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阿哥为什么派人监视十四阿哥?

红雨说历史


老八胤禩和老十四本来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的人。

老八当郡王和亲王的时候,老十四还是个贝勒。因为老四是佟佳氏抚养长大的,老十四是德妃养大的,亲兄弟关系沟通交流少,关系不好。老十四聪明,有带兵之才,但是朝中要么是太子党,要么是大千岁党,要么是八爷党,自己没有势力。

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年龄太大,康熙皇帝活得又够长,估摸着这储君之位应该在老四以下的皇子当中产生,而这个年龄段的皇子中,老十三是老四的跟屁虫,唯有老八一党独大。所以,老十四先是寄生于老八的门下,坐等时机,图谋储位。

有这个认识的人,在朝中不是少数,康熙皇帝这么多儿子,九个儿子参与夺嫡,各分党派,老八胤禩是最具年龄和实力优势的,这点毋庸置疑。

老八胤禩也乐得拉拢这个弟弟,毕竟老十四也不是个庸才,况且他还有带兵之才,是可以加以利用的人。但是很可惜的是,对于嫡位的争夺,老九老十倒是铁了心只有老八,老十四却另有心思,这就注定二人之间的信任是脆弱的,不够坚定的。而且经常相互拆台,耍阴谋。

比如在八大山庄,老十四伪造了一份太子胤礽的调兵手谕,找到老八交给他,让老八嫁祸太子。明面上看似是老十四想帮助老八登上太子之位,实际上稍稍想一想就知道,要是康熙发现了追究下来,倒霉的必然是老八胤禩。幸得老八警觉,坚持不干,最终也不知是怎么将伪造的手谕传递到老大胤褆手里的。果不其然,手谕的真伪被张廷玉及时发觉,康熙没有追查此事,要是一查,皇室争储的丑闻必将满天飞。

再比如推举大将军王,老四老八都认为这是康熙皇帝最后定夺继承人,老十四自然也这么认为,所以心里都惦记着这个职位。老四是在邬思道点明了康熙的意思后才放弃而推举老十四的。但是在八爷党内,老八和老十四开始相互吹捧,真到了康熙征求意见的时候,老九老十却推举了老八,这不是让老十四难堪么?

最明显的阴谋不过于死鹰事件,这个不说大家都知道了。

举这些例证的原因就是要说明老八和老四看似是一个集团的利害关系人,但事实上他俩面和心不和,各有心思争夺嫡位。

既然这样,就很好理解老八为什么要派人监视老十四了。

老十四被康熙任命为大将军王后,在朝野看来,他几乎就是康熙的继承人了。老四当皇帝八爷党不服气,你以为老十四当皇帝八爷党就服气了?是一样的不服气。

再说,一废太子之后,康熙实行诸王大臣公推太子,推举的结果还摆在那里呢。胤礽虽然复立,但是不久又被废了,这个太子之位一直就玄虚,按照大清的政治制度,要是康熙皇帝没有遗嘱遗诏,没有确立新太子,那个公推的结果是有效的,不会作废的。所以,老八一直指望着呢。

然而,康熙任命了老十四为大将军王,这给老八胤禩带来了压力。如果老十四真的是康熙皇帝最终的继承人,那么他老八就要早作准备,找到应对之策。要是康熙皇帝不立老十四,但是这个弟弟手里掌握着几十万兵马,也不是个省事的主儿,就更需防着他了。

可是,老十四终究在千里之外的西北,老八难以掌握到他的动向,所以只好派了个鄂伦岱为密探,监视着老十四的一举一动。没有想到的是,老十四还是通过一封伪造之信,策反了鄂伦岱。

老八胤禩势力虽大,但是兄弟内耗也厉害,就老十四的这些做派,也够他喝一壶的了。就派人监视一下,这样的事儿谁也做得来,康熙有密探,胤禛有密探,所以,夺嫡成功与否,不是几个密探所能决定的。


青灯问史


当然得派人监视啊,不然他还不彻底退出八爷党,即使这样,也差点让他得逞!我们就讲一个人吧,讲一个监视老十四胤禵的人,鄂伦岱,我们看他是怎么完成反间计的!

在《雍正王朝》中,九子夺嫡最后的一个高潮,当属“死鹰事件”了。也正是在这次事件的处理中,让众人拨开了迷雾,邬思道也罢,王掞也罢,都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康熙帝将传位给老四胤禛。

而在这之前,作为夺嫡的热门人选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却暗潮汹涌,暗斗不止,斗争到最后反而给老四胤禛做了嫁衣。

而前面我们也讲过,老十四胤禵着实阴险,千方百计的算计各位兄弟,只可惜他千算万算没有算出自己的拥护者,最终反而出卖了他!

一、

在之前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的文章中,曾经提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死鹰事件”其实是老十四胤禵一手策划的,目的就是借刀杀人,只是没能成功。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将从另外一个人的角度思考一下,作为大将军王的特派使者鄂伦岱,他的身上到底藏着哪些秘密呢?

鄂伦岱是老八胤禩和老十四胤禵双方争夺的得力干将,最早属于老八胤禩的人,随同老十四胤禵出征西北之后,被老十四胤禵“策反”成了自己人。西北大捷之后,为庆祝康熙帝的寿辰,鄂伦岱带着老十四胤禵搜集到的天降奇石,进京贺寿,期待康熙帝一高兴能召老十四胤禵回京。也就在贺寿的过程中,出了差错,被老八胤禩等人调包成了一只死鹰,把康熙帝气晕倒地,这就是著名的“死鹰事件”!

可是整个调包事件又疑点重重:

首先,鄂伦岱此时被老十四胤禵“策反”,回京贺寿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先回家安置,偏偏先跑到了老八胤禩这里?

跑到他那里请安也未尝不可,但是为什么要带着尤为重要的寿礼去,还那么显眼,不能先放到家中,或者安全的地方再去吗?

即使去了也没关系,为什么急着去吃饭,让这么重要的寿礼脱离自己的视线?

脱离视线也没关系,但凡一个正常人,在送礼之前,都要打开看一下,是否有问题,他为什么送礼前不打开看看,也没有发现异常,要知道石头可比死鹰重多了?

二、

除去这几条疑点之外,更重要的疑点却是老八胤禩的这个举动:

那就是鄂伦岱被老八胤禩安排去用餐的时候,老八胤禩掏出了一封信给老九、老十看,立马引起了老九的疑惑:

“八哥,您干嘛叫雅布齐杀鄂伦岱?”

而老八胤禩也是疑惑的:

“你们也以为是真的?我就是再糊涂,我也犯不着给雅布齐写信让他害鄂伦岱啊!”

这封信是谁寄来的呢?就是雅布齐,那么我们猜测一下,这封信的内容是什么?

我们用排除法,既然老九胤禟这么问,那么这封信中必然提了要雅布齐杀鄂伦岱的事。两种可能,一种是雅布齐质疑老八胤禩的信件,写信询问他,为什么让我杀鄂伦岱?

第二种情况则是把老八胤禩的信件原封不动地寄回来,并回复自己未能完成任务。

除此之外,按照剧情推断,没有更合理的解释了,除非,老十四胤禵策反鄂伦岱的事,雅布齐一清二楚,并一五一十把情况反馈给了老八胤禩。但是如果是这样的信,再加上老九胤禟反问老八胤禩,那么雅布齐必然也认为那封书信是真的!

但是,不管我们怎么分析,有一个疑点解不开,那就是雅布齐怎么知道有这么一封书信?

三、

要知道这封伪造的书信,只有老十四胤禵和鄂伦岱看过,老十四胤禵因为铁了心违背老八胤禩的指挥,自然不会把这个把柄留给雅布齐。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那就是鄂伦岱把书信的事透露给了雅布齐。

从他进京先去拜见老八胤禩来看,他必然不是以兴师问罪的方式透露给雅布齐的,也就是说,他是故意透露给雅布齐的,为什么?

其实,他早就看出来老十四胤禵的书信是伪造的了,要讲明白这件事,我们得从评选大将军王开始说起:

康熙帝要从众皇子里面挑选一个大将军王,众皇子蠢蠢欲动,连老四胤禛都穿上戎装练习射箭了,可想而知老八胤禩的府上,会是多么激动?

但是老八胤禩心里明白,众皇子里面,现在能挑出来的只剩一个老十四胤禵能带兵打仗。自己怎么争夺这个大将军王,着实花了一番心思,所以他召集所有八爷党成员开会,一开口就是:

“不管是谁当这个大将军王,他就是皇阿玛的继位人!”

不要小看这一句话,这一句话杀伤力巨大,要知道在座的都是八爷党核心成员,鄂伦岱也在其中哦。既然把大将军王跟继位人联系到了一起,那么综合考虑,自然得选老八胤禩。

这其实是逼着老十四胤禵表态,实际上话一说完,老十四胤禵就懂了:

“八哥,我是不是上个折子,保你当大将军王?”

老八胤禩急忙解释,不是不是,是让你当大将军王,结果咔嚓一声打雷,说假话遭雷劈哦。

四、

最后老十四胤禵硬是歃血为盟,以明心志,并表明即使自己当了大将军王,也是为八哥保驾护航,老八胤禩这才作罢。当然老十四胤禵最后联合老四胤禛争得了大将军王职务,也算是跟老八胤禩开始切割了。

刚才也提到了鄂伦岱也是八爷党核心成员,他跟着老十四胤禵一起去了西北,本身就有监督他的任务在里面。

但是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点道理,鄂伦岱是清楚的,所以在西北的他也是左右摇摆。面对老十四胤禵询问要不要出击,要不要违背老八胤禩的命令时,他的回答是:

“奴才是个带兵的,按照眼下的情形似乎应该出兵,可八爷他这样认为,我觉得必有他的道理!”

老十四胤禵抱怨了一句,老八胤禩就是怕我们打了胜仗,压了他,结果鄂伦岱惊讶地回答:

“十四爷,您怎么能这样说?”

事已至此,老十四胤禵算是彻底暴露真相,要跟老八胤禩做切割了,于是拿出了伪造的书信。结果鄂伦岱看后大怒,问信从哪来的,老十四胤禵反而先让他确认一下笔迹。

鄂伦岱能成为八爷党核心成员,还被派往监视老十四胤禵,其聪明才智也不是假的。老十四胤禵的怪异举动并瞒不了他,他必然见过太多老八胤禩的书信,笔迹越逼真,反而越假,这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五、

老十四胤禵有一项绝技,那就是伪造书信,作为八爷党核心成员,难道会不知道他的这项绝技?

更重要的是,鄂伦岱问信拿来的,老十四胤禵避重就轻不回答,反而一再让他确认笔迹,这不就是欲盖弥彰吗?

只是,鄂伦岱心里清楚,目前的情景来看,掌握自己生杀大权的是老十四胤禵,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我真瞎了眼了,十四爷,那个送信的人在哪儿,把他交给我!”

这句话就是一箭双雕,也是鄂伦岱进一步确认这封信有假的手段,老十四胤禵自然找不出送信的人。

有了这个推断,鄂伦岱才会找到雅布齐,商量书信的事,雅布齐才会给老八胤禩写信。鄂伦岱才会背着寿礼到老八胤禩府上过夜,才会明知道老八胤禩调包了寿礼,仍然往上送。

因为他知道,要想消除老八胤禩对自己的怀疑,原封不动地完成送“死鹰”任务,无疑是一条最快的途径。用以弥补当初没听老八胤禩的话,出兵打了一个大胜仗,算是将功折罪了!

而他的选择确实没错,康熙帝在受到惊吓之后,面对同样“惊愕”喊冤的鄂伦岱,却说了一句:

“放了他!”

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本以为自己高超伪造了书信,却不知早已被识破,最后被坑了,自己还不知道!也算是恶人自有恶人磨,用谎言和欺骗换来的一定也是谎言和欺骗,老十四胤禵必然要食下自己种下的恶果……

当然,这也离不开老八胤禩派人监视他的原因!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这得先从老四胤禛有个好师爷邬先生说起,邬先生给胤禛出了个好主意,保举老十四为大将军王,先把八爷党的两个铁杆给分崩离析了!

康熙晚年,不立太子,大位继承人一直悬疑未决,此时,西北战事吃紧,康熙要从皇子中选一位大将军王去统兵,所有的人都以为谁做了大将军王,谁就是康熙的接班人。



众皇子自然是跃跃欲试,老四胤禛军事武力可能稍差,也在家练习射, 可射出去的箭没一个中靶心,气的对着靶子发脾气。朝堂上又开始有人保举老八,康熙根本不会派他去。


邬先生给胤禛分析情况:为什么西北老是老败仗,那是老八在捣鬼,现在你去照样吃败仗,打仗靠的是粮草供给,所以别争这个大将军王,要争这个粮草供给官,保举十四爷为大将军王,再举荐年羹尧为陕甘总督,这样就牢牢的控制老十四了(另外再派李卫监视年羹尧)。


刚好,德妃过寿,老十四找四哥,老四福晋托年羹尧置办的寿礼摆了一地,老四就说哥俩一人一半给皇额娘的寿礼。老十四自然高兴,弟兄俩一道进宫贺寿,胤禛当着母亲的面说要保举老十四为大将军王,老十四激动地说,关键时刻,还是看亲兄弟,母子俱各欢喜!

老十四做了大将军王,年羹尧出任了陕甘总督!都以为老十四要做接班人了,老八自然把矛头指向了老十四。他让鄂伦岱给老十四捎信不让他出兵,怕他打胜仗:十四弟如晤,时机尚未成熟,千万不可出兵,须知我军凯旋之时,也即吾弟解除兵权之日。



老十四自然不会听老八的鬼话,反倒造了封假信给鄂伦岱看,说老八派雅布奇,塔宁监视他。结果鄂伦岱成了老十四的人,西北大捷,老十四让鄂伦岱给康熙上寿礼,有“寿”字的天石,结果让老八换成了死鹰。

最终老八与老十四谁也没得到大位,雍正笑到了最后!


寻桂子


《雍正王朝》作为一部经典的历史剧,无论在剧情设计还是人设规划上都相当出彩,剧中展现的朝政权谋、职场争斗非常值得深入研究。剧中用了几乎一半的时间深入演戏和剖析处在“九王夺嫡”事件中的九位皇子、康熙皇帝还有朝臣们的政治生态、脾气秉性和斗争过程中的勾心斗角、你来我往。

“九王夺嫡”时间中共有九位皇子,五个皇子党派,分别是以皇长子胤褆为首的“大爷党”;皇太子胤礽为首的“太子党”;皇三子胤祉为首的“三爷党”;皇四子胤禛为首的“四爷党”和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

在这五个皇子党派中,尤以皇八子胤禩为首的“八爷党”势力最为雄厚,有皇九子胤禟、黄十子胤俄、皇十四子胤禵还有两位当朝大学士——佟国维、马齐。

但在胤礽二次被废以后,皇八子胤禩也逐渐失去了康熙皇帝的圣心,皇位继承的希望变得渺茫,“八爷党”内部逐渐出现了裂缝、出现了内部争斗的问题。

西藏地区的兵祸让“八爷党”内部争斗变得公开、透明。

皇十四子胤禵被康熙皇帝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王,远赴西藏平定战乱,而皇八子胤禩派遣了自己的心腹鄂伦岱、雅布齐、塔宁跟随胤禵前往西北。

那么,胤禩为什么会派遣心腹监视自己的党派成员胤禵呢?

1、西北战火点燃以后,康熙皇帝年迈已经无法亲征,所以只能从皇子中择一贤者封为大将军王,“代朕亲政”。毫无疑问,这个大将军王在众位皇子和朝臣眼中,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按照“八爷党内部会议”的结果,皇八子胤禩应该系“八爷党”成员们力推的大将军王人选,但是康熙皇帝却任命了胤禵为大将军王,这似乎已经表明了康熙皇帝对皇储人选的安排,所以胤禵和胤禩之间产生了巨大裂缝。

2、胤禵的大将军王是在“四爷党”的代表人物——皇四子胤禛推荐才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任命,这在胤禩看来,胤禵和胤禛这对一母同胞已经完成了某种利益上的交换,胤禵显然已经反叛了胤禩。这对曾经处在同一阵营的兄弟,已经成盟友变成了政敌。

3、一面是胤禩的失去圣心,一面是胤禵的深受重用,而且是继位呼声最高的大将军王职位被胤禵拿到,胤禩已经明显感觉到了胤禵对皇位竞争的巨大威胁。所以,他除了频频书信劝阻胤禵同叛军的决战,还利用几位专门的心腹监视胤禵的一举一动,以便于掌握西北军中的动态,做好京中部署。

说到底,胤禵被任命为大将军王,便拥有了继位的最高呼声,对皇位迫切期待的胤禩感到了来自自己阵营的巨大威胁。所以,他才会派遣心腹监视胤禵,以便于自己在京中做好一切部署,应对更大的威胁和挑战。

我是@正说请代十二朝,专注清朝历史解析,欢迎关注!个人见解,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和建议。


正说清代十二朝


咱不说正史,就电视剧咱讨论一下这个事:

1:首先,咱分析电视剧中雍正是一个什么人。

从黄河赈灾和追缴库银以及张五哥事件来看,可以看出雍正有正义感,一心想着朝廷,有担当,为了朝廷的事可以说在所不辞!坚韧不拔,迎难而上!其次,办事情过程中性格急躁、不知权变!还有一点雍正信息不够灵敏,从自己管家和老八管家勾结以及老八安排人共同监管丰台大营的事可以看出!同时追缴库银时几个贪官竟成漏网鱼!

2:雍正度量狭小,有点不近人情!譬如老十四要娶乔引娣,雍正以祖宗家法不可改为由拒绝。为了大局,为了稳住老十四,别说他娶乔引娣,就是自己取一个汉族女人又何妨!

3:政治手腕不够高明,心底不够狠毒!康熙面对葛尔丹的步步紧逼,就因国库没钱而没敢用兵!雍正登基后,不顾大臣们反对,擅自用兵!最后侥幸胜利,可以说如果西北失败了,雍正帝皇位绝对坐不住!一个政治家,他是赌不起的!正确的程序是查贪污~排除异己,安排忠于自己的新人~推行新政~西北用兵,假如没有邬思道帮助年羹尧找出叛军位置,结果从雍正得之西北胜利后滔滔大哭可以推断出来!

4:雍正工作认真,待人苛刻!邬思道的离去是怕惹杀身之祸,胤祥在胤禛面前的变化更可以看出胤禛的冷漠以及苛刻!当时朝局不稳,究竟该不该杀张廷玉的弟弟张庭路有待思索,假如张廷玉倒向了老八,试问:是杀一个张廷璐重要还是稳定朝局重要!

分析完雍正的性格,咱们说说监视老十四这个事!他的出发点是怕老十四举兵造反,这一点也无可厚非!其实老十四是不会造反的,因为没有粮草供应!如果要造反,估计会提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点是老十四看不惯胤禛的冷漠和不近人情!把乔引娣夺走更是让老十四伤透了心!他没有做过对不起胤禛的事情,这也是后来雍正同意胤祥去请老十四出山的原因!

说到底监视老十四,根本原因还是胤禛的度量狭小!办事不知权变!

一家之言,博君一笑尔!


wyl一杯清茶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派人监视十四阿哥说到底,还是自己对于皇位还没有死心。

在推举大将军王的时候,在八爷党内部达成了一个一致意见,那就是,谁当选了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继位人,因而在十四阿哥胤禵当选成为大将军王之后,八爷党内部出现了分裂。

所谓八爷党,就是以八阿哥胤禩为首脑,同时也计划要是将八阿哥推上皇位作为目标的。而十四爷担当了大将军王,相当于是利用八爷党的资源,没有去帮助八阿哥,反而为了自己夺取皇位创造便利,必然会引起八爷党内部的不满。毕竟八爷党内部的另外两个人,九阿哥和十阿哥,是对八阿哥忠心耿耿,对于十四阿哥绝对不会像对于八阿哥那样心服口服的辅佐支持,在他们看来,这个皇位始终都应该是八阿哥的。

所以,即便是八阿哥再怎么谦逊,十四阿哥再怎么表示忠心,但是皇位不是一件衣服一顿饭,说放弃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大家为了八阿哥这个皇位拼了十多二十年了,就这样失去,断然会觉得舍不得,而八阿哥并不想就此放弃皇位的争夺,他对于皇位还是没有死心的。

八阿哥派人监视十四阿哥,也是在看雍正和十四阿哥究竟有没有联系。

雍正之前是“太子党”,这一点已经被打上了标签,但是太子两度被废后,雍正的定位开始变得扑朔迷离,一方面,他一心办差,却以孤臣自居,不去拉拢自己的队伍,另一方面,生母被封为皇贵妃,儿子又被康熙亲自辅导培养,因而外界对于雍正,包括外界在看待康熙对于雍正的想法上,也是捉摸不透的。

而最让八爷党所看不明白的是,推举大将军王,雍正没有举荐自己,也没有借着举荐与自己关系要好的十三爷让康熙把十三爷放出来,而是举荐了十四阿哥,举荐的是自己的政敌对手这面的人,本已经就让八爷党人对于十四阿哥产生了犹豫与怀疑。

并且,雍正与十四阿哥关系又是非常的特殊,他们是一母所生,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加上这层关系,更加加重了八爷党人对于十四阿哥的猜忌,而归根结底,还是他们的那个共同认识,那就是谁当上了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继位人。正式因为这样,一边是大将军王,掌管大军的未来继位人,一边是在朝堂上颇有影响力的亲王大臣,再加上他们两个还是亲兄弟,足够引起八阿哥一众的担忧和紧张。

因而他们派鄂伦岱监视十四阿哥,实际上也是在监视着雍正和十四爷之间的联系,把控局势和动态,不能让局面不为自己所控制。

除了鄂伦岱,还有雅布齐等人,也是八阿哥安排的,八阿哥这样做除了是在监视十四阿哥,同时也是在妨碍十四阿哥,不让十四阿哥得胜而归。

八阿哥给十四阿哥的书信中,明确的说明了,不希望十四阿哥尽快大胜仗,理由是一旦德胜而归,康熙就会收回十四阿哥手上的兵权,这样对于十四阿哥、对于整个八爷党都将失去一项重要的政治资本,因而他并不希望十四阿哥去尽快的结束平叛。为此,他不仅派去了鄂伦岱监视十四阿哥,还派去了雅布齐等人在十四阿哥军中,一方面也是监视十四阿哥,报告十四阿哥的情况,另一方面,就是对十四阿哥形成掣肘,关键时刻能够阻碍十四阿哥完成平叛。

而对于此,十四阿哥也看的的非常透彻:

其一,八阿哥不想自己打赢这场仗,目的就是为了怕自己功高震主,夺了他的威风,赢得了康熙的信任与好感,进而在夺嫡之路上走在了他的前面。

其二,八阿哥不让十四阿哥得胜,也是希望将十四阿哥一直放在远离京城的西北大军中,从而让十四阿哥不能影响自己在北京的夺嫡行动,同时,也相当于少了一个竞争对手。毕竟,尽管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建营已经掌握在八爷党手中,但是两个大营三四万人马同十四爷十万大军相比,确实是不值得一提的,因而八爷党不会将这样大的一个威胁和隐患放回来。

其三,就是利用自己牵制康熙和其他皇子。众所周知,十四阿哥是八爷党的人,平日同八阿哥关系密切,八阿哥也是利用这一点,只要十四爷手里还有兵,就可以把十四阿哥当成自己的政治筹码去与康熙,去与其他皇子进行博弈,使得康熙等人不得不因为十四阿哥而对八阿哥有所顾忌,这样八阿哥也将有更大的成功机会。

十四阿哥一招反间计,八爷党内部陷入争斗,殊不知,这是康熙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西北,十四阿哥重操旧业,再次使出了伪造文书的看家本领,成功迷惑了鄂伦岱,是他与雅布齐产生过节,并且对于八阿哥产生愤恨之情,同时十四阿哥也将鄂伦岱紧紧的握在了自己手里,加上雍正委托年羹尧在粮草辎重上全力支持,十四阿哥打赢了西北的战斗,同时八爷党内部也陷入了深深的猜忌与争斗之中。

而这一幕,却正是康熙所想要看到的,因为康熙举荐大将军王本身就是“一箭三雕”的计策:

首先,培植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就是为了让八爷党内部产生怀疑,从而通过他们自己之间内部争斗来消耗和削弱八爷党的实力;

其次,就是要要考察一下雍正有没有人君的气度,能不能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去举荐人、使用人,看看他上台之后能不能善待自己的这些兄弟;

最后,就是康熙转移中为皇子与文武百官的注意力,让朝堂之上都将目光注视到十四阿哥身上,从而实现了对于雍正的保护。

最终,康熙实现了自己当初布下这盘大局的初衷,雍正也得以顺利继位,而八阿哥、十四阿哥等人,也不得不接受失败的结局,同时深深的感慨一下,自己是真的斗不过自己的这位老爹,康熙皇帝呀。


雍亲王府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在康熙朝一直都是皇位的热门候选人,甚至一度独占鳌头。在朝廷上,八阿哥素有贤名,到处结交大臣,势力如日中天。所谓盛极必反、物极必衰。八阿哥先是在处理刑部冤案的过程中使用不正当手段被康熙定义为“其心可诛”,接着举荐太子时为自己“拉票”被康熙打压。

从此,胤禩实际上已经被康熙排除在皇位继承人的名单,只是自己不甘心失败,依旧贼心不死。

到了康熙五十七年,西北战败,康熙决定选派一位皇子领兵西北。胤禩对此信息判断失误,导致后面的决策全部朝着不利自己方向发展。胤禩觉得谁当上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皇帝,所以他对这个位置志在必得。他的劣势是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不懂军事。胤禵是兵部的主管,又精通军事,觉得自己应该当仁不让。八爷表面谦让,心里痒痒。胤禵连忙解释,即使当了大将军王,也要为胤禩擎天保驾,并且愿意歃血为盟。八爷党内部还为此还发生争执,最后内部方案是首推胤禩,其次胤禵。这么个方案,胤禵心里肯定不愉快。
这个时候,八爷党内部出现裂痕,这也是康熙所希望看见的。康熙想通过胤禵稳定西北,同时还要分化八爷党,减轻他们对未来接班人的攻讦。

胤禛这边对此的分析就相当准确。邬思道指出传尔丹战败的原因在于朝廷,并以此断定康熙心中的大将军王是胤禵,要胤禛上表举荐胤禵,自己只要抓住陕甘总督就不必忧虑。

胤禛也非等闲之辈,举荐胤禵可以,但这份上表举荐的奏折最少要收到一石多鸟的效果。第一,胤禛与胤禵同时给母亲拜寿的时候,顺便提出愿意举荐胤禵为大将军王。这下可把乌雅氏高兴得不要不要的,雍正尽到了对母亲的孝心;第二,以此为条件,交换一个陕甘总督。控制住陕甘,胤禵就翻不起浪花;第三,拉进与胤禵的关系,分化八爷党(胤禵对胤禩当大将军王嗤之以鼻,心里一直不爽);第四,顺了康熙的意思,通过了这次考验。这就是高手出招,事先将所有信息分析透彻,然后作出最佳决策。

再看八爷党的行动。在朝会上,康熙让人举荐大将军王的人选。胤禟说胤禵主管兵部,应该由他先说。胤禵想当大将军王,总不能自己推荐自己吧。这不是摆明了将胤禵的军,逼着胤禵推荐胤禩吗?好在康熙点名想听胤禟的意见,胤禟还是举荐了胤禩,十阿哥以诸葛亮为例附议。此刻胤禵的内心,估计对八爷党心灰意冷,想我平时跟你们称兄道弟、歃血为盟,没想到关键时刻居然如此坑我,你都廉亲王了,居然还跟我争一个大将军王。
胤禛站了出来,公开举荐胤禵,力挺了康熙,也让胤禵与八爷党的关系出现了化学反应。

当了大将军王的胤禵,开始变得不可一世,对皇帝那个位置也开始蠢蠢欲动。他已经不再是当初胤禩后面的小跟班,他觉得自己可以自立门户,甚至与八爷分庭抗礼。胤禩是典型的伪君子,自已得不到的资源也不想让别人称心如意。当初看年羹尧跟四爷,他出来插一腿。看到胤禵成了大将军王,他心里又不是滋味。
重点是,胤禵 这个小跟班已经不受胤禩控制了,他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了,他也会合纵连横了(结交胤禛),他的势力越来越大了(兵部、西北十几万军队)。胤禩已经感受到了来自胤禵的威胁,觉得胤禵很有可能成为皇位继承人。这是他绝对不能允许的,凡是有可能当皇帝的人都是胤禩的敌人,哪怕这个敌人是曾经的兄弟与盟友。为了掌控胤禵的动向以及收集他的“不当言行”,胤禩必须派人监视他,防止他染指皇位。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胤禩所谓的“贤王”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真实的他假仁假义、心胸狭隘。一次次地让康熙失望,只会离皇位越来越远。身在梦中的胤禩依旧做着自己的春秋大梦,却不知内部不合给了他人可趁之机,胤禛离皇位又近了一步。

秋媚读史


计中计,局中局,碟中谍,《雍正王朝》不愧神剧。

一、八爷党中计,被分化瓦解。

康熙皇帝自从第一次废掉太子之后,为了试探虚实,让大臣阿哥们都可以推举新太子。这一火力侦察不打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官都推举八阿哥,康熙身为皇帝,最怕下面结党营私,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如果都抱起团来,势力过大,都会逼宫。现成的例子就是李世民和李渊父子。

所以,为了分化瓦解八爷党,老头子抛出了一个大将军王,结果一下子让所有的阿哥们心潮澎湃,刚刚都认为谁当上了大将军王,谁就是未来的皇上。


八爷党召开了秘密会议,八阿哥最希望自己出任大将军王,但是他知道自己军事能力不行,没有练过兵,更没有打过仗,看来看去,最可能的还是十四阿哥胤褆。

为了试探十四阿哥,首先抛出一个论断:

谁当上了大将军王,谁就是默定的皇位继承人。

然后就一言一语的挤兑十四阿哥,逼的十四阿哥当场表明心迹:就算我当上了大将军王,也是给你八哥保驾的。我愿歃血为盟,以明心志。

话说的一个比一个好听,但是谁都是为了自己,十四阿哥想,你老八做皇帝,还不如我做皇帝呢?

这个大将军王,一下子分裂了八爷党,而且无法弥补。



二、离心离德,相互提防

四阿哥本来也要争这个大将军王,后来在邬思道先生的指点下,为了迎合康熙的心意,为了分化瓦解八爷党,就举荐十四阿哥出任大将军王。

十四阿哥如愿以偿,得到了这个职位,耀武扬威的出征了。

八阿哥,早就在老十四身边埋下了好几颗钉子,派遣了心腹鄂伦岱、雅布齐等人前往西北。随时报告老十四的一举一动。

老十四也是心知肚明,也安插自己的眼线在京城里。

八爷党离心离德,互相提防。

三、反手一枪,成功策反

到了西北,十四阿哥胤褆非常希望出兵,建立天大功劳,然后凯旋,争夺太子之位。但是八阿哥是生怕十四阿哥建立功勋,所以就卡着粮草,让胤褆无法出兵平叛。

老十四知道老八在捣鬼,也知道自己军中,鄂伦岱等人都是老八的卧底,就假造了一封信,拿给鄂伦岱看,说八爷怀疑你变节,准备杀了你。

头脑简单的鄂伦岱急了眼,轻轻松松的就被老十四拉了过去,表了忠心。

鄂伦岱的被策反,标志着八爷党的进一步分化,洞若观火的康熙和四阿哥胤禛露出了笑容。

这是我在悟空问答的第129篇,如果您感兴趣,请加关注,并且查看前面的128篇。


陈健4396


我们只从《雍正王朝》来说吧!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后,康熙让满朝文武推举太子。满朝文武大部分推举的是老八胤禩,但是康熙并没有采纳满朝文武的意见“出尔反尔”了,他复立了胤礽!作为八爷党中坚力量老十四心中不服,和十三阿哥产生口角并扭打在一起,继而顶撞了康熙,气的康熙要拿刀砍他,幸而被老四和老十三拦住了。

但是这件事之后呢?老八胤禩被打趴下了坐了冷板凳,但十四阿哥并没有被康熙惩罚,反而让他管着兵部。不得不佩服康熙的帝王心术啊!这样一来,其实是硬生生把十四阿哥从八爷党里给分解出来了。老八胤禩想着自己夺嫡失败,看着老十四过得风生水起肯定心里不舒服啊!

随后传尔丹轻敌,损失六万兵马,康熙准备从阿哥中选一个担任大将军王出征。按理说,应该选择老十四胤禵最为公道,毕竟胤禵管着兵部,但是这时八爷党的中坚力量胤瑭胤俄却都偏向毫无经验的老八胤禩!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照这样的局势发展下去,胤禩被封为大将军王带兵出征是板上钉钉了,这时幸亏王掞举荐搅局才给了康熙缓冲时间问了胤禛举荐的是谁。
这件事是一个分水岭,

十四阿哥胤禵当上大将军王之后,其实也就彻底和老八胤禩决裂了!因为,出了老四胤禛众阿哥心里都认为,谁当上了大将军王手握重兵一定就是将来的皇上,只有邬思道道破天机让胤禛举荐了胤禵得到了康熙的信任,所以这时风光无限的胤禵其实成了众矢之的。

在这之后老十四也确实觊觎皇位,不甘于做八爷党的附庸,生了自立门户的想法。


皇位只有一个,皇权斗争是最无情的。一向都是八爷党跟班的十四爷胤禵在摇身一变成为了大将军王之后,就成了皇位的热门人选。所以,老八胤禩为了继续把老十四胤禵掌握在手中当他的小跟班,了解他的一举一动,当然要派人监视他了。


少龙210012


(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无限猜想200——077

康熙朝的“九子夺嫡”中的四位皇子为一个集团,号称为“八爷党”!他们当中有:皇八子胤祀、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娥和皇十四子胤禵,他们最终以内部的内讧,造成了他们在九子夺嫡中彻底失败。
(八爷党内讧开始)


聚在一起的八爷党这四位本都是爱新觉罗家族的龙子龙孙,康熙皇帝的皇子们,哪一位都有争夺皇位继承人的权利。

八阿哥胤祀作为八爷党之首,那是因为九阿哥胤塘,十阿哥胤娥这两位阿哥对他的俯首听命,出于对他的崇拜而心甘情愿的为他效力,并成为铁杆。

十四阿哥胤禵则不同,他不是不崇拜八阿哥胤祀,也不是不俯首听命于他,而是自己就有机会夺取这个皇位继承人,甚至有超越八阿哥胤祀的机会。

当他们这四位在一起遇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时候,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对抗他们共同的对手。当他们认为没有对手威胁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的队伍当中还有对手的存在,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内讧产生了。
(八阿哥监视老十四的目的)

自打十四阿哥胤禵当上了这个抚远大将军王,八阿哥胤祀这才意识到真正威胁自己争夺皇位继承人的竟然是来自于他领衔的八爷党内部的十四阿哥,刚刚上任的“抚远大将军王”胤禵!

所以他不但要控制住自己的这位小弟,还要利用这位抚远大将军王作为筹码,为己所用。

要想控制住这位在几千里之外的抚远大将军王胤禵,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此刻的这位抚远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已经意识到了自己非常有可能成为康熙皇帝的继承人,可是他孤掌难鸣,他需要八阿哥胤祀支持,所以他们达成了共识。

在这为抚远大将军王胤禵临出征西北大营前,八阿哥胤祀对老十四阿哥胤禵有过承诺;那就是京城的情报资源共享。

八阿哥胤祀源源不断的把京城的情报输送给西北大营的抚远大将军王胤禵。而这位出院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承诺的回报是;西北大营的仗打与不打,完全听命于京城的八阿哥胤祀。

这才有了八阿哥胤祀在他的抚远大将军王的西北大营中安插了自己的亲信;雅布奇和鄂伦岱这两个不中用副将。


(八阿哥与九阿哥密谋)

八阿哥胤祀与在大西北的抚远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的默契,配合了一段时间以后,十四阿哥胤禵这才发现自己这不是在受制于这为自己的八哥吗?

让打与不打,胜与不胜由八阿哥胤祀来决定,又不是自己成为配合八阿哥胤祀夺取皇位继承人的筹码了吗?自己在离开京城时,朝廷上下都在议论这位抚远大将军王,就是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为什么要受制于他?

这位大将军王终于明白了!他首先策反了八阿哥胤祀的心腹“鄂伦岱”,然后又利用鄂伦岱做掉了八阿哥胤祀的另一个心腹“雅布奇”,然后又派鄂伦岱回京参加康熙皇帝的六十寿辰和登基六十八年纪念日,这又发生了“死鹰”事件。

他们的互相监视和互相掣肘终于结束了,他们是以八爷党中的内讧而宣告失败的。他们的互相监视和相互的不信任使八哥胤祀和十四阿哥胤禵在这次“九子夺嫡”中双双全部落落选,反而让已静制动的四阿哥胤祯登上了历史舞台。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