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的名著《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的名著《月亮和六便士》

對我們而言,真正的一本好書,是描寫出了我們內心深處最想表達和感悟的東西,切實了我們此刻的最真實的心境。它與別人的看法無關,與書的成書時間無關,只與書中的思想內涵有關。


最近幾年我看了500餘本書,涉及的類別也有很多,而在名著這一類,我看到了這樣一本書——《月亮和六便士》。可以說,沒有這本書的閱讀就沒有這篇文章的寫作,作為讀者的你,如果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那麼就請感謝一下這本小說、感謝作者毛姆、感謝書中的主角:查爾斯·思特里克蘭德。

四十歲的思特里克蘭德是一名普通的證券人員,過著普通的生活,有著一個看起來幸福美滿的家庭。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拋妻棄子,孤身一人來到巴黎,過上了貧困潦倒的生活。這一切的理由,看起來竟是如此荒誕不經——畫畫。你能想象,一個年過四十,之前毫無繪畫基礎的人,他會放棄舒適的生活,追尋著如此荒唐的理想嗎。

而這位思特里克蘭德先生也是一個讓人不可理喻的角色,他無休止地嘲弄自己的朋友,奪走了自己救命恩人的妻子,並最終害死了她。他輾轉多次,來到了塔希提島,在那裡畫出了驚世畫作,卻要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將之付之一炬。他的生命中只有畫畫,創作是他的生命,無論是貧困、嘲弄還是謾罵都無法改變他在四十歲才付諸行動的初心。


毛姆的名著《月亮和六便士》


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一顆心裡的。思特里克蘭德就是這樣一個複雜的人,他有這樣不可思議的內心。他創作了偉大的作品,卻有著拋妻棄子、奪友人妻的惡劣行徑,他熱愛繪畫事業,卻討厭世俗的干涉。我們沒有真正見過這樣一個人,但看到作品時,也許在我們的眼中出現了一個背靠牆頭,仰望月亮的中年人,而他的腳下散滿了六便士。

六便士是英國價值最低的銀幣,現實與卑微;而月亮則象徵了崇高與偉大。兩者都是圓形的,都閃閃發光,但本質上卻完全不同,或許它們就象徵著理想與現實吧!無奈的是,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現實之中,時刻注目著腳下的六便士,卻忘記了抬起頭,仰望空中的月亮。人們總會放棄曾經引以為傲的夢想,向著過去嗤之以鼻的現實低頭,這就是我們的無奈與渺小,這當然也是思特里克蘭德的偉大。

我承認這種生活的社會價值,我也看到了他得井然有序的幸福,但是我的血液裡卻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渴望一種更狂放不羈的旅途。四十歲的思特里克蘭德先生過慣了一成不變的生活,理想在他心中悸動,觸動著他的神經,這種衝動直接改變了他未來十幾年的人生,也塑造了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看過小說的人都知道,書中的主角查爾斯·思特里克蘭德是以法國後期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為原型塑造的人物。高更在立志從事繪畫以前做過經紀人;高更一生也非常坎坷、貧困;他與梵高的故事也讓許多人唏噓感慨;他最終也到了塔希提並埋骨於此;他也在那個地方創作出不朽的名作:《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到哪裡去?》。


毛姆筆下的思特里克蘭德,卻比原型更加怪異,更加瘋狂。這也許就是現實與藝術之間的區別,但它並不妨礙我們對美的追求。美是一種美妙、奇異的東西,藝術家只有通過靈魂的痛苦折磨才能從宇宙的混沌中塑造出來。在美被創造出以後,它也不是為了叫每個人都能認出來的。


毛姆的名著《月亮和六便士》


讓我們再次迴歸現實,我們或許永遠不會在自己的身邊看到像查爾斯·思特里克蘭德這樣瘋狂偏執的偉大藝術家,但是我們一定會有過主人公一樣的心境。面對理想和現實,面對自己的愛好和殘酷的現在,我們該怎樣選擇?我們是依舊抬頭看著明亮光輝的月亮,還是低下頭俯身拾起滿地的六便士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