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一个有态度的吃瓜群众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引言:


《受益人》上映伊始,我就去电影院支持了,也算贡献了票房。但是同为真实事件改编,宁浩监制,新生代导演执导的黑色幽默电影,电影的成绩仅是刚及格,没能做到《我不是药神》那样鞭辟入里。


电影英文译名《My Dear Liar》,没有现实主义的冷冽,反而满满爱情片的粘腻。豆瓣定位是爱情喜剧,柔光滤镜消解了背后“泰国骗保杀妻案”的戾气,也暴露出电影最大的软肋,大鹏饰演的吴海人物动机不足,做什么都好像很勉强。从一开始就没有坏人的狠辣,观众都不信他会杀了淼淼,也就自然不会为女主角的命运揪心。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电影评分并不高,只有6.6,打3星的观众占比50%以上。一部分可能是冲着宁浩这块金字招牌,一部分或许只能归结于柳岩洗尽铅华的颠覆性演出了。大银幕上直播卸妆那一段,诚意满满,甚至不再介意以性感美艳为标签的自己,面容看起来是否足够动人。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2019年12月22日,第1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颁给了柳岩,也算是对她演艺事业的一份肯定。岳淼淼这个角色很适合柳岩,她轻而易举就将角色注入了灵魂。甚至多年好友大鹏都说:演到最后,他甚至分不清几分是淼淼,几分是柳岩。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单个演员的演技,救不了整部电影,但是对这部有真实案件做依托的作品,我依然有想和大家分享的思考。那么今天我就从电影的美学层次,主题阐释,社会反思来解读这部宁浩式黑色幽默《受益人》。


一、美学层次


1、电影风格:极具辨识度的黑色幽默


《受益人》这部电影,依然是宁浩式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的意思,是指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态的文学流派,把痛苦与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得不相称的反应、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在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重要的文学流派。


在极具模仿性的叙事结构和形式感中,此类型常见的戏仿、混合、荒诞等风格都经过了一种本土经验的过滤和转换。作为一种类型尝试,宁浩的黑色喜剧为中国电影的底层叙事提供了一种成功的可能。


早在2006年,一部由宁浩拍摄,投资300万的小成本影片《疯狂的石头》创造了2000多万的票房,取得了中国低成本影片从未有过的商业性成功。在这场成功的效应下,对于影片的艺术评价和对于其究竟是“国产喜剧的高峰”还是一场“纯粹抄袭模仿的闹剧”的争论很快变得不再重要。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宁浩的成功点燃了人们对于“低成本喜剧”的获利梦想和投资热情,更多的人则试图从中寻找到一条中国类型电影创作的可仿效、易操作的成功捷径。而宁浩本人作为新类型电影的开拓者和成功者,也在06年之后不断筹划新片,投向市场,“坏猴子计划”让他摇身一变成为优秀新导演的发掘者,而《我不是药神》,也成就了最近一次的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受益人》作为和《药神》同种配方,社会性很强的现实事件改编的黑色幽默电影,本来被寄予厚望,有着成为小《药神》的可能。但是宁浩式黑色幽默的外壳,没能挽救人物和剧情的逻辑硬伤,深度不足,新导演申奥过于柔和的表意方式,也导致电影对观众内心的冲击力不够,浪费了一个绝佳的题材和机会,很可惜。


2、《受益人》的黑色喜剧本土化尝试


在国内电影中尝试“黑色喜剧”或“后现代电影”的作者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电影的“本土化”问题。这种本土化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在电影中呈现“南腔北调”的方言和地域文化。


比如《受益人》选择在极具本土化特色的西南城市重庆拍摄,大鹏在拍摄间隙,带妆混入重庆繁华街头乞讨卖唱,连路人都分辨不了他。大鹏为了真实还原最地道的“重庆老汉儿”形象,全程挑战重庆方言。在拍摄间隙不停背台词,聘请老师纠正发音,根据录音逐字逐句校对 。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还可以将一些社会现实、流行文化与各种经典桥段进行嫁接,比如电影中的骗保杀妻计划,挪用公款炒房,碰瓷酒驾,小孩子巨额打赏女主播……这些都是黑色幽默电影“本土化”的基本手段。


针对黑色喜剧,更高级一些的就是研究如何在各种戏仿、混合、巧合设置等借来的手段中植入中国人内心深处的现实经验,给黑色喜剧注入重要的内在品质——荒诞感,一个易于理解的阐释,并终触及黑色喜剧的精神深处。


对于大部分中国观众而言,在这个急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人们似乎都有着置身于颠倒错乱、四分五裂生活中的普遍感受。虽然电影中设置的钟振江贪污诈骗,吴海计划杀人骗保案件的情节离他们的现实生活很远,

但如果把那些小人物们荒唐离奇的经历表达为一种为了生存和尊严拼命挣扎或是努力奋斗的故事,大多数人就能迅速做到感同身受。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此外,城市化生活中的乡土体验,现代化生活中的底层体验也同样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普遍经验,只有在这些经验之上所产生的喜剧感和荒诞感才是“黑色喜剧”的精髓真谛。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受益人》这部电影里毫不避讳拍摄男女主角简陋破败的居住环境,土嗨风格的城乡结合部,因为贴合了观众的普遍经验啊!


3、黑色喜剧的荒诞感来源于各种“巧合”和“随机”


因为《受益人》电影由宁浩监制,所以依然具备宁式电影的独特叙事风格。在这种风格化的叙事手段中,戏仿、混合、拼贴和情节设置中的大量“巧合”也是宁浩电影所借鉴并发扬光大的一大亮点。


黑色喜剧的荒诞感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各种“巧合”和“随机” 事件所构成的“宿命的滑稽剧” 。“宿命论”从来都是笼罩在黑色电影上空那朵浓重的乌云,比利·怀尔德在《双重赔偿》中说:“命运按下了开关,机器一旦开始运转,就没人能让它停下来。”

在这里,命运呈现为一种严肃的、悲剧性和震慑性的力量,它暗含这样的道德训诫:人必须为他的行动付出代价。

就像电影中的吴海一旦和钟振江达成了杀妻骗保的阴谋,那么这场骗局启动后的节奏和走向,就变成命运的齿轮独自运转,不再受他们自身所控制。而且即使淼淼并没有因此死亡,吴海和钟振江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


在这种黑色喜剧的叙事方式里, “宿命论”所蕴涵的深刻悲剧性被转化为一种“苍蝇碰壁”般仓皇失措的喜剧感。命运的阴差阳错让黑色喜剧的人物们活在毫无头绪的世界里,在命运中随波逐流。就像吴海和钟振江自以为万无一失的骗保计划,却因为淼淼会游泳而全盘皆输。


二、.主题阐释


其实对于这部电影的主题阐释方面一直是令我困惑的点。是关注小人物的现实困境,感动天感动地的爱情,还是抨击贪污犯罪杀人骗保的勾当?什么都有一点,但什么都不够深刻。


电影的内核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婚姻骗局,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算是尊重的改编的真实事件。但艺术的柔光滤镜太重,导致丧失了警醒和讽刺力度。那句“真的骗你,也是真的爱你”,让我不由心生疑惑,这怎么可能?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受益人》里面的这种骗局,是以女主岳淼淼的生命为代价的,如果女主直播时没有骗粉丝说她不会游泳,她早就成为案件牺牲品,让坏人拿钱逍遥法外了。


电影中展现的社会底层小人物,挣扎在残忍又真实的苦逼生活中,随时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大鹏饰演的离异带病娃的油腻穷网管吴海,夜里出去代驾赚钱,还偷菜给孩子改善生活;贪污巨额公款炒房的钟会计,心狠手辣谋财害命眼睛都不眨一下;出场伊始打扮妖艳,只会发嗲还有点贪财的38岁剩女主播岳淼淼。


这三个性格各异的底层小人物围绕着本片的主题:欺骗与被骗,在真实的情感与荒诞的现实之中切换,在观众面前,呈现出一个荒诞魔幻又接地气的世界。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这其中,大鹏很努力,真实还原 “重庆又穷又怂单身汉”的形象,全程挑战重庆方言。影片中,吴海为了给哮喘的儿子治病,很想买个空气净化器却一直买不起,但是父子俩住的网吧里,长年累月乌烟瘴气,却不敢提醒来上网者都别抽烟。


看似走投无路,爱子心切的吴海接受好友钟振江的提议:杀妻骗保。引出了柳岩饰演的的“女主播”岳淼淼,这一次,柳岩把角色演活了,外表性感,内心保守,相貌漂亮,家庭贫困,挣的钱都得养家里人,自己交房租都不够向往爱情却求而不得,蹉跎到38岁都没嫁人。整个社会中这样的姑娘不在少数,所以能引起强烈的共鸣。


反派的饰演者张子贤其实比吴海要出彩,他扮演的钟振江,作为影片中穿针引线的关键人物,唯利是图和那股邪恶劲头都呈现得淋漓尽致,作为情节的“催化剂”,张子贤的表演还算沉稳自如,刻画了一个人见人恨的狡猾奸诈贪污犯。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但其实如果把角色代入到现实中,来审视电影的主题和结尾,就有种荒诞的割裂感。或许这也是电影评分不高的重要原因。毕竟现实生活中的“吴海”“钟振江”们,是绝对不能被原谅的,他们属于监狱!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角色一开始的小偷小摸和碰瓷大家笑一笑,觉得很有意思,但接下来的杀妻骗保计划就是丧尽天良啊!这样的行为,女主淼淼要能重新接受并原谅的话,在现实中就是找死啊!荒诞到离谱。


所以这部电影的爱情主题实在是在逻辑和常识上无法立足,我也不觉得“感动天,感动地”,骗婚还加上杀妻骗保计划,一点都不浪漫啊!大龄剩女渴求真爱能理解,但麻烦“带眼识人”。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唯一让我觉得合理的就是骗子和贪污犯最后被送进了监狱,底层人物的现实困境和弱小,都不是犯罪的理由,“我弱我有理”的无耻想法,就该被强烈抨击。撇开爱情方面的荒诞幻想,电影的主题,刚刚及格。


三、社会反思


无论小说还是电影,文艺作品带给大家的不应该是瞬间的即时感受,还有落幕后的深层思考。尤其是这种现实主义题材,很容易勾起观众的社会反思。


鉴于电影的定位是:爱情喜剧。我个人也最心疼柳岩饰演的岳淼淼,对这部电影的社会反思就变成一场“傻白甜”女性关怀行动了。主要是以下三点,希望姑娘们能够引以为戒。


1、 小心PUA,女孩不在要垃圾堆里找男人


电影中柳岩饰演的岳淼淼看起来很精明啊,怎么能被又怂又蠢的屌丝男吴海骗婚呢?其实,

再聪明的姑娘,在有备而来的PUA骗局面前都不一定能全身而退。轻则感情受伤,损失钱财;重则被自杀诱导,性命堪忧。


吴海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PUA,但他前期树立的大方、体贴、开豪车,网吧老板的人设,通通都是假的,这就是一场以结婚后杀妻骗保为目的,变异的PUA骗局。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所以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一个社会反思,就是告诫女孩子,远离PUA。


PUA,全称(Pick-up Artist),起初指的是一群受过系统化学习、实践、和不断自我完善情商的男性。后来泛指很会吸引异性,让异性着迷的男女们。又被称为搭讪艺术家。


现在的PUA就是一种忽悠人的情感操控术,这种男人是恋爱情感的渣男,他们专门玩弄和欺骗妹子们的感情,让你欲罢不能,分合两难。这不只是一种情感忽悠技术,更是一种心理的摧残。如果你遇到这样的男人,他有可能就是PUA。


很多人觉得泡妞厉害与否是关乎一个男人情商的问题,是天生的吧?其实不然,人类,其实都有天生的认知缺陷。很多妹子觉得自己不会上当,但在套路面前不知不觉就中招了!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PUA的五步陷阱:


第一步:建立你自己的个人形象,一般是虚假光鲜的人设,高富帅深情男,高价值展示,总之怎么梦幻,玛丽苏,就怎么来。

第二步:颠覆你自己的个人形象,调动妹子的情绪,试探底线。

第三步:与妹子建立契约,让妹子要不在任何事情上骗你,不向你隐瞒,有助于获取信息,加强控制。

第四步:撕毁契约,让妹子觉得得到的东西被自己毁掉了,把错误都归咎于自己,患得患失,自我怀疑。

第五步:情感虐待,对妹子时好时坏,对妹子进行精神折磨,一般到这里就能开始自杀诱导了,极其邪恶,不想多说。


之前新闻爆出的PUA教程,解密,培训机构遍布网络,同时交往十几个女友的丑男,只是冰山一角,还有人花几万块去学高级教程让女生为其自杀,更有甚者疯狂炫耀一年睡过的400位女生。


这种打着爱情幌子的骗局无处不在,甚至还有PUA衍生出来的一种“东南亚杀猪盘”诈骗,让很多渴望真爱的女孩人财两空,负债累累,还不上巨额网贷选择自杀。


所以这部电影中关于真爱的部分啥也别信,大家千万记住,别在垃圾堆里找男友,珍爱生命,远离PUA。


2、 电影只是电影,永远不要给任何人伤害你的机会


电影背后的真实事件:


泰国杀妻骗保案,指2018年10月29日,张英(化名)同丈夫张轶凡携女儿一同去普吉岛旅游,随后被发现死亡,张英家人认为是女儿的丈夫为了巨额保单杀了人。


2018年12月14日晚,国内记者赴泰国见到了“杀妻骗保案”中受害者家属的代理律师方文川,他称,涉案男子张凡(化名)已认罪,想要将张凡引渡回国受审的可能性不大。


2019年12月24日上午10时(当地时间),天津男子张轶凡被普吉府检察院,依据泰国刑法第289(4、5)条,以蓄意谋杀、残忍伤害他人致死罪提起公诉。在普吉府法院宣判,当庭宣判张轶凡获无期徒刑。


同样令人毛骨悚然的上海杀妻藏尸案:


2016年10月18日,被告人朱晓东在位于虹口区的家中与被害人杨俪萍(系被告人妻子)发生争吵,其间朱晓东用双手扼住被害人颈部致其机械性窒息而死亡。


2017年2月1日,朱晓东投案自首。2017年8月3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对朱晓东提起公诉。2017年11月29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18年8月23日,上海“杀妻藏尸案”一审宣判,被告人朱晓东被判死刑。他不服判决,立即上诉,2019年7月5日,上海“杀妻藏尸冰柜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对朱晓东的死刑原判。


看到这样的案情经过,大家是不是会脊背发凉呢?电影中的爱情线我个人始终无法下咽的最大原因就是,一想到吴海的所有柔情蜜意,甜言蜜语都是指向最后的杀人骗保,整个人就不好了。


岳淼淼参加吃辣椒比赛,就为了给吴海一辆电动车,吴海在电视上看到那一幕的时候,又哭又笑的样子确实很感人,或许那一刻,他的良心也有所触动。他本意是想杀人拿钱,但最后却因为女主的善良和真诚,投入了真情,导致犯罪计划功亏一篑。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但是现实当中的姑娘们,大家并不是大女主光环加身,怎么折腾都死不了。如果可以,最好远离那些可能带给自己伤害的危险分子,你只有一条命,一颗心,无论是情感受伤还是身体遭殃,都不是你所能承受的后果。电影只是电影,永远不要给任何人伤害你的机会,就对了。


3、 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工作永远不会背叛你


电影中柳岩直播卸妆的片段,确实感人,基本达到人戏合一的境界了,我甚至能说,柳岩一个人,救了这部电影。但是岳淼淼的做法我一点都不支持。你以为自己找到真爱,结婚开始新生活了?但其实,一切都没确定的情况下就迫不及待丢了自己饭碗,是最蠢的决定。


婚姻中一个女人最大的悲剧是什么?是她没有自我,丧失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这种女人是最危险的。当一个人没有能力靠自己生存,她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这样的女人也最没有自信。


我只会欣赏那种经济上和精神上能独立的女人,她们不依靠男人,不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有自己的追求,活得潇洒自如。《喜剧之王》里那句感动柳飘飘的话 “我养你啊”,听起来很浪漫,很多女人都特别希望男人说这样话。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男人可以养你,但你自己也要努力挣钱做自己想做的事。自己挣钱想花就花,不需要受任何人的控制,同时也会有自我价值的成就感。就像当年杨幂接受采访时说买房子自己决定,不会跟刘恺威商量,为啥?人家买得起啊!


靠他人养,你只买了一件衣服,他都有可能数落你奢侈。不是说男人和婚姻一定不可靠,而是作为女人,就要有工作,要经济独立。经济上独立的女人更自信,通常情况下也会对自己好,而不是委屈了自己。有工作,你才能活得独立自信漂亮,即便是结了婚,也有能力决定自己的生活。


女孩们,记住这句话:自强自立自尊自爱,只有工作永远不会背叛你!别跟电影里的岳淼淼学,那么快放弃自己的工作和饭碗,太危险了!


结语:


《受益人》或许是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命题作文的失败案例,但柳岩的演技绝对值得肯定。宁浩推出的“坏猴子七十二变计划”融合了商业与艺术,也标志着他从一个出色的电影导演逐渐进阶为中国青年导演的幕后推手,或许堪称大陆新导演的教父。


起码我作为普通电影观众的立场,对此类现实主义题材依然怀有新的期待,故事和剧本还需要打磨,但是思路和风格我还是蛮喜欢的。城乡结合部的土嗨风,在大银幕上出现,看起来有种特别的荒诞魔幻感。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就是下一次不要让女主角这么“傻白甜”“伟光正”了,毕竟现实世界里,“女怕嫁错郎”是铁一般的事实,泰国杀妻骗保案,上海冰柜藏尸杀妻案,都太过血腥残忍。女孩子,千万不要在垃圾堆里找男人,一步错,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深渊。


杀妻骗保案改编电影《受益人》,柔光滤镜消解戾气,也暴露了软肋


电影看看也就罢了,现实中别提什么“My Dear Liar”,“真的骗你,也是真的爱你”,狗血浪漫不好使,小心PUA,别给任何人欺骗和伤害你的机会。擦亮眼睛再结婚,或许是这部及格现实主义电影给大家最有用的启示。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