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花授粉,種植的蕎麥為啥產量低,是有原因的

前言:蕎麥營養豐富,種植歷史悠久,是非常好一種農作物,顆粒磨面後可供人食用,蕎麥皮可用來製作枕頭,就連蕎麥莖幹也可來用來飼養牲畜,而且種植生長週期又短,可以不過分的說:“蕎麥渾身是寶”,是飢餓年代最為常種的“救飢補種”農作物。

不過根據人工種植蕎麥品種的不同,在種植中分為:甜蕎麥和苦蕎麥,甜蕎麥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普通蕎麥,而苦蕎麥也稱之為韃靼蕎麥。以下咱重點說一下農民常種的甜蕎麥高產種植和病害防治

異花授粉,種植的蕎麥為啥產量低,是有原因的

甜蕎麥如何種植才高產

選種:優良品種是提高產量的保障,也是在整個種植生產中不可忽視的環節。在選優良種子時,應選用純度高、抗病能力強的本地品種,這樣的種子適應能力強。尤其是在高寒地區選用抗逆性強、豐產穩定的早熟或中熟品種。

異花授粉,種植的蕎麥為啥產量低,是有原因的

地塊選擇:蕎麥適應性能力較強,在適宜的氣候環境下,即使是在貧瘠的土地種植,也能茁壯成長。但在土壤有機質含量較高,土壤結構良好、養分充足、通氣性能好的地塊種植,能顯著提高蕎麥產量和品質。雖然蕎麥適應能力較強,但土壤結構不好,通氣性能差,將影響蕎麥種植後的出苗和根系生長。尤其是黏土和重度黏土及沙質土壤,根本就不利於種植蕎麥。黏土土壤結構緊密,通氣性不暢,排水又差,在澆灌或遇雨時,水分不能滲透土壤下面,地表會出現水分含量太多現象。同時如遇太陽暴曬,土壤又會過快乾裂,很容易出現板結的地表。沙質土壤結構鬆散,在保水、保肥中能力很差,也不建議種植蕎麥。如在鹼性較重的土壤種植蕎麥,生長就會受到抑制,植株矮小,產量很低,所以要是土壤鹼含量大,必須採用土壤改良,方可種植蕎麥。

倒茬種植:倒茬種植是農作物種植生產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所以在種植中必須對作物進行倒茬種植,一來可以減少病害發生,再一個可以顯著提高產量,對土壤肥力也能很好的調節。蕎麥種植無需對前茬種植作物過於挑剔,種植中幾乎所有茬口都是可以種植的,只有不是重茬就好。通常在西北高原地區,多選用小麥、胡麻等茬口。

修整地塊:我們常種的普通蕎麥根系發育較弱葉片又大,出苗頂土能力較差,所以在種植前,一定要精細修整土地。如果土質不良泥土塊又多,極易出現苗子缺失現象。為保障蕎麥種植後出苗率高,對前茬種植收穫後的土地進行深耕細作兩遍,然後在耙耱平整,這樣就可以很好的修整土地。

施肥:蕎麥施肥一般多采用底肥以主、種肥為輔、追肥為補、有機加無極的原則。種植中尤其是追肥應以蕎麥出苗的長勢而定,如蕎麥在開花前,花蕾分化不良,也可補施一些追肥,優先選用的肥料有速效氮肥。而所謂的底肥,就是在修整土地時施入的肥料,這類肥料應以有機肥為主,選擇底肥時最好選腐熟好的農家糞肥、草木灰、牲畜糞便等。種植時應結合土壤貧瘠情況,施肥時也可加入些無極肥料,如過磷酸鈣、磷酸二銨或磷酸三銨等。另外也可根據蕎麥出苗後的長勢,噴施一些微量元素肥,也可很好的起增產作用。

下種:播種蕎麥時,深度以3~5釐米為好,千萬不能太深,種深了出苗會遇到困難,這主要取決於蕎麥出苗時都是帶葉片出苗的。種植後如果遇雨又及時天晴,在地表現白板結時,最好對地表進行疏鬆,以免板結後苗子無法破土而出。根據蕎麥品種來看,不同的品種頂土能力也不一樣。

播種時期:蕎麥基本上一年之中都可播種,播種時應根據種植地的氣候條件決定。以隴原家鄉甘肅隴南山區為例,蕎麥多采用春播和夏播。所以為保障蕎麥種植後的高產,種植時,應對當地氣候條件進行分析,通常在黃河流域冬小麥種植區也是多采用夏播,華南地區多秋播,亞熱帶地區基本上都是冬播。

播種量:播種量越大,出苗就會越密,導致植株個體發育不良,單株產量降低。播種量小,出苗就會太稀,單株個體發育良好,但整體種植地塊植株過少,產量也不會高。所以應根據地塊肥力、種植品種、播種時期確定播種量的多少。一般蕎麥播種時每畝用種子在5~7斤種子即可,尤其是我們甘肅隴南山區,畝植株多在3~5萬株左右。

藥物拌種:藥物拌種是防治地下害蟲及蕎麥病害有效的措施之一。蕎麥種植前先對選好的種子進行曬種、選種,然後用種子量的0.1%~0.5%五氯硝基苯粉劑拌種,可以防治蕎麥疫病、凋萎病、灰腐病。也可選用甲基異柳磷拌種,防治螻蛄、蠐螬等一些低下害蟲。

播種方法:蕎麥種植方法多采用撒播、條播、點播等。撒播種植時基本上都是先犁地,然後再把種子撒上,最後把地表耱平整。但撒播時最難掌握的就是種植密度,一般撒播種植後極易出現苗子成堆或稀不見秒現象。條播也是老輩人最常使用的方法,種植時主要依奈與牽引牲畜拉動犁地,不過隨著農機具的出現,現代人也用機械牽引犁地條播。種植時可根據品種的分叉力習性分寬窄進行條播。條播種植深淺一致,出苗也齊,還有利於中耕除草和田間管理。點播多采用人工開穴,下籽,在種植時費時費力,幾乎很少有人採用,這裡就不作過多講解。

中耕除草:中耕能疏鬆土壤,強化土壤透氣性,還能起蓄水保墒,促進苗子生長髮育。所以在蕎麥種植後,理應加大田間管理。中耕除草次數應根據土壤、苗子長勢、雜草生長情況而定。首次中耕多在幼苗6~7釐米時進行,中耕除草時發現有苗子過稠時,做一下勻苗即可,中耕也可結合培土追肥進行,中耕深度應在3~5釐米以下。

水分補充:

蕎麥是比較抗旱的作物,它的整個生長週期中,就數開花灌漿期需水最大。所以在蕎麥開花前依據雨水多少確定是否補充水分。

花期管理:常種的普通蕎麥,都是異株開花授粉,成籽率基本上是花數量的10%~60%上下。所以為了提高產量,種植戶很有必要為蕎麥創造授粉條件。最常使用的方法是在蕎麥種植地放養蜜蜂,可很好的提高結籽量。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應採用人工授粉,常使用辦法是在蕎麥盛花期,間隔兩天左右,在晌午時分把繩子放在植株頂部,繩子每端由一人輕輕拉動,這樣就會使植株晃動授粉,也可用長木棍乾花授粉,但千萬不要損害花朵及莖幹。人工授粉不易在露水大、雨天及清早雄株花蕊沒開放的時候進行。

適時收穫:蕎麥的開花期較長,通常種子成熟會早晚不一,所以在收穫時,應適時查看蕎麥成熟狀況而定。成熟後蕎麥的籽粒極易脫落,當發現植株上三分之二的籽粒呈褐色時,就可以完全收割了。收割時應在早、晚進行,避免籽粒在人為的晃動下掉落在地。

異花授粉,種植的蕎麥為啥產量低,是有原因的

以上是關於蕎麥種植的觀點,希望對種植戶有用,點擊右上角關注鄉村隴原,咋一起說說咱農民自己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