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牺牲离预定婚期102天,未婚妻闻噩耗当场哭晕,场景催人泪下


每每听到烈士牺牲的消息,我的心里就无比沉痛。2017年1月19日,又有两位烈士离开了我们。当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我流泪了。2017年1月19日,驻闽陆航某团一架直升机夜间训练坠毁,机上2名飞行员失联。军地第一时间在坠机现场及周边地域进行昼夜搜寻,已找到2名飞行员遗体,所在部队批准2名牺牲的飞行员为革命烈士。这两位烈士是:张浩、王晓冬。

1于24日,张浩、王晓冬烈士追悼会在泉州举行,部队官兵和当地群众送别蓝天勇士。上午10点,追悼大会在陆航某团正式开始。遗像下方和会场两侧摆满了军地各界敬送的花圈,6名身着礼服的官兵持枪肃立,护卫着战友的英灵。飞行员张浩、王晓冬生前部队官兵和社会各界代表全体肃立,向英雄集体默哀致敬。

现场16名礼兵鸣枪9响向烈士致敬,16名礼兵蕴意张浩烈士军龄16年、鸣枪9响代表王晓冬烈士军龄9年。在低沉的哀乐声中,部队官兵、驻地群众、张浩和王晓冬家人和家乡代表600余人,带着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情缅怀,向烈士遗像三鞠躬。


牺牲的机长张浩,一级飞行员,正营职,少校军衔,江苏灌云人,1983年4月出生,2001年9月入伍,2003年4月入党,26岁时在同批飞行员中第一个走上中队长岗位。张浩能飞多种机型,团里的几次新装备接装,都由他担纲飞行。张浩妻子已怀孕8个多月,预产期在今年3月上旬。

牺牲的副驾驶王晓冬,三级飞行员,正连职,上尉军衔,江苏睢宁人,1989年2月出生,2008年9月入伍,2012年5月入党,去年被团评为“优秀基层干部”。王晓冬颇有飞行天赋,能飞2种机型,担负保障任务的机务大队官兵评价他:技术全面、视野开阔,在同批飞行员中较早具备独当一面能力。

本图集这一组照片展示的是烈士王晓冬的战友们在迎接王晓冬回家。 当日17时许,载着南京飞行员王晓冬烈士骨灰的航班,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停机坪上迎接人员神情肃穆,手持的“南京人民的好儿子”“浦口人民的好儿子”“英雄我们接你回家”黑底白字横幅格外醒目。


王晓冬的骨灰,在战友们列队点亮的应急助航灯指引下,回到故乡南京。23日晚,另一位牺牲的烈士张浩的骨灰也已回到故乡灌云。下午5点50分,载着南京飞行员王晓冬烈士骨灰的航班,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夜幕降临,在凛冽的寒风中,60名战友列成两队,他们开启应急助航灯和灯光救生标识,照亮英雄回家的路。

“作为陆航的兄弟,作为王晓冬家乡所在的部队,我们今天要以军人的方式迎接他回家。”东部战区陆军陆航某旅部队长盛建忠说,“王晓冬烈士是在夜间训练中牺牲,今天他回家正好也进入到夜航时间。当飞机到达时,战友将以夜航方式摆设夜间野战灯光,开设夜间救生灯光,用灯光指引,照亮王晓冬回家的路。”

“飞行本身就是勇敢者的事业。自从穿上飞行服的那一天起,我们就笑傲蓝天,看淡生死。每一位飞行员都有这个心理准备。我们热爱飞行,热爱家人,但我们是用生命去热爱和奉献的!”盛建忠说,这60名战友是从全国各地赶来的,大家商量好要以这种军人特有的方式迎送战友,向蓝天勇士致敬!


下午5:50,载着王晓冬烈士骨灰的航班,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随着“家乡人民迎接烈士回家”口令声,王晓冬的两个弟弟双手捧着遗照和骨灰缓缓走下飞机。王晓冬的母亲悲痛欲绝失声痛哭:“儿子,我们回家了!”人群中一直有人在抽泣,悲恸烈士的离开。

4名礼仪兵庄严地护送烈士骨灰走向灵车。南京市委副书记龙翔和南京陆航部队领导为英雄的骨灰盒盖上了党旗。在家人和部队战友的护送下,英雄终于魂归故里。王晓冬烈士的骨灰将安放于南京浦口区二龙山公墓烈士集中安葬区。25日上午,将在二龙山公墓烈士陵地隆重举行骨灰安放仪式。

王晓冬烈士,南京人,祖籍江苏睢宁。家中兄弟3人,今年28岁的王晓冬排行老大。大约10年前,王晓冬的父母带着孩子到南京谋生,靠做小生意将兄弟三人拉扯成人。前不久,王晓冬刚递交结婚申请,计划2017年5月2日休假结婚。噩耗传来,未婚妻当场哭晕,醒来后不停回复他之前的朋友圈,不愿相信这是事实。


1月21日,王晓冬的未婚妻悲痛万分地来到部队,走进烈士的宿舍,目睹爱人的衣物泪流满面。让在场的亲人和战友心痛不已。生活中,王晓冬有着幸福的憧憬。王晓冬和未婚妻相恋多年,深爱对方。遗憾的是,两人至今没有一张合影,因为他们二人相约要把婚纱照作为第一次的合照。可这个约定已无法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