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各生长阶段如何浇水?如果浇水过勤,对玉米好吗?

新大风歌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毛主席在农业八字宪法里“水、肥、土、种、密、保、工、管”,水是排在第一位的,可见水对作物是多么的重要。玉米属于高水肥大田作物,只有确保水肥的供应,才能为丰收打好基础。



玉米各生长阶段如何浇水,如果浇水过勤,对玉米好吗?虽说玉米是高水肥作物,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玉米也是如此,要适时浇水,物极必反,如果浇水过勤反而不好了,如经常土壤持水量在80%以上,对玉米生长并不利,旺长、秸秆不硬壮,不抗倒伏、贪青晚熟、籽粒含水分高、回性大、不易干。苗期水分过勤,反而会因水渍,苗发黄不能正常生长,严重的水渍苗甚至死亡。


玉米在生长期,从节约而又须满足玉米生长所需来说,至少不能低于三水。

一、播种时,土壤持水量应在60~70以上,达不到此水分播后要及时浇蒙头水,以保全苗。播种时也可以种肥同播,也可播后浇水时同时撒施底肥。

二、第二水在大喇叭口期(拔节期),即玉米6~12叶左右时浇第二水。可同时施用适量的追肥,根据底肥及玉米长势,决定追肥的多少即可,一般以尿素等氮肥为主,或使用玉米专用追肥。



三、抽穗扬花灌浆期;这次的浇水最关键,直接影响玉米的棒子的大小、授粉结实及粒重。千万不可受“卡脖旱”,否则,玉米将歉受或绝收。浇水时同时施用追肥,施肥量一般20~25公斤/亩即可。

另外,注意及时除草、防治病虫害、收获时,在不误及小麦播种的情况下,适时晚收几天可增产10%——15%,因为熟透籽粒含水分低了。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中前期对水的需求量不大,而到了开花抽穗的时候就会大量的需要水分给养。

当播种的时候,长期不下雨,土地干旱,那么对玉米的发芽是影响很大的,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种玉米,最好先洒水再进行播种,不然,玉米的出苗率就会很低!

当玉米出苗后,玉米植株比较矮小,根系也不发达,虽然它比较耐旱,但是却不耐涝,所以,这个时候是不会浇水的,等到玉米拔节的时候,植株也开始疯狂的生长,这时候对水分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这时候,如果长期不下雨,土地也跟干燥,这时候就要浇水了,而且浇水不能只是打湿表面,这时候需要抽水浇透!

等到了玉米抽穗的时候,植株已经长得相当敢了,而且叶面也比较茂盛,由于这个时间段,一般都是天气炎热的时候,所以水分蒸发特别快,这时候也需要补给大量的水,别等到都晒蔫了才去浇水,并且这时候也是需要大量的水,要浇透泥土直达玉米根系!

到了最后的玉米籽粒的灌浆期,虽然没有抽穗期的时候雨水量大,到这个时候还是要保持土壤的湿润,这时候的水分会影响玉米籽粒的产量!

当然,南北方水源存在一定的差异,我是南方人,我们这儿的水源充裕,所以就算长时间不下雨,也不会影响灌溉!至于北方,但愿多来几场大雨,给农作物补充水分!





西早覃Qin


玉米是高产作物,植株高大,它的生长周期大概有100天左右,同时,它是喜肥喜水作物,玉米在它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分和养分,来支持其生长发育。

一般情况下,玉米生长期可分为播种期,苗期,穗期和花粒期。那么我们就从这几个生长阶段来分析一下玉米的需水情况。


首先,播种期。如果在这个期间,田里较为干旱,长时间不下雨,我们就要考虑浇水灌溉了。否则会影响玉米的出芽率及成活率。

第二,苗期,是指作物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这个时期,玉米刚刚出苗,植株矮小,根系也欠发达,吸收的水分和养分都是比较小的,所以不建议勤浇水。如果浇水过于勤了,会引起烂根,严重者会造成死苗。相反,相对轻度的干旱,更有利于玉米根系发育。

第三,穗期。玉米从拔节旺长到抽穗称为穗期,这个时期,玉米植株及叶片,茎杆,都进入快速生长阶段,是玉米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而且这个时期,一般都天气炎热,水分蒸发也是比较快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及时供给水分,来保证产量不受到影响。

最后一个是花粒期。一般是指从抽穗到籽粒成熟饱满。本阶段,玉米茎叶基本不会再生长,需要的水分也比穗期少了许多,但是为了保证玉米能够籽粒成熟饱满,也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当然,只要是满足了玉米的基本生长需求就可以了。在此期间,还应相对的补充养分来实现玉米产量的提升,为实现高产创造条件



如果浇水过勤,对玉米好吗?玉米是耐旱不耐涝的作物,虽然它的生长对水的需求量挺大,但不宜浇水过勤,只要保证不会影响它的正常生长发育就可以了!!

总之,我们要根据玉米的生长习性来相应的补充水分,达到供需平衡,实现玉米高产!

以上是我的观点,有不足的地方,欢迎留言评论!


云朵在乡村


玉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到的农作物之一,因其适应性强而被老农广泛种植。对于玉米的浇水频率,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度、光照、降雨量等因素来决定,并没有固定的浇水次数限制。

在老赵的家乡云南,种植玉米的时间一般在芒种前后。往年的芒种之后,降雨量较多,较多的雨水能够保证土壤中水分充足,使玉米茁壮成长,老农也免去给玉米浇水的麻烦。而今年的云南却属于特例,在玉米播种下的一个多月,不仅没有下雨,而且还一直保持着高温天气,为了保证玉米能够破土而出并使玉米幼苗茁壮成长,老农只能担起水桶,给玉米浇水,对于给玉米浇水的频率,多为三天一次。



玉米根系较为发达,属于抗旱性农作物。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也就只有幼苗期对于水分的需求最高。倘若土壤中水分过足(浇水过勤),不仅会使玉米植株出现徒长现象,影响到玉米的产量;而且还会降低土壤的透气性,使玉米出现沤根现象,导致玉米植株死亡。


所以,对于玉米的浇水频率,老赵觉得应该因地而异、因时而异,你说是吧?


彝州老赵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首先玉米浇水是必要的也是对玉米生长期间重要的一步,合理浇水能够提高玉米产量自己营养的吸收,那怎么去浇水?浇水又要注意什么?

玉米浇水时间分析

在种植玉米的时候水份充足是重要的一步,做好了能够保证玉米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提高!

玉米浇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在玉米播种的时候要进行重要的第一步浇水,这一步浇水要充足,也是关键的一步,因为直接关系到玉米种子的成活率以及种子出苗后的长势。

第二:在玉米苗成长为中大苗的时候,也就是开花阶段,这个时候玉米植株是非常需要水份的,因为玉米苗已经长大,开了很多叶子需要大量水份供给,而且处于授粉期了,这个时候保证水份的充足能够有利于玉米授粉,还能提高玉米粒的产量以及生长是否饱满!

第三:玉米植株的灌浆期也是特别需要水份的,在灌浆期保持水份的充足能够防止玉米植株的衰化,从而提高了灌浆期的时间,也有效增加玉米粒成型后的重量!


玉米浇水注意事项

在玉米植株生长期间浇水应该根据种植的地方天气以及玉米植株叶片是否萎蔫跟土地是否出现干旱来决定。

第一:玉米播种后水量要充足,遇到干旱天气要几时补水!

第二:在玉米植株生长期间注意土层是都过于干旱,不要等到土层过于干旱直接导致了叶片的萎蔫才去浇水,这个时候已经晚了,这样直接会影响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

第三:在浇水的时候应该适量,不能多也不能少,如果发现玉米叶片出现黄颜色了说明浇水过度了,要特别注意,因为过度浇水会引起玉米缺少氮元素,这个时候可以施撒一些尿素来补充氮元素的缺失,但是不能过多哦,根据玉米植株叶片发黄程度来定!


综上所述,玉米植株在播种以及生长发育阶段水份的充足是保证玉米后期的产量里重要的一步,合理的的浇水是很关键的,做到充足,适量,相信你的玉米会有一个好的收成哦!

以上就是本人的个人观点以及建议,大家觉得有需要纠正的或者不妥的地方欢迎留言评论,谢谢!

瑶族强仔


玉米整个生长周期,可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浇水方式。,而浇水过勤是否有好处,则要看是在哪个时期浇水。


苗期。苗期是指玉米露芽到拔节阶段。这时候主要是种子发芽,根部发展较快,而茎、叶发育速度较慢。这时候需要壮苗、囤苗,也就是说不易旺长,而需要它下扎根多、茎粗叶大。这时候不易浇水,一则怕烂根,二则由于肥料的作用,浇水后容易疯长,造成茎软、细,容易倒伏。

穗期。穗期是指玉米长高到抽穗的时候。这个阶段玉米生长加快,茎、叶生长旺盛,生长器官开始分化。因此,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要追施高氮磷低钾复合肥后,小水灌溉;而到了大喇叭口期,则需要再次追施低氮高磷钾复合肥后,大水灌溉,以适应玉米生长的需要。这期间,地内需要‘不见干’,浇水可以‘过勤’,但不能存水,以免在太阳的强光下,地温升高,容易发生很多病虫害。并会使玉米稭枯萎。



花粒期。是指玉米抽穗到玉米果实成熟这一阶段。这时候玉米成型,不再长高。但为了保证茎、叶处在旺盛期,以保证籽粒成熟、饱满,需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勤浇,只要保证地内湿润即可。这期间如果在不缺水的情况下,叶子发黄,应及时喷洒叶面肥补充营养。

总之,给玉米浇水,在苗期用水很少;而到了穗期,浇水量在整个生长周期的70%左右,也就是说需水量最多;而到了花粒期,用水量比穗期要少得多了。


泰山农家人


由于我们这边地处山东鲁西北地区,为一年两季农作物,主要为夏收小麦和秋收玉米,目前是夏播玉米后的苗期阶段,是农户浇灌补水的重要时期,由于我们这边今年遇到了高温炎热天气持续影响,导致农田墒情极为不利,从夏收播种玉米以来,已经浇灌了2遍抗旱保苗水,希望能尽量保障玉米出苗率,降低近期玉米苗期遇到的二点委夜蛾等虫害影响!



而对于玉米来说,由于其生长发育周期仅为95~105天左右,属于一种短期生育农作物,虽然其生长时期也可以划分为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等主要生育期,但大多情况下,也可以根据玉米生长过程中的形态特征、生育特点和生理特性等因素划分为玉米苗期、穗期和花粒期等3个生育时期,一般可以根据这三个生育期适时浇灌补水,具体表现为:

玉米苗期:根据玉米形态特征,可以将玉米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等生育期这段时间称为“苗期”,因为这时玉米生长主要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主,属于营养生长阶段。因此,这一时期为了促进玉米发芽出苗和根系发育,也为培育壮苗,一般会通过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锄草等措施保障田间出苗率、苗齐、苗壮。

一般来说,玉米苗期阶段可以在播种后浇灌一遍水,而到了出苗后则需要根据天气影响、农田墒情和田间出苗率高低来决定是否浇灌二水,这一时期不建议勤浇水,主要是因为玉米苗期会“怕涝不怕旱”,若是降雨或浇灌补水太勤,会影响玉米正常生长,严重时也会造成玉米死苗。而对于轻度干旱影响,则影响不大,有时还利于玉米根系发育。

玉米穗期:根据形态、生育和生理等方面特点,可以将拔节、抽雄等生育期这段时间称为“穗期”,事实上,玉米拔节期是玉米由营养生长转化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重要转折点,由于这一时期玉米植株的叶片、茎节和雌雄穗等部位都会快速生育,因而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旺盛的阶段,对于水肥条件要求会高一些。

如果在这段时间内降雨充足时,则不需要浇灌补水!若是遇到了高温炎热天并伴随中度以上干旱时,最好是及时浇灌补水,因为玉米抽雄开花时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需要水分、最不抗旱的时期,因此,为了促进玉米植株中上部叶片迅速增大、茎杆结实,以便后续利于结穗率高,就会通过水肥管理及时保障!



玉米花粒期:一般来说,我们会将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等生育期称为“花粒期”,这一段时间玉米会逐渐停止营养生长,也就是“不再长个子”,会以生殖生长发育为主,很像一个女人成年结婚后的怀孕阶段,为了肚里小宝宝的正常生长发育,一般会特别注重孕妇的营养供应,而对于玉米花粒期也是如此!

不过因为这一时期田间玉米植株高大,往往又多处于大风大雨频繁的时期,因而并不需要勤浇水,有时还要及时排涝,避免玉米发生倒折情况,而对于其他方面的农业措施基本很少了,除非遇到严重干旱,才会及时浇灌补水,其他情况则不需要浇水了!

总体来说,玉米是一种喜温耐旱的农作物,虽然生育过程中对水需求挺大,但不建议勤浇,还是需要根据当地气象变化、农田墒情和玉米缺水状态等方面综合考虑,只要保障玉米生育期不出现明显的缺水、生长发育迟缓等状态时即可,毕竟玉米农作物本来就是高温环境中适宜生长的农作物,没那么矫情!例如去年山东地区也遭遇了高温炎热天气影响,但去年我们从玉米播种后,只浇灌了一遍水而已,但今年因高温干旱持续影响并非常严重,才不得不增加了玉米浇灌次数!(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玉米各生长阶段勤浇水,对玉米好吗?

这个也要分土质说话,如果是黏土适当的浇水,对玉米生长有好处,因为什么呢!黏土过多浇水会导致土结板,成为死板地,不利于玉米发芽,也不利于的根须生长。

如果是沙土地,可以比黏土多浇点水,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沙土比较利水,土不会结板,多浇浇水,是可以的,对玉米发芽也好,对玉米生长也好,所以浇水也要分土质浇水,黏土适当浇水才好,沙土也不要过多浇水,凡事就要有个分量,浇水也一样,也要有适当的分量,不能过多浇水。


小正家乡


虽然说玉米在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内是需要大肥大水的,但是对于苗期的玉米我觉得应该不能浇水过勤。玉米的整个生长发育周期包括苗期,穗期,花粒期和成熟期。对于玉米各个生长发育周期浇水的情况我是这样理解的:

玉米苗期的时候如果说土壤墒情不好,特别是在玉米播种以后可以选择浇蒙头水,从而使玉米快速发芽出苗。但是在玉米出齐苗后的6月份可以适当的利用干旱墩墩苗。既我们这里的俗语说的“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但是在玉米处于拔节期的时候如果太旱的话不利于要及时浇水施肥,这样的话可使玉米的根系,叶子,颈节分化完成的比较好。




玉米穗期是玉米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是植株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阶段。这段时间可以合理选择浇水施肥,这个时候段一般都是我们豫东地区的雨季到来的时候,所以说雨水还是比较充裕的。如果干旱的话应该勤浇水。

玉米花粒期就是开花和结玉米粒的时候。这个时候要保证充裕的水肥供应,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促使玉米多开花多结籽,从而有效的提高玉米的产量。

玉米成熟期的时候如果土壤不是太旱的话就不需要再浇水施肥了,毕竟这个时候的玉米已经快要收获了。


豫东小农


由于玉米各个生育阶段历时长短、植株生长量、地面覆盖度以及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响,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消耗有一定的差异。玉米一生需水动态基本上遵循“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偏多”的变化规律。

1.播种至拔节

此期土壤水分状况对出苗及幼苗壮弱有重要作用。此阶段耗水约占总耗量的18%,日平均耗水量30m3/hm2左右。虽然该阶段耗水少,但春播区早春干旱多风,不保墒。夏播区气温高、蒸发量大、易跑墒。土壤墒情不足会导致出苗困难,苗数不足。水分多,则易造成种子霉烂,影响正常发芽出苗。

2.拔节至吐丝

此阶段植株生长速度加快,生长量急剧增加。此期气温高,叶面蒸腾作强烈,生理代谢活动旺盛,耗水量加大,约占总耗水量的38%,日平均耗水达45~60m3/hm2,自大喇叭口期至开花期是决定有效穗数、受精花数的关键时期,也是玉米需水的临界期。

水分不足会引起小花大量退化和花粉粒发育不健全,从而降低穗粒数。抽雄开花时干旱易造成授粉不良,影响结实率,有时造成雄穗抽出困难,俗称“卡脖旱”,严重影响产量。因此,满足玉米大喇叭口至抽穗开花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对增产尤为重要。

3.吐丝至灌浆

此阶段水分条件对子粒库容大小、子粒败育数量及子粒饱满程度都有所影响。此期同化面积仍较大,耗水强度也比较高,日耗水量可达45~60m3/hm2左右,阶段耗力量占总耗水量的32%左右。在该阶段应保证土壤水分相对充足,为植株制造有机物质并顺利向子粒运输,实现高产创造条件。

4.灌浆至成熟

此阶段耗水较少,但玉米叶面积系数仍较高,光合作用也比较旺盛,日耗水强度可达到36m3/hm2,阶段耗水量占总耗水量的10%~30%。生育后期适当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有益于防止植株早衰、延长灌浆持续期,同时也可提高灌浆强度、增加粒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