友玩,等放学后,妈妈肯定第一个来接你。孩子在得到充分的爱抚后,就会减少焦虑的分离情绪。



我们对孩子的任何承诺都要遵守,在孩子放学后,一定要第一个站在幼儿园门口等待孩子的到来。多问孩子一些有意思的事,对幼儿园的哪些物品感兴趣,不要过多的问孩子,他们在幼儿园都干了些什么,有没有被欺负等。孩子一般一周以后就会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小布点mami


Hello亲爱的宝爸宝妈,蜜桃姐姐来咯!

开始幼儿园之旅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不用惊慌啦,我们可以在很多方面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在幼儿园,孩子们会更多的了解社会和沟通技巧,在数字和语言中徜徉,那时孩子们会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自己的合作能力上,和与其小朋友玩。所以呢,我们家长的工作就是循着这个方向,帮助孩子。

下面是让宝贝准备上幼儿园的一些建议

1.关注孩子的社交生活

在幼儿园的大部分时间里,宝贝都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项目合作和分享玩具。在群体中感到舒适的孩子做得最好。如果孩子上过学前班,他可能已经很擅长这个了。如果他没有,那就考虑让他参加团体活动,比如舞蹈或音乐课。也可以在幼儿园开始前的夏天给他报名参加一个小小夏令营,体验一番。

尽量鼓励他在去幼儿园之前多参加集体活动,比如生日聚会。如果家长知道他不喜欢参加像集体游戏,比如“抢椅子”“萝卜蹲”之类的,那就在家里和他一起练习。还可以带宝贝去游乐场、游泳池、图书馆等地方,在那里他可以见到其他的孩子,并与他们一起玩耍。

2.提高自我意识

幼儿园的孩子除了学习了解他人之外,还需要了解自己。家长要帮助宝贝记住关于自己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地址和电话号码。他还应该能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这样,当其他小朋友或老师问他这些问题时,他就不会措手不及。如果他难以记住这些信息,就把它改编成他所熟悉的歌曲的旋律。

3.寓教于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适当地开始教孩子关于数字和字母的知识。例如,在打开购物袋时,可以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清点物品。可以让孩子把杯子按大小顺序排列。如果孩子已经知道了一些英语字母的顺序,那也可以让他把带有字母印花的杯子按顺序排列。让孩子数一数房子里有多少扇窗户也可以。知道颜色也很有用,所以让孩子辨别衣服、零食包装等的颜色也很方便。这些轻松、休闲的方式能让孩子提前会学到他在幼儿园需要学的内容。

4.锻炼灵活性

在孩子学会写字之前,他们必须培养精细的运动技能。为了帮助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做些小事情,鼓励他用胳膊和手指上的肌肉,比如整理玩具、搅拌面糊和绑鞋带等。也可以白板笔或粉笔,让孩子花点时间画画。像水和沙子这样的流体材料也会有助于孩子协调能力发展。家长也可以给他买套小尺寸的工具,让他在房子周围做些小修理,比如拧紧螺丝和锤打钉子。这灵活性绝对能进步很大。

5.用言语包围他

家长需要培养孩子对语言的热爱。白天经常和孩子交流,鼓励他在看照片时编出自己的故事,晚上读绘本故事。也可以让孩子给自己讲一个故事,家长写下来,然后再读给孩子听。阅读广告牌、购物清单、看杂志等等无论手头有什么材料,都可让孩子试试看念出来。要是能定期带孩子参观图书馆和书店就更好了。


蜜桃姐姐


宝宝上幼儿园是人生中第一次长时间的离开家,离开妈妈,作为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很多过来人会说:哭那么几天就好了;幼儿园孩子多有人陪着玩一会就没事了;幼儿老师是专业的,见多了刚上园的孩子会有办法安慰。等等一系列,这些说辞都没问题,只是我们会忽略孩子自身的安全感。

身边确实亲眼所见孩子因为上幼儿园而产生的焦虑给精神和身体带来的不适。

可乐就是其中一个。可乐是经常和儿子一起玩的小男孩,和儿子同龄,性格开朗,比同龄孩子说话早表达能力强,骑车,滑轮都比别的孩子学的早,完全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家长都羡慕的类型。儿子上幼儿后有一天在街上碰见可乐和爷爷逛街,我奇怪问爷爷:还没上学啊。(这个时间正常是在园里的)可乐爷爷一脸无奈说:嗨,别提了,去了头一个星期一句话都不说,老师问什么都不说,就自己在那儿站着谁也不理,谁问话都不说,第二个星期病了,高烧不退,去医院输了三天液,这星期好点了先别去了,和我在家玩吧。

我说:可乐性格挺开朗的呀,在公园和谁都能玩,挺爱交朋友的

爷爷也觉得是这样的,他告诉我,当时让孩子上幼儿园就没觉得是多大事,就报名的时候带孩子去幼儿园看了一眼,告诉孩子你以后就上这个幼儿园了,之后就没提这事,想着自家孩子平时的表现,感觉去幼儿园和小朋友相处肯定没问题,谁知道会这样呢,也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这就是家长的误区,自我感觉不错,没问题,没有提前和孩子讲好,给孩子心里准备的时间,一下子离开家一天,孩子内心只想着回家,只感到了不习惯,根本就没注意到有多少小朋友在玩啊,有什么玩具啊,有什么饭啊,什么零食啊这些。

所以在孩子入园前,父母要给孩子灌输一种思想,就是你已经是大宝了,我们呢要做大宝必须做的一件事,那就是去幼儿园和小伙伴们玩,那里是没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可能也没家里玩具多,但很可能和家里的玩具不一样。那里有真多小伙伴,而且呢要和很多小伙伴一起吃饭一起睡午觉,大家在一起玩很久呢。等等一些事宜,让孩子对幼儿园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孩子在入园时就比较容易融入,适应的也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