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汪伪政权“第一夫人”到阶下之囚,汪精卫之妻陈璧君的最后岁月

1945年11月初,一架美国军用飞机在南京机场降落,在武装军警的严密监视下,从机上走下一位戴着眼镜的肥胖妇女,这就是号称汪伪“第一夫人”的陈璧君。她身边跟着长女汪文惺、婿何士杰、次女汪文彬以及两岁的外孙女何冰冰等。这一行人被押上一辆黑色汽车,直驶宁海路21号看守所。

陈璧君字冰如,祖籍广东新会,1891年11月5日出生于马来亚槟榔屿一经营橡胶业的巨富之家,由于受革命党人影响,其母卫月朗加入了当地革命组织,陈璧君自幼受到革命思潮的熏陶。1907年她与来槟榔屿进行反清活动的汪精卫相识,一见倾心,不久便与汪同船前往日本,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之后随汪精卫从事反清革命工作。陈璧君在与汪精卫经过一番生离死别的热恋后,于1912年初在上海正式结婚。以后与汪共赴法国留学,后又奉孙中山电召回国。她始终把自己的命运紧紧地同汪精卫联系在一起,随着汪精卫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沉浮,直到助汪投敌,她从一个革命志士变成了汪伪政权中的大汉奸。

从汪伪政权“第一夫人”到阶下之囚,汪精卫之妻陈璧君的最后岁月

汪精卫

抗战胜利时,陈璧君正在广州,她倔强骄横,半生地位显赫,自然不可能轻易就擒!1945年8月22日,国民党军统局在粤负责人郑介民三登陈璧君妹夫、广东省长褚民谊在广州的府第,向褚递交了据说是重庆蒋介石的来电,电文称要“汪夫人”与褚各带秘书去重庆商谈善后事宜。三天后,陈、褚等人齐集省长官邸,在军统人员的陪坐下,分乘10余辆汽车向珠江方向疾驶,声称乘水上飞机去重庆。途中陈璧君发现是圈套后大吵大骂,但已身不由己,在军统人员的陪同下乘船被押到广州不远的番禺县市桥镇李辅群(即汉奸李朗鸡)住宅看押至9月份又被押回广州,囚禁在一日本军官的住所,然后又押送南京,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从汪伪政权“第一夫人”到阶下之囚,汪精卫之妻陈璧君的最后岁月

年轻时的陈璧君

南京宁海路21号看守所原是冯玉祥的府宅,后为汪伪特工总部拘押政治犯的要地,此时稍加修葺,成了拘押伪府要员的重地。当时除了陈公博一人独拘一小房间外,伪部长级的二三人拘一间。看守所长徐文祺,原为汪伪行政庶务科长,曾因国民党谍报人员陈恭澍所累,在此拘押过,此时变成了国民党政府拘押汪政权要犯的所长。这里关押着几十个伪朝显要,除陈公博、陈璧君外,还有伪实业部长陈慧君(褚民谊妻,陈壁君妹)、伪蒙藏委员长岑德广、伪南京市长周学昌与伪浙江省长梅思平等等。

从汪伪政权“第一夫人”到阶下之囚,汪精卫之妻陈璧君的最后岁月

陈璧君自恃身份特殊,加上患心脏病及高血压等症,故向徐文祺要求与子女在一起,并要褚民谊、陈慧君与其同禁一处,所以7人都关在第二进房屋的二楼内。按规定每间房门须上锁,陈又要求勿上锁,保证7人决不犯规,所以二楼只锁了进出的楼梯口大门。陈、褚等倒也恪守规章,各自在自己屋内看书写字,并不来往交谈。陈身体肥胖,在房中多为静坐默思,或与子女闲谈。

本来,被囚诸汉奸每日可有半小时到院中活动,但陈璧君从不参加,只偶尔步出房间到厅堂间走走。在她影响下,其子女及褚等也不出去活动。二楼清洁卫生轮流由汪孟晋、何文杰、陈慧君、褚民谊等打扫,陈氏对他们不时呵斥有加,他们对她亦奉命惟谨,尤其是其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工程系的长子文婴,对她十分敬畏孝顺。陈氏治病药品多是原先备好的德、美货,由子女照应她服用。

从汪伪政权“第一夫人”到阶下之囚,汪精卫之妻陈璧君的最后岁月

陈氏自被关押以后,仍目中无人,骄视一切,平日不许人直呼其名。看守人员除在点名收押时称其名外,平时都称她“汪夫人”。有一次陕西省警备总部一名少将来南京公干,出于好奇,请准来参观看守所。这名身著戎装的少将进大门后便连声叫问“陈璧君在哪里?”上楼后,陈壁君颤巍巍地从房内走出,满面怒容地高声喝问:“你凭什么直呼我名?当年国父孙先生不曾这样叫过我,就是蒋先生见到我都称一声汪夫人,你怎能叫我陈璧君?”陈发完一通脾气后转身走进房。这个少将尴尬地站着被她训斥一番,扫兴匆匆离去。

从汪伪政权“第一夫人”到阶下之囚,汪精卫之妻陈璧君的最后岁月

戴笠

此事后,也就不再准人来参观了,只有戴笠来所巡视过两次。戴笠每次巡视后都要到陈公博房间谈话,一谈就是两三个小时。陈公博谈话时抽烟厉害,一支接一支,而且都是市面少见的美国骆驼牌香烟,由所长购来供他抽用。1946年2月的一天深夜,军统局将陈公博、陈璧君、褚民谊三个重犯从南京解往苏州看守所,根据国民党政府新颁布的《惩治汉奸条例》和《特种刑事案件诉讼条例》,开始逐一起诉审判。陈璧君是国民党的元老,对蒋介石的手腕比较了解,尤其对蒋在抗战初期与日本暗中勾搭的事实了如指掌,因而对汪精卫及自己充当汉奸的卖国罪行根本没有悔改之意,尽管身在囹圄,倔强傲慢之态始终未改。

从汪伪政权“第一夫人”到阶下之囚,汪精卫之妻陈璧君的最后岁月

陈公博

1946年3月28日,检察官正式立案起诉陈璧君,控以汉奸罪,除列举她在汪政权中担任中央监察委员的职务外,还列出了“残害地下同志;取决粤政,断绝政府物资来源;与汪同恶共济,返粤主政四月之久;主持特务;用人行政,一切仰敌鼻息”等五大罪状。4月16日,江苏省高等法院对她正式开庭审判,旁听席上座无虚席,连南京、上海的民众团体、新闻记者亦专程赶来旁听。两名法警押进身着黑旗袍、身体短胖的陈璧君,透过她脸上的一副细边眼镜,看出她目空一切的神态。在辩诉中她抨击当局,讥嘲法官,有时近乎申诉,滔滔不绝,常使检察官韦维清狼狈不堪。4月20日,省高等法院匆匆定了案,判处她无期徒刑,监禁终身。

从汪伪政权“第一夫人”到阶下之囚,汪精卫之妻陈璧君的最后岁月

家住南京的女儿汪文恂聘律师向最高法院申请复判。5月21日,南京最高法院不仅核准了原判,还以“违背法律上之程式”驳回了汪文恂的申请。上海解放不久,陈璧君从苏州监狱遣送到上海提篮桥监狱。经过人民政府反复严肃的教育,她的对立情绪慢慢消减,并对一向拒绝承认的汉奸罪行有所认识,先后写了多篇交代材料。以后她还几次要求与其他政治犯一起到苏北劳改农场接受劳动改造,监狱当局考虑她年岁已高、心脏病严重而未批准。1959年6月17日,陈璧君在上海监狱医院病死,遗体由她一位远房亲戚收殓,火化后骨灰送往广州,由其在香港的子女派人到广州领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