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冬至已至


歸去來兮,冬至已至

今早收到一條信息,“百花開而春至,百川匯而夏至,百草黃而秋至,問候來而冬至”,這才驚覺,歸去來兮,冬至已至,轉眼間已是一年。

  相傳冬至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古籍《恪遵憲度抄本》: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冬至各地有各地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而蕪湖這邊似乎是冬至要喝老母雞湯。

  冬至又被稱為“亞歲”,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僅亞於過年。冬至又名“一陽生”,從這一天就要開始“數九”了。回首這一年,走過四季,走過自己,心中的感悟和種種經歷恍若電影中的一個個片段,如果說自己是電影中的主角,卻覺得有點牽強,畢竟回憶中的點點滴滴有太多的人與事,哪些事自己是主角,哪些不是,真的說不清,只是隨著時間的慢慢流逝,人與心都曾有過疲憊,有過滄桑,當然,也有許多新的希望在不斷髮芽,重生。

  而這時冬至的到來,卻讓人格外的欣喜,雖然冬至是寒冷的開始,讓人已有清晨簾幕卷清霜,呵手試梅裝之感,然而“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我卻彷彿能感受到陽氣從地層下磅礴而來的氣勢,能聽到地下萬物的湧動,河流潺潺,草木新芽,春天的腳步也便發出了鏗鏘聲響。

最後送給大家幾段話,共勉

一、君子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這裡的命是指“己命”,就是要知道人在這個世界上該如何立身、處世;其次是知“天命”,有了人生閱歷之後,感悟到天地自然之道,從而能夠順天應命。

  二、流水不爭先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無常形,順勢而為,為而不爭,方達所願。

  三、嗜慾深者天機淺

  一個人的慾望過多,就會相應地缺少智慧與靈性。玩物喪志,貪慾敗身。沒有自制力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四、人有千算,天則一算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惡,人怕,天不怕。人有善念,天必佑之;人若忠厚,福必隨之!

  五、人情世態,不宜太真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六、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修直挺拔的樹木先遭到砍伐,水質甘甜的井先枯竭。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七、中和為福,偏激為災

  心態平和,做事中庸,這樣的人是有福的,而性格偏激執拗的人往往生活不順利,甚至惹來禍患。

  八、真不離幻,雅不離俗

  真實與虛幻,高雅與低俗,這都是相對的。蓮花出於汙泥,大雅即大俗,大俗即大雅,俗到了極點,就是雅的極至。

  九、兩年學說話,一輩子學閉嘴

  古人說:“多言為處世第一病。動不如靜,語不如默。”大多數時候,我們說的越多,彼此的距離越遠,矛盾也越多。

  十、少事為福,多心招禍

  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一個人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沒有煩心的事,一個人的災禍沒有比疑神疑鬼更可怕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