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貪夜蛾入侵,可導致玉米減產絕收,選用哪些藥劑防治最高效?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20年全國草地貪夜蛾防控預案》,明確指出草地貪夜蛾已入侵我國,見蟲面積約1600萬畝。且今年蟲源基數大,北遷時間要提早,預計是重發生態勢。

草地貪夜蛾屬夜蛾科灰翅夜蛾屬,又稱秋粘蟲、偽粘蟲,原產於美洲熱帶地區,具有很強的遷徙能力,成蟲(蛾)每晚能飛行100km以上。雖不能在零度以下的環境越冬,但仍可於每年氣溫轉暖時遷徙至各地,是世界性重大遷飛性農業害蟲。

目前入侵我國的草地貪夜蛾屬於玉米品系,主要為害玉米、高粱和棉花。於2019年1月最新遷飛入侵我國雲南西部地區後已成為當地玉米的重要致害因子,並向北遷飛,對我國南方各省的作物生產構成威脅。

對突發性、爆發性害蟲開展化學防治是有害生物防治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也是制約有害生物可持續治理的重要因子。草地貪夜蛾是新近遷飛入侵到我國,廣泛大面積爆發成災的危險性害蟲,使用殺蟲劑快速壓制田間種群蟲口基數,降低植株為害率是當前控制該蟲為害的主要方法。今天以草地貪夜蛾對玉米的影響為例,從草地貪夜蛾爆發原因,對玉米各生長期危害特點以及如何高效防治三個方面進行簡單闡述,希望對高效防治草地貪夜蛾提供參考。

一、草地貪夜蛾爆發原因

草地貪夜蛾自2016年1月首次入侵非洲後,僅用3年的時間就在非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大肆蔓延和爆發,這主要與草地貪夜蛾自身的生物學特性、人類活動及氣候自然條件有關。

1、草地貪夜蛾的突出特點

(1)強大的遷飛特性;草地貪夜蛾成蟲每晚可以遷飛100多公里,隨氣流可以遷飛到1500公里以外的地區,加上國際間的人員流動和商貿貨運,使其能迅速在非洲、亞洲多個國家間及境內快速蔓延為害。

(2)適應性強,食雜性,繁殖快;草地貪夜蛾屬於典型的飛到哪裡,哪裡就是家,寄主植物廣泛,包括玉米、水稻、大麥、棉花、花生、高粱等76科353種植物,能夠在入侵區域迅速定殖,累積大量的蟲源;草地貪夜蛾適生溫度範圍11-30℃,週年繁殖,雌蟲可多次交配產卵,一生可產卵900-1000粒,最高可達2000粒,而且幼蟲存活率高,使蟲量在短期內能迅速增長;

(3)防治困難;在長期的化學農藥和蘇雲金桿菌的選擇壓下,草地貪夜蛾大齡幼蟲對氨基甲酸鹽類、有機磷類、擬除蟲菊酯類中的多種農藥產生了抗藥性,對轉 cry1F、cry1Ab、cry2Ab2 抗蟲基因玉米也產生了不同程度田間抗性;草地貪夜蛾作為

外來入侵生物,在新的棲息地短期內缺乏有效的天敵和自然生態控制,常規防治方法難以控制其田間種群數量;草地貪夜蛾寄主廣泛,在面對殺蟲劑等不利因素時能擴散轉移到周邊未噴藥的寄主植物上;草地貪夜蛾具有生態多型性的特點也進一步加大了防控的難度。

草地貪夜蛾入侵,可導致玉米減產絕收,選用哪些藥劑防治最高效?

圖1 草地貪夜蛾發育過程

2、我國草地貪夜蛾爆發的原因

由於草地貪夜蛾為害重、難防治等突出特點,加上我國具有適宜其定殖擴散的寄主、氣候條件,其在玉米和甘蔗主產區呈現大規模暴發態勢。

(1)我國有適宜草地貪夜蛾週年繁殖區(雲南、廣東、廣西和海南),為草地貪夜蛾來年在向長江及淮河流域的發生提供了大量蟲源。

(2)草地貪夜蛾在我國的高度適生區與稻穀種植地區高度重合,我國還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種植國家,主要玉米產區也多在其適生範圍內,這都為草地貪夜蛾的種群繁殖為害提供了理想棲息地。

(3)我國玉米等作物的種植佈局隨季節和緯度變化從南至北遞次推移,時間和空間上互補的食物資源促使了草地貪夜蛾種群區域性遷移為害,防治更為困難。

(4)我國處於東亞季風區內,冬季盛行東北氣流,夏季盛行西南氣流,這也就形成了草地貪夜蛾在我國北擴東進的遷飛格局。

(5)泰國、越南、老撾和緬甸等境外國家,經濟相對落後,監測系統不完善,發現不及時,錯過最佳防治時期以及農民認識不足、防治措施不到位等,導致蟲源的持續輸入。

二、草地貪夜蛾對玉米各生育期的危害特點

1、玉米小喇叭口期以前,保苗為主

玉米苗期,草地貪夜蛾幼蟲一般喜歡鑽蛀到玉米心葉中取食,也可在玉米幼苗的根基部鑽蛀為害。其可以咬斷生長點,或鑽蛀玉米的根基部造成枯心苗,導致植株死亡,嚴重地塊可造成全田或部分毀種。

草地貪夜蛾入侵,可導致玉米減產絕收,選用哪些藥劑防治最高效?

圖2 玉米苗期在心葉取食

2、玉米大喇叭口期以前,保功能葉為主

玉米大喇叭口期時,草地貪夜蛾幼蟲多為高齡幼蟲,其取食葉片形成不規則的長形孔洞,造成心葉破爛。為害嚴重地塊看上去就像冰雹突襲過一樣。更嚴重時可將整株玉米的葉片吃光,僅剩莖稈和葉柄。造成玉米生長點死亡、影響果穗的發育。

草地貪夜蛾入侵,可導致玉米減產絕收,選用哪些藥劑防治最高效?

圖3 取食葉片,形成長形孔洞

3、玉米穗期,以保穗為主

玉米穗期,躲藏在玉米心葉裡的草地貪夜蛾高齡幼蟲會繼續為害發育的玉米雄穗,雄穗抽出後高齡幼蟲會隨雄穗抽出而轉移到葉腋或雌穗穗柄為害。也可咬食玉米花絲,從穗頂鑽蛀果穗或從果穗側面的苞葉處咬食幼嫩穗軸,再繼續咬食籽粒,直接降低玉米的產量和品質。

草地貪夜蛾入侵,可導致玉米減產絕收,選用哪些藥劑防治最高效?

圖4 危害玉米雄穗

三、如何防控最高效

對於突發性、爆發性的草地貪夜蛾,藥劑防治是最直接高效的方法。但害蟲的生物學習性、殺蟲劑的性能和應用技術、施藥時間和環境等因素對農藥的防治效果等具有較大的影響,必須充分了解並綜合應用這些特點,才能極大地發揮化學防治的控制作用,達到防控目的。

1、防治時間、部位和噴藥方式

草地貪夜蛾幼蟲多在夜間凌晨活動,因而傍晚或清晨施藥效果較好。此外,初孵的草地貪夜蛾幼蟲主要在玉米葉片的背面取食葉面為害,爾後轉入到玉米的喇叭口中為害心葉,並咬破莖稈或鑽入未抽出雄穗,潛入內部組織為害。因此,採用莖杆和葉面噴霧淋洗植株的施藥方式,容易達到較好防治效果。

2、藥劑的選擇

(1)殺蟲卵的藥劑選擇

對草地貪夜蛾殺卵活性最高的藥劑有:20%甲氰菊酯、15%唑蟲酰胺和20%呋蟲胺,對蟲卵孵化抑制率分別為95%、92%和90%;

另外,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25g/L溴氰菊酯、4.5%高效氯氰菊酯和25g/L聯苯菊酯的殺卵活性相對較高,對蟲卵孵化抑制率分別為85%、83%、70%和67%。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抑制率為71%,其他常見化學殺蟲劑對蟲卵孵化抑制率均在50%以下,殺卵活性較低。

(2)毒殺幼蟲的藥劑選擇

用藥後24小時,1%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和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毒殺幼蟲的效果最好,幼蟲死亡率分別為100%和98%;其次為75%乙酰甲胺磷和6%乙基多殺菌素,幼蟲死亡率均在80%以上。

用藥後48小時,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75%乙酰甲胺磷、6%乙基多殺菌素幼蟲死亡率分別為100%、95%、94%;20%甲氰菊酯、3%氟蟲腈和5%氯蟲苯甲酰胺幼蟲死亡率分別為93%、84%、81%,也具有較好的殺蟲活性;200g/L氯蟲苯甲酰胺、29%殺蟲雙的殺蟲活性中等,幼蟲死亡率分別為55%和48%。

此外,乙基多殺菌素+蘇雲金桿菌、甲維鹽+蘇雲金桿菌、甲維鹽+蝨蟎脲、氯氰·辛硫磷+蝨蟎脲、甲維鹽,對草地貪夜蛾也具有較好的防效,用藥後2周,對低齡幼蟲防效達94% ,高齡幼蟲防效達93%-97%。

總結

草地貪夜蛾剛剛侵入我國,但危害嚴重,防治困難,很可能成為我國週年循環發生的又一重大遷飛害蟲。為有效應對蟲情暴發為害,建議農民應根據其在玉米上的危害特點,加強田間防控,抓住蟲卵期、初孵幼蟲期噴藥防治,以提高防效,降低危害程度。

此外,我國應加強對草地貪夜蛾是否為害水稻進行系統監測和田間調查,以免措手不及,造成重大損失;明確草地貪夜蛾在我國的週年繁殖和越冬區域以及寄主植物範圍,明確其在我國的遷飛擴散規律和遷飛路徑,為提高預測的準確性和防控提供支撐;根據我國不同區域的氣候環境、種植模式以及草地貪夜蛾的發生為害規律,因地制宜,建立以生態調控為基礎、生物防治為核心、應急化學農藥防控為輔的草地貪夜蛾綜合防治技術體系,從而將草地貪夜蛾的危害損失降到最低,保障國家糧食生產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