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樹怎樣種植?要多少年才掛果?

平頭鄧哥


楊梅樹是我國江南著名水果,屬常綠喬木,樹皮灰色,老時縱向淺裂;生長在海撥125-1500米向陽的山坡或山谷林中,使酸性土壤。楊梅樹一般四到五年掛果,栽苗八年進入盛產果期。

楊梅樹的種植方法


1、林地選擇與整地。楊梅喜溼耐陰,樹冠大,根系分佈廣。楊梅園要求建在海拔低於800米,坡度小於45度,腐殖質成後的,pH值為4.5-5.5的酸性黃壤,紅黃壤,向陰通風,便於集約經營,交通運輸方便的山地,丘陵.光照不強,土層深厚之地。氣候條件為亞熱帶溼潤性季風氣候。在光輻射較大,熱量充分,冬春季氣溫較高,夏秋降水分佈溼度偏少的小氣候條件下,優質,

豐產性更顯著。


整地應因地制宜,在11月至翌年3月定植前完成。坡度較小、坡面平緩的林地,開設環山梯土或梯田挖穴;坡度較大,地形複雜的林地也挖一米見方的魚鱗穴或三角型穴,在以後的撫育中逐步改為窄帶形梯土。


2、楊梅的定植時間一般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中旬,氣溫已開始轉曖時。最好選擇在陰天或小雨天進行,此時定植單株成活率高,品種選擇應視不同地域,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適合蘇州西山栽種的有荸薺種和烏紫楊梅。選擇健壯、根系豐富、無病蟲害的優質蘇州西山楊梅嫁接苗,在挖好的穴內填入腐熟農竊肥10-15千克加焦泥灰5-10千克,適度淺栽,然後在植株四周排上小土畦並及時覆土,以免露根。蘇州西山楊梅雌雄易株,定植時需配栽1-2%的雄株作授粉用。

3、肥水管理,當年林地可間種一年生菜,藥或綠肥,以提高土壤肥效。幼樹以速效性肥料為主。氮、磷、鉀肥配合施用,常年施肥2-3次、成年樹一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萌芽抽梢前的冬末春初,逐株根施農家肥或過磷酸鈣1-2公斤;後每株旋硫酸鉀1千克加尿素0.2千克。施後既覆土。第二次是在採果後,佔全年施肥量50-55%,按多結果多施肥的原則,逐株在樹冠滴水線下開10-20釐米的溝,施氮肥0.5-1公斤,0.3-0.5公斤的磷肥,鉀肥和30-50公斤土雜肥覆土。楊梅的肉質根容易損傷,開溝挖穴時避免傷根。果實發育期還可追施葉面肥,可噴施0.2至0.3%磷酸二氫鉀或0.3%硫酸鉀等1到2次。此外,做好土壤改良,排去漬水等工作,確保楊梅的優質高產。

4、整形修剪,楊梅樹行也自然圓頭形為主。幼樹的修剪主要是定乾造型,培養早實豐產的樹體。一般採用“一干三主枝”的自然開心形樹冠。既對定幹後萌發的新枝,選留3-4個生長強健,方位分佈均勻,相互間有一定距離(約20-30釐米)的枝條作主枝,並在各主枝上選留2-3個副主枝或側枝,使



只分布合理,層次分明,在3-5作年內基本形成樹冠骨架。成年樹的修剪主要培養豐產的群體結構,調節生長與結實的關係,促進持續、優質、高產。整形修剪分為夏剪(開張角度、摘心、扭梢、抹芽、剪枝等)冬剪(疏刪、回縮、短截)等。

附:楊梅樹只長個不結果的原因。


一是光照不足,楊梅樹周圍的大樹樹冠過大遮住了陽光,楊梅村得不到充分的光照。


二是土壤太肥沃了,楊梅樹只會縱向長個,不會橫向長葉也不利於結果。


三四氣候多變,下雪,暴雨,等冷空氣接連光顧,而春天是楊梅生長的關鍵季節,所以氣候多變成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楊梅樹的生長和結果。


四是年齡還沒到。


五是沒有授粉公樹。


鄉里阿金


我們知道在種植樹木的時候都有一個最佳的種植時間,楊梅樹也不例外,那麼楊梅樹的最佳種植時間是什麼時候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其實楊梅樹的最佳種植時間,根據產地的不同,品種的不同,物候期的不同都會有不同的結果,而且它們的繁殖方法也會有所區別。

如果是採用種子繁殖的方式種植,那麼基本上會採用秋播的方式進行生產,一般在10月到12月的時候播種,而且採用的方法一般多為撒播的方式,播種量每畝大概在250千克左右。然後覆蓋一層一釐米厚的細土,再用遮蔭物覆蓋,比如說稻草具有保溼保溫的效果。播種80天之後會出苗,出苗率大概在55%左右,出苗之後4月份下旬就可以移栽,每一株樹苗的間距大概是在十釐米到25釐米之間,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移栽的成活率。

這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前期是不適宜施肥的,以免施肥過量導致幼苗死亡,8月到9月份之間,幼苗達到30釐米以上之後,可以適當的使用一些稀釋後的氮肥來促進樹苗的成長,乾旱的時候還需要適當的澆水,10月份以後,實生苗已經差不多已經在五十釐米左右,粗0.6釐米,在來年的春季就可以嫁接了。

如果你採用的是嫁接繁殖,那麼你需要注意,楊梅樹嫁接的成活率一般是比較低的,所以在這一個時候我們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來提高嫁接的成活率。首先要學會選苗,一般情況下,接穗需要在7到15年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母樹上,採用兩年生長比較好的枝條,一般在2月份中旬的時候,樹葉未開始流行時進行嫁接,以切入為主,接穗長8到9釐米,切的方式與其他的果樹嫁接,嫁接苗成活之後要注意除草和防蟲,以保證新苗的健壯生長。

這個採用的是壓條式的繁殖方式,那麼一般採用的就是低壓的方法,首先將楊梅樹的基部分支線下壓入土中,然後將土覆蓋在上面,使壓入土中的枝段生根,形成新的植株,在次年的時候一下就可以了。

如果楊梅樹的嫁接苗培養的好,一般情況下4到5年就可以結果了,在八年之後會進入盛果期,也有的品種是5到6年掛果,十年之後進入盛產期,所以要想讓楊梅樹達到我們想要的收益,那麼嫁接的方式就一定要做到位了,而且培育的方法也要適當。


蜜蜂TV農業知識短視頻


應注意苗圃地的位置、地勢與方向。苗圃地的位置,最好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的地段。如為坡地,一般坡度不超過5°為宜,坡向儘可能選朝北或東北。土質以土壤肥沃、質地疏鬆、土層深厚的砂壤土為好。土質過鬆的砂土,上層易乾燥,下層肥水足,根系向下伸長,形成粗而直的根系,鬚根不發達。粘土和鹽鹼土均不宜育苗!

通常楊梅種下去以後,大約需要4到5年的時間才會結果。當楊梅生長到第八年以後,它就會進入旺盛的結果期。不過,有些優秀的楊梅品種,它栽種下去以後兩三年就可以結果,而有些原生楊梅品種需要五六年的時間才會結果。

我每年都會去我們本地東山鎮的同學家採摘本地品種優質揚梅





蘇州小佬


楊梅屬於灌木植物,具有較高的藥用和食用價值,是主要的經濟栽培樹種。

楊梅喜酸性土壤,易於栽培。一般4一5年掛果,8年後進入盛果期,每株產量50一80公斤,大顆楊梅樹,每株產量可達300公斤,經濟效益好,壽命長。

楊梅樹種植方法:

一、選擇地勢平坦,質地疏鬆,土層深厚肥沃,微酸性壤土種植。

二、選擇枝葉生長茂盛,色澤青翠,根系發達的樹苗。栽植時去除樹葉上多餘的葉子,以防養分過度消耗,利於主幹吸收更多的營養,提高成活率。

三、楊梅樹苗在每年的2一3月份進行移栽,這期間楊梅樹苗生長能力較強,移栽時能更快適應新的環境。定植時挖寬為1米左右,深為80釐米左右的穴,施入足量的基肥。

四、每畝栽25一30株,配置1%一2%雄株作為授粉樹。

五、定植後每年施2一3次肥,以氮肥為主,配施磷、鉀肥,能促進樹苗生長。開花結果後,追施農家肥和氮肥,坐果期主要施硼肥。

六、及時中耕除草,預防病蟲害。


寒吐


楊梅的營養價格很高,可以說是天然的綠色保健產品,楊梅的果肉含有蛋白質,礦物質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含有鈣和鐵的含量高出其他大部分水果,楊梅還有助於消化的功能。所以種植楊梅的比較多。

那麼楊梅需求量那麼大,是怎麼種植的呢,下面我們分幾個步驟講解一下。

1,園地選擇

楊梅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條件,一般年平均氣溫在15攝氏度以上,最低氣溫在零下5攝氏度以上,降雨量不低於1000毫米的地方都可以栽植,土壤最好是沙質土壤,偏酸性的土壤最好,可以再海拔500米以下,坡度30度以下的朝陽地方最好。

2,選苗

楊梅的品種有很多,目前種植最多是東魁楊梅,市面上的楊梅樹都是經過嫁接的,所以等苗拿回來之後,看一下嫁接口的綁紮的薄膜是否已經撕掉,如果沒有解開要把它解開,再一個就是看楊梅的根系,把一些受傷的根系用剪刀修剪一下,長的也要剪一下,再以後就是看楊梅的高度,高度一般保留40釐米進行定杆,只有把上面的頂尖和2分之一的葉子減掉,主要是為了減少水分蒸發,提高它的成活率,

3,建園移栽

(1)挖坑

楊梅的移栽過程中成活率比較低,所以楊梅的第一年關鍵是先把楊梅樹種活,不需要整個坡度的地塊全部整地,最適宜的方法就是在坡上挖坑,這樣做的最大目的就可以節省種植成本,防止水土流失,這個坑深1米左右,長寬都是1米左右就行,之後往坑內施入有機肥料,之後移栽,移栽的密度每畝地20株,株行距約5*6米左右。

(2)移栽的時間

移栽適宜在2月下旬在3月下旬移植,楊梅樹萌芽前進行,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適當選擇。

(3)栽植

栽植的時候要特別的注意,一般我們是對於嫁接的接口朝著迎風的方向,防止被風折斷,栽植的時候一定要把根系放平,之後再依次填土再踏實,蓋土的時候,不用蓋很厚的土,拔不出來即可,栽植後要及時的澆透水,施肥,否則會引起爛根,同時要注意遮陰,減少水分蒸發,促進楊梅苗的存活,

4,幼樹管理


對於1-3年的幼樹,每一年都需要追肥一次,可以再春秋梢萌發前各追肥一次,主要以速效氮肥為主。

對於4年以後的幼樹,可以再施普通基肥的情況下,再增施肥,每株施草木灰或者焦妮灰6斤左右,氯化鉀0.4斤左右。

隨著幼樹的成長,要適當的擴大一下樹周圍的種植面積,不要妨礙幼樹生長,可以根據周圍環境,在幼樹的周圍土壤上面覆蓋一些草,葉,來增加土壤的溼度。

雖然看起來種植很複雜,那麼楊梅什麼時候開始結果呢,楊梅一般是第五年開始結果,但是大部分楊梅種植戶是讓它第六年開始果,十年後進入豐產期,所以種植楊梅是個長期的事情。


瓜農娟姐


楊梅屬常綠喬木,樹皮灰色,老時縱向淺裂;樹冠圓球形,是我國江南的著名水果。樹皮富含單寧,可用作赤褐色染料及醫藥上的收斂劑。它一般生長在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喜酸性土壤。主要分佈在江蘇、浙江、臺灣、福建、江西、湖南、貴州、四川、雲南、廣西和廣東等地區。像浙江仙居楊梅是比較有名的,價錢也是相當的昂貴。

楊梅樹怎樣種植?

一、育苗

楊梅樹可以扦插繁殖也可以種子培育實生苗然後嫁接,因為扦插的成活率不高,所以一般生產上都用嫁接的方式來培育樹苗。

(一)苗圃地的選擇

選擇苗圃地時,最好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的地段。如為坡地,一般坡度不超過5°為宜,坡向儘可能選朝北或東北。土質以土壤肥沃、質地疏鬆、土層深厚的砂壤土為好。土質過鬆的砂土,上層易乾燥,下層肥水足,根系向下伸長,形成粗而直的根系,鬚根不發達。粘土和鹽鹼土均不宜育苗。

(二)種子的採集與處理

1、採種:一般採種應從生長健壯、品種優良、顆粒飽滿、無病蟲害的成年樹上採集充分成熟的果實。採下的果實,宜選擇日光不直射的適當場所,將果實攤開堆積,堆積高度一般不超過15cm。堆積4-5天以後,果肉腐爛,然後用水將外面果肉沖洗乾淨,併除去上浮的癟子,晾乾表面待用。

2、催芽:楊梅種子較硬,自然狀態下的出芽率很低,在播種前最好對楊梅種子進行催芽處理。可將種子用百分之0.1的高錳酸鉀溶液,或用百分之40的甲基託布津800倍溶液浸泡10分鐘。這樣做的目的是解除種子的休眠期,加強種子內部的生理活動,有利於刺激種子儘快萌發,提高種子的出芽率。

(三)選地、整地、施肥、作畦

1、選地:楊梅樹對土壤沒有很高的要求,一般土壤砂質土最好,其次是砂粘土,再次是粘性土。大多數栽培在海拔20-500m的山地,要求通風向陽,交通便利,無汙染的生長環境最好。

2、整地:首先將地理的雜草、樹葉、石頭等雜物清理乾淨,然後再對土地進行深耕,深度在25~30釐米即可,耕後要曬白,以改善土壤的理化狀態。同時可以殺死土壤中大量病菌孢子、菌絲和害蟲蟲卵以及線蟲等。

3、施肥:翻耕後,再分層施肥,反覆犁耙,使土壤充分細碎。一般每667立方米要施豬、牛欄糞或堆肥3000-5000kg,過磷酸鈣15-20kg,草木灰若干,肥料的多少也可以根據土壤的肥力度來定。

4、作畦:苗床一般作畦面寬1m,溝面寬30cm。山地畦的高度為10-15cm;平地的畦高為20-30cm。如果在水田地育苗要在四周深挖排水溝,山地要注意防旱和防洪。

(四)播種及苗期管理

1、播種:一般楊梅育苗在10月中下旬開始播種,方法就是將種子均勻撒在畦的表面上,每平方米撒種子1.25-1.5kg,播後用木板輕輕將種子壓入土中,上面覆蓋一層細土,深約2-3cm,再覆蓋一層薄草,以防雨水沖刷和表土被曬乾。

2、苗期管理:播種後要澆一次水,保持廂面溼潤即可。至12月中旬天氣轉冷時,再蓋薄膜小拱棚保溫。苗床要保持一定的溫度,並注意排水和防止鼠害。一般在第二年1月份種子就開始萌動,到2月中旬破土出苗。出苗後,如中午太陽光太強,要打開小拱棚兩頭的薄膜通風,以降低棚內溫度和溼度,防止日灼或猝倒病,平時若遇天氣乾燥,要注意澆水,至7月下旬,即可移植。

二、嫁接

(一)嫁接方法

1、採接穗:選擇7-15年生的結果楊梅優良品種果樹為母樹,採取粗0.5-0.8cm、外皮帶灰白色、充分成熟的、上年生的春梢作為接穗。採下的接穗,立即剪去葉片,放置到陰涼溼潤處備用。

2、削接穗:將接穗剪成7-10cm長,飽滿芽離剪口上端面的距離應不超過1cm。用左手握住接穗先端,使接穗的基部朝向外面,在基部側面芽的下方3-4cm處,下刀,將接穗下端的外側面較平的一面,用刀薄薄削去一層皮,長度為3-4cm,深度以達到形成層為準。用刀太深或太淺,都不利於接穗成活。

3、切砧木:在砧木離地面8-10cm處,先選擇光滑、平直的部位,用鋒利的剪枝剪剪去砧木,用鋒利的刀削平剪口,於平滑一側,在木質部與皮層之間微帶木質處,垂直向下切一刀,深與接穗長削麵相同。

4、結合與包紮:把削好的接穗的長削麵,對準砧木總切面,插入切口縫內,使兩者在一側的形成層相互密合。將接穗深插入砧木接口的底部,並使接穗長削麵露出斷面約1-2mm,用2-3cm寬的塑料薄膜帶,自上而下將接口處及接穗捆縛好,要扎牢、扎密,以使接穗和接口能保溼,而不致因水分蒸發而枯死。

5、嫁接後管理:嫁接後20~30天,如砧木上抽發萌櫱,要及時抹除,以利接穗成活。接穗萌芽後,接口下抽出的萌櫱應保留2~3枝作輔養枝,過長時加以摘心,等到9-10月再全部抹除,未成活的則留作翌年補接,當枝條長到15~20釐米長時反覆摘心,以促發分枝,加快新樹冠的形成。

三、適時移栽

(一)整地:楊梅樹一般都是在山地或坡地種植,首先先將土地翻整,深耕,曬白等,同育苗地類似。

(二)施基肥:按80×80×60cm3,每穴施堆肥50kg左右或廄肥25-30kg或餅肥3-4kg,再加過磷酸鈣1kg,,其上覆15-20cm厚的肥沃表土。

(三)定植:定植時把苗木置於穴內中心,舒展根系,扶正苗木,然後加入細土,用腳踏實或用鋤頭等工具敲實。澆足定根水,最上面覆蓋心土至高於地面20-30cm,並將嫁接口蓋入土下為宜。苗木定植以後,7-8月高溫季節要及時鬆土、澆水和樹盤覆蓋,減少水分蒸發。

四、定植後幼苗管理

1、扶苗澆水:首先應及時查苗扶理,楊梅苗木定植後必須及時檢查,發現缺株,立即補植,使其生長整齊一致;如果栽後遇到乾旱天氣,須及時澆水。

2、中耕除草:幼樹生長量少,易被山間雜草、雜樹所掩蓋,導致生長緩慢,甚至死亡。要求在幼樹樹盤直徑1米左右範圍內,連續中耕除雜草,並進行地面覆草。

3、培土:在秋冬或春季進行,以減少表土沖刷,保護根系。培土一般就地取土,最常用的是山地表土、草皮泥等。

4、施肥:楊梅新植幼樹在成活後應及時追施速效性肥料,以滿足抽梢長葉的需要。肥料以稀薄的人糞尿為好,每株小樹施1~1.5公斤;也可用尿素0.1公斤加水施入,或在小雨前或大雨後施入。施追肥最好一年3次,在春、夏、秋梢萌芽時施入,以儘快使楊梅幼樹形成具有結果能力的樹冠。凡1~3年生幼樹,追肥均以速效氮肥為主,第4年開始再增施鉀肥,一般每株施草木灰或焦泥灰2~5公斤,或硫酸鉀0.2公斤,以增強樹勢,為承受結果打下基礎。

楊梅要多少年才會掛果?

如果管理得當,一般4~5年即可掛果,8年後進入盛果期,株產量50~80公斤,大樹株產高的達300公斤,最高達到500公斤。嚴格來說不同地區、不同品種,還要栽培方式不一樣,在掛果時間上也是不完全一樣的,像嫁接就比實生苗要結果早,一般情況是4~5年就會掛果,晚的也有6~7年結果的。

更多關於種植方面的文章,請點擊上面的“關注”按鈕,您的每一次轉發與收藏都是對二妹子最大的支持,您有什麼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二妹子會盡力幫您解答,謝謝!


鄉下二妹子


楊梅樹繁殖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氣溫已開始轉暖時,最好選擇在陰天或小雨天進行。

最佳生長土壤:楊梅樹適宜栽培在酸性或微酸性的紅壤或黃壤,也包括紫色土一類的山地。以土質疏鬆、排水良好、含有石礫、pH在4.5~6.5之間的砂質壤土為好。

生長溼度要求:楊梅樹好溼耐陰,一般雨水充足、溼潤得度時,樹體生長茂盛,開始結果早,且產量高、品質好,為此要求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

最佳生長溫度:楊梅喜溫暖氣候。它對溫度的要求與枇杷、柑橘等相似,最宜為年平均氣溫15~20℃,絕對最低溫度苗木不低於-5℃、人工栽培樹不低於-12℃。

最佳生長光照:楊梅樹對日照要求不嚴,但就一般規律而言,陽光照射較少的陰山或北坡,不但樹體生長髮育良好,而且果實柔軟多汁、風味佳良。

楊梅樹一般是四到五年掛果,八年後進入盛產期的。也有的品種是五到六年掛果,十年後進入盛產期。如果種苗種下去第二年嫁接好優秀品種後。第2-3年馬上就可以結果。楊梅每年都會結很多的果。只是採收時天氣幾乎都是在雨季中,很麻煩。一般平均一株採50-100斤沒有問題。是高產的好水果。





雲霧大金竹


楊梅樹一般4到5年掛果,八年後進入盛產期,也是也有的品種,4到5到六年掛果,十年後進入盛產期,如果種苗種下去,第二年嫁接好優秀品種,獲第23年馬上就可以,結果楊梅每年都會結很多果,只是彩超是天氣,幾乎都是預計中很麻煩,一般平均一株採5楊梅樹一般4到5年掛果,八年後進入盛產期,也是也有的品種,4到5到六年掛果,十年後進入盛產期,如果種苗種下去,第二年嫁接好優秀品種,獲第23年馬上就可以,結果楊梅每年都會結很多果,只是彩超是天氣,幾乎都是預計中很麻煩,一般平均一株採50至100斤,沒有問題是高產的好水果


蘭蘭生活情感劇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e939000601fb95fd5c5c\

鄉下小蔡哥


2月到3月種植最好,3到4年開始接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