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零接触 上链更安心 区块链电子合同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原本需要通过线下审核、盖章、邮寄,几天时间才能完成的签约,在区块链电子合同的帮助下,简单操作几步就完成了。”3月5日,国网河北电力南皮县供电公司采购专员陈勇在国网商城顺利采购了一批防疫防控物资,并通过签订区块链电子合同快速完成了相关流程手续。

疫情防控期间,国网电商公司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应用优势,进一步优化签约流程,加大区块链电子合同的推广应用。区块链电子合同在确保合同权威有效的前提下,降低了时间、人力、物流等签约成本,极大提升了签约效率。同时,电子合同通过全流程线上签约,实现了业务人员零接触,有效规避了疫情期间交叉感染风险。据悉,疫情发生以来,国网电商公司各业务已累计签订区块链电子合同1630份。

节点全链条可见,数据真实可信

区别于纸制合同白纸黑字的盖章存证,普通的电子合同存在签约数据被篡改的风险,因此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大规模应用。

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基于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记账和可追溯、不可逆、防篡改的技术优势,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可以实现对合同内容上链、节点存证、关键数据存证、读取等各环节的全链条记录,答复增加了数据篡改的成本和难度,能够最大程度确保合同签约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区块链电子合同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基础。

国网电商公司紧密结合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业务发展需求,构建了以“区块链技术 + 不对称加密技术 + 数字身份认证服务”为依托的区块链电子合同,实现了电子合同的实名认证、在线审批和证据全链条保存,有效保障了合同信息的安全有效。复工复产期间,区块链电子合同已广泛应用于物资采购、物流服务、金融科技等企业合同签约场景。

签约零接触,风险有效阻隔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在于减少人员的聚集和流动,才能有效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因此,疫情期间,线下业务向线上转变成为企业防疫复工两手抓的必然选择,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在电子合同的签署中,签名是最关键的环节。依托区块链电子签名技术的多方协同机制和节点共享,签约双方在合同签署中能远程在线实时完成信息核验、数据确权、合同审批等操作,避免了工作人员的线下接触,可有效规避潜在的疫情风险。

疫情期间,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合同既能保障用户相关工作流程顺畅运转,又能有效阻隔风险,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以国网山西电力为例,疫情期间,国网山西电力已签订30多笔区块链电子合同,并实现项目采购、技术服务等80多份合同上链存证。

数据同步互联网法院,签约权威有效

以往,普通电子合同在签约后,由于缺乏权威机构的认证,合同时常面临着不具备法律实效性的风险。

国网电商公司作为北京互联网法院“天平链”的核心节点,所有在线成功签约的电子合同在签约完成后都将同步存证于“天平链”,签约合同获得北京互联网法院的实时认证,具备权威性和法律实效性,让互联网签约更加高效和安全可靠。

国网电商公司电子合同平台负责人玄佳兴介绍,通过区块链电子合同签约后,合同签约双方在履约执行中一旦发生纠纷,用户可以通过电子合同平台,将相关合同签订的业务流程、合同文本信息和区块链存证信息等一键打包提取,形成完整的立案证据,全流程电子化处理,化解用户使用电子合同的后顾之忧,并为后期可能存在的履约纠纷提供完善的证据支持。

下一步,国网电商公司将紧密围绕防疫复工面临的痛点难点,进一步发挥区块链技术研发应用优势,全面推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合同在物资采购、业务签约等场景的应用,积极拓展区块链在防疫复工各场景的创新应用,助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双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