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教室”:太子出阁读书的地方什么样?

文|张磊

张居正的正前方就是文华殿。该殿永乐中建,是历代太子出阁读书的地方,屋顶用绿琉璃瓦装饰。世宗皇帝的时候,易以黄瓦。此后,文华殿就成了皇上斋居经筵及召见大臣的地方。文华殿主殿为工字形平面,台基高1.6米。前殿即文华殿,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歇山顶。明间开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间、梢间均为槛窗,各开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东西山墙各开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华门。后殿曰主敬殿,规制与前殿略似而进深稍浅。前后殿间以穿廊(即文华穿殿)相连。东西配殿分别是本仁殿、集义殿。文华殿与武英殿东西对称,与三大殿同属外朝部分,在布局上是三大殿的左辅右弼,同时又是内廷东西两路的前卫。在体制上它们是三大殿的偏殿,所以屋顶形式是单檐歇山,只有小型配殿亦无廊庑围绕。

经筵与日讲一般在文华前殿举行,日讲在文华前殿与后殿之间的文华穿殿中举行。文华穿殿大约相当于“工”字中间的一竖,这一竖有很多说法,穿堂、穿殿、穿廊等等,但张居正更喜欢用 “文华穿殿”,而且要修订的会典他也计划采用此说。

万历早膳后,从乾清宫出发,不一刻便到了。皇帝一行径直从中门进入后殿,张居正和各位讲官则进入文华门到文华殿外的月台左栏杆边等候。

特别的“教室”:太子出阁读书的地方什么样?

《张文忠公坐蟒赐服像》

这时候,皇帝在后殿的东房进行祭祀,房中供羲、农、黄帝、尧、舜、禹、汤、文、武九小龛于上,左周公、右孔子二龛。当皇帝对神龛三拜一叩礼时,隔着尚未开启的殿门,张居正与讲臣能够听到殿中宦官引导皇帝行礼的呼礼声。皇帝行礼结束坐定后,内侍开启文华殿门,并打躬传旨:“先生进殿来。”张居正带领诸位讲臣分左右进入文华穿殿,到了御案前,行一拜三叩头礼。礼毕,内侍向讲官提供讲书时手执的牙籤,讲官准备开始今天的讲课。

桌子后面有屏风,皇帝的内侍俱在屏风后面。皇帝的御座并不高,距地面大体有几寸高,书案也不大,风格整体比较自然。张居正和大学士吕调阳各站一边,侍书、讲书官分立案前。所谓“阁臣左右侍,讲官次阁臣下稍远,左右各三”。讲官的职责是陪皇帝读书、讲书,张居正的职责理论上只是侍列,事实上常有互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