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國內各地都興起了一股“小鎮熱”,高質量特色小鎮似乎成為了那些距離城市不遠,有一定特色,卻又無法達到城市級別的地區,自身升級推廣的唯一出路。


特色小鎮,本質上無可厚非,但是卻頻頻出現”醜聞“,雲南公佈的《2018年省財政獎補支持的特色小鎮名單》中,就有6個特色小鎮因為變成了房地產項目,被淘汰出建設名單。


反觀背後不難發現,這是鉅額投資小鎮開發不可避免的弊端:深圳市適度行投資有限公司在這裡投了整整20億,幾乎成為這裡的“金主爸爸”,還如何保證小鎮能夠自主發展,不偏離航向?深圳市適度行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適度行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適度行投資有限公司


而無論是面向周邊遊和自駕遊的蘇州吳江如家小鎮,還是以貓為主題,位於北京延慶的天貓小鎮,背後都有著巨大財團的支持。


難道沒有BAT的贊助,沒有房地產大戶投資,就無法打響一座小鎮的名號嗎?建立特色小鎮,到底是為了當地村民的生活,為了可持續發展,還是為了當“網紅”?英國託德莫頓小鎮,就交出了令全世界都滿意的答卷。


可以“吃”的小鎮——託德莫頓


無論是名遍全球的現在,還是2009年前默默無聞的託德莫頓,都是一座不能再普通的英國小鎮。位於曼徹斯特東北17英里,名不見經傳的託德莫頓人口只有1.5萬,現代工業出現以前,這裡的人們過著完全自給自足的生活。工業革命來了又走,這座小鎮依然是古樸的模樣未曾改變。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Incredible Edible行動開始之前的託德蒙頓


就是這麼一座曾經死氣沉沉的村莊,卻被一群大叔大媽在全世界打響了名頭。法國、加拿大、澳洲、非洲,澳大利亞……模仿他們的村莊開始出現在世界各地,並且全都是志願者自動發起的公益項目。


他們開啟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項目:Incredible Edible(難以置信的美食)。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現在的託德蒙頓

項目開啟區區三四年,村莊已經在志願者們的手下“改頭換面”——處處都是綠植,村子裡不僅鳥語花香,而且處處都種著農作物和香料,走近一看你甚至會發現上面還掛著標牌,大字寫著“隨便拿吧!這些作物都是免費的!”


無論是當地人還是遊客,只要在路邊見到這樣的標牌,看到有草莓或者蘋果等果實恰好成熟,都可以隨便摘下來吃掉。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每年這裡都會舉辦”收穫節”,慶典上各家各戶都出來擺美食攤,所有的食材都來自自家田地。慶典上不僅“好吃”而且“好玩”:有“人力發電榨汁機”,騎自行車就能給榨汁機提供動力,榨出美味的果汁;農戶會邀請遊客到自家去採摘果實然後一起烹飪……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這些“小農田”覆蓋面有多廣?除了一般的田地,路邊無人管理的草坪和綠化帶,他們甚至在警察局門口種起了玉米: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當地老人家的門口都被這些熱心人種滿了隨手就能採摘的農作物,而說到土地最肥沃的地方嘛……他們連墓地都不會放過: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託德蒙頓如何實現從一個落後農業小鎮到環保著名特色小鎮的轉變?還真少不了一位英國大媽的功勞——Pam Warhurst。


大媽要搞環保,還需要什麼條條框框!


可以說,Incredible Edible這個項目改變了整個小鎮也不為過,但是它的開始,卻簡單到不能再簡單。


話說有一天,村子裡的Pam大媽覺得,每年都有什麼全球環境會議,什麼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大家都在說現在的環境多麼多麼差,多少年以後會如何如何不適宜生存。大家都知道環境不行了,怎麼都沒有人行動起來呢?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大媽義不容辭,決定從我做起,但是到底該通過什麼辦法讓人們意識到環境問題?有什麼東西可以跨越年齡,跨越種族和語言限制,喚醒人們內心對於環境的熱愛,讓他們重新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呢?


答案只有一個——吃。準確的說,是美食!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於是Pam大媽二話不說,在村子裡貼了個公告:誰想用當地美食來改變世界?某某時間到我女兒的咖啡館來!那一天,有60多個村民出現在了咖啡廳裡。


就是在這麼一個偏遠小鎮的沸騰的小咖啡廳裡,誕生了一個最“原生態”的環保項目——Incredible Edible。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有人問了,搞這個項目需要準備點啥嗎?要不要搞個計劃書,寫寫政策文件?Pam大媽毅然發話:別整那些有的沒的!拿起你家的工具,直接開幹!


於是這群人回到家裡,掏出了開墾荒地用的工具,開始散落到村子裡,看到無人管理,淪為狗廁所的土地,就拿起小鏟子來開墾,施肥,播種。一天做一點,回頭澆澆水,這件事情就這麼做了起來。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從志願者,到教育,到商業圈


開始做一件事,並不代表做好了一件事,儘管如今志願者團隊已經擴大到400多人,Pam大媽和志願者們要考慮和完成的絕不僅是幾片農田的耕作和一年一度的美食節而已。


教育,才是這個項目最重要的環節。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一,是通過已有的活動,把環保的理念宣傳給每一個位來到這裡體驗的遊客。無論他們是素食主義者、外國遊客還是附近的國人,村民們都不會為了迎合他們而給自己的行動下限值,無論誰來到這裡,他們都不依不撓地宣傳著自己迴歸原生態,熱愛環境的理念。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二,是通過和學校之間的合作,讓下一代人也參與到農業當中,認識到食物來之不易。託德蒙頓附近的小學裡,有一位大廚就只用當地的食材來烹飪。儘管總是有學生抱怨飯堂菜市”不好吃“——沒有薯片薯條等等的零食。但是他堅信這樣的飲食,能夠給孩子們潛移默化的影響。


學校裡的雞蛋,則全都來自學校自己的雞舍,學生們路過就能看到這些雞,負責人說,這樣他們才能真正意識到,桌面上的食物來之不易。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甚至連託德蒙頓的高中,都多了農業這門學科。教學不在課室裡展開,而是在項目參與人提供的小型田地裡進行,學生們會實實在在地參與到農作中去,記住土地的氣息,留下一份關於自然與飲食的記憶。


當項目蒸蒸日上的時候,自然會有人想要投入更多精力,甚至投入資金。但是這裡的有機產品銷售到其他地方的時候卻遭到了質疑,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體驗過託德蒙頓的美好。


而Pam大媽也沒有固步自封,馬上決定靠一個產品打響名頭,打出知名度和信譽,於是和大家開啟了一個新的運動——”每個雞蛋都很重要“。雞蛋,就是她們選中用來推廣的食品。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村裡那些養了雞的村名,開始免費把養雞的方法教給其他村民,讓更多的人加入到生產無公害雞蛋的行列當中,然後標上託德蒙頓的”大名“統一售賣。


願意集中收購這些雞蛋的村莊,已經從4個增長到了64個。


年度農業嘉年華,好吃又好玩


有了這樣的項目,田裡的農作物也越來越多,村民們當然不會錯過引流的機會,於是每年一度的農業大展更是搞得風生水起,盛況只要看看現場人山人海的照片就知道了: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其實託德蒙頓的農業大展已經有將近150年的歷史,許多人都會帶上自己養的最肥的牲畜,或是品種最佳的奶牛,來到這裡和其他農民一拼高下。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而在有了Incredible Edible項目之後,每年的農業大展更是搞得風生水起,狗狗跳火圈,牧羊犬放鵝,大力士拔河等娛樂節目讓每一位遊客都收穫了美好的回憶。


哪怕門票需要收費,這裡也依然人頭簇擁,烈日之下盡是歡聲笑語。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If you eat, you're in.


這個項目有一個響亮的標語,也是不忘初心的最佳證明:If you eat, you're in(只要你會吃東西,那你就是其中一員)。已經成為”網紅村”的託德蒙頓,每一寸土地依然昭示著這裡的人們對美食和大自然的熱愛。


可以“吃”的英國農業小鎮,20多個國家爭相模仿,背...


他們沒有想過做網紅,沒想過靠旅遊月入多少,GDP增長多少,不過是開始做一件本身就迫在眉睫的事情——保護環境。


我們的村鎮,也許不能複製這樣的模式,但是是否能結合這樣的志願者團隊模式和原有的情況,誕生出屬於我們的環保振興特色小鎮?未來,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