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找尋的是自己的成長與救贖

阿米爾的童年充滿了競爭。他在與哈桑競爭,敏感的心能發現,父親把本應給自己的愛分給了哈桑;他在與父親競爭,柔弱的兒子要在強人父親面前證明自己。他是特殊的,他是父親公開的兒子,是父親所有榮耀的延續,所以受到更高的要求。他是孤單的,母親的早逝、父親的隱瞞,讓他缺乏足夠的關懷,他是自己一直在摸索著成長。

追風箏的人,找尋的是自己的成長與救贖


天性難以壓抑,阿米爾想通過表現對足球的喜愛來討好父親,卻難以掩飾自己的真實感受。風箏比賽上贏得第一名,是他唯一證明自己的機會。他堅持到了最後,可是對哈桑所遭受的磨難卻沒能挺身而出,甚至越來越逃避,通過一系列的誣陷將哈桑父子趕出了家門。他忽略了成長路上了,父親最希望自己學會的一課。也許父親贊同“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與拉辛汗談話時,說到:“一個不能為自己挺身而出的男孩,長大之後什麼東西都保護不了。”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兒子能夠獨立,能有勇猛的精神、勇敢的行動。

父親的角色一直是沉默的,他用行動來教育阿米爾、影響阿米爾。成長路上,最想模仿的是父親、最想挑戰的也是父親。阿米爾從旁人那兒聽來父親的傳奇,從不會質疑。父親如一堵山,給阿米爾無限的榮光,也投射下巨大的陰影。在阿米爾小學時,父親與他談話開場就是“像男人跟男人說話那樣跟你談談”。在一箇中東國家,宗教是神聖的,但是父親卻特立獨行,他把自己的思考灌輸給了孩子。甚至在逃亡路上,父親還在用自己的行動向阿米爾證明關鍵時刻的挺身而出是多麼重要。面對自己的同胞受到俄羅斯士兵的凌辱,父親無懼槍口勇敢的保護他人,這是一個真正的勇士的作為,也是父親在自己驕傲的土地上給兒子上的最後一課。

父親還是失望了,當阿米爾脫口而出“那我呢,爸爸?我該怎麼辦?”的問題時。父親再也沒有耐心、也不再有時間教育兒子了,他把自己這麼多年的心血吼了出來:“你會碰到什麼事情,你說?這些年來,我一直試圖教你的,就是讓你永遠別問這個問題。”身患癌症又拒絕治療的父親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從此就把阿米爾一個人留在世上,此時兒子已經二十二歲了,可他還沒能獨立,他的成長遠遠沒有達到父親的期盼。當阿米爾選擇娶將軍的女兒,接受雅米拉的過去、無懼流言蜚語時,父親才感到絲絲欣慰。不僅是他成家立業了,也是阿米爾可以獨立思考、敢於追求所愛了,這才是父親所期盼的成長,他也可以安心走了。

但是父親留給阿米爾的秘密並沒有解決,這個秘密最終與多年來藏在自己心底的問題集中爆發了。當父親告誡阿米爾,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罪行——盜竊時,父親自己已經背上了而沉重的枷鎖,他如苦行僧般開展自己的救贖之旅。對自己的私生子哈桑,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卻沒有能力照顧他過上應有的生活,也不能給他家族的庇護、高貴的名義。父親建設恤孤院是一種救贖,他獨力設計、建造,是對自己的一種放逐,他把自己想要隱瞞的愛傾注到這棟建築中,換的自己的心安,求得自己的解脫。當阿里要帶著哈桑離開時,父親崩潰了,這個堅強的男人在此刻哭泣,他知道自己做的還差得很遠,自己的救贖之路還沒有走完,但是他已經無能為力了,他沒能坦白一切換得自己的解脫。

當拉辛汗在電話中召喚阿米爾回到故國去解救哈桑的兒子索拉博時,對阿米爾也是一種解脫。他埋藏在心底的秘密,終於可以重見天日了。他踏上回國的路,那兒的確有他成為好人的路,那是他必經的救贖之道。解救索拉博的道路艱辛曲折,阿米爾回首過往,直面自己心底的恐懼,去打敗阿塞夫,從根源打破籠罩在自己內心的恐懼。不能說拉辛汗對阿米爾進行了欺騙,他只是在引導阿米爾走一條更加正確的道路,收養索拉博是完成父親和他自己救贖的最正確方式。為你千千萬萬遍,從來不是一句空話,當哈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後,阿米爾只能用自己的全部來證明這句誓言,完成自己的救贖。

真正的成長不是年齡的增加,而是心智的成熟,是能夠獨立的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擔負起應有的責任。一次的不勇敢,帶來的是一生難以磨滅的愧疚。《追風箏的人》是兩代人的糾葛,最終影響到了第三代,但是最關鍵的是阿米爾的成長與救贖。我們看到他從懦弱到無畏、從逃避到挺身而出,最終用自己的行動告慰了父親和哈桑,我們見證了他的成長與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