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掏空了农村?这里说的是距离城市偏远,生产粮食的村庄

亲!请点下右上“关注”,咱们今天再来聊聊生产粮食的村庄。

2019年11月,和一个朋友到邢台威县、临西,邯郸邱县、馆陶这一带农村做市场调查。我们专门找听不见车响,只闻鸡鸣鸟叫的偏远村庄。

这些村庄无一例外,都是萧条破旧,凋敝得用“荒村”来形容,一点不为过。在这样的荒村中,偶尔看见一座新二层小楼,还很洋气,这种不协调,衬托得那些低矮的房屋更加凄凉。


是谁掏空了农村?这里说的是距离城市偏远,生产粮食的村庄

村里偶尔有几个老人在墙根的阳光下,坐在废弃的木头梁檩上,或者是砖墩上,昏昏欲睡,就是聊天也早聊没了新鲜的内容,这些老人自喻为“等死队”,停一段时间,这里就会少一个老伙计,但说不定啥时候又添两个新伙计。

荒村、老宅,昏昏欲睡的老人,这场景的确让人感觉到凄凉;街道上看不见鸡鸭和小猪仔乱跑,因为青壮年男女几乎都外出打工。老年人也就没有养鸡鸭猪仔的兴趣了。街道上到是能看见各种小狗,很显然狗可以看家护院。

是谁掏空了农村?这里说的是距离城市偏远,生产粮食的村庄

走马观花,转悠了一天,就放弃了在这一带农村推广创业项目了。村庄是什么?村庄不能仅仅是房子,没有人的村庄就没了生活的气息。就像一座房子,只要常年有人居住,房况就很好;一旦没人住的房子,破败的反而很快。原来这房子是人气支撑着的,没了人气房子便无精打采了。

这一带都属于卫运河两岸平原的村庄,在古代有卫运河这条人工黄金水道,平原盛产粮棉油农作物,只要没有战乱,人繁殖也是很快的。

这一带的村庄村民有个共同的根:山西洪洞大槐树。历经明朝几代皇帝浩大的移民工程,把这一带平原建成成了星罗棋布的村子。打开地图查看,全国村庄最最密集的就是邯郸向东到聊城、向南到黄河岸边,向北到石家庄保定。这恰好是河北平原和豫北平原。


是谁掏空了农村?这里说的是距离城市偏远,生产粮食的村庄

这一带农民勤劳肯干,并且非常节俭。因此,这一带的农民还堪称小农意识的典范,过去的农民都有个共同的愿望,挣钱后买地成为地主,像现在挣钱发财了到城市买房一样一样的。

土地私有化的古代,耕地靠人力蓄力,生产力特别低,那么,人口就成了耕地的基础。没有人口,给你一万亩地当地主,还不全部草荒了?

新中国以后,自从土地人民公社集体化后,农民们开始为集体耕田,因为农民自己对土地不能主宰,自然会出现怠工等怠慢土地现象。人怠慢了土地,土地就不伺候人。


是谁掏空了农村?这里说的是距离城市偏远,生产粮食的村庄

一个很现实的存在,就是在生产队时期,虽然是到集体挣工分,一个农户的家庭如果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结婚成家后,就要闹分家。因为分家后,小两口都是劳力,就可以多挣工分多分几块钱红利,跟父母兄弟在一个家庭,自己的劳动就得背负起小兄弟们,所以,一个村里兄弟多的,几乎都得分家。并且有不少独生之女的家庭,儿子结婚后也会分家单干。

在些微的利益面前,一母同胞的兄弟还不能一起生活,硬要把一个村的人捆绑在一起,组织成一个大家庭一起劳动,这就是违反人性贪婪的做法,或者说是违反了儒家文化的做法。


是谁掏空了农村?这里说的是距离城市偏远,生产粮食的村庄

1980年,结束了捆绑在一起的农村集体。集体的土地按照人口均分,彻底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人力蓄力伴着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粮棉油果蔬一下丰盛了起来。农贸市场上的果树再不是萝卜白菜了,所有的新鲜蔬菜水果都是一堆一堆的任意挑选。

农村焕发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富足,农民的需求也旺盛了起来。如果这个时期,能科学决策,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就近以县城为中心发展小城镇化,升级乡镇企业向正规化发展,是不是把农民就留在了农村?是不是也就没有了今天的大城市病?也就不用今天呼喊乡村振兴战略了?


是谁掏空了农村?这里说的是距离城市偏远,生产粮食的村庄

大城市病病出的高房价,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一样,让本来该最具有创造力的8090后们,想自由自在栽个跟头,就头痛得满地打滚,只能跟着傻乎乎的唐僧去取哪门子经?

而大规模的城镇化还在继续,才出台的城区3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全面放开农民进城落户政策,还在从本来已经凋敝的乡村争夺优质资源,把老弱病残扔在凋敝的就像文章开头的那样的农村里。

因此,老农经常感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最终靠的是人才,没有了人才的乡村还怎么振兴?掏空了的乡村,已近病入膏肓,难道这仅仅是为了支撑城市房价继续上涨的战略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