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女生的你,要活出自我,活出一种“模样”!


身为女生的你,要活出自我,活出一种“模样”!


这个社会,关于女性的声音太多:

"你一个女孩子为什么这么拼?

离家近多好,去那么远的地方读书有什么用?

年龄到了就该嫁人,你是要当剩女吗?

女孩子最重要的还是得努力嫁个有钱人。

女孩子…..."

每当听到这种话语时,就气得牙痒痒。

都2020年了,为什么还对女人这么苛刻?

女人到了30岁就必须要结婚吗?

女人结了婚就必须要生孩子吗?

女人一旦当了妈妈,就不可以继续工作吗?

我想劝告一句,千万不要给自己设限,更不应该让其他人来定义自己的人生。

当你开始过“不设限”的人生,就能体会不一样的精彩。

董卿,一个集才华和美貌于一身的女人。


身为女生的你,要活出自我,活出一种“模样”!


她每次在节目中出现,都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在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她满腹经纶、博览群书。大家惊讶的发现,原来她的气质不仅仅来自于样貌,更来自于内涵。

记得在节目中,董卿这样祝福一对新婚夫妇:

当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定情的时候,梁思成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只说了一句:你这个问题,我要用一生来回答你。

当我们还在为她在《中国诗词大会》中的表现惊艳时,她将新节目《朗读者》带到我们眼前。

这一次,她不仅是个主持人,在这新节目中更担任了导演和独立制作人。

其实早在2002年,董卿就进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

即便现在每天再忙,她都保持着睡前阅读的习惯。

甚至在事业上升期的时候,放弃眼前的一切,去美国的高校深造。

她不断地撕下别人贴在她身上的各种标签,始终相信自己有无限可能。

“我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信念,所以才让她历经风霜,找到属于自己精彩的生活。

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为其一腔热血的努力着,澎湃着。

正如《当幸福来敲门》里的那句台词: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保持着最年轻的心态,真挚的迎接每一天的到来,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远比跟风从众有用。

真正的女人,她们从来都没有局限于年龄或者身处的环境。

而是一次次去突破,去尝试,不断去挑战一些自己觉得不可能的事情,发现自己隐藏的力量。

在一次次挑战中,遇见更好的自己,也发现更好的生活。

一个女人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这样:不卑不亢,不狭隘也不粗糙,对自己有清醒的认知,对人生有清晰的主见,慢慢地坚定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那我们究竟要怎样?才能满足于自己对自身的要求的渴望?

1.大事不糊涂,小事不计较。生死之外无大事,能放在心上的人和事都很寥寥。简而贵重。

2.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爱富不嫌贫。可能刚从高级餐厅出来就坐到电影院的台阶上看完一部电影。拎着香奈尔吃大排档,不为物质所役。

3.知世故而不世故。阅经千帆,仍保有少女心性。现在太多姑娘太心急,急于求成,急于市侩,急于明白太多道理,而忘了他们的年龄本该静下来感受这个世界的可爱。

4.善良。无论处于什么年龄。所谓,宅心且仁厚。

5.自由,灵魂和身体都高度自由。

6.不为外界的人事和物质所影响,坚定的遵循内心的选择。

7.有担当,能为选择作出牺牲。

8.遇事冷静,逢山开路,遇水填桥,不自怨自艾。

9.永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过去的人和事,让他过去。不解释不纠缠。拿的起,也能放的下。

10.专注,对待感情和事业都不能三心二意。

11.独立,经济和人格。不依附于任何人,无论是父母还是伴侣。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永久依靠,除了自己。

12.腹有诗书,如草之兰。

13.处事公正,为人客观。

时候我脑海里显现了一个人,似乎她很契合这个形象。她就是奥黛丽·赫本;完美女神一样的存在。美丽、气质好、善良、天使一般,构成了绝大部分人对奥黛丽赫本的评价。

身为女生的你,要活出自我,活出一种“模样”!


赫本曾说过:

我当然不会试图摘月,

我要月亮奔我而来。

但是我们的现代女性需要成为她吗?

社会要求女人拥有赫本一样的优雅,却没考虑过绝大部分不同女人要每天奔波于繁杂的家庭生活与疲劳的社会竞争之间。

也许这是像大多数网友评论一样觉得这是圣人,不是女人!也许有这样的人存在的话我会非常的欣赏她。

当然每个人对格局的认知也不同,首先如果我没有格局,当然这不影响我思考它。对格局的认知不过是划入自己的认知体系,知识框架,帮助自我从更多维度认知人与世界,并不一定适合其他人。同样,也希望每个人有自己的思维体系,认知框架以及对格局的理解。

女孩子被定义的事情太多太多

最近热播综艺《我家那闺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追,内容是通过观察生活来了解当代不同女性的生活状态。

芒果综艺《我家那闺女》焦俊艳

节目的每一集播出,都会引来许多网友们的舆论,他们讨论着女性究竟该以什么状态生活。

讨论中,结婚生子、勤劳、会做饭等等常常被认为是女性必备技能。

身为女生的你,要活出自我,活出一种“模样”!


如今,我国女性的态度上也常常划分为两大阵营:女权和女德主义。

/1/ 女权主义

国际上女权主义始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经历两百多年发展女权运动,通过演变逐渐有不同的理论派别。

真正的女权主义,指的是---女性在工作中有独立自主的一面,女性在政治、文艺等不同领域都能够大展风采,能够靠努力为自己争取一片天地,提高历史上女性落后的社会地位。

身为女生的你,要活出自我,活出一种“模样”!


为什么女权运动可以维持着两百多年,并衍生出“3.8国际妇女节”来纪念女性独立呢。

因为男权、父权拥有着长期社会认同感,女性独立则意味着男女间要更加平等。

但在中国社会,“女权主义者”其实不是一个讨喜的标签。

许多女性被网络带偏,将“女权”演变成一种拜金、自私自利、歧视“穷”、甚至歧视男性的病态价值观。

这种被部分女性追崇的过度女权主义价值观,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会被讨厌,也违背了原有的“女权”思想。

身为女生的你,要活出自我,活出一种“模样”!

“女权”国际组织

在世界各地,还是有许多女性被压迫的现象。

提升女性地位,男女平等仍然是一个值得时刻呼吁的口号。

社会对待正确的女权主义,更是不能过于苛刻,应当给予支持。

/2/女德主义

跟女权相比,“女德”则是另一种极端的女性价值观主义。

在中国,还有人在教学女德,是针对一群未成年的孩子,从小培养上“传统文化”课,学习各种女德文化。

女德文化认为女性应该温良恭俭,应该上能到厅堂,下能下厨房,对男性更是要三从四德。

身为女生的你,要活出自我,活出一种“模样”!


或许我们很难想象,即使是21世纪,这种理论也有很多人追捧,并且影响着下一代人。

无论是“女权”还是“女德”,始终都是别人给你定义的样子,为什么要被规定呢?

到底该活成什么样子,只有我们自己说的算。

做真正的自己,追求你想追求的,拼搏你要拼搏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开始。

分享一句不老女神俞飞鸿接受采访说的话,非常经典!

身为女生的你,要活出自我,活出一种“模样”!


“我不反对一切形式,最重要的是自己的选择。”


要活出自信,要活出自尊,要活出自强,要活出真我,要活出理想,却也不惧怕现实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肯定而又满足的答案,女人应该活成什么样子,其实就是那个大命题,人应该活成什么样子。

每个人都想活成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样子,所以每个人回答这个问题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就社会而言,你在满足社会要求的前提下,才可以决定想活成什么样子。

那我就说说我觉得社会的要求有哪些?

你最起码要学会独立,自强,自信,不依赖别人,一定要热爱生活,一定要有正确的价值观!

不渴望别人来爱自己!

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学习是你与这个社会同步的唯一方法。

女人既可以像阿拉蕾一样绝对的简单纯粹,又可以像 蒂达尔 斯文顿一样抛弃自己的性别,不被女人的标签所束缚,高贵的永不妥协的前进。

愿你的生活常温暖,日子总是温柔又闪光

愿自己坚定而柔软自信且谦逊阳光而皎洁

所求皆如愿 所行化坦途 多喜乐 长安宁.

愿你的生活常温暖 日子总是温柔又闪光

来日可期 愿你前程似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