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糧食價格還能漲上去嗎?

用戶8051396300739


從目前情況看,糧食漲價的可能性不大,這是因為:

一是國家糧食連年豐收,據有關部門公佈的數據,中國人均佔有糧食472公斤,既944市斤。

二是市場糧食供大於求,價格穩定,並且能穩定相當一段時間。

三是國外糧價低,進口大豆等糧食,相當便宜。

糧食不漲價,平民沒意見,農民受不了。但現在是市場經濟,市場說了算。國家不可能隨意提高糧食價格,導至市場混亂。國外的辦法是加大農業補貼,補貼都在糧價的40%以上。但中國補不起。因為外國的農民少,只佔總人口的2%至8%,而中國農民佔總人口40%以上,哪個國家也補不起。


琿春徐飛768


不知指的是商家的糧食價格會漲,還是百姓手中的糧食上漲!我家江西的,父母都是靠種田養家的,記得08年左右,糧食持續上漲,家裡種的田就更多,把我五公里外,外婆家的田都種了,舅舅們都在廣州,到我長大,現在過去十年,現在這兩年老爸種的田,連自己都要養不活了,糧食掉價太厲害,現在在策劃田地承包,很多百姓都要出去打工了。昨天在新市看到人才市場招聘有個六十歲的大爺拖著行李,在打聽工作,好多人都說不要,看著心裡酸酸的!還在想怎麼大爺六十了,都還要在外拼搏!感覺生活太難了。哦還有商家糧食,應該會上漲,現在物價那麼高,層層都漲,哪層不漲就生存不了,我是做食材配送的,賺的就是一點辛苦錢,中間商,漲價了,我必須也漲,畢竟糧食不是我種的,是我買來的,不可能做虧本生意的。我發現一個問題,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所有的東西都是先從哪裡漲?



江南食材蔬果配送英子


漲吧,光說給企業退休人員漲工資了,一月不到150元至200元,和沒漲一樣,反而生活更底了,錢必須留給醫院,還要為死做準備,為什麼哪,食品價格每天都在漲,活著吃不起。醫院看病檢查多吃藥少花錢多,按百九之九十五報銷,住一次院一萬至二萬有時還要多。按一次住院花一萬五千元,百分之九十,自己花1千5加上自費藥進口藥,真報打到百分之八十,自己一月的退休費花上了,要病歷害點包括吃藥就得2至3萬,我腫留(癌)切出不到兩年自己花了近7萬,所以活不起。現在墓地5一IO萬買不上所以死不起。這就是漲的工資。


用戶3852638223821


只要不發生戰亂,糧食價格就不會漲上去!

原因是中國的糧價太高了!

俗話說“糧貴傷民,穀賤傷農”,糧食是人類生存的基礎,不吃飯都得餓死!所以,無論哪個朝代,在社會的發 展的哪個階段,糧食都是一個國家的根本,是人民的必需品。糧價過高的結果是社會生存成本居高不下。聽 我分析一下,國家為什麼要改革?怎麼改革?是怎麼影響糧價的?

十幾年來,國家的糧食價格增長是為了託底糧價,保護農民的利益;隨著社會的發展,沒辦法,成本太高的話直接制約社會工業的發展。改革,只能犧牲現有農民的利益,確保國家工業體系的健康發展。中國現階段農民種植的土地過於分散,不利於機械化的實施,限制中國農業的現代化、機械化發展,而且中國農村老齡化嚴重,農村勞動力嚴重不足。取消補貼,讓糧價持續低迷,既限制了種糧戶種植糧食,從根本上阻止了小規模種植糧食戶,又促進了農村土地改革,進而可以激發一批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到農村尋求農業生產致富,間接的補充了農業生產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只有糧價降下來,才能促進中國農村耕地的合併與集約化發展,發展機械農業與智能農業,降低生產成本,增加國際競爭力。

現在你應該明白了吧,中國的糧價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漲,只會持續下跌,種糧農民不要指望種糧能掙錢,一定要看清趨勢,儘早學會一技之長,融入到社會改革的大潮之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不要沉浸在社會改革期的陣痛中不能自拔,也不要怨天尤人,抹黑社會不公。國家的穩定發展一切都是為了人民!


農田耕者


糧食稍微會上漲的,但是不會漲得太高,

幾年前大米一塊多,如今好的大米2.8元

水稻幾年前1.1/1.2。如今1.3/1.4元

幾年前玉米0.7元,如今1.3元每斤

現在的農村越來越多的人把水田荒廢,因為從七八年前,農民都知道幹農活一年不如去打工半年,辛辛苦苦幹農活一年到頭沒什麼錢,如今醫院燒錢厲害,物價飛漲,只有糧食怎麼漲都差不多高不到哪去,頂多漲個幾毛錢。所以大部分農村人開始進城打工。只留老人和小孩,幾年過去了,時間也變了,時代也發生改變,但是物價一直都在上漲。種地的人雖然還是很多,不願意種地的人也不少,

大規模種植的人不光提供給人吃,還提供給酒廠,但是不種地的人只有購買才有得吃,

當供應大於需求時,自然會降價,當供應小於需求時,自然會上漲。

現在屬於供應持平於需求,但是糧食在商業用途處於供應小於需求。所以我認為糧食還是會上漲。




眾合三農


現在已經漲上去了,玉米1塊多,開始7毛多,小麥是穩中有升,目前糧食價格一片大好形式 ,玉米漲價的主要原因是養豬業的興起,隨著豬肉、雞蛋價格的持續攀升,玉米還有上漲的空間,所以玉米的價格不會跌,玉米價格會伴隨著豬肉價格持續走高。

目前糧食價格已經攀升,漲幅明顯的是玉米,主要是受豬肉和雞蛋價格的影響,所以一個行業要牽涉多個行業的聯動,豬肉價格的上漲牽涉到牛羊肉價格的上漲,這原本就是一個行業,很多人問豬肉漲價了吃其他肉不行嗎?肯定行,牛羊肉是豬肉的兩倍,價格更高,豬肉你都嫌貴,恐怕更不行吧!

不是還會上漲嗎?已經漲上去了,目前玉米是緊俏貨物,前期已經賣出去很多,目前存儲量不大,伴隨著豬肉、雞蛋價格的持續攀升玉米還會不斷漲價,雖然玉米馬上收穫,但是價格不會跌,目前養豬業已經復甦,大量養豬場需求缺口很大,養雞戶也不斷增加,所以後期玉米的需求量還會不斷增加。

玉米價格會和養豬、養雞持續,豬價的回落肯定會導致玉米價格的下滑,今年春節前玉米不會便宜,對種糧戶來說是個好消息。


大海傳媒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2019年,今年的大多數糧食都不會漲價,包括稻穀,小麥以及大豆在內,都是如此。而至於說農民是否還能賺錢,並不是我說喪氣話,種地掙錢倒是不難,難的是通過種地來掙大錢。按照傳統的農業種植方式,指望自家的幾畝薄田就想實現發家致富,帶來很豐厚的收益,是肯定沒有可能了。在今年,除了玉米價格有一定的上漲空間以外,包括大豆,稻穀以及小麥在內的三大糧食作物不但不會出現漲價的情況,而且還有繼續走低的可能。而在這種情況下,2019年種地還能掙錢麼?

2019年:三大糧食作物價格繼續走低為什麼筆者會這麼說呢?這還要從我國的收儲制度改革說起,我國將繼續推進稻穀以及小麥的收儲制度改革,調低其收儲價格標準。2018年12月,2019年的小麥託市收購政策已經公佈,國標三等小麥收儲價格標準在去年的基礎上再度降低0.03元每斤。而不出意外的話,2019年1月初,本年度的稻穀託市收購政策也會如約公佈,屆時,降低2019年的託市收購價格標準也是必然之舉。所以,整體來看,2019年我國稻穀以及小麥這兩大口糧作物的市場價格走低是板上釘釘了。而至於說大豆,則更是“爛泥扶不上牆”,在進口大豆的節節進逼以及國內市場需求低迷的“夾擊”下,別指望它的價格能在今年有什麼好的表現!








vg川小羅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真是讓我自己無法接受啊!因為在今年小麥收穫的時候,我就發過一些小麥豐收的視頻和文章。可惜真是讓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就是在豐收的年景真的無法做到增產又增收嗎?

先來談談我們這裡今年小麥的收成吧!還是毫不誇張的說今年我們這裡的小麥平均畝產可以達到1000斤以上,但是小麥的價格從剛開始收穫的時候每斤可以賣到1.12元,但是在6月7號下午的一場狂風暴雨把所有沒有收割的小麥都給颳倒伏了。於是小麥的價格也一下子掉到了每斤1.03--1.04元每斤。(那個時候我們這裡的小麥有80%以上的都沒有收穫)到現在為止我們這裡的小麥收購價格依然是1.04-1.05元每斤。對於今年下半年糧食價格的行情走勢作為一個農民來說我覺得應該會出現這幾點不確定的因素:


首先說小麥的價格行情走勢可能會在冬季的時候出現上漲的趨勢!對於我們老百姓往年判斷的習慣就是在中秋和國慶雙節期間,會出現上漲行情的可能性不大了。到目前為止我們老百姓的家裡的小麥基本上出售完畢了,所以現在麵粉廠自己糧食收購站都囤積好了,並且今年小麥的指導收購價格是1.12元每斤。由此可見小麥的最高價格應該不會超過1.2元每斤。

其次就是咱們國家糧食的儲備比較豐富,況且糧食的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基礎,所以價格行情的變化不會想經濟農作物那樣貴的離譜,便宜的時候也是沒有人要。糧食價格的穩定是我們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和諧幸福的根本。所以我絕對今年玉米和小麥的價格還有可能會略低於去年的價格。


豫東小農


目前已經初秋時節,再過一個月的時間,將進入新糧收穫季節,可以說糧食價格牽動著每個種糧人的心,那麼今年的糧食價格還能不能漲上去呢?下面結合當前的市場情況,和大家聊聊自己的看法。



第一,先說說小麥價格情況。目前看,幾大主糧作物中,小麥價格已基本確定,受託市價格下調、庫存量大、今年增產等原因,小麥價格持續走低,截止目前全國小麥價格維持在1.10~1.15元/斤,不過還好近日小麥價格,受麵粉消費拉動,麵粉加工企業開工率有所回升,以及年末大消費的預期,預計未來幾個月內小麥價格將呈現穩中偏強走勢,或將每斤能有2~3分錢的上漲幅度,達到1.12~1.18元/斤。



第二,接著談一下水稻行情。影響水稻價格的因素有三個:一是託市收購價格,水稻作為主要糧食作物,今年年仍有保護價格,去年持平,即早先到每斤1.20元,中晚先到每斤1.26元,金稻每斤1.30元。二是到庫存量,目前水稻庫存量仍在1億噸以上,並且2016年以前的稻穀居多,去產能任務較重,對水稻新糧價格會有一點影響。三是是今年水稻的生產情況,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顯示,今年稻穀總產預計2.106億噸,消費量為1.941億噸,稻穀出現結餘1600萬噸,供給比較寬鬆。通過上面分析來看,三個因素中沒有一個有利於價格上漲,所以今年到我家玩,應該比2018年有所回落,目前天早秈稻價格已有所體現,低至每斤1.08~1.15元,潮糧價格只賣到0.8~0.9元之間。中晚秈稻預計價格1.22~1.26元/斤,普通粳稻1.28~1.35元/斤,之水稻價格上漲比較困難。



第三,談一下大豆價格情況。目前市場大豆價格比較穩定,主流價處在1.70~1.80元之間,以質論價比較明顯。由於我國大豆需求量較大,1.1億噸左右的需求當中,國產大豆只有1500萬噸左右,所以大豆價格受國際大豆價格影響較大,由於國際大豆生產成本較低,再加上今年大豆主產國巴西、加拿大、美國等地豐產,再加上生豬養殖量的下降,今年大豆價格並不樂觀,收購價格能夠維持或略低於在目前的水平概率較大。



第四,最後後談一下玉米價格。玉米也許是幾大糧食作物中比較樂觀的一個品種,後期價格會有一定上漲空間。主要原因是今年由於實施大豆振興計劃,玉米麵積有所下降;再加上庫存玉米已經拍賣成交2000萬噸左右,目前只有5000萬噸左右的庫存,庫存壓力比以往年份大幅降低;今年玉米預計產量2.554億噸,玉米缺口2256萬噸,比2018年增加1096萬噸。從這幾個因素來看,都比較有利於玉米價格上漲,但由於今年如存欄量的下降,飼料玉米消費受到影響,所以玉米價格上漲的空間比較有限,預計年底前有望達到2100元/噸。

總體來看,除了玉米以外,其他三種糧食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不大,也不具備大跌的可能,維持在去年或略低於去年的水平概率較大。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三農廣訊


玉米糧價上漲需要原因

一:2019年春播及夏播玉米種植面積縮減

物以稀為貴

二:豬牛羊上漲養殖業的復甦,玉米需求增加

玉米去庫存

三:玉米深加工企業完善增加產能

玉米轉化需求大

四:通過進口大麥玉米今年也許成本高

新糧優糧要走俏

以上觀點不可作為市場商業依據

看到這裡了!就用您豐收的手 點個贊吧!

三農信息持續為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