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切實解決重點項目復工系列難題 一門辦百事服務全方位

儋州切實解決重點項目復工系列難題

一門辦百事 服務全方位

海南日報記者 劉襲 特約記者 李珂

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重點項目復工面臨新舊難題交織的困局。為此,儋州市成立特殊機構運行特殊機制,用改革打破復工困局。

2月29日,儋州市委成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復工復產專項工作組;從相關職能部門抽調12名業務骨幹,成立專項工作班子;安排19名聯絡員駐點服務企業,上門“問診”,專門解決重點項目復工難題。

截至3月8日,2019年、2020年9個在建省重點項目全部復工,復工率100%,滿負荷施工率91.4%;2019年、2020年在建市重點項目23個,復工17個,復工率為73.9%,工人到位數5283人。

“專組”不搞花架子

服務企業解難題

大量施工人員來自省外,受疫情影響不能返儋,用工荒成儋州市重點項目最突出的難題;長期存在的老大難問題,如徵地拆遷、遷墳等;新冒出來的難題包括:防疫物資緊缺,制約重點項目的復工、滿負荷施工……

這些新舊難題,某一家職能部門往往解決不了,需要多個部門齊心協作。為此,儋州市委“專組”實施單一受理制,歸口管理各行業主管部門受理的重點項目事項,企業一次提交多種需要解決的難題,“專組”統一辦理。

對阻攔重點項目施工的徵地拆遷等硬骨頭,“專組”負責人帶隊到現場調查研究,現場辦公解決難題。

儋白高速公路是省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之一,總投資32.3億元,目前施工進入衝刺階段。近期,“專組”工作人員到施工現場檢查,發現2019年12月開始補徵的建設用地受疫情影響,還有35.2畝尚未徵收,2月29日,責成儋州市土地和房屋徵收局牽頭解決。

徵收人員黎貴儂等人迅速對接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海膠八一分公司、海膠西培分公司、西培農場有限公司、南辰農場、大成鎮政府、南豐鎮政府等單位,聯合開展補徵地工作。南豐鎮水口村村民陳某起初不願意農用地被徵收,黎貴儂等人耐心講解土地徵收政策,解除他心裡顧慮,簽訂了徵地補償協議。3月4日,隨著最後 1棟小平房被徵收,該項目徵收完全部補徵建設用地,為儋白高速公路今年內通車贏得了時間。

現場交辦會是“專組”破解難題的利器。現場調查難題屬實後,“專組”負責人會當著企業負責人的面,把企業的難題現場交辦給政府職能部門,限期解決。

位於那大鎮東部新區的儋州市體育中心“一場兩館”項目,總投資9.7億元。近日,中國建築一局儋州區項目負責人李晶反映了幾個延誤工期的難題:“項目正在基礎施工,找不到旋挖樁機司機等特殊工種工人,缺少砂石等原料,混凝土攪拌站動不起來。”

3月4日,儋州市委“專組”工作人員到現場調查,當場開交辦會,把難題交辦給政府職能部門:儋州市人社局負責找特殊工種工人;儋州市鄉投公司負責河砂供應;儋州市資規局負責碎石供應。

1天后,旋挖樁機司機、電焊工、測量員等特殊工種工人進場了,河砂、碎石都滿足供應。3月6日,海南日報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旋挖樁機深挖樁孔,混凝土攪拌站機器轟鳴,剷車在挖填土方、平整場地。李晶說:“政府快速解決難題,辦事有效率。”

“專班”不是混日子

主動上門辦實事

投資商或施工方上門找政府解決問題時,問題往往已影響到重點項目復工或拖延了工期。為解決這一問題,儋州市委從相關職能部門抽調12名業務骨幹,成立專項工作班子;安排19名聯絡員駐點服務企業,上門“問診”。

聯絡員實行首問負責制,通過專人對接、電話問詢、現場走訪、報表收集等方式,第一時間收集上報,提出解決建議並跟蹤落實。“專班”人員檢查督促聯絡員,調查重點項目復工、防疫存在的困難,協調相關部門解決。

聯絡員駐點服務企業,能夠早發現問題,上報後早解決,推動重點項目復工和加快施工進度。3月3日,儋州市旅文局聯絡員黃曉鵬走訪駐點的濱海新區旅遊產業園時瞭解到,近期返儋省外工人多,雖有健康綠碼,但之前在工地工作的工人還是擔心被傳染,不同意他們住員工宿舍,嚴重影響項目施工進度。

黃曉鵬及時把發現的問題報告“專組”。第二天上午,“專組”開交辦會,責成儋州市衛健委、海南西部中心醫院等,分批為濱海新區旅遊產業園工人檢測核酸。當天下午,“專組”到施工現場辦公,承諾調動更多力量給急需復工項目的工人檢測核酸。3月5日,已給60名工人檢測核酸,並表示將投入更多人力和物力,儘快為首批852名工人檢測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可上班。

“專班”人員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解決難題,不解決不罷休。

儋州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工作人員張晉通被抽調到“專班”。“項目的鋼結構部分馬上要安裝,從省外來安裝工人約70人。”3月6日,張晉通到30萬頭生豬全產業鏈項目工地督察,投資方負責人徐瑜擺出了急需解決的難題:口罩缺600個、消毒水缺5公斤;省外工人需要政府幫忙點對點接送;持健康證的省外工人需要及時快速篩查,才能早上崗。

在當晚的“專班”例會,張晉通把企業的困難一一列出,並與有關部門對接:儋州市衛健委有消毒水,將盡快送到工地;投資方可購買儋州市衛健委採購的口罩,也可通過儋州市衛健委聯繫的經銷商買口罩;一定數量的省外工人到火車站或機場後,由儋州市住建局或人社局安排專車接送;儋州市衛健委負責對省外工人快速篩查。徐瑜說:“問題解決後,70名安裝工人上崗,工地就實現滿負荷施工。”

儋州市委書記袁光平說:“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需要進一步弘揚特區精神、椰樹精神,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儋州將盡最大所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全力以赴推動復工復產和經濟發展。”

(海南日報那大3月9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