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包,德国兵涂人造蜜苏联兵抹猪油,两国军队的硬核野战口粮

黑面包,德国兵涂人造蜜苏联兵抹猪油,两国军队的硬核野战口粮

图片上就是“黑列巴”第一名牌儿:博罗季诺黑列巴,边上盘子里的就是“欧芹籽”。

一提及俄罗斯人的饮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黑面包”,这种口感粗砺、酵母发酵酸味很浓并且略带苦味儿的食物是俄罗斯文化的象征,都知道俄罗斯不论是几百年前(我国明朝中叶)的大公国还是现在广阔的领土,地理位置上都处于北温带和寒温带,地理位置决定了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不适宜粮食作物的生长,因此从历史上来说俄罗斯就是缺粮的国家!在几百年前农业生产落后的条件下土地出产的小麦太有限了,大多数农民只能是将收成的小麦不脱麸皮后磨粉,就是这样也不够吃,还得加上燕麦、黑麦、荞麦...等等其它麦粉,按照我们的理解这种面就是“杂合面”,用它烘烤出来面包肯定不好吃!

黑面包,德国兵涂人造蜜苏联兵抹猪油,两国军队的硬核野战口粮

问题是不吃这种“黑列巴”也没其它主食,再就是土豆。

据说最好吃的“黑列巴”是“博罗季诺黑列巴”(现在也是俄罗斯第一面包,但制做工艺和用料远比当年强百倍)据说是:1812年拿破仑皇帝率领大军入侵俄罗斯时,在莫斯科西郊的博罗季诺村与俄军交战,“博罗季诺修道院”的修女们把“法香籽”(欧芹)加入到“杂合面”里烘烤出一种味道特别的黑面包(正宗的“法棍面包”里也加法香籽),深受俄军战士的一致好评...由此“博罗季诺黑列巴”一举成名。

黑面包,德国兵涂人造蜜苏联兵抹猪油,两国军队的硬核野战口粮

到了二战,由于战争初期苏联准备不足,大片欧洲部分的领土被德军占领,这其中包括“粮仓”乌克兰...这也造成了苏德战争初期苏联出现了相当严重的粮食短缺!这个时候的“黑列巴”已经不再是全谷物食品了,而是在里面掺和上了橡子面、锯末,甚至是某种矿粉,目的是为了让这种东西不容易消化可以在肠胃里多停留一段时间,不至于一会就出现饥饿感。

黑面包,德国兵涂人造蜜苏联兵抹猪油,两国军队的硬核野战口粮

由于苏联的粮食状况到了危险的境地,包括前线战士在内都缺粮、缺脂肪,再加上严寒的冬季,只靠劣质黑面包和几个土豆,体能下降严重...为了让苏军抵挡住势头正旺的纳粹军队,美国通过《租借法案》紧急向苏联提供了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其中就包括图片上的斯帕姆午餐肉(图片上是专门供给苏联的,上面印刷了俄文),大大的缓解了前线苏军战士体能下降的问题。

黑面包,德国兵涂人造蜜苏联兵抹猪油,两国军队的硬核野战口粮

除了斯帕姆午餐肉之外,还有图片上的肥猪肉罐头,俄罗斯(东欧国家)由于冬季气候寒冷,为了提高热量在饮食习惯当中有制做腌肥猪肉的传统,为此美国特为制做“精炖猪肉罐头”运往苏联,上面图片里勺子盛着的就是猪肉罐头里的冷结成块肥油,苏军战士通常都是将这种大块的肥油抹在粗劣的面包上面大口的吃下去,然后一口饮下100克的伏特加(斯大林强调每名苏军战士每天要供应100克的伏特加),就去冲锋陷阵!

黑面包,德国兵涂人造蜜苏联兵抹猪油,两国军队的硬核野战口粮

与俄罗斯“黑列巴”境遇相同,普鲁士人在没有进入到工业问明之前也是“黑面包”伺候着,图片上就是欧洲饮食当中与俄罗斯“黑列巴”齐名的德国“黑面包”!主要成分也是不去麸皮全麦磨粉,不过里面玉米面占了不小的比例,其实“黑面包”最早出现在德国(普鲁士),然后一路传向东欧,最后传到了俄罗斯,德国是“黑面包”的原产地,除了黑面包之外,德国还有全麦面包,从味道上来说德俄两国的黑面包相差不大,不是德国或者俄罗斯人根本分辨不出来,同样的口感粗砺和很浓的酵母味道。

黑面包,德国兵涂人造蜜苏联兵抹猪油,两国军队的硬核野战口粮

德军正在使用野战烘焙车烘烤黑面包,德国(普鲁士)祖上也没阔过,由于进入到工业文明的历史较短,历史上也没有参加轰轰烈烈的“风帆大航海时代”,普鲁士的原始积累不像英法两国这样多,在没有成为德意志帝国之前,国民生活总体来说是很贫困的,也是整天吃“黑面包”和土豆,再不就有点卷心菜,要不然为啥会有德国酸白菜?至于说各种香肠和烤猪肘子这些都是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才日趋丰富的。

黑面包,德国兵涂人造蜜苏联兵抹猪油,两国军队的硬核野战口粮

人就是这样,当收入增加了之后就开始要享受生活,德国人由于好学习、好专研,进入到了工业文明之后国家发展很快,国力很快的就超越了东欧所有的国家,并且成为了欧洲大国,国力和经济水平提高之后,德国人的口味也发生了变化,虽然“黑面包”和全麦面包仍然是主食,这个习惯也改变不了了,但是德国人想要在黑面包上涂抹蜂蜜吃,甜味儿可以改善口感和营养,并且甜味儿还会有一种幸福感,但是德国蜂蜜产量不高,不能满足全民需求,所以德国人发明了“人造蜂蜜”,就是把甜菜榨出来的糖,再加上果糖、葡萄糖,一些食用稠化剂、植物香精...等食品添加剂就成了人造蜂蜜,这种人造食品在口感和营养方面与真正的蜂蜜没啥区别,主要成分都是糖和果糖,完全可以替代真正的蜂蜜,有了“人造蜂蜜”之后德国的人幸福感大增,又相继研制出来“人造咖啡”和“人造奶油”,“人造咖啡”在以前的文章当中已经介绍过了,而“人造奶油”就是用菜籽油(要想近似真正的奶油里面要加一些猪油)通过“氢化”...等较复杂的制作工序得到,虽然“人造的”在各方面都不如真正的奶油,但是它仍然可以改善生活品质,不过“人造奶油”当中的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性到了今天才被发现...。

黑面包,德国兵涂人造蜜苏联兵抹猪油,两国军队的硬核野战口粮

德国“黑面包”中的上品“布伦特黑面包”里面加了花生仁和葡萄干,这也算是德国人生活品质进步的表现。

二战德国“黑面包”也跟随德军进入到了苏联境内,其矛头德军坦克兵的伙食当中,黑面包或者全麦面包750克(每人)、水煮土豆750克,这是主食,副食:有烹饪猪油45克、香肠或者腌肉150克、果酱,人造蜂蜜30克...这些基本食物,其中果酱和人造蜂蜜就是抹在黑面包上吃的。

黑面包,德国兵涂人造蜜苏联兵抹猪油,两国军队的硬核野战口粮

苏联和德国两国士兵在吃着一脉相承的黑面包,同样的硬核野战口粮在一起厮杀,丝毫不因为嚼着同样的东西彼此间有一丝的“惺惺相惜”,反倒是彼此仇恨上升到了最高点。

从民族性格来说,德国人和俄罗斯人都是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吃亏耐劳的民族,不善言谈甚至有些木讷,头脑思维也比较简单,但是这俩的民族都造就出来了众多伟大的科学家、音乐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同样造就出来不少野心家和冒险家,所以德国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俄罗斯也从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国扩张成了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这些都是民族性格使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