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看第一学历,考研还有什么用?

追梦的少年54


我说个不太文明的比喻,但道理是一样的,就像你每天吃饭,吃了还要排出来,为什么还要顿顿吃呢,因为他是你生存的需要啊。像考研也一样,也许歧视是不可避免的,但研究生期间学到的知识,获得的视野,是别人剥夺不了的。下面我详细的说一下,希望能对你有启发。

1.为什么考研人数每年都在增加。

名校的学生大多走推免渠道,所以考研大军多数是普通学校的。如果像你说的,考研没有用,因为第一学历受歧视,那为什么每年的考研人数只增加不减少呢,所以千万不要被外面的舆论所左右。提升自己的学历,好好读书,是最佳的摆脱歧视的途径。

2.歧视第一学历的说法并不准确。

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消息被迅速传播,真假难辨。歧视第一学历的事实确实存在,到并不是普遍现象。每年依然有三本的逆袭北大,有普通院校的学生进入阿里巴巴工作,第一学历不行,我们就只能实力来凑。

所以千万不要被第一学历蛊惑,自己专心踏实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3.考研有什么用。

考研能让你有更高更好的平台,让你看到人生更大的可能,让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更扎实,考研带来的长期效益绝对要高于本科。社会的激烈竞争也有部分是学历的竞争。


大学老班长


你从一个二本院校考了北京大学的研究生和你从北京大学直接考或者保送北京大学的研究生,能力是不一样的。从用人单位的角度来说,肯定喜欢后者,这很正常!然而,这并不是你不去考研的理由,更不是你自暴自弃的理由,因为你也许不能和别人相比,但是和自己相比,考研比起不考研,肯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否则,你一个二本甚至三本的本科毕业生,正了八经的工作都不一定找的!

我大学一个同学,当时只是一个二本师范院校的专科班的学生,后来考上了中国社科院,现在已经成了中国社科院某一领域的专家。试想,一个专科生如果毕业就业,能当一个村小的老师就不错了,而现在,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本科的同学,有的通过考研,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南开大学等名牌大学工作;有的转型,不当老师,考入各个级别的公务员。而当时找工作比较顺利,或者放弃读研的同学,基本上都是省内各地中小学的老师。工作之初可能差距不大,以后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所以,事在人为,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从一个二本甚至三本大学考上研究生,实际上也是给自己的学历镀了金,即便就业时会收到一些歧视,但是比起原来的你自己,肯定有了更多更好的机会,而且现在好一点的单位,都要求至少研究生学历,没有这个学历,你连简历都投不进去。所以,如果条件允许,不要放弃读研!

我是“赢在高三”,致力于教育和教学工作,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研究生本就没什么用,勿喷,实话,你跟导师的时候,导师就会问你,你读博吗?如果你不读博,ok,导师也就做做面子,让你毕业算了,不过最近几年大家也都知道了,就存在糊弄导师的情况,而获得学位啊一些入门机会之类。。。这就不说了只有想读博的,才有机会跟随导师做一下助理工作啊学习啊之类,够直白了吧,所以如果你是逃避就业,读个研,除了耗费两年,增加一些毕业底薪,就没什么了,而两年时间,本科毕业除非不上进,否则基本成手了。

再有,另一条路,读博,出国,读mba,期间往死里学,如果你不是去镀金的,往死里学都不一定能满足自己,因为越了解越发现自己的苍白,若你成绩真的闪光,那你毕业的时候得到的绝非常人所拥有的机会和薪水。


小吉说事儿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昨天菜鸟刚好回答了一个第一学历的问题。今天就看到这个问题了。菜鸟只想说一句,争论考研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人可以休已。别在争论这些问题了,没有任何的作用。

一、第一学历之争

讲真,第一学历在某些方面来说,真的还是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当你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专科、普本、重本的工作性质是不一样的。专科毕业,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工厂,属于劳动密集型的那种企业,而且你读的书,不能体现出有任何的特殊待遇,都是去一线,去打工。普本毕业,工作如果好,那就是轻松一点,坐办公室,不用风吹日晒。当然,去工厂打工,最明显的就是和专科生的区别。本科生进入,在车间实习三个月以后,就可以进办公室了,而专科毕业可能就一直在一线了。重本毕业,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985或者211高校本科毕业,那工作一般都是比较好的,最多的还是进入500强企业,别的学校录取的可能性不大。虽说,普本和重本在性质上都一样,毕业都拿的是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但学校还是有差距的。

二、有必要考研吗?

题主的这个问法,菜鸟不是很赞同。就因为第一学历限制,就更应该考研,你没考怎么就知道出来没人要呢?这种因噎废食的态度是要不得的。菜鸟建议那些第一学历是专科的同学,如果可以就最好能够升本,考个研究生。这对你今后的发展绝对是非常有益的,切记书没有白读的,只要你一直有学习的劲头,有考研的势头,那就更应该努力。

菜鸟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菜鸟上大学读的是专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毕业之后有份工作,可毕业以后菜鸟后悔了,读专科的确有工作,但工作的性质,大家都应该知道,去工厂,去一线,和没有读过书没什么两样,别人干什么,你就干什么,没有任何的优待。由此,当时菜鸟自己也很苦闷,感觉这十几年的书算是白读了。干了三个月,菜鸟实在接受不了这种落差,就辞职回家找了一份轻松一点的工作。准备复习考研,两年时间,菜鸟升完本科,就考研,那年菜鸟如愿考上,研究生毕业以后,菜鸟进入一所专科院校教书,现在过的也还好。这就是读研带给我的好处,专科学历我只能进工厂,硕士毕业我是一名老师。虽说第一学历当时对我的影响很大,但最高学历还是赢得了一点好处,现在还在怀疑读研的好处吗?不努力永远安于现状,那永远就没有出头之日,如果可以,努力一把,终归会成功。


菜鸟大师兄


我是211小硕一枚,读研期间身边很多是二本和三本考研的学生,毕业后工作单位都不错,关于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第一,高考一步领先,不一定代表以后就步步领先,后期还是需要不断努力。那么高考开始不那么领先的,也可以通过大学四年来逆袭。人的一生时间很长。四年的时间比高中三年时间长,如果想领先,通过自身的努力还是有很多的机会,看你怎么去把握。

第二,考研是自我提升的一种途径,学习知识和技术肯定是正确的选择,读研会遇到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很多优秀的人,向他们学习,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学习生活,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可以结交很多良师益友。

第三,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学历,有总比没有好,先要考虑我有没有这个证书,再考虑好不好。现在有些研究性质的工作岗位都是需要硕士学位,因此,硕士毕业是有含金量的。

第四,说的看中第一学历,应该是在两个人其他条件差不多的情况下,会更看中第一学历吧,比如说两个博士同时应聘高校,各方面条件差不多,招聘人可能会看一下两人的第一学历。

第六,第一学历很重要,校园招聘的时候确实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工作中更看重的是能力,考研至少说明有上进心,想学习,工作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上进心是很重要的品质,不管做什么都需要上进心,祝你成功,谢谢。


刚刚深圳


你说的这个结论未免有些武断。无论是是你考一些事业编制,还是考公务员等,最后报名的时候看的,很多都是看你最高学历如何;即使是找工作写简历的时候,单位也会综合去看你最高学历是什么,然后再看下你母校是什么。而且,越是第一学历比较低,或者是第一学历所读大学不怎么样的应聘者,当你的研究生所读的大学很牛气的时候,我感觉往往收获的更多的是认可。因为,你一直在更努力的去提升自己。

你在质疑考研的作用,让我不是很赞同,如果你现在正值选择的路口,看到身边好多人匆忙忙考研,自己却拿不定注意考还是不考,然后自己闷头找论据说服自己从大流考,还是不考,所以提出此问。。。但是无论是什么原因,就单看身边人考研的那么多,你就要相信它是有用的——没有用的话,那么多人去苦逼近一年,有的甚至一年多,起早贪黑,抢座上自习,干什么?难道他们没看到身边不考研的同学每天自然醒,日子很悠哉么?

考研作用有三:一是,考研能提升我们的眼界跟认知,学到更高深的知识;二是拓宽我们的人脉圈,一定程度上讲,研究生阶段属于我国精英教育了,你在研究生阶段所认识的人,很多都是过五关斩六将考研成功的,你认识他们对自己来说是一笔无形财富;三是最直接的,提升你的学历出身,让你在职场上就业竞争力更高一些,可以选择的范围更广。至于考研怎么定目标,怎么着手复习,比可以关注“考研君”,参考一些建议,报考考不考研,考研利与弊,考研如何定位等,都有。


球球泡泡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找准自己的定位,很重要。

☞ 这位题主这么看待问题,过于悲观了一点,要知道,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块拼图,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虽然,现在的第一学历很是风行,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大学生的供明显大于求,虽然,社会用人单位,就不得不扩大网口,增高门槛,以此来筛选高质量的人才;

就是考研复试,一些名校都十分看重你的本科院校的档次!

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个HR的普遍认知:“你就读的第一所学校,毕业了,那就是你的第一学历;无论以后你是统招专升本,还是考研考上了,对,证书上写的你的学历是你再次提升的学历,但是,在HR的眼中,你的第一学历就是你最先读的学校!”

就像世界五百强说,我们不看学历,但是他们从来不去除了985和211之外的学校招聘。


☞ 先前我们说了,我们每个人是社会的拼图,那么既然有我的位置。

虽然,第一学历是很重要,但是并不是说,所有企业都这么看,能这么看的企业,一定本身的体量就很大;

我不是说去应聘这样的企业不好,但是人家不认这个学历,我们还去找侮辱干嘛,对不对!

退而求其次,社会是金字塔的形式构成的,退一步,居于没有考研的学历之上,这样的企业也有很多,跟那些五百强是差点待遇和发展,但是,人在这个社会,找到最适合自己发育的土壤才是最重要的!



☞张雪峰老师就举了二个现实中,鲜活的例子。

例子一:

一个内蒙古大学的大学生,他先前就是按照爸妈的希望,准备毕业就在自己家里当个老师行了,张雪峰老师过去一顿演讲,一番外面的世界的讲演,那个同学选择考研了!

事后,他再见到张雪峰老师的时候说,您改变了我的认知和我的人生,在没见过到您时,我就想安稳的按照爸妈的希望过一生,但是他从张雪峰老师的话里听出了自己心里的梦想!

然后他考研到了中国科技大学,现在在丹麦国家实验室读博士!


例子二:

一个张雪峰老师身边的事情,一个哥们大学学的专业不咋地,就不愿意学,然后毕业了就得了一个结业证,后来去了大西北电厂上班,觉得这样的人生不能这样过下去了!

然后,这个哥们考研到了华北电力大学,然后现在在国企上班,美美的差事,工程师!


☞所以说同学,不要那么强求自己就非要第一学历985和211!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只要记住,这是一个选择大于努力的时代,懂不懂!

找到自己的位置,拼图才能镶嵌进去,你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红烧肉加碗饭


关于第一学历,确实有些单位喜欢985、211,也确实有单位注重第一学历,但我觉得看这个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不能僵化的看这个问题。就像我们的开国将领,有多少读过军校的,最后还不是把一群读过军校的国军将领给打败了。





第一学历重要不重要,当然重要,因为学校和学校之间确实存在很大差异,这包括给你上课的老师、你周围的同学、学校的环境、学校能提供的资源(图书馆里的图书资源、数据库资源、各种学术报告的水平、接触行业内顶尖人才、顶尖专家的机会),所以,因为各种因素的存在,四年下来,不同学校学生的总体水平差距确实很大。

但如果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四年是过去成绩的总结,研究生阶段却是未来三年的发展,到毕业时,普通学校进来的未必比211、985的差,虽然进来时基础有差距,但关键是看这三年的努力,如果你通过三年的努力,不管是科研学术水平还是专业实践能力,都得到很大提升,和其它同学差不多的话,那你们的就业机会虽然不会均等,但也不会差别太大。

身边就有很多这种例子,有些师兄师姐就是双非院校进的,结果毕业时不弱于任何一个本校毕业的,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都有。

我们学校有两个老师第一学历是专科,现在一个是副教授,一个是教授,和他们一起进来的还在为副教授奋斗!

换个角度,你越往上,你的第一学历对你的影响越小,博士毕业进高校的时候看的是你硕士和博士学校,那这样不是更应该进好一点的大学读硕士和博士,而且,博士进高校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取决于你的论文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你研究生阶段的努力,和第一学历可没关系。

再换个角度,你进名校读研究生,即使竞争不过本校读研的,是不是比读你原来学校的研究生竞争力强多了。

所以,我们应该用运动的观点看这个问题。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有的电视节目为了追求效果,硬生生把舆论给掰弯了…


我们姑且把名校的定义限定为985高校。全国一共34所985(一期),假设每所大学每年本科毕业5000人,假定有三分之一的人选择在国内高校读研,那么一共也不过才6万人左右。

研究生每年大概招生60万人,假设一半的研究生是在985高校,那么每年985高校招收的研究生也该有30万人。也就是说,每年985高校毕业的所谓名校研究生只有不到1/5的人第一学历才是来自名校。


那么,剩下的4/5,将近24万名校研究生,难道就不玩了吗?显然不是这样的。

即使是高校和研究所这样的单位,也不敢对引进的人才强行要求第一学历过硬。我查过中科大引进的部分青年千人的资料,其中不乏普通高校本科,后来到国外读研读博最终走上巅峰的人生赢家。

其实,根本不用管这些事儿,他限制第一学历,你只要有真才实学,你还不乐意去了呢…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嘛。


国之重器,大国上庠。感受大学文化,瞭望科技前沿,亲历一流征程,敬请关注头条号“上庠”。

上庠


从两百万人的选择来看,考研还是有用的,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考研了,而且考研人数还在逐年上涨。

你说的看第一学历歧视确实存在,但这是在好中挑更好,毕竟企业也不傻。假如你是一个HR,有一个本科中山大学,研究生中山大学的申请者,和一个本科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中山大学的申请者,只看学历的话,你挑谁?本科学历说明了你高中的状态,研究生学历说明你了本科的状态,高考和研究生考试都是国家的选拔性考试,企业也很认可。

为什么第一学历那么重要,还有200万人考研?这就说明了很多人在尽最大的努力改变自己的现状,让自己的平台更高。第一学历不好?没关系,我从第二学历开始好起来,总比别人从第一学历开始都不好的人强吧,竞争力大吧。

所以着眼在你自己的未来,关注自己能力的提升才是重点,至于学历歧不歧视你,你也没办法再改变已经存在的学历了。

祝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