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中國三大海峽海底隧道什麼時候能修成?

李昌庭


渤海灣、瓊州海峽,這兩座跨海峽的大橋,我不懂,留給其他專家來說。

我只在這裡說說跨臺灣海峽要如何解決?有沒有可能在短期內建成?

臺灣海峽該建造一座大橋?或是蓋一條海底隧道?或是橋隧結合呢?

在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以後,這三個海峽的跨海交通連接問題,就再度的浮上臺面,不過,以2019年的技術以及兩岸政治環境來看,想落實以大橋、海底隧道或是橋隧結合模式,來連通兩岸,短期內大約是不可能的。

兩岸之間最短的距離是從福建平潭到臺灣新竹南寮漁港,這兩點相距約130公里,這條路線也是大陸規公佈劃的福建到臺灣的海峽北線的路徑,就是"京臺高鐵"的規劃路線。

海峽中縣的路線是從福建泉州到臺灣台中,這兩兩點的距離約有170公里。

第三案是從福建廈門先到金門(這部份很容易解決),再從金門到臺灣澎湖,從澎湖接到嘉義縣的東石鄉上岸,這是海峽南線的規劃路線。金門到澎湖約160公里,澎湖到嘉義東石約45公里,這南線全長約200公里,距離最長。

這三條路徑中,北線最短,海峽南線最長,但因中間有澎湖島可以作為為中間島,反而認為是可行路徑。

大橋或隧道

很多學術研究都認為,在臺灣海峽上蓋鐵路或公路大橋是不太現實的,因為臺灣海峽是重要航道,通航船隻多、航線密集,而且海峽水深。而其中最難克服的是颱風,在海峽上蓋一座130+公里的大橋,在建築施工上與未來維護上,可能都不容易。

建海底隧道或是橋隧結合方案,也就是珠江口的港珠澳大橋的模式,反而是比要可能的,但這個方式,也需要在海峽中間做人工島,而且可能還要兩個人工島裁行,也就是約50公里建一個。技術上,如何抵擋臺灣海峽的潮流、以及萬一的地震等因素,做人工島、隧道難度都很高。

所以,跨臺灣海峽的方式,或需要等渤海海峽隧道、瓊州海峽隧道完工以後,才可能有足夠的經驗、技術來興建臺灣海峽海底隧道,需要的時間?可能再等30-50年吧!


臺灣自由行


我國三大海峽因為各自情況不同,修建時間肯定不可能相同,當前三個海峽不管什麼通道還都只是停留在概念層面,即便有各種各樣的研究報告,但是實際進展也基本沒有,甚至幾十年前就有傳出將要修建通道的說法,但是基本上都只是民間機構或者個人討論的比較多,偶爾有幾次正式場合的提議,也沒有最終的議程。所以三大海峽通道何時能修建好應該沒有人能十分明確。最近渤海灣又再次提上了日程,之前一直是技術方案的設計,但本次所需費用也有了大概估算,但僅僅是提交了,能否上升到審批層面,或者說最終的審批都是未知數。渤海通道也是三大海峽中最有希望建設的,也是呼聲最高的,畢竟渤海海峽的建設條件相比於其他兩個要好很多,內海水比較淺,中間還有長島的島嶼支撐,以及當前所能體現的作用是最大的。

另外一個是瓊州海峽,瓊州海峽鏈接廣東和海南省,早在海南省剛開始開發之時,就有提議建設跨海通道,但是當前因為技術條件以及建設成本,發揮作用等原因一直也沒有實際行動。前段時間隨著大陸去往海南度假的人越來越多,在假期結束出島之時,又遇到了輪渡擁擠的情況,所以建設海峽通道再次被高呼。隨著海南自貿區的建設,海峽通道成為可能也越來越大,甚至有超越渤海通道之勢。最後一個便是臺灣海峽,臺灣海峽不但是我國最寬的海峽,也是當前心理距離最寬的海峽,比渤海海峽和瓊州海峽加起來還要遙遠。臺灣海峽通道建設,除非有朝一日中華民族真的實現了統一,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才有可能建設,當前僅僅是理論上的可能性。如果臺灣海峽建設了通道,那將是幾千年華夏民族所未曾有過的壯舉,拉近的不光是距離,更是感情。希望有生之年可以看到。
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我嚴正警告:三大海峽只能建瓊州海峽隧道和橋樑!絕不能在渤海灣和臺灣海峽建隧道和橋樑!而只能築壩建船閘,建設成內陸淡水湖!

否則會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根源就是一一一強烈地震頻發區域!(海域)!

中國🇨🇳特色的資源開發理念:

第一是民生保障大於天!一體化調配水資源!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權干涉,說三道四!

第二是民生安全放首位!交通資源要防震安全!

第三是人類同地球和諧共生綠色環保持續發展!不給地球再增熱量!

第四是因勢利導變災難為寶藏!洪水灌沙漠變耕地,沙漠太陽☀️能發電,直接利用冷熱空氣!


綜改1


兩岸沒有和平統一之前,還是不要著手建臺海隧道的好,免得非常情況下再毀掉!如茅以升設計建造的錢塘江大橋,自己又親自實施炸掉……


雲龍戲馬


青島己經修成了。也快了嗎。


ABc123123456


時間不好確定,很多規劃還在紙上談兵,臺灣海峽還有一系列政治問題。


尋仁豈世


盼了三十年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