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很重要,50個核心概念更重要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學好生物學,健康生活有科學。

對宅在家裡學生而言,要認真學習和按時完成作業。初中生物課程雖然不太好學,但只要抓住要點核心,就可以融會貫通,提高初中生物學科學習成績。其中知曉生物學課程標準列舉的初中生物的50個核心概念,顯得尤為必要。

初中生物很重要,50個核心概念更重要


課程標準是國家課程的基本綱領性文件,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它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

初中生物很重要,50個核心概念更重要


生物學課程性質: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它是農林、醫藥衛生、環境保護及其他有關應用科學的基礎。生物科學經歷了從現象到本質、從定性到定量的發展過程,並與工程技術相結合,對社會、經濟和人類生活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

初中學生生物學業水平考試以教育部2011年頒佈的《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為依據,考試內容涵蓋《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提出的10個一級主題。

試卷中各知識主題的分值權重如下表:

主題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生物與環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生物圈中的人

動物的運動與行為

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

生物的多樣性

生物

技術

健康地生活

分值

比例

約佔

10%

約佔

10%

約佔

20%

約佔

25%

約佔

5%

約佔

10%

約佔

5%

約佔

5%

約佔

10%

科學探究,不單列分值,滲透在其他九個主題中考查,但要求全卷體現此主題的試題內容約佔總分的20%。(注:各主題所包含的內容根據2011版《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劃分)

什麼是重要概念:“生物學重要概念處於學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對生命基本現象、規律、理論等的理解和解釋,對學生學習生物學及相關科學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


費德恩( Feden) 等人認為,核心概念是一種教師希望學生理解並能在忘記其非本質信息或周邊信息之後,仍然能應用的概念性知識。

埃裡克森( Erickson) 認為,核心概念是指居於學科中心,具有超越課堂之外的持久價值和遷移價值的關鍵性概念、原理或方法。這些核心概念具有廣闊的解釋空間,源於學科中的各種概念、理論、原理和解釋體系,為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深入的視角,還為學科之間提供了聯繫。

重要概念的特點:是課程內容中重要知識內容的提煉;以陳述句表述,以表達概念內涵的形式表述。重在讓學生理解概念,明確理解的程度。

如何認識50條重要概念:這50條重要概念是從課程內容中提煉出來的重要知識,其中有的是傳統意義上的概念(有概念的名稱、內涵和外延),有的不是。課標中的“概念”比邏輯學、心理學意義上的“概念”要寬泛不要糾結於核心概念、重要概念、具體概念的區分。的是理清相關概念的關係,把握其內容邏輯聯繫,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還要區分事實性知識與概念性知識,正確處理二者的關係。

重視概念與倡導探究的關係:概念是思維的產物,也是思維的工具,又稱思維的細胞。思維能力是探究能力的核心。建構概念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是原有概念與新情境衝突後,產生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可以通過別人解釋而解決,也可以通過自己探究來解決。探究的結果產生對新概念的認同,這是探究的目標之一。可見二者具有高度關聯性和一致性。

初中生物教材中的50個核心概念,是根據《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課程要求中10個板塊依次整理出來的。不同版本的教材都是圍繞這些核心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論邏輯進行編輯的,所以掌握好核心概念,並在理解概念內涵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學習,才能夠事半功倍。

初中生物很重要,50個核心概念更重要

主題一 科學探究

1.科學探究是人們獲取科學知識、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

2.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前提,解決科學問題常常需要作出假設;

3.科學探究需要通過觀察和實驗等多種途徑來獲得事實和證據。設置對照實驗,控制單一變量,增加重複次數等是提高實驗結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徑;

4.科學探究既需要觀察和實驗,又需要對證據、數據等進行分析和判斷;

5.科學探究需要利用多種方式呈現證據、數據,如採用文字、圖表等方式來表述結果,需要與他人交流和合作。

主題二 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6.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7.動物細胞、植物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等結構,以進行生命活動。

8.相比於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具有特殊的細胞結構,例如葉綠體和細胞壁。

9.細胞能進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種類的細胞用於生物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

10.一些生物由單細胞構成,一些生物由多細胞組成。

11.多細胞生物體具有一定的結構層次,包括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和生物個體。

主題三 生物與環境

12.生物與環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

13.一個生態系統包括一定區域內的所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物環境。

14.依據生物在生態系統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為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15.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然後通過食物鏈(網)傳給消費者、分解者,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著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1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主題四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陽光、水、空氣和無機鹽等條件(實驗)。

18.綠色開花植物的生命週期包括種子萌發、生長、開花、結果與死亡等階段。

19.綠色植物能利用太陽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貯存了能量的有機物,同時釋放氧氣。

20.在生物體內,細胞能通過分解糖類等獲得能量,同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1.植物在生態系統中扮演重要角色,它能製造有機物和氧氣;為動物提供棲息場所;保持水土;為人類提供許多可利用的資源。

初中生物很重要,50個核心概念更重要

主題五 生物圈中的人

22.人體的組織、器官和系統的正常工作為細胞提供了相對穩定的生存條件,包括營養、氧氣等以及排除廢物。

23.消化系統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肝、胰、大腸和肛門,主其要功能是從食物中獲取營養物質,經備運輸到身體的所有細胞中。

24.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從大氣中攝取代謝所需要的氧氣,排出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

25.血液循環系統包括心臟、動脈、靜脈、毛細血管和血液,其功能是運輸氧氣、二氧化碳、營養物質、廢物和激素等物質。

26.泌尿系統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廢物和多餘的水。

27.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人體對環境變化的反應及生長、發育、生殖等生命活動。

28.人體各個系統相互聯繫、相互協調,以完成生命活動。

29.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有重要的影響。

初中生物很重要,50個核心概念更重要


主題六 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30.動物因逃避敵害、爭取食物和棲息地、完成繁殖所進行的運動,是在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下,由骼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31.動物的行為使其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機會。

32.動物的行為由先天遺傳或後天學習而獲得。

主題七 生物的多樣性

33.地球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可以根據特徵將生物進行分類。

34.為了科學地將生物進行分類,弄清生物之間的親緣關係,生物學家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它們劃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不同等級。“種”是最基本的分類單位。

35.不同類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徵,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及為重要。

36.地質學、化石記錄、解剖學等從不同方面為進化理論提供證據。

37.生物的遺傳變異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生物的進化。


初中生物很重要,50個核心概念更重要


主題八 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

38.人體的生殖系統可以產生兩性生殖細胞,通過受精作用產生新的個體;其分泌的性激素對第二性的發育和維持具有重要作用。

39.不同動物發育的方式可能不同。有些動物的幼體與成體形態相似,有些動物的幼體與成體形態差別很大。

40.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將遺傳信息傳遞給後代。一些進行無性生殖,後代的遺傳信息來自同一親本;一些進行有性生殖,後代的遺傳信息可能自不同親本。

41.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因是包含遺傳信息的DNA片段,它們位於細胞的染色體上。

42.遺傳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攜帶的遺傳信息是可以改變的。

主題九 生物技術

43.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細菌、真菌等類群。

44.發酵技術利用了微生物的特性,通過一定的操作過程生產相應的產品。

45.現代生物技術(克隆、轉基因技術等)已被用於生產實踐,並對個人、社會和環境具有影響。

主題十 健康地生活

46.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均出現一系列變化,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健康狀態影響青少年的成長。

47.按照是否有傳染性,可將疾病分為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

48.免疫系統可抵抗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異己物質等。它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物質。

49.個人的生活習慣與行為選擇能對一生的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影響。

50.瞭解基本的急救方法,能減少傷害或挽救生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