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行如隔山,如何走好轉行的三步階梯?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很多人認為,轉行就如同翻山越嶺一樣困難。早在疫情之前,就業形勢便已十分嚴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很難,更別提轉行的想法了。

老友婷婷卻不這麼認為,她說,疫情過後,我們仍能為轉行做好準備。去年十二月,裸辭了整整半年的婷婷,終於成功轉行,拿到一份金融科技公司的運營管理崗位offer,薪資偏高。

轉行之前,婷婷曾在互聯網行業深耕八年,是一位非常資深的產品策劃人,從未接觸過投資人或理財產品。本以為婷婷會往產品經理方向發展,沒想卻成了金融科技公司的運營。

金融行業的運營,與互聯網行業的運營幾乎完全不同。作為資深的互聯網產品策劃人,婷婷雖懂一點技術皮毛,擅於洞察用戶心理,卻也構不成她轉行的底氣。

想要成為金融科技公司的“運營管家”,不懂理財產品是不行的。尤其是需要協調各種有限的資源,還要和投資人打交道,總不能連點金融方面的理論知識都沒有。

於是,婷婷計劃裸辭半年之久,專心進修金融行業的理論知識。通過朋友推薦,她來到這家金融科技公司拜師學藝,不談薪資,權當學習。我們不難發現,婷婷之所以轉行成功,緣於“肯付出”

隔行如隔山,如何走好轉行的三步階梯?

01

裸辭期間,應摒棄恐懼心理

婷婷的“肯付出”,緣於她的決心。不僅半年之久,早在三年前,婷婷就有意轉入金融行業。無奈隔行如隔山,她不確定自己能不能勝任金融方面的工作,唯有一試。

她先是報考金融方向的高級研修班,學一些基礎理論知識。而後積累這一領域的人脈,向他們學習,積累相關經驗。

恰好是半年前,高級研修課程結束,婷婷索性辭去工作,直接進入金融科技公司學本事。推薦她的朋友就是在進修期間認識的,見她有意入行,便助她一臂之力。

裸辭期間,婷婷見到身邊有很多人失業,他們的心情低落,苦找不到工作又產生恐懼心理。裸辭時間一長,很多人都會害怕。害怕職業生涯空窗期太長,害怕喪失面試的能力,又害怕貧窮。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恐懼心理,尤其是對貧窮的恐懼。很多人即便半年不工作,也不至於會吃不上飯,只是一旦斷了收入,內心會覺得不安。

於是,很多人在裸辭期間,總會化成一把利刃,時不時地傷害自己至親之人,把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歸結到原生家庭問題上。

這些惶恐與不安帶來的困擾,始於人的恐懼心理,在裸辭期間更易爆發。因此,我們決定要裸辭,或是無奈失業,首先要做的,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摒棄恐懼心理。

隔行如隔山,如何走好轉行的三步階梯?

02

轉行的三步階梯

我們都知道,現實中常見的階梯,通常不是我們能一眼望到頭的。世事萬物具有規律性,階梯如是。若想更上一層樓,總歸是要轉彎才行的。

轉行的道理亦是如此,能在多變的時代裡,常年深耕在一個領域,是越來越難的事情。我們都要做好轉型的準備,疫情過後,萬物有待復甦,變化的背後亦是機會。

婷婷萌生出轉入金融行業的念頭,那時並不能預見到會有疫情發生。但這段時間裡,無法復工的她依然玩賺金融圈,更堅定了她想要紮根在金融行業的信心。

她懂得研究股票市場,懂得撰寫基金報告,懂得分析宏觀經濟,還擅於和投資人打交道,已然開始成為金融行業的新秀,這離不開她的“轉行三步階梯”。

首先,選定行業目標,給自己一段時間的試煉,而後再根據結果做出決定。例如,婷婷報讀金融方向的高級研修課程,實際上是給自己一次試煉的機會。

若是在修讀過程中,發現自己未必對此行業真的感興趣,又或者是學不進去,那麼便可考慮放棄,或另行選擇目標。

其次,到目標行業領域裡歷練一番,學以致用,積累實操經驗。光是從理論知識的學習情況,來判斷自己能不能勝任一份工作,難免有失偏頗。若是能到目標行業的巨頭公司實踐,就算不談工資,也會是一份收穫。

再者,搭建目標行業的戰略關係,包括投資人、競爭對手、行業領軍人物、客戶和獵頭等。這些人脈長期活躍在目標行業,早已積累豐富的經驗和資源。搭建行業戰略關係,有助於在關鍵時刻幫得到自己。

走好轉行的三步階梯,即便行業受疫情影響嚴重,但老闆們是不會拒絕能賺錢的人才。“肯付出”我們原有的行業知識、技能和豐富的工作經驗,也要“肯付出”時間和精力,去獲取新領域的知識、經驗和戰略關係。

隔行如隔山,如何走好轉行的三步階梯?

03

選定目標,深度學習(起跳)

婷婷決心要轉行時,考慮過自己從未涉足金融科技領域,未必能在短時間內勝任金融方向的工作。於是選擇從公司運營角度入手,開始接觸相關業務,考取有關從業資格證書,再慢慢考慮轉型。

在選擇目標的過程中,婷婷的想法是彈性的,不強求自己,更不去定義何為轉行成功。考慮轉行之前,婷婷思考過這三個問題:

  • 金融行業與原來所在的互聯網行業是否有交際,哪些技能是可以轉移的?
  • 是否非得裸辭才有足夠的時間歷練,現有的存款能夠支撐自己裸辭多久(包括“學費”)?
  • 身邊是否有同行,有沒有人可以幫得上忙,哪些朋友可以成為新領域的戰略關係?

看清能有多少資源來支撐自己的想法,才能不受恐懼心理的影響,繼而專注在新領域的學習和歷練上。雖說兩個行業之間相隔甚遠,卻也不是共通點。能夠找到可轉移的技能,相當於找到兩行相交的某個機會點。

隔行如隔山,如何走好轉行的三步階梯?

04

學以致用,積累經驗(翻轉)

隔行如隔山,想要越過那座山,我們更要找到熟悉地形的人。這個人便是能幫助我們成功轉行的貴人,但不能見到這一領域的人,便認為他就是戰略關係裡的重要人脈。

找對幫助我們的人至關重要,麻煩別人的事不宜超過三次。若是需要給他人添煩,則應該選擇最能在這件事情上幫助自己的人。

婷婷通過朋友推薦,成功來到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工作。雖說是因為朋友推薦的關係,實則是她不願要薪資來求學的態度,打動了老闆。

裸辭沒有收入,還能有這樣的決心,實在難能可貴。老闆是個高情商的人,當然不會真的不給工資,怎麼也會有所表示。資深人士花時間和精力帶新人,其實也會產生成本,但婷婷的決心著實能打動他人。

光是到院校裡學習金融方面的知識,肯定遠遠不夠,應學以致用。婷婷明白這個道理,那些理論知識是需要通過實踐出真知的。

婷婷本以為自己能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就掌握金融方面的業務知識,最後卻用了整整半年。就在她準備找工作的時候,被老闆留了下來,且以運營的角色(找到切入點)切入,繼續在金融領域裡積累經驗。

隔行如隔山,如何走好轉行的三步階梯?

05

搭建新領域的戰略關係(落地)

實踐出真知,卻離不開戰略關係。有時候想要做成一件事,只需要找到對的人便可。推薦婷婷的這位朋友,雖是金融圈裡的人,但與這家公司的老闆相熟,說話非常有份量。

這著實增加了推薦的成功率,剩下的路還是要靠婷婷自己去走。倘若她真的不合適這一行業,那麼也待不下去。可若是能做出成績,自然也會被行業裡的人高看一眼。

搭建新領域的戰略關係,往往是為了在事情的關鍵點上得到幫助。請人幫忙,絕非等到需要幫助時才去建立友誼,而是先搭建好戰略的關係,在有需要時,才提出請求。

戰略關係涉及到行業的方方面面,即是一種互相幫助的狀態,也是一種共生效應。例如,一顆小草自己成長,怎麼也長不高,因為沒有對比關係的存在。倘若將小草放到草堆裡生長,那麼在對比關係裡,會因為想要高人一截,而不斷催促自我成長。

在院校裡學習理論知識,在金融科技公司裡學以致用,這又何嘗不是共生效應

的體現呢?當婷婷把自己置於金融環境裡,自然可以在比較關係催促自我快速成長。

隔行如隔山,如何走好轉行的三步階梯?

06

寫在篇末

疫情過後,萬物復甦。這是變化的最佳契機,也是我們考慮轉行的好時機。轉行不宜盲目行動,不僅需要做好轉行之前的準備工作,還要走好“轉行三步階梯”。

摒棄恐懼心理的好方法,是瞭解自己有哪些資源可支撐轉行的想法。且在沒有收入的情況下,自己的存款能支撐多久。心裡有底,且目標堅定的情況下,可有效防止恐懼心理的侵襲。

不必急著要一個結果,轉行之後或許超出想象,又或許不如預期。一邊實踐,一邊思考,給自己一段歷練的時間,再去下定論。隔行如隔山,我們需要熟悉山路的人,真正能幫助我們的人,指引我們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