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媽媽,從世界500強歸來


我再也不為失去晉升的機會遺憾了

2010年底,我已在公司的北京分部工作一年多。為一個大型項目的開展,熟練掌握法語和英語的我,積極協調法國總部、英國技術中心和中國項目部門及供應商之間的各項溝通與各種會議。

我的能力很快得到認可,被總監約見洽談升職的機會,負責公司在華投資新業務的一個職能部門。就在這時,我卻發現自己懷孕了,自然,我與升遷良機擦肩而過。我當時的心情挺複雜的,既有為小生命的開心和憧憬,又有為職業發展的遺憾和擔憂。

2011年4月底,我和丈夫剛剛度過“最後一次兩人世界”的旅行,在一個陽光燦爛的週六早上,去北京國際SOS診所做第4次例行產檢。這家診所是北京重要的涉外診所,有一流的醫療儀器和醫術精湛的大夫。孩子二十週大了,我們滿懷期待的想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

我躺到病床上,大夫拿起儀器開始檢查寶寶。突然,她的表情凝重起來。她冷靜地對我們說:“這臺儀器裡聽到的胎兒心跳不齊,我們換一個儀器測測。”我和丈夫開始覺得不對勁。我們換了儀器和檢測方法,結果都是一樣:胎兒的心跳每分鐘只有60下,正常胎兒的心跳是每分鐘120-140下,而且心律不齊、忽快忽慢。

這意味著什麼?我不安的從病床上下來,腦子裡亂亂的,只記得大夫拉著我的手,語重心長的說:“你們還年輕……” 我已經不記得和丈夫怎麼從診所走出來的,只記得那個早春明豔的陽光裡,我們兩個人站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街頭,身邊的車流疾馳而過,我倆的世界卻灰暗無聲,臉上的眼淚像開了閘的水不住流下。

我把消息告訴了教會的團契小組組長,請大家為寶寶禱告。大夫建議我去安貞醫院做胎心監測,那裡有全國最先進的胎心檢測儀。因為恰逢五一長假,我們不得不等到三天假期結束後再去檢查。

不來不知道,原來7點對於醫院不是安靜的清早,卻像鼎沸的正午,大廳裡擠滿了全國各地的病人。我們掛好號,卻被告知檢查排在兩個月以後。天吶,那我肚子裡的孩子是死是活,要等兩個月? 我不知從哪裡來的勇氣,沉靜地來到值班醫師面前,簡單說明了我的情況。

醫生竟然通情達理地說,那你們等在檢查室門口吧,上午的病人都看完以後給你們看一下。一上午,我們看著被心臟病折磨的嬰孩們和憂心忡忡的家長繁忙出入診室。這彷彿是另一個世界,和光鮮的寫字樓裡往來著氣宇軒昂的職場精英完全不同的一個世界。生命可以這麼脆弱,生命原來也是這麼可貴。

終於輪到我們了。醫生看著眼前的檢測儀,有點不解地問我:“是什麼問題?心跳120,正常有力,沒異常啊!”我喜悅的淚水奪眶而出,真不可思議!心懷疑問的同時,我也充滿了感恩。我再也不為失去晉升的機會遺憾了,我愛腹中的孩子,我未曾意識到她的寶貴,直到我幾乎失去。

9月,女兒出生了,她健康可愛。我也因此格外珍惜,做出了在家做全職媽媽的決定,相信兒女是上帝給我們最好的禮物。


全職媽媽,從世界500強歸來

我的小算盤被現實一一擊碎

後來,我加入了“媽媽公主團”,有了媽媽導師, 結識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全職媽媽。我一邊讀育兒的書籍,一邊向有經驗的媽媽們取經。我通過微博分享自己訓練了女兒獨立入睡的經歷,幫助了幾個素未謀面的新手媽媽。丈夫說我更溫柔、更耐心了。我覺得自己“偉大”地做出了一個“智慧”的人生選擇,把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當時真是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在失敗的情緒中崩潰得用手砸牆。

2013年夏天,因為丈夫工作調動,我們全家離開北京來到意大利南部。我想象那裡有迷人的風光、燦爛的陽光、噴香的披薩餅和熱情的南意人。仗著自己在法國生活過5年,覺得重回歐洲,意大利應該和法國差不多,適應新生活不會太難。

沒想到,第一天就被來了一記下馬威。因為倒時差,我們下午3點才睡醒,滿心期待想去嚐嚐正宗的意大利披薩。可是繞了下塌的小城幾圈,居然沒有找到一家商店和飯店開門。這可是週六的下午啊!最後我們不得不在汽車加油站買了個三明治充飢。看著冷清的街道、破舊的市中心,我的心涼了,這叫我們怎麼過日子啊?後來我才知道,因為盛夏的炎熱,南意大多城市的商店都是早上開門到中午,然後關門,下午4、5點再開門到晚上。

沒來之前,我想象(嚮往)融入當地人的生活, 所以我們選擇住在那不勒斯旁邊的一個小城。然而現實是小城裡沒人懂英語,不會意大利語的我猶如外星人。我想象很快找到一間離家近的教會,我可以更多委身,也讓女兒認識主日學的小朋友。可是沒想到離我最近的華人教會也在30公里以外,而且教會里全是溫州商人,沒有像我一樣的“閒人”。我想象在我家附近認識一些媽媽和孩子,總能找到一些伴兒,可是這裡的孩子要不上託兒所,要不就是爺爺奶奶帶著。偶爾在公園裡碰到幾個小朋友,又因為語言不通無法結識。就這樣,我的小算盤被現實一一擊碎。

再加上各種手續,租房、銀行、醫保、居留證,一切都得從零開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我徹底崩潰了。我不喜歡自己沒法說話,不喜歡自己到哪裡都笨笨的樣子,不喜歡孤獨無助的感覺。有一天晚上丈夫回到家,驚愕地抓起我的手問:“你的手怎麼啦?”原來我的手青紫,滿是充血。這是我因為孩子不聽話,生氣無助一邊砸牆一邊大叫留下來的傷痕。因為什麼會發這麼大火,我現在已經完全不記得了,只記得我的溫柔和耐心全沒了,從前的我從沒這麼失控過。

無依無靠的我這時才明白為什麼大衛會在詩篇裡反覆高呼:“神是我的依靠,是我的磐石。” 原來,之前的我只是一個星期天基督徒。工作順利、家庭和睦,信仰只是生活裡錦上添花的部分。來到意大利後的窘境,才讓我明白神不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是我生命的全部,我學習把所有的難處都帶到神的面前。

我第一次開始通讀聖經,每天讀,哪怕讀不懂;每天禱告,哪怕有時覺得索然無味。奇妙的是,當我親近神以後,我對孩子更有耐心和韌性了,開始更多理解孩子的感受,能在面對孩子“挑戰”時裡少用發脾氣的方法來回應。

當我為冗長的移民手續而心煩的時候,卻意外地在移民局得到了免費上意大利語課的機會;當我覺得自己當媽媽當得很失敗的時候,卻有主日學的家長們對我說,聽我上主日學的課很享受,從中學到很多做媽媽的經驗;我們在異國漸漸認識了鄰居,女兒有了玩伴,還開心的結識了一對美國來的基督徒夫婦。

又是一天,丈夫回到家,雖然他一身疲憊,卻開心地對我說,我讓他變了。原來他每天的狀態可能是70分,可是看到我消沉的樣子,他好像也變得不及格;現在他這個70分的人看到我90分的狀態,感覺自己也90分了。環境沒變,神卻改變了我。因著我的改變,我的家庭發生了良性的變化。


全職媽媽,從世界500強歸來

做媽媽的經驗幫我重回職場

2018年的3月底,在做了五年十個月的全職媽媽後,我重新回到了職場。如果說2012年辭去工作全職在家,是一個連我自己都從未想到的決定,那麼這次重返職場,也完全出乎意料。

2017年末聖誕假期第一天,我們搬進了在法國西南小城塔布的新家。當時老大六歲上小學,老二馬上三歲,假期過後就要全天上幼兒園了。一位老校友忽然發短信告訴我,他們公司戰略採購部招人,要我把簡歷發給他。機會不期而至,我內心卻很掙扎:要接受自己一把年齡重返職場做新人的挑戰嗎?而且這間公司的規模比我原來的公司小很多,真的有從零開始、退回原地的感覺。

這時耳邊出現各種聲音:有人提醒我做媽媽就是要犧牲,事業和家庭不可能兩全,去上班孩子怎麼辦?我沒有特別明顯的傾向,不知道該怎麼選。當我來到神面前,再一次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觀,我看到了自己的虛榮。我願意放下虛榮心,無論職位大小,謙卑做好神託付我的每一件事。通過禱告,我有了神明確的帶領。神幫助我四次面試都很順利,還幫我解決了難處,孩子週三不上學也可以照顧到。

於是3月底,在家全職了整整七十個月後,我這個全職媽媽重新走進了辦公室。這份工作好像是量身定製的一樣。一個月後,我的工作得到了上司的肯定。孩子們很快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規律,丈夫更是全力支持我,一起分擔接送孩子的日程和家務。更奇妙的是,我發現自己六年沒上班做全職媽媽的經驗,在職場上全都有用。我並不生怯,反而因著全職媽媽的歷練更加成熟。

同事們彼此剛接觸,都不太熱心。我能理解大家,因為信任是需要時間建立的。我願意先來幹一些別人不願意乾的事情,給別人及時的幫助,後來同事們也都願意來幫我。

有一次我們去開培訓會,會上分小組討論。每組需要做筆記的記錄員,我見沒人願意,就主動請纓,把大家討論的內容詳細記錄下來。沒想到最後每個組被要求分享討論的總結,大家都讓我這個新人來,於是我很意外地得到了在多位高管面前講話的機會,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實,我講的這麼清楚,都是多年帶孩子常常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講道理練出來的。

到了春節的時候,我給同事們帶去一些中國的點心、牛軋糖,把我之前給孩子在學校裡做的介紹中國的PPT也帶過去,給同事們講講中國,再和大家玩一些中國猜謎的遊戲,大家都很開心。我們慢慢變成了很有凝聚力的團隊。


全職媽媽,從世界500強歸來

完美的平衡只在耶穌那裡

重返職場後,我一直在摸索平衡家庭和職場的良方。不知多少次,我看著做不完的家務,覺得自己持家無方;不知多少次,我衝著孩子們吼過又懊悔,覺得自己育兒無智慧;不知多少次,我淹沒在行業動態和公司同事的高談闊論中,覺得自己工作無專長。我自責沒有好好親近神,應該做卻沒有做的事情太多;我懷疑重返職場的決定,甚至想退縮。

我就像被撕扯在兩個狀態中,在職場我無法像很多同事一樣“敬業”,過空中飛人一般的生活,必須遲到早退接孩子,能不出差就不出差。在家裡我無法像全職媽媽一樣“盡責”,悉心照顧家庭,不知錯過了多少個孩子學校裡組織的活動,只能捉襟見肘的選擇安排。

每每這時候,我覺得自己徹頭徹尾就是一個絕望主婦。而我也深知掙扎的根源,我一忙就把親近神的時間擠掉,日積月累的疏遠讓我迷失在同事職場和家庭的衡量標準裡,卻忘記定睛在神身上。

“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神的話深深觸摸了我的心。在一個疲憊又挫敗的晚上,我突然對自己的掙扎有了新的看法:重要的不是我做的如何,而是神的恩典夠我用;不在於追求所謂的“平衡”,而在於哪怕跌跌撞撞卻明白為何做,為誰做;不是做得多完美,而是有勇氣盡力去做。

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很累了,卻需要在孩子們入睡後趕一份工作報告。偏偏女兒當晚不停地從房間出來找各種理由拖沓,不肯睡覺。著急的我在多次反覆之後耐心磨盡,面對胡攪蠻纏的女兒口不擇言地說:“再也不想見到你了!”女兒傷心地哭了,我懊悔極了,驚訝自己怎麼會說出這麼傷人的話。我蹲下來抱著女兒道歉,告訴她媽媽生氣時說的話根本不是真的。

突然間我的腦海裡浮現出女兒長大穿著嫁衣的場景,我緊緊抱著女兒流下眼淚,對她說我會永遠愛她,永遠想見到她,哪怕她有一天會長大,穿上嫁衣成為媽媽,她永遠是我心愛的女兒。我告訴她為什麼我會著急,我有怎樣的責任要完成,以及自己怎樣選擇早點下班回家和孩子們度過放學後睡覺前的時間,之後再加班的決定。我倆都感動得緊緊相擁。女兒懂事又安心地去睡覺了。我心裡也暖暖的。

感謝這份掙扎,在不完美的生活裡,我和孩子可以一起學習體諒與理解,實踐彼此相愛;可以有很多機會,透過煩亂的追求查驗內心的動機。身為媽媽,無論選擇全職或上班,在育兒的路上我們追尋的是什麼?《箴言》裡說:“設筵滿屋,大家相爭,不如有塊幹餅,大家相安。”

我常自問:孩子需要的是名牌衣服,還是乾淨整潔的儀表?孩子需要的是高級運動鞋,還是愛運動的習慣?孩子需要的是最好的外教、最流利的英語,還是可以合理表達自己、善於與人溝通、說出建造人的話語?孩子需要的是我們僅以他為中心的關愛,還是陪伴他學會關心他人、彼此體諒、活出有愛的生活呢?

現在,我還是會因為孩子調皮而發火,但我更是喜樂地去做他們的媽媽。工作也還是不遊刃有餘,但我也更願意盡力而為。上帝帶我走入家庭,又引我重返職場,是讓我明白,祂才是我的幫助和力量,而我是天國的公主,是我家絕妙的主婦。上帝讓我們的小家在不同的環境工作生活,接觸不同的文化,掌握幾種語言,絕不是僅僅讓我們體會一下在不同地方生活的新鮮感,或是嚐嚐適應新環境的苦頭;而是讓我們在各種環境裡豐豐富富經歷祂的同在,得享祂的祝福,更活出愛,去理解和祝福更多的人。


版權聲明:《境界》所有文章內容歡迎轉載,但請註明出處,“來自《境界》,微信號newjingjie”,並且不得對原始內容做任何修改,請尊重我們的勞動成果。如有進一步合作需求,請給我們留言,謝謝。

徵 召 奉 獻 家 人

為支持原創採編、音頻、繪畫設計團隊的成長,《境界》繼續徵召每月固定支持境界的奉獻家人(金額不限),請將你的電子郵件,發至[email protected],註明“奉獻家人”,在這個世代,參與拓展神的國度。


全職媽媽,從世界500強歸來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jingjie

全職媽媽,從世界500強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