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點燈,滅燈,封燈,我真的無所謂了。我就是不明白,在這屋裡,人算個什麼東西?像狗,像貓,像耗子,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頌蓮《大紅燈籠高高掛》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在登上中國“第五代導演”的歷史舞臺之前,張藝謀憑藉著過人的色彩敏感與飽和度與美學上的把控,早已經是國內數一數二的電影攝影師。他曾說:““我認為在電影視覺元素中,色彩是最能喚起人的情感波動的因素。”因此在後來的學者研究中,也把“色彩”納為張藝謀電影敘事的第二要義。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對於張藝謀而言,色彩即敘事。色彩在電影中,它是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思想情緒的重要手段,在不同的環境與語境之下,色彩可以承擔或展現不同的象徵或者是深層地的寓意。相比較“西方”單一化的色彩寓意,在中國“色彩的寓意”在文化長流中,被賦予了多而廣的內涵。比如,西方的“紅色”是危險的是充滿著流血的,而在中國的“紅色”,是幸福的,是飽含希望的,也是故宮深紅所象徵的權力下的壓抑.....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張藝謀是受到了西方電影學理論的影響,但他同時也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這種結合式的影響,使得張藝謀成為了勇於挑戰傳統的中國知識分子。他不斷突破傳統色彩,創造更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創作型導演。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張藝謀就已經突顯了他作為知識分子導演的敘事中的畫面色彩張力,把色彩融入進故事中的人物,命運也隨著色彩的綠與白,紅與黑,黃與紫的轉變而經歷一次又一次的洗滌,一次又一次的輪迴。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妻妾成群

1991年,張藝謀把蘇通的《妻妾成群》搬上大銀幕,並定名《大紅燈籠高高掛》。影片的故事緊緊圍繞著“吃人禮教”,講述的是“在封建束縛下的女人們由於妒賢而上演一場又一場的鬧劇”。

蘇通在原著中旨在展現,我國封建社會下的“一夫多妻”的制度,並努力還原社會叢林的生存法則,而張藝謀則在原著上進行了加工,他開始對封建家庭結構展開了嚴藝的批評,用色彩冷暖行程的色彩去描述那個殘酷的吃人禮教,去令人窒息的大院去把封建勢力包圍放大。這種創作的手法生動形象的展現封建社會的傳統現實與電影深刻的內涵主題,故事中的所有人都在這座深宅大院中掙扎與徘徊。

大紅燈籠作為我國傳統的象徵物,它在影片中並不指代生活的西方,而是暗喻被無形力量而牽制住的人性和權力。在影片的結尾部分展現出頌蓮空洞的眼神、灰色密閉的大院、鮮亮的大紅燈籠深刻地印在觀眾的腦海中。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綠與白

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紅色作為基礎色調,其他的色調都是輔色。但在電影中,同樣作為輔色的綠色卻並不那麼顯眼。綠色是紅色的補色,在電影中它並不那麼頻繁的出現,甚至是隨著時代與環境的變遷再電影中逐漸消失。

故事的開始,在一大堆敲鑼打鼓的人群中出現少許綠色,這的確是屬於夏天的“綠色”,也是女主頌蓮心中的希望,但是隨著那隻敲鑼打鼓的迎親隊伍愈發的接近,她也慢慢的接近生命中毫無綠意的歸宿。在大宅院內,隨處可見的暗綠色,也不過是表面迎合,內心虛偽的人交際罷了。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白是是頌蓮經常穿著的衣服,一開始的白色是象徵清冷顧忌,再到後來這種白色成為了孤獨與失去靈魂的象徵。彷彿從頌蓮站在那個迎親的路口,她的白色學生裝早已經成為了白色的喪服。在整個頌蓮的單獨的鏡頭中,始終都是紅與黑的色彩圍繞著她,受到封建禮教封建禮教鉗制下的女人只能在黑白的世界中存活,任你盡情掙扎,也不過是在“父權”的真空中被束縛被壓抑。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影片的最後,一向豔麗的三太太被黑衣僕人死死攔住,在鏡頭中顯現出兩條正在奮力掙扎,試圖逃脫的白褲腿,她被抬進了黑屋,生命也隨之到了鏡頭。而屋外的頌蓮目睹著一切,她也在備受煎熬掙扎,她拿出當初白色的學生裝在燈光中照亮,茫然地踱步走,但始終無法走出這座封閉壓抑的院子。

一年的時間,所有曾經的反抗與鬥爭,卻被吃人的”封建禮教徹底摧殘。大夢終醒,虛名一場,頌蓮用衣服的“輪迴”,來進行最後卑微的抗爭。有的人說她瘋了,也有的人說她不過是在裝傻,只有她自己知道:蒼白的努力終究被暗紅的宿命所吞噬。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黑與紅

在電影中,原本黑白交替的色彩,張藝謀卻用創意性的用紅與黑進行交替。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紅與黑總是相互相成的,紅色充斥了整個影像畫面,但屋外的世界卻是黑色的磚瓦和漫長的黑夜,在靜物虛化的鏡頭之下,彷彿就像是黑與紅之間的爭奪,就好像是命運與封建的掙扎,可無論是命運如何用力,就算他逃離了這片紅色,等待著它的卻依舊是門外無窮的黑夜。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紅色是主角,它是歲月洗刷的古樸,是象徵節日裡的喜慶,但是在這座封閉的大院裡,紅色的另一面,也成為了諸多的現實無奈。無論是歷史,還是故事中的現在,紅色所象徵的中國傳統文化從來沒有離開過,就彷彿如同大紅的燈籠,它掛滿在這座大院的每一個角落,就像是一個特殊文化符號注視著,這漫長而又吃人的封建禮教以及不可避免的殘酷命運。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比如,丈夫曾叫頌蓮拿著紅燈籠照亮四姨太的臉龐,自她的後面又有著另一盞燈在照著,而呈現給這個清秀的女人是很後面兩盞燈整個畫面的顏色也成為了黑與紅兩色。無論如何你在此之中如何掙扎,也都是紅色下的壓抑,與黑色下的漫長壓抑。在“一夫多妻”制度下,女人的種種命運是人類命運無法躲避的處境,黑色雖帶有暖意,但它終究是黑色,在這陰冷的世界之中,沒有被陽光照耀的黑色,也變成了一團死黑,而死黑充滿了整座大院。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在死黑的包圍之下,大院彷彿成為了無法被撼動的封建城堡,它是如此的緊固,以至於個體沒有辦法依靠著拳腳去推到他。因此黑色,也在電影中成為了新一輪的隱喻,它包圍著故事中所有人。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電影中所呈現黑色的大院牆,但實際上拍攝的取景地是山西的喬家大院,而喬家大院的牆是灰色所構。在“黑”與“灰”的轉變上,張藝謀也賦予了電影更深的主題與內涵。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黃和紫

在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黃色與紫色不顯眼,甚至連出現的頻率比綠色還要少。黃色與紫色,在色彩學上屬於安靜系的色彩,也是在影片中少有安靜時刻才會出現的顏色。橙黃色經常出現在夕陽來臨的時候,一束夕陽光灑落在大院的屋頂上,或是落在大院的牆角上,它是象徵著希望與自由的,但這片希望與自由卻從來不會停留在人的身上。

即使是頌蓮假裝懷孕所用的黃緞綢子,也隨著一把“父權”的力量給猛的扯下來撕破,關於未來的希望和理由也在最後的抗爭中被打壓,最後一根自我人格的救命稻草,也被割斷。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紫色在中國傳統的色調中,它常被稱之為“高貴”的象徵。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大太太等人也的確是在濃重場合的時候正是身著紫色服裝,但是這種“紫色”卻又被張藝謀賦予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二太太剪頭髮的時候意味深長的看來一眼頌蓮,問她是生病了還是生氣了,因為在昨天,“二院點了燈”,而門外的四個戰士的心中掩蓋著強烈的殺氣。因此在電影中,紫色也從“高貴”的神壇上跌落,被這座充滿著落後與封建的大宅院所“異化”。

在這座大院中,是冰冷與淒涼的,即使是溫暖與紅色的燈籠,也在這裡無法溫暖人,甚至成為了見證與被吞噬的“文化符號”,而那些“色彩”也成為了這種悲劇的見證者。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場悲劇的“見證者”敘事分析

參考文獻:

[1]侯君奕. 張藝謀電影藝術中的色彩應用情感分析[J]. 電影評介

[2]閻學燕. 用女性和色彩完美闡釋生命———評析《大紅燈籠高高掛》[J]. 電影文學

[3]劉曉紅 . 對張藝謀電影民族色彩印痕的主觀性評判[J]. 電影文學

[4]孫霖楠. 解讀《大紅燈籠高高掛》中色彩對於電影意蘊的表達[J]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