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女儿国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

娱乐发烧哥


《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又称为西梁女国,这个国家全是女人,而且没有男人,靠着饮用子母河的水繁衍生息,持续了很久很久。但是女王看见唐僧之后,却想要和唐僧成亲,以唐长老的定力,女儿国国王自然是枉费心机了。

实际上,女儿国的传说自古就有,在《山海经》就曾经记载:

女子国在巫咸北, 两女子居,水周之。

意思就是说:女子国在巫咸(地名)的北面,两个女子住在这里,女子国四周被水环绕。

到了西晋,出现了一位大学者,名字叫郭璞,他给各种古籍做注释,其中就有《山海经》。上面那句话郭璞注释说:

有黄池,妇人入浴,出即怀妊矣。若生男子,三岁辄死。

这个注释可以说和西游记所描写的非常类似了,西游记的作者有很大的概率是看过山海经的。但是这个女子国显然和西游记中的女子国不一样。

那么再来找找看。《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记载了一个东女国:

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

这个东女国虽然以女子为王,号为女国,但是却不能确定只有女子而无男子,而且史料记载的东女国“俗重妇人而轻丈夫”,“俗轻男子,女贵者咸有侍男”,可以说这是母权社会样式的国家,也不是女儿国所在。

那就只好请出唐僧的本尊——唐三藏记载的“女儿国”了。唐三藏写下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里面记载:

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无男子,多珍货,附属拂懊,拂懊王岁遭丈夫配焉,其俗产男例皆不举也。

西女国位于印度西南印度洋中,而关于习俗的描述和女儿国类似,“皆是女人无男子”,在地理位置和习俗上都可以说照上面两个记载的古国更加接近女儿国了。

实际上,女儿国是不存在的,是西游记作者将《大唐西域记》和《山海经》结合在了一起,如果非要说女儿国指哪里,最接近的答案就是西女国,位于印度西南印度洋。


诗书君


《西游记》中女儿国是指现在的哪个地方?其实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因为在《西游记》里所提到的各个国家里,女儿国可以说是原型最为虚无的一个国家。不过在记述玄奘西行见闻的《大唐西域记》里,确实也记载有至少两个“女国”,但在中国古籍里,其实还有一个更像《西游记》女儿国的“女国”,那么《西游记》的女儿国和它们都有些什么关系呢?


地理上有可能经过的“东女国”

刚才我们说到《西游记》历史基础是玄奘前往印度的经历。所以如果要探究《西游记》里女儿国的来历,那么很自然记录了玄奘西行印度各种见闻的《大唐西域记》就是最合适的参考资料了。

而《大唐西域记》里,也确实提到了“女儿国”,而且还不止一个。首先在《大唐西域记》的第四卷里,可以找到这样几句记载:

……即东女国也。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种而已……东接吐蕃国,北接于阗国……

也就是说在今天西藏地区的吐蕃国以西,今天新疆地区的于阗国以南的地区,在当时存在着一个东女国。而这个国家之所以叫女国是因为他们世代以女性为国家领导人。这样说起来好像女儿国一下子已经找到了,但再往下看就会发现这个东女国,其实和《西游记》里的女儿国还是很不一样的。因为女儿国是没有男子的,但东女国却有,而且其女王的丈夫也称王,只是不过问政事,平常只是负责打仗和种田。所以只是女人统治男人。


东女国可能就坐落在这样的环境中

而根据现代一些学者的考证,东女国的大致位置可能是位于今天四川省的阿坝州和甘孜州一带,那里在初唐时期确实存在过以女性为核心的社会制度,所以《大唐西域记》的记载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社会形态更加接近的“西女国”

但刚才已经说了,东女国的记载存在大量男性,所以其实不太符合女儿国的情形。但在《大唐西域记》里,其实还记载了另外一个女儿国,而这个女儿国,倒还真是完全由女性所构成。在《大唐西域记》第十一卷里,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

狼揭罗国……临大海滨,入西女国之路也……拂懔国西南海岛有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多诸珍宝货,附拂懔国,故拂懔王岁遣丈夫配焉,其俗产男皆不举也。

这段话里的狼揭罗国是指今天巴基斯坦和伊朗交界的地区,现在在网上很有名的瓜达尔港就位于这一地区内。狼揭罗国挨着的“大海滨”当然就是印度洋了。《大唐西域记》里说通过印度洋可以到西女国去。而西女国又位于当时被称为“拂懔”的东罗马帝国西南方的海岛之上,所以有可能是位于印度洋或者地中海里的某个小岛上(虽然其地理方位都不太符合“拂懔国西南海岛”的描述)。而这个女国确实是只有女人,没有男人。其繁衍后代的方式是依附东罗马帝国,用一些珍宝换得东罗马帝国派男子与其结合,但生下的孩子只要是男孩就都不养了。

大家也许可能通过东罗马帝国的疆域想像西女国的大致方位

这段描述在地理上不可能是唐僧师徒所到达的女儿国,因为第一它是海岛,而女儿国却是在大陆上。而且它在印度洋或者地中海上,也不可能是唐僧师徒四人从中原到印度所能经过的地区。但它确实是一个只有女性的社会,这和女儿国的描述非常接近,而且这段记载还给出了它能维持单一性别社会的合理解释,即通过贸易换得与外国男性结合,但因为位于大洋之上,所以还能保持自己独特的社会结构。

但这里要说明的是,《大唐西域记》里关于“西女国”的记载虽然还有其实史料佐证,但这些记载基本都只存在于中国古代的史料之中。而在与其地理位置更加接近的欧洲,特别是在中国史书里被称为其宗主国的东罗马史料里,却找不到这个国家的丝毫踪影。所以这个国度在历史上是否真正存在,其实是要画上问号的。不过虽然如此,但在玄奘西行时代东欧、北非和西亚的一些政治情况中,可能也能找到一点西女国说法的来源。

东罗马女王提奥多拉

大家知道,在西方的历史上,出现女王的几率其实比中国古代要大得多。比如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其实就是埃及女王。而在距离初唐更接近的时代,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东罗马帝国曾经出现过一位名叫提奥多拉的女王。当时欧洲的东哥特人也曾出现过一位名叫阿玛拉逊莎的女王,而在稍晚一些,也就是玄奘所生活的公元7世纪初,西哥特人中也曾出现过一位摄政长达30多年的皇后布伦希尔德。所以桃花石杂谈认为,有可能是当时这些女性执政者的形象,在民间传说里得到不断强化,最终传到唐朝之后逐渐演化成了“女国”乃至只有女性的“女儿国”的形象。

第三个来源

那么《西游记》里的女儿国,是不是就是小说家把“东女国”和“西女国”的特点结合起来,再加上一些神话色彩之后所创作出来的国度呢?可以说是,但却不限于此,因为在中国古籍中曾经提到的“女儿国”里,其实还有一个比上面提到的这两个更像《西游记》里的女儿国。在中国古代的官修史书《梁书·东夷传·序》里,有下面这段记载:

扶桑东千余里有女国,容貌端正,色甚洁白,身体有毛,发长委地。至二、三月,竞入水则任娠,六七月产子……

上面这段描述,和《西游记》里女儿国非常接近

这段话是说,在扶桑国以东大约千余里,有个女儿国。这里的女子肤色洁白,但却毛发旺盛,头发甚至能长到地上。每年2、3月间,她们在水里泡泡就会怀孕生子。而这段描述,和《西游记》里女儿国婆子对“照胎泉”的讲述简直是如出一辙了:

驿门外有一个‘照胎泉’。我这里人,但得年登二十岁以上,方敢去吃那河里水。吃水之后,便觉腹痛有胎。至三日之后,到那迎阳馆照胎水边照去。若照得有了双影,便就降生孩儿。

也就是说,《西游记》里的女儿国和《梁书》里的女国一样,也都是只有女子,而她们的后代来源都是其生活地周边的水。《梁书》里说女国是位于扶桑国以东千余里,而扶桑国在中国古代一般是指日本,但日本以东千余里,似乎并没有国家。不过古代的扶桑和现代的日本并不完全重合,它的地理范围肯定不包括今天日本的北海道地区,所以《梁书》里提到的女国,其实有可能是位于今天北海道的某个原始部落,或者更近一步,是指位于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上的某个原始部落。但这些分析当然只能是根据史料的推测,现代是不可能有什么定论的。

“梁书女国”也许是位于日本北海道某地的原始部落


所以说到现在,我们可以基本上确定地说,《西游记》里的女儿国,其实至少是结合了东女国的地理位置、西女国的社会构成和“梁书女国”的繁衍方式(“西梁女国”这个名字也许灵感也是来自“南梁”)。小说家将这三个全都充满异域风情的“女儿国”的不同成份有机地揉合在一起,再加入了许多极具人性化的细节,才创作出了在《西游记》里极具特点,亦真亦幻的女儿国。


桃花石杂谈


《西游记》第五十四回中写道,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路经一个国家,名叫“西梁女国”,国中皆是女儿身,国王、百官也是女人,传宗接代靠喝国内一条河水受孕,河名“子母河”。唐僧与八戒曾误喝河水,闹出了一番笑话!



那么这个女儿国是指现在哪里了?

《西游记》里唐僧的原型是唐朝的玄奘大师,玄奘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是记录他去印度取经路上所见所闻,其中有个东女国的描写:“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种而已,东接吐鲁国,北接于阗国,西接三波诃国”。意思是东女国世代以女人为王,所以称为女国,她的丈夫虽然也称王,只是不管国家大事,只负责打仗种田,这个国家东接吐鲁,北接于阗,西接三波诃。吴承恩写《西游记》参考了《大唐西域记》相关内容,这个东女国应该是“西梁女国”的原型,是一个母系社会的女权国家。



《旧唐书》中也有关于东女国的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日行。有大小八十余城。”茂州和雅州都在现在的四川,东女国与茂州、雅州交接,包括了现在四川阿坝茂汶以西、甘孜州,以及昌都地区。

现在的四川丹巴嘉绒藏区,是以前东女国遗址的一部分,泸沽湖的摩梭族仍保留母系社会的风俗,迄今还流行多种走婚习俗:爬房子、钻帐篷、顶毪衫、抢手帕等等。走婚的形式是:男不娶、女不嫁、结合自由、离散自由。而有意相好的男女通过“走”来实现婚姻过程,比如爬房子:男方在夜晚爬上女方所居住碉房,与之相会,情到浓时,行夫妻之实,天亮男子必须离开,以后可以保持关系,也可以解除。他们所生的孩子则随母姓,由女方抚养!



丹巴县还有个传说,东女国女王爱泡温泉,泡澡时有众男侍奉。东女国美女如云,也因美色而招致亡国!至于东女国为何会消失,因为有关记载太少,也只能是听传说了。《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女王,也是个“眉如翠羽,肌似羊脂。脸衬桃花瓣,鬟堆金凤丝”的美人,喊一声“御弟哥哥”,不知迷倒了多少人。。


草堂有春色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对历史要有一定的理解,仅藏区(原吐蕃)时期,历史上就出现过两个女国,一个是东女国,在今天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梭坡乡;一个是西女国,今天的帕米尔高原上,那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痛。而中国历史上还出现过一个女人统治并存在480多年的大夏国(史称西夏),在今天的宁夏银川周围。

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当时唐玄奘从长安(今天的西安)一路西行,途中最有可能经过的女儿国,笔者认为应该是西夏,东女国在四川甘孜州,那里当时是虎豹出没的不毛之地,且东女国出现的时期在唐末时期。西女国在帕米尔高原,唐俗不大可能经过那里,且方向不同。

西夏是发源于今天青海河湟地区的党项人拓拔氏,后被赐国姓李,称李无昊建立的,西夏有仿汉文创作的文字——西夏文,存世480多年,号称西夏500年,后于元朝才被成吉思汗消灭后,一夜间消失,在今天的安徽和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发现了西夏王族的后裔,称为木雅人。而东女国丹巴离木雅地区仅十余里之距。

历史上的西山八国、附国、东女国这些小聚落,还有与唐僧玄奘齐名的大译师贝若扎那(又写成毗卢遮那)均与丹巴有关,但却与唐朝李世民派玄奘西天取经却无多大关联。

综上,笔者觉得《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最有可能的就是今天的宁夏银川这个由女人统治的历史国度——西夏。且西夏由于连年征战,男人已经很少了,此地又是唐玄奘西天取经的必经之路,一路往西,最终在尼泊尔、不丹这些地方取回大乘佛教真经的。

这只是笔者的推测和辩述,请多多指教。


探密多康藏


不少人认为,女儿国只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杜撰的,但实情并不是这样,女儿国是真正存在的,而且她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苏毗国。


《西游记》里女儿国国王扮演者朱琳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途经女儿国的故事,使女儿国在中国家喻户晓。而唐僧的现实原型玄奘法师在他西游取经的游记中,也毫不讳言地说自己在路过西域时,曾听说那一带有一个以女人为主的女儿国。《隋书》记载:“女国,在葱岭之南,其国代以女为王。王姓苏毗,字末羯,在位二十年。女王之夫,号曰金聚,不知政事。国内丈夫唯以征伐为务。山上为城,方五六里,人有万家……复有小女王,共知国政。俗事阿修罗神,又有树神……开皇六年,遣使朝贡,其后遂绝。”《新唐书》称:“苏毗国俗轻男子,女贵者咸有侍男。”在苏毗国,不仅是贵族女子,就算是没钱没权的女子,也是一家之长,有多个丈夫。女人生了孩子都随母亲的姓氏,而再尊贵的男性,也不能有妻子之外的女人。公元6世纪初或7世纪末,苏毗被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占领。自此,苏毗女国被吐蕃吞并。



燚燊焱炎火



作为史上最强驴友,唐僧一行自大唐出发,一路降妖伏魔,途经十余个国家,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其中,最特别的,应属“女儿国”。一提到女儿国,相信很多人会两眼放光,试问香香软软的小姐姐谁不喜欢呢?


《西游记》中的女儿国


女儿国出现在《西游记》的五十四回,叫西梁女国。原著中关于女儿国,有一段精彩的描写:那里的人都是长裙短袄,粉面油头,不分老少,尽是妇女。正在两街上做买做卖,忽见他四众来时,一齐都鼓掌呵呵,整容欢笑道:“人种来了!人种来了!”


(《西游记》女儿国国王)


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在这个王国里没有男人,是由清一色的女性组成,繁衍后代靠的是喝水。这里也没有妖魔鬼怪,有的是一个美貌赛过西施的女王看上了唐僧,想要和他成亲而已……


虽说《西游记》是一部脑洞大开的著作,但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唐僧的原型是大唐高僧玄奘,我们有理由相信,女儿国也是真实存在的。


(《西游记》关系图谱)


历史上的女儿国:东女国


现在看来,女儿国就是女权主义的一个乌托邦,但其实,历史上关于女儿国的记载还不少。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经》,《梁书》、《北史》也有记载。


“女子国在巫咸北,两女子居,水周之。”(《山海经·海外西经》)“扶桑东千余里有女国,容貌端正,色甚洁白,身体有毛,发长委地。至二、三月,竟如水则妊娠,六七月产子”(《梁书》)


这些记载虽然同女儿国的“喝水繁衍”一致,但都荒诞无稽,是真是假存疑。到了唐代,史书确切记载了一个详细的女儿国,叫东女国。


(86版《西游记》)


早在隋朝时期,东女国就开始与中原王朝往来。唐高祖武德年间,东女国已经开始向唐廷进贡。唐太宗也曾降玺书以示安抚,到武则天时,两国交往更加密切。不仅册拜东女国首领为员外将军,更是赐予锦缎棉帛。只是后来随着吐蕃的强大,东女国被吞并。


“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称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后唐书·南蛮西南蛮传》)


东女国的地理位置,据考古发现的遗址,大概确定在今天四川省甘孜州丹巴县一带。至今这里仍保留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是现中国境内唯一一个母系氏族社会的部落。


(川西丹巴县)


和《西游记》差别很大的是,这里不是只有女人,更不是靠喝水怀孕,只是男人地位比较低而已。而且,玄奘西天取经,别说是女王要招他入赘了,连路线都风马牛不相及……


《西游记》女儿国原型:西女国


既然如此,《西游记》的女儿国又在哪里呢?其实,从玄奘的游记《大唐西域记》中,我们可得知一二。


(玄奘西行路线)


“西女国,皆是女人,略无男子,多诸珍宝货,附拂懔国,故拂懔王岁遣丈夫配焉。”(《大唐西域记》)


拂懔国,通常学术界认为是拜占庭帝国,西女国的位置大概在拜占庭帝国与印度之间,恰好在玄奘西行的路线上。而且,异域风情,这也正好符合吴承恩笔下的西梁国女王的气质。所以,《西游记》中女儿国的原型很有可能就是这个西女国。


(吴承恩画像)


不过,《西游记》本是一本神话小说,虽然其中参考了《大唐西域记》,但也有很多内容是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加工而来的。所以说,女儿国是由东女国、西女国,再加上《山海经》里的“喝水繁衍”结合而来,也不是不可能。


关注“全历史”

在这里

文明脉络随心玩转,关系图谱任你来盘

世有万象,史有千面

换个角度看世界!!!


全历史


在《西游记》当中,有一个神奇的,让男性都向往的国度,女儿国。在这个国家当中,没有男性的存在,女性通过和子母河的水来繁衍后代。那么在历史当中,真的存在吗?《西游记》的女儿国是有其历史原型的,当然,肯定是不可能喝喝水繁衍的,不然达尔文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我们大致也可以猜测得出来,这个西梁女国应当是一个处于母系氏族的部落或者国家。

在人类发展之初,在部落当中,因为女的掌管着繁衍后代,一般来说都是知其母不知其父,是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女性在采织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让其处于统治阶级,男性则主要负责狩猎捕鱼等等,很明显狩猎有很大的不稳定性,不一定能够弄到吃的,所以女性的地位更高。在母系社会当中,一般是禁止内婚的,成员进行族外群婚,子女跟随母亲,因此是无父无夫的国度,这就是女儿国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男性作为重要劳动力,地位越来越高,才转向父系社会。但是还是有部分的氏族部落没有变化,保留着母系社会的传统,比如现在的泸沽湖摩梭人。

《旧唐书》有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及白狼夷。南北22行。有大小八十余城。

《旧唐书》中的这个东女国,在川西历史当中是个重要的文明古国,在《隋书》和《大唐西域记》当中也有记载这个国家。据猜测呢,这个国家就是《西游记》当中记载的女儿国,按照现在的地理位置来说,应该是在四川的阿坝州、甘孜州丹巴县等地区。东女国的统治阶层都是女性,国王官员只能由女性来担任,家中的大事也有女性来决定,而男性则一般在外面服兵役。

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东女国慢慢的就不见了踪迹,在宋、元、明的史记中也不见记载。或许是在和外界的不断接触当中,转向父系社会了吧,也可能是在战乱当中消亡了吧。


悠然布衣


湖北省随州市洪山镇有个女儿国风景区。

是依靠西游题材打造的现代化旅游休闲基地,风格也挺像那么回事。

但我仔细研究了下和历史上那个真正的女儿国,基本上算八竿子打不着了。

历史书上唐玄奘写过一本书叫《大唐西域记》,写的就是前去西域的所见所闻,第四卷写到过一个叫“东女国”的地方。

“世以女为王,因以女称国”

女权社会,女的称王,差不多和《西游记》里女儿国一样。

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时候,大量参考《大唐西域记》,女儿国并非都是女的没男的,而是说男的低位很低,没啥存在感。

这个女儿国也就是历史上的“东女国”在哪呢?

根据历史学家查证,是历史学家啊,不是我找到的,在青藏高原上有过两个女权主义的国家,西边的叫“西女国”,那东边的?没错,就是“东女国”,也就是女儿国。

位置在四川甘孜州的丹巴县附近,大概在这里。

据说至今当地人仍然保留部分母系氏族的特性,有兴趣朋友可以去看看。


四斤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玄奘并没有到过女儿国,他这一路基本都是游牧民族,个个凶悍。

如果一个部落都是女人没有男人,恐怕早就被其他部落抢光做老婆了。

即便到了印度以后,当年印度是男性社会,女人地位非常低下,也不可能存在女儿国。

其实,这是作者吴承恩听说的一个故事。吴承恩在今天湖北省随州市某地当过小官,而那个时代湖北有诸如苗族、土家族等大量少数民族。

很多山区很闭塞,极少数 少数民族部落还在刀耕火种,甚至还处于母系氏族时代。

也就是像纳西族支系摩梭人那样,都是女人说了算,女人主要负责养孩子。

西游记中的众多故事原型,很多是来自大洪山地区的奇闻异事。

这个女儿国,应该也是吴承恩听说的母系氏族部落的传说。

西游记是神话故事,没必要太纠结对应真实的历史。

其实个人觉得,唐僧要想还俗,女儿国就是最合适的。

别的不说,女儿国国王又美丽又温柔,到哪里找去。


萨沙


《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就是公元六、七世纪存在于现在四川阿坝州、丹巴县和西藏昌都市地区的东女国。

当然了,历史上真实的女儿国,也就是东女国可并不全部都是女人,毕竟如果都是女人的话,那生育怎么办对吧。其实它是一个非常显然的“以女性为中心和女性崇拜”的社会结构国家。《旧唐书》就曾记载东女国的情况说,“俗重妇人而轻丈夫”。

那东女国到底是什么情况呢?

根据历史记载,东女国的国王和大臣皆为女性,而男人则不能在朝廷做官,也就是说男人一生下来就是士兵,只能落得个牺牲在沙场的命,或者被女性大臣们包养做小妾。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历史上有真实的女儿国,但是你绝对别打主意说“我想投胎到女儿国“这样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