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既然祖大壽墓在遼寧,那個多倫多的“祖大壽墓”又是誰的

小小的後金能夠打敗明朝,長驅直入佔領全中國,建立清朝,其中有一個很重要原因是後金利用了一大批投降的明朝文武官員,委以重任,以漢制漢,達到了連清太祖努爾哈赤本人也沒有想到會統一全中國,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以少數民族為統治者的朝代。


1.12 既然祖大壽墓在遼寧,那個多倫多的“祖大壽墓”又是誰的


●棄明投清的祖家軍


中國曆代有這樣傳統,統治者要為本朝修史。清從一開始就繼承了尊孔崇儒傳統,於是對於這批失節於明、有功於清的人如何定位入史成了一個難題。順治、康熙、雍正對此都沒有一個定論,直至乾隆,立國建朝已100多年,海內晏平,民富國強,應對這批二重性的官員下個結論了,乾隆開創了個先例,命人編撰了一本《二臣傳》以實事求是態度讓這批降臣兼功臣入史,在這批名單中有好幾個姓祖的,這些人就是俗稱“祖家軍”的,其中為首的就是祖大壽,他是吳三桂的舅舅,曾砲傷努爾哈赤,是個戰功累累的名將。後來因糧盡彈絕二次投降清軍。皇太極愛惜人材,不念舊惡,仍封他為總兵,隨軍南下後,1656年病死於北京。


過了360多年,想不到近幾年的一件公案又涉及至祖大壽:祖大壽的墓在哪裡。


加拿大多倫多的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以收藏亞洲文物而著名,尤其是中國文物,楊韋成曾兩次參觀該館。


亞洲館在底層,館中中國文物佔了絕大多數,展品種類廣泛,而且精品比比皆是。從青銅器甲骨文到明清的民間馬車,從南北朝的佛像到盛唐造型誇張的三彩冥器,還有連中國博物館也少見的清皇室燒製的玻璃器皿,它既有玻璃的纖巧,又有玉石的溫潤。而最為出名的是近100年來立在那裡的一組中國高官貴族的陵墓,展品的說明上說是清祖大壽將軍墓。它包括墓冢,一米多高拱形堆,八角形邊是八塊花崗石圍欄,上有精美鳥獸花卉浮雕。花崗石的拱門有六米多高,還有石供桌、一對高二米多的石頭文武官,跟二個石駱駝。


1.12 既然祖大壽墓在遼寧,那個多倫多的“祖大壽墓”又是誰的


●加拿大的祖大壽墓


據博物館介紹,該陵墓是博物館委託英籍皮貨商克羅夫茨,1919年在豐臺鐵匠營購得,整座陵墓重達120噸,克羅夫茨用馬牛等畜力先運至鐵路,再轉至天津上船,1920年運抵加拿大。


現在這樣高規格、有精美花崗石雕的古大墓連中國大陸都沒有,但遺憾的是整套陵墓中獨缺最重要的墓碑和墓誌,因為這兩樣東西上有文字,可以真正斷定這是誰的墓。賣墳的人講這是祖大壽的,博物館牆上還有一張很大的舊照片是自稱祖氏後人的賣墳人站在拱門裡拍的。近百年來博物館就以此說明是祖大壽墓。


祖大壽的第12代孫祖興彪根據祖氏家譜記載,清順治13年、公元1656年祖大壽病死於北京,受順治帝贈封“鎮國將軍”,遵順治帝旨意,永平府知府為欽差護送祖大壽靈柩迴歸寧興(今稱興城)故里,歸葬於鎮國將軍公塋,樹立有81字的龜趺碑。


1.12 既然祖大壽墓在遼寧,那個多倫多的“祖大壽墓”又是誰的


●遼寧的祖大壽龜蚨碑


時至2013年7月,在遼寧興城祖大壽的故鄉祖家墳兩河岸邊,發現了祖大壽的81個龜蚨碑,碑有40釐米厚,3米多高,碑面刻字6行81字。至此可以斷定加拿大的那個陵墓肯定不是祖大壽的。那是誰的墓呢?


在北京有祖家墳這地名,賣墓人謊稱是祖大壽是為了提高身價,但在那個年代三個普通農民要將外姓人墓冒充祖氏應該可能性很小,而且這是一座高現格的陵墓。


據祖興彪說,最有可能有這樣幾個人,都是祖大壽兒子。祖澤溥,葬於京郊右安門外莘橋;祖澤潤,葬於京郊清河永泰莊;祖澤洪,葬於京郊東直門外霸河。他們都受封子爵,有資格享受這樣的墓葬規格的。那麼三人中,究竟是哪一個呢?


楊韋成認為最有可能是祖澤溥,祖大壽長子,一等子爵,官拜福建總督,卒於1661年,據記載在1679年曾出土他的墓誌,墓誌由沈荃撰、楊正中書、劉光揚刻,墓誌出土地點是北京豐臺祖家莊,這和祖興彪說葬於京郊右安門外莘橋有出入,但有墓誌為證,豐臺祖家為其墓葬地莊應更為可靠。而豐臺祖家莊和克羅夫茨購買地點豐臺鐵匠營是同一個區域的。如果能考查出鐵匠營和祖家莊具體位置,則楊韋成們可下更進一步的結論了。


既然2013年後肯定祖大壽墓在遼寧興城,多倫多博物館該怎麼辦,今年2月楊韋成再度造訪該館,發現該館在祖大壽墓區內豎了一個如Ipad大小的熒幕,點擊後可見一個視頻,一名白人男子去中國遼寧興城訪問見到了祖大壽的墓碑。但博物館該區其他方面都未改變,包括說明牌上的文字。


祖大壽之墓在兵荒馬亂年代被盜賣至異國他鄉誠為悲劇,但卻在多市的博物館100多年中,安居廳堂,供人瞻仰;而按祖興彪的回憶和調查,遼寧興城的祖大壽墳及祖家墓地,在1962年及1974年二次被公社用推土機平墳,這也是目前在興城找不到祖大壽墳的原因。這個對比故事正應了古人一句話:“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關鍵詞:「慢·生活」感悟,「色·人生」雜談,「味·文人」隨筆,「庸·文化」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