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友要给6颗星,这本书绝对够得上“颠覆认知”

朋友曾给过我一个忠告:慎用“颠覆认知”这个词,因为它太夸张了。

但形容这本书,我一定要用“颠覆认知”这个词。​

那么,当我说“颠覆认知”时,我在说什么呢?

村上春树在他的随笔集《我的职业是小说家》里谈到这样一个经历:

当他15岁那年初次听 The beetles《请取悦我》这首歌时,身体为之一颤——他觉得那曲调帅气极了,简直与众不同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不过村上春树又说:如果如今的一个15岁少年头一次听 The beetles,纵然也会受到触动,却难以体会到这音乐“史无前例”的地方了。

为什么呢?

因为在村上15岁的年代,The beetles 的音乐是对前人的反叛,是打破常规。但到了今天,The beetles 成了流行音乐的“经典”和“标准”。当大众都习惯了这类曲风时,自然不会知道它们初现时给当时的人带来的“史无前例”的感受。

我举村上的这个例子是想说,“颠覆认知”的感受产生的前提,是知道某个领域原先的共识是什么。

就好比说,如果我们不知道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前人们如何理解人类的起源,就不能感受到《物种起源》带来的冲击力有多大。

铺垫这么多,只是想表达:我们该怀着什么样的期待,去理解我推荐的这本书的颠覆性。

这本书就是《情绪》。从书名就能看出,它谈的主题是人的情绪。

书友要给6颗星,这本书绝对够得上“颠覆认知”

具体说,这是一本科普向的书,主要回答了这么些问题:情绪是不是天生的?人类的情绪是不是共通的?人的情绪表达方式是不是相同的?是否存在所谓的理性与动物本能的斗争?……在科普的基础上,作者也介绍了一些调节情绪的实用建议。

这本书的作者莉莎·费德曼·巴瑞特是美国心理科学协会(简称APS)主席、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也是TED演讲人。

如果你对有关“情绪”的知识感到好奇,那么这本书适合你;但如果你只想快速地了解如何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本书可能会让你有点失望。不过我相信,如果你能够理解“情绪”是怎么来的,你就自然能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了。

书友要给6颗星,这本书绝对够得上“颠覆认知”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在情绪研究领域,有一位心理学家很重要——保罗·艾克曼。在20世纪60年代,保罗·艾克曼和他的同伴进行了一个著名实验:

他们设计了一组面部表情的照片,一共6张,分别代表6种基本情绪(如下,顺便做个小调查:看下面6张照片,你能猜出他们的情绪吗?)。

书友要给6颗星,这本书绝对够得上“颠覆认知”

他们给被试者观看这6张照片,并提供6个情绪词汇,让被试者选出最能表达每张照片情绪的词汇。

他们希望通过这个实验,来研究人们识别情绪的能力,他们还去新几内亚进行了这项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科学家们得出结论:来自不同文化的人都能识别这些的情绪,因此,人的情绪感知是共通的,情绪的表达形式也是一致的。

通俗地说,不管你来自哪里,有什么样的成长背景,你都能理解其他任何人所表达出来的情绪,而且,在不同人身上,同一种情绪所对应的生理反应(包括相应脑区的活跃)以及面部表情是一样的。

这也意味着,无论你处于什么样的情绪中,我都能通过你的表情等外在状态准确感知到你的情绪。

换句话说,我们的悲喜是相通的。你突然提高音量、大拍桌子,我就知道你愤怒了;你痛哭流涕,我就知道你正处在悲伤中;你手舞足蹈,咧开嘴笑,我就知道你很快乐。

看起来,这个结论特别符合我们的日常经验。而且,这也是学界对情绪的主流观点。

然而,《情绪》的作者巴瑞特就不同意这一观点,她进行了新的实验,发现所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都能识别相同的情绪表情”根本不存在。

可是为什么呢?难道我们前面提到的保罗·艾克曼在实验中造假吗?并不是。

只不过是因为这两种实验的前提条件有一些区别。这里我就不具体展开了,如果你对实验细节感兴趣,可以亲自读一下书的第1章和第3章。

书友要给6颗星,这本书绝对够得上“颠覆认知”

再来看一下这6张照片,如果我给你6个词汇:快乐、恐惧、惊讶、愤怒、悲伤、厌恶,你能将它们一一对应吗?

巴瑞特还进行了其它实验,推翻了传统情绪观的诸多观点,比如:某种情绪具有通用的表情,某种情绪具有特定的生理变化模式,某种情绪的产生可以对应到大脑特定脑区的运作,等等。

总的来说,她认为情绪不是天生的,不是共通的,没有一致的表达形式;不管是身体反应方面还是大脑中都不存在特定情绪的“情绪指纹”;从“理性与本能的冲突”角度理解情绪也是错误的(这个观点我就曾经写过很多次)。

那么,向主流开战的巴特瑞到底有什么发现呢?

你是你的体验的建筑师

巴特瑞在书中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读研究生时,一个男同学约她出去。她坦诚,自己对那个男孩并不是很感兴趣,但那天她在实验室工作了太长时间,过于疲劳,因此她就同意了。

他们在一家咖啡店聊天,奇怪的是,她好几次感觉自己脸红了,胃也开始颤动。有了这样的身体反应,她觉得她一开始的感觉错了——

她不是对这个男生无感,相反,他很有吸引力。当他们分开时,她同意了他下次约会的邀请。

后来她回到公寓,刚一开家门,她就吐了,而且还感冒了。所以,她和男生约会时的脸红、胃部不适有了新的解释——她只是生病了。

那么,约会时巴特瑞感受到的被吸引是怎么回事呢?是她错误地将生病时异常的身体反应,解读为心动的感觉。

我们就借助这个案例来看一下巴特瑞的情绪理论以及构成她理论的几个要素。

简单说,巴特瑞认为,情绪不是对世界的反应,相反,你是你的情绪的积极构建者。你的大脑根据过去的体验所形成的概念,给你的感受赋予意义。

在巴特瑞的理论中,有两个要素很重要。

其中一个要素是“内感受”。内感受,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你的所有感觉,冷、热、痛、颤抖、心跳加快等感觉,都算是内感受。

内感受网络负责着身体内能量的分配,它会根据过去的经验,预测你的身体在每时每刻需要的能量,从而调节身体各组织释放能量。

比如,如果它预测你需要逃跑,就会指挥肾上腺释放皮质醇,从而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为细胞迅速提供能量。它还会相应让你深呼吸,总之都是在为你的身体运动做准备。

反过来,当你的身体预算负担过重时,你的内感受也会受到影响,最终你的情绪也会受到影响。想一想,当我们身体疲劳时,情绪是不是也会变得低落?

理解巴特瑞情绪理论的另外一个要素是“情绪概念”。概念是人类大脑构建出来的,构建概念是我们感知世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

我们观察事物的外形、质地、用途等维度的特征,将某些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归入同一个类别,并为这个类别命名,这个过程大致就是我们为事物创建概念的过程。

人类关于情绪的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后天习得的。而且巴特瑞认为,是通过一种被称作“统计学习”的方法习得的。关于“统计学习”,如果感兴趣,你可以阅读书中第5章。

这里稍微解释一下我们是如何习得情绪概念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绪实例”。所谓情绪实例,就是你从小到大每一次的悲伤、快乐、愤怒、惊讶的情绪体验。

从这些单次的情绪体验中,你能够总结归纳出属于某种情绪的普遍特征,从而获得关于某种情绪的概念。

有了“内感受”和“情绪概念”这两个元素,我们就可以简单地理解一下巴特瑞的情绪理论了:

内感受每时每刻都伴随着我们,如果内感受不发生变化,我们一般不会意识到它。但如果它发生了变化,比如脸颊发热、心跳加快、呼吸急促,那么我们就会感知到。

当我们的内感受以及我们所处的情境,与我们已有的情绪概念十分符合时,大脑就会将我们当时的感受解读为一种情绪,就像巴特瑞的大脑将她约会时的脸红、胃部颤动解读为心动一样。

所以巴特瑞说:你是你的体验的建筑师。

悲喜相通,需要社会共识

我在前面介绍过,巴特瑞的实验室通过一些实验,发现情绪并不是人类共通的。一些偏远部落并不能识别西方式的情绪表达,因为他们未曾习得西方式的情绪概念。

有学者研究不同文化的情绪词汇与当地人的情绪体验,也发现,有些国家由于有更丰富的情绪词汇,当地人也能够体验到更丰富的情绪。

毫无疑问,文化会影响人们的情绪概念。因此,理解巴特瑞情绪理论的最后一个关键点就是社会文化。

巴特瑞认为,情绪概念成立的前提,是人们对某些情绪具有集体意向,也就是说大家达成共识,具有某些特征的那个东西可以被归类为某种情绪。

就好像只有我们承认央行发行的钞票能够承担货币的功能,这钞票才能变成货币一样。要想让别人知道你很“愤怒”,你们需要就“愤怒”这个概念达成共识。

因此可以说,要让人类的悲喜相通,就需要社会共识。

写到这里,我似乎更加能够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很多时候会感叹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

不妨设想一下,有这么一个出生于和平年代、从小备受呵护的人,TA从小到大遭受的最大打击,大概就是高中时向喜欢的人告白却遭拒绝。因此在他情绪字典里,“悲伤”这个概念所对应的体验也仅仅是轻微的悲伤。

那么,TA能体会遥远的战争年代里那些沉重的苦难吗?能体会眼下这场灾难中那些不幸者所遭遇的痛苦吗?

恐怕是不能。

日常生活里,我们与朋友交流,也需要应用情绪概念,去构建情绪实例,从而与朋友产生共情。

当对方感到恐惧时,你能否构建出相近的恐惧实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们能否有很好的沟通,也决定了你能否很好地安抚你的朋友。

因此,如果想和朋友更好地交流,双方最好能够同步一下彼此的情绪概念。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最后,简单介绍一些巴特瑞提供的帮助你掌控情绪的方法。

首先,保证充足睡眠、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它们你能帮助你维持身体预算的平衡。前面我们提过身体预算平衡对情绪的影响,所以这一点应该不难理解。

其次,丰富情绪词汇,提高情绪粒度。情绪粒度越高,你的大脑越容易匹配出与当前情境相似的情绪实例,你也就能理解自己出现某些感受的原因,也能更准确地进行自我调节。

学习新的情绪词汇、阅读、看电影、外出旅行、尝试不熟悉的食物,都有利于提高情绪粒度。

第三,记录积极体验。这个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微调情绪概念,强化积极的情绪概念,从而有助于我们从积极的角度构建情绪。

最后,试着将一些感受解读为单纯的生理感觉,不要把它们解读为一种情绪,从而影响你对世界的认知。当你的视角改变了,你感知到的世界也会发生改变。

你可能发现了,这本书中介绍的调节情绪的方法,跟很多情绪管理心理自助类书籍的建议很相似。也许你会感到失望。

但我是这么想的:从另一方面看,某些方法被很多人从不同角度验证,不正说明这些方法可靠吗?

美国最高法院的法官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曾说过:“对于无知的简单,我不屑一顾;而对于超越复杂后的简单,我全力以赴。”我觉得,这本书所提供的“简单”的方法,正是那种“超越​复杂后的简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