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人,你为什么还不换房?

贵阳人,你为什么还不换房?


1

想写这篇很久了。

老粉丝都知道,在购房方面,帮主既是“置换思维”的提出者,也是无比忠诚的实践者。诚然,这些年来,也有许多读者接受了这一观念,对居住质量和生活环境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拥有置换思维的购房群体看来,数量不如质量,与其自己住一套刚需,再买两套刚需出租,还不如以次换好,直接卖掉其中两套卖了,换一套高档小区的大平层。

但是这个观念,在贵阳并不吃香。

之前的帮主面对面活动,有粉丝来提出过一个经典的问题:我有一套花果园C区的房子自住,另有一套S区的在出租,在世纪城还有一套房。现在我手头有50万,还应该买哪里的房呢?

帮主当时给的建议是:不要买,先卖啊。卖一套,加上手里的50万,分分钟换一个更有档次,更占据优质资源的大户型啊。

不知道这位粉丝最终有没有采纳,但我所知道的是,这种情况在贵阳并不少。

很多人的想法是,可以买新的,但不能卖旧的。那就导致了手头上的资金紧缺,即使买新房也集中在中小户型的刚需盘。

如果手头上的钱买不起新的,那就不买嘛!反正绝不卖房。

从这个角度上说,贵阳人没有“换房”,只有买房。

贵阳人,你为什么还不换房?


2

为什么不愿意以房换房?我也询问了几个身边的人。

A先生的说法可能代表了一部分人,作为一个尙算成功的中产阶级,A先生自己住着一套100平不到的三居,地段一般,户型一般,配套一般。

生了二胎后,老人来带孩子,和小夫妻同住,家里十分拥挤。

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A先生又买了两套小户型,都是刚需盘。目前一套空置着,另一套还没交房。

然后自己家的住房环境毫无改善,依然三代同堂,平常小摩擦不断。

那为什么不干脆换个大房子?A先生颇有道理:“两个孩子,一人得留一套房,而且父母不能偏心,这两套房价格都差不多,公平合理。现在住的这套,以后孩子大了搬出去,我们两口子自己得住,也不能卖。”

假如按置换思维,以多换少,居住质量是提升了,可是“以后两个孩子闹矛盾怎么办?家产怎么分?孩子大了想自己住怎么办?”所以换不得,卖不得。现在两套房贷压身,想再买新房既无余钱,也没必要,“就这么着吧”。

贵阳人,你为什么还不换房?


3


像A先生是为子女着想,而B女士,则是为自己和老人着想。

多年来,B女士和丈夫,一直在市区住着一套老房子,属于单位福利分房。地段倒是极好的,但小区老旧,周边环境也比较嘈杂,物管更是谈不上。

前几年B女士手头有了点钱,面临着两种选择——要么把老房卖了,连同手里的钱一起换套大的新房,一步到位;要么就只能可着脑袋做帽子,买一套小的刚需房。

B女士都没选,而是在遥远的双龙买了套度假小别墅,

当时双龙的房价不高,环境又好,空气清新。

B女士想的很好:自己没几年就退休了,以后和丈夫搬去郊外养老,还能把老人接去度假,城里的房嘛,就留给孩子。

设想是美好的,但买了好几年,小别墅到现在也还是空荡荡的小别墅,别说去住了,连装修都没装修。

贵阳人,你为什么还不换房?


B女士一家人在市区住了几十年,工作、人际关系、生活轨迹全都在市区,郊区度假并没有像预料中那样,能提供多少吸引力。

而且亲朋好友,似乎也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热衷于开两个小时的车,去她的郊区别墅烧烤度假。日常吃饭打麻将的场所,市区足以。

老人更是嫌弃:“我们好不容易辛苦几十年,从乡下人变成城里人,现在你倒要我们重新住回乡下?不去不去!”

装修呢,好歹是别墅,面积大,费钱,而且既然这几年都没住,日子也照样过下来了,连到底值不值得装修都成了疑问句。

卖出去呢,还真找不到合适的人接手,价低了心里不舒服,价高了没人买。

一晃多年过去,B女士全家依然住在老房子里,不过现在的口径变了,“别墅是给孩子买的,老房子以后我们养老。”

4


有的人是出于有安全感,所以不想换房;有的是缺乏安全感,所以不愿意换房。

后者比如C先生,婚前自己买了一套刚需房,90平不到的两居,做婚房也合适。结婚后,又生了孩子,同样面临老人带娃,偶尔要同住的情况。

于是妻子提出,不如换一套大点的房。C先生不愿意,给了许多理由。

比如房价现在是高位,去接盘就是傻子;比如老人带娃只是暂时的,很快孩子上幼儿园就好了,两居室住一家三口正合适;比如这几年经济形势不好,想多留点备用资金在手上……

妻子被说服了,果然房子也没换,可是没多久,C先生主动和妻子商量,手里的钱闲着也是贬值,不如去投资一个小商铺,或者买套小户型租出去。

妻子疑问三连:“你不是不接盘吗?不是不买房吗?不是想多留点钱在手上吗?”

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最后C先生终于说出真心话,现在的这套房是婚前财产,如果卖了再买新房,那自己的这一大笔钱,不就成了两个人的共同财产了吗?自己岂不是亏了?

贵阳人,你为什么还不换房?


5


我所知道的还有一对老夫妻,其实也不算老,大约60岁出头,刚退休。这对夫妻可谓是花果园的忠实粉丝,在花果园总共有三套房,住一套,出租两套。

这其实是非常符合置换思维的条件的,而且在许多人看来,好容易退休了,正该好好享受生活,为啥不换套好房?

但是老两口正是为了享受生活,才不换房的。

虽然住的条件不算好,但老两口热爱旅游,本来退休金就不高,又不想给子女添麻烦,正好作为出租的两套房,是一笔不少的资金来源。

拿着钱,报着团,拿着大花丝巾去海滩、沙漠、草原迎风飞舞,留下美丽的照片。这在他们看来,比换个大房子值当得多。

贵阳人,你为什么还不换房?


另外,我自己身边的一些亲朋好友,作为老贵阳人,真的太习惯住在老城区中心地段了,你要他们搬到观山湖区或者白云区的大房子里,他们真是一万个不乐意。

那为啥不换个相同地段的大房子呢?看看价格你就知道了。

君之蜜糖,我之砒霜。只能说,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任何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