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龍 有這樣一處村落 你不得不來

在這裡,田園風光如詩如畫、村落形態千姿百態、民俗文化博大厚重、特色物產優質多樣、苜蕖童年回味無窮;在這裡,自然和諧、民風淳樸、至誠至信的鄉村意境保持完好;在這裡,水蕩山色,生態純真,土地上長出“金元寶”,生態變成“搖錢樹”,秀美鄉村也是“聚寶盆”……

這裡,就是鄉村畫卷般美麗的黃龍縣圪臺鄉苜蕖村。

在黃龍 有這樣一處村落 你不得不來

如今的苜蕖鞦韆、迷宮、石磨盤……錯落有致,基礎設施一應俱全;連翹園、蔬菜、中藥材……連成一片,產業興旺。之前,這裡也是貧困村,可是,近兩年來,該村圍繞“苜蕖規、支部五推行、黨員五爭做、群眾十不準”紮實開展道德評議、農技宣講、政策解讀等活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內生動力。

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進入村口,映入眼簾的便是村口右側宣傳欄裡的苜蕖規、支部五推行、黨員五爭做、群眾十不準等相關規約,廣場一側的牆上矗立著“聽群眾說、帶群眾幹、讓群眾樂”的工作基調,花池上懸掛著“推動移風易俗、樹立鄉風文明”等標語,十分醒目。

在黃龍 有這樣一處村落 你不得不來

在移風易俗建設中,苜蕖村黨支部發揮引領作用,與村上的黨員簽訂“承諾莊嚴、踐諾堅決”承諾書56份,全村黨員以身作則、帶頭落實,同時每名黨員就近包抓3戶群眾,以此推動好民風根植思想、走進心靈、覆蓋全村。村黨支部充分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啟動“書香飄百家”活動,通過專題報告會、微宣講、觀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進行宣講17次。在2019年12月份的評議活動中湧現出一大批好媳婦、好婆婆、好孝子、致富能手、產業標兵等。

創新措施狠剎“風情”

“以前我們這個村子只要有滿月的、搬家的、升學的都會辦酒席,甚至有的還互相攀比‘份子錢’,你出300元我就出500元。現在幾乎沒有人辦‘滿月酒’‘升學宴’等酒席了,群眾們都把精力放到發家致富上了。”支部書記荊發明說。

在黃龍 有這樣一處村落 你不得不來

針對村上的“人情風”“攀比風”問題,2018年7月份,苜蕖村召開群眾大會,商議制定並大力推行《村規民約之群眾十不準》,創辦“共享廚房”,成立“共享廚房”理事會,只針對村上的婚喪嫁娶才可在“共享廚房”辦酒席,理事會在全程服務的同時還對酒席的標準進行監督,不僅倡導新風尚,還減輕了群眾的經濟壓力。

評選典型催人奮進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轉變民風過程中,苜蕖村每季度都會組織開展農村美麗庭院評選、環境衛生光榮榜、致富能手、孝老愛親等活動,同時增設流動紅旗,在全村形成鼓勵擔當、創先爭優、崇尚實幹的良好風尚。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廣泛宣傳推廣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苜渠工作的良好氛圍。2019年,全村共評選出“脫貧標兵”“美麗庭院”“致富能手”“孝老愛親”等7類典型6人。

在黃龍 有這樣一處村落 你不得不來

如今的苜蕖村,綠色已經成為發展底色。這裡的群眾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喝著乾淨的水、吃著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切實感受到環境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經濟發展效益。這些皆歸功於思想的力量、組織的力量、制度的力量、榜樣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