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踐行十年,我與零廢棄的恩恩怨怨

原創: 陳立雯 (零廢棄領域實踐專家,農村垃圾分類推行者)

「真人真事」踐行十年,我與零廢棄的恩恩怨怨



大家好,特別高興跟大家分享零廢棄的生活,我跟樓蘭商量題目的時候說叫什麼好,我更喜歡我們最後定的這個題目——跟零廢棄的恩恩怨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零廢棄的生活在中國,尤其目前來講還是相對新鮮的事物,雖然我已經快踐行了十年。我接下來會說我是如何與垃圾問題結緣,深受哪些影響,然後逐漸走向不斷減少垃圾的過程。

我是2006年跟垃圾問題結緣的,而第一次真正的接觸垃圾問題是在2008年。我人生中的垃圾問題或者是零廢棄生活的啟蒙者,也我要特別感謝的人,她就是我上學做志願者時的一個老師,叫文衡鳳。她也成為我第一份工作,在地球村工作的同事。我跟她第一次認識是在2008年的夏天,在她的一次垃圾分類活動上。我從那時開始深刻地瞭解到垃圾的問題,然後慢慢地開始意識到垃圾,尤其是塑料的危害。

那時候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塑料的問題。我上學的時候,我們食堂會都掛著一排塑料袋,每個同學在打完飯以後可能會用塑料袋裝著回宿舍。我第一次碰到這個塑料的問題以後,我很果斷地停止使用任何形式的塑料袋。

而那一年又發生了很大的事情,就是2008年6月以後,中國的限塑令出現。限塑令給我的印象是很深刻的,當時學校櫥窗的塑料袋第二天全部撤掉了。

所以我對於垃圾問題以及零廢棄的生活,實際是從塑料開始的,在那之後,我開始不用塑料袋,出去買東西能放到包裡的就放到包裡。再到後來第二年我開始參加工作,跟文衡鳳文姐開始共事,在這個過程當中,尤其是2009年這一年,開始拒絕使用所有一次性用品。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漸認識到,該怎麼去替代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的問題。

你只要意識到問題,就會慢慢尋找解決問題的道路。現在我包裡經常會有帶幾樣東西的習慣,大家可以看看是不是可以嘗試去做到。一個是備一雙筷子,可能是竹子的或不鏽鋼的。這都不是我買的,我去開會的時候可能人家送我的或怎麼樣的。我的第一雙不鏽鋼筷子是文姐送我的,我一直保留到現在。另外還有手絹,我從2009年開始幾乎沒有用過餐巾紙,包括去餐館吃飯也從來不用。我覺得很正常,對我來說生命沒有什麼不習慣,我就用手絹,甚至於不帶手絹的時候就用手擦一擦。

其實這是吃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覺得零廢棄的生活當中,包括吃穿住行之類的。吃方面,主要是我剛才提到的筷子、勺子、手絹之類的工具。在書包裡我就用小手絹包著筷子,或者是去不同的場合,別人送的小東西,如筆袋這樣的東西來帶筷子。在生活中,也可以找其他的可隨身攜帶的非一次性用品的工具。

另外一個我覺得非常重要的點就是,買什麼樣的東西怎麼買東西。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包裝的問題,而包裝問題裡面比較嚴重的是小包裝和塑料包裝。我這些年其實形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拒絕買小包裝的食品,不管是任何形式的加工食品我一般都不吃,那其實會用到包裝的是去菜市場。

我個人是比較堅持的,就是說我去菜市場買菜,比如不管是我買葡萄、其他水果,還是買蔬菜,即使上面有很多泥土,我覺得放到我的包裡都是沒有問題的,我回家洗袋子就可以了。我在北京這麼多年沒有搬過家,然後我去菜市場開始用布袋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問題。比如賣菜的人會下意識把菜裝到塑料袋裡面,因為這是他對其他任何顧客的下意識動作,所以你要做的就是,不要用塑料袋,你一定要堅持,你不堅持的話他還是會把菜或水果裝進塑料袋裡。從這一點來講,我覺得一定要的就是堅持。

「真人真事」踐行十年,我與零廢棄的恩恩怨怨


這裡我覺得大家要突破一個觀念。比如後來菜市場的很多人都認識我,原因就是我拒絕使用塑料袋。他們都認為如果大家都像你這樣就好了,因為塑料袋對他們來說是很大的一筆花費。我問過市場裡的一個賣菜的人,他說他一年光塑料袋就要花一萬多塊錢。你可以算一筆賬,如果這一萬多塊錢不需要,那麼它就會成為他的純收入。另外一個就是剛才提到的堅持,當他把菜給你裝上塑料袋,你要有勇氣把菜從塑料袋裡拿出來。就是堅決的告訴他,我不需要塑料袋。

我覺得你要突破自己心裡的障礙,因為我知道有些人會認為,比如說我出去的時候,在路上看到有些東西要買,但是沒帶布包怎麼辦,那我就會把東西放在我的書包裡,因為我覺得無所謂,大不了就是等書包髒到一定程度以後再去洗包。每個人對髒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你認為塑料包裹起來的東西就是乾淨的,但塑料造成的危害是非常很大的。

尤其是現在大量的蔬菜用帶有甲醛的一種膠把菜纏住,大家不要買那種菜,那個味道非常明顯,是甲醛的味道。除了生的蔬菜水果以外,還有就是熱的熟食。我曾遇到過一些問題,比如我出去時在路上餓了,正好沒到吃飯的點或沒趕上吃早飯,可能會在路邊買煎餅或包子其他的,我曾做過很多的事情是直接用手抓著就走,而不是用塑料袋去盛這些熟食。

「真人真事」踐行十年,我與零廢棄的恩恩怨怨


比如買包子是直接用手抓的

賣東西的人,也像賣菜的人一樣,會有下意識的動作,馬上給你裝袋。所以你要在第一時間阻止他,如果你阻止來不及的話,他馬上就給你裝了。因此你在買東西的時候就要告訴他,說我不用塑料袋。往往別人都會反問一句,你不用塑料袋怎麼拿呀,我說我就用手拿。後來慢慢地,我覺得要有一個預警,就是一定要提前告訴賣的人,這樣他一出鍋你就用手拿過來了,否則的話他還是會給你裝到塑料袋裡。而我特別忍受不了的就是用塑料袋裝特別熱的食物,這可能也跟我對塑料袋的認識有一定的關係吧。

說完生食和熟食,下面就說外帶食品的問題了。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帶飯去單位的習慣,或者是需要做這件事情。我記得我2009年在北京地球村工作的時候,我們中午在單位吃飯,我有一段時間是帶飯去的。我就自己縫了一個布包帶饅頭,因為我喜歡吃麵食,還有一個飯盒放炒好的菜。所以,那段時間我又重新拿起手工這個事情。我覺得只要你想,辦法肯定是有的,問題是你要不要想。

對於外帶的食品,我覺得大家可以就是說,比如出差的時候路上可能想去喝粥的話我都會用飯盒帶著,或者身邊沒有東西了,我可能弄張紙包住蘋果就塞到包裡面了,或者是布袋都直接裝食物,這個對我都不是問題,因為大不了洗一下。所以熟食或者外帶食品,我覺得是一個挑戰,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突破。我吃素,又特別喜歡豆腐,如果我在外面碰巧遇到有賣豆腐,而我沒帶飯盒,那我乾脆不買等我回來拿飯盒了再出去買。

「真人真事」踐行十年,我與零廢棄的恩恩怨怨


比如火燒是用籃子裝回來的

從這點上來講,你一定要考慮能不能約束自己,在一些場合的時候能不能堅決一些,從第一次嘗試然後慢慢變成習慣。就像我直到現在沒有支付寶,很多人會奇怪說你沒有支付寶怎麼活呀,我說我覺得我活得挺好的。支付寶實際上是中國第一代開始電商支付的平臺。我記得2010年在網上買過一個包,是別人幫我支付的。從那以後我再沒有在網上買過東西,因為我受不了網購包裝的問題。從這一點來講,雙十一對我一直都是陌生的。

快遞的問題,包括網購,我是一直堅決抵制的,很簡單,這兩年關於快遞產生的包裝問題以及垃圾問題討論得越來越越多了。其實在網購最初興起的時候,大家對這方面的關注是不夠的,但因為我做方面的,所以意識是非常清醒的。我在網購這方面是堅決不做的,除非是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包括快遞。一般,比如在北京市內,能出行的話儘可能出行去送。因為大家在北京也難得見面,送東西也沒有必要非得郵寄,去朋友那就直接帶,還可以見見面。

因為網購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必將會碰到不合適的,比如網購十件衣服可能最後穿八件就不錯了,所以無形當中帶來的不匹配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我印象種,特別是我第一次在網上買的那個裙子,是我後來沒有穿多久的一件衣服。這是不符合我個人的消費理念和觀念的。所以從減少垃圾和零廢棄的生活角度來講,我覺得大家一定要儘可能的買和自己匹配度最高的東西,不管是衣服還是用的東西。我覺得這裡面有一個理念對我非常重要,也跟大家分享。我在2011年的時候,有一個菲律賓的朋友來北京,我們一起去買東西,她要買禮物給家人,然後她說了句話對我影響特別深。

她當時嘴裡面默唸說,這件旗袍很好看,要不要買給女兒。然後,她好像意識到,真的是她需要的還是我就是想買給她而已?所以說在平時的購物當中,這個東西是你需要的還是你想要的,你一定要分清楚。從零廢棄的角度來講,你肯定是買你需要的,而不是買你想要的。因為慾望是非常強大的,你想要的東西永遠都買不夠,永遠有慾望,想買更多的東西,更多的所謂想要的東西而不是需要的東西。所以大家買東西的時候要有一個理念在,就是買自己需要的,不買自己想要的。

要儘可能地抵制網購啊,因為我覺得網購帶除了包裝問題,對我來說還有另外一個問題,環境正義的問題。怎樣才能夠減少包裝盒,最大可能實現零廢棄呢?就是本地購買,買本地的食品、農產品等等本地產的東西,因為一方面可以減少環境影響,另一方面減少包裝。因為除了平時吃的東西,還可能會去商店買加工食品。

平時我需要乾麵條比較多,我買麵條的一個標準是,不買塑料包裝的。因為現在塑料包裝的乾麵條非常多,有的是一層塑料,一層紙外加一層塑料包裝等等,這樣的情況下我都是買一層紙包裝的而不是塑料包裝的。從產品上來講,儘可能買簡易包裝大包裝的,而不是小包裝。我一般都是在社區的小店買東西,我好多年沒去超市買東西了。

因為你去超市買東西就意味著,比如買菜需要讓你加塑料袋才讓你出去稱東西。我是無法忍受這一點的,所以我很多年都不去超市買菜。還有一點就是你在本地,在社區裡面的小店買東西時,我要麼直接用手拿著就回去了,要麼直接拿個布包,甚至於你把東西放他那,因為社區裡都是熟人,下班了或路上回來再拿走都可以,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除了減少垃圾過出零廢棄生活以外,也會成為你跟社區人際更好相處的過程。

「真人真事」踐行十年,我與零廢棄的恩恩怨怨


這些就是我經常使用的手絹、包、筷子、勺子之類的。幾乎每個包裡面都一塊手絹和一雙筷子。手絹上面是一片汙漬,裡面有一個故事。我已經好多年沒有流過鼻血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今年四月份在波士頓的時候,突然流了一次鼻血,當時我順手就拿出手絹把鼻血堵住了。我朋友的第一反應是拿出餐巾紙給我,我拒絕了。因為我覺得,大不了回去洗一下手絹。所以這塊,看起來有點髒的東西就留在手絹上了。

「真人真事」踐行十年,我與零廢棄的恩恩怨怨


我的布包很多時候放什麼呢,不用出差的時候,會放衣服在裡面,這樣的話就不用塑料袋。我特別喜歡柔軟的那種感覺,如果再讓我用塑料袋我根本無法接受了。所以,我覺得一定要做到這一點,這是一方面。另外就是,我覺得自然大學大量的人出差都比較多,出差的時候人為什麼會產生垃圾,一方面是現在大規模的規模化生產造成的,以及人活動範圍在不斷擴展,大家會順手買東西。我出差的時候,至少會帶拖鞋、牙刷、牙膏、梳子,從來不用酒店裡面的東西。

這就是我剛才說的吃穿住行當中的行,因為外出,就極有可能會碰到隨時買東西的情況。這個過程,我覺得就像拿著包包去買菜一樣需要去嘗試第一次,如果沒有這樣的第一次,出差帶著牙膏牙刷帶拖鞋可能就永遠不會想起來,也不會成為你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性行為。我現在每次出門,牙膏牙刷都是必備的,因為這成為一種習慣後,就不會忘記。即使忘了,我可能會在商店買而不是用一次性的。

除了上面這些,我覺得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改變你的生活行為和習慣,邁出第一步,讓它慢慢沒有塑料包裝,然後讓你的生活成為重複使用的包裝的過程。一定要注意的就是,拒絕所有一次性包裝,一次性餐具等一次性的用品,才能實現相對零廢棄的生活。我覺得這需要去跨出的一個是心裡障礙,另一個就是去改變,去改變的時候,才能成為你的生活習慣。

還有一點,比如洗髮水或沐浴的一系列的東西怎麼辦?我這些年一直在嘗試生活當中儘可能沒有化學的用品。因為我工作第一年其實大量的工作是跟化學品有關係的,所以我比較瞭解現在加工業出現的問題,包括我們用的洗髮水,肥皂等等。

所以我生活當中,現在大部分用的、洗的東西都是植物的,比如我一直用無患子洗衣服,從2009年到現在一直都在用。我洗澡的時候,從來不用沐浴液,都是買一塊香皂,那幾乎都是手工皂,或者純植物的,在有機農夫市集買的,或是這些年到歐美出差,歐美市場上會有植物做的香皂或是沒有任何包裝的裸的香皂,就直接買,我比較喜歡這種。

生活當中儘可能是植物的,沒有任何包裝的。因為這樣它不會產生殘留,對水不會產生影響。除了洗衣服以外,還有洗碗用的茶籽粉,我也是從09年一直在用,用得很習慣。所以無患子、茶籽粉、香皂,我覺得生活當中主要是這幾樣沒什麼特別複雜的東西,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身體弄得太複雜。因為東西越多,要處理的東西越多。

「真人真事」踐行十年,我與零廢棄的恩恩怨怨


一袋兒這樣的無患子大概夠用差不多一年吧。我覺得不光是環保,對水等各方面都沒有害,衣服聞起來也沒有化學品的味道,這讓人覺得相對比較舒服。

最後一點我可以跟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衣服的。講句實話,我大概從2011年以後,外面穿的衣服很少買了,因為我發現周邊的朋友甚至是同事,衣服都是堆成堆的。大家都在買買買,但是真正穿壞的衣服或是穿得哪怕不像樣子的衣服都沒有太多,很多是好好的,可能是覺得不喜歡了就擺著不穿了,所以我這幾年做的一件事,就是跟要好一些的朋友換衣服。

當然會慢慢變成她們給我的多一點,因為比如說有一些人會因為搬家,或是身體有變化,長胖或變瘦等等,然後很多衣服不穿了。有可能是跟我從小的生活習慣有關係,我從小就喜歡穿別人穿過的衣服,所以我對於與朋友交換衣服特別喜歡,還可以去朋友家蹭頓飯,大家交流一下感情。中國的衣服現在幾乎達到歐美的程度,這種產生量、浪費量和淘汰率都非常高。

尤其是群裡面的大部分的女孩子,我覺得衣服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想一想你每年可能會淘汰多少衣服,然後這些衣服你怎麼辦?這些衣服最終帶來的後果其實是蠻嚴重的,從最初的生產產生的汙染,再到拋棄以後,真正再利用的沒有太多。那在中國相對來說比發達國家好一點的就是,中國可能還有大量的衣服可以被談成棉絮的填充物或怎麼樣的。但不管怎樣,我覺得零廢棄生活的一個原則實際上是,有幾個層次吧。

第一是源頭上減少垃圾的產生,就是買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第二是,一定要買東西的時候儘可能買散裝的,自己帶著東西去裝就是。剛才沒跟大家說散裝的問題,其實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不要買小包裝的東西。我經常做的事情就是,買米的時候用以前用過的袋子去市場買米,這樣可以杜絕產生包裝。一般情況下,我選擇的所有食品都是散包裝的,比如小米大米。

像粉條或者木耳乾貨之類的,一定要儘可能去菜市場買散裝的。這一點上來講,我覺得中國的超市是比較麻煩的,因為現在歐美的超市,流行的做法是,一方面有很多的散裝食品供你選擇,另一方面,每個散裝的櫃檯上都會寫著鼓勵你自己帶容器去購買。另外,他們在大量使用紙袋代替塑料袋。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買散裝食品,帶著自己的袋子去買散裝食品,而不要買帶一次性用品的。

跟同事朋友換衣服蹭飯,這不是我們的發明,這其實我們中國的傳統裡面是有這樣的生活的。只不過是這些年,大家的生活變得,尤其是城市生活,社區之間沒有交流,把這種流通,這種友誼交流的方式給打散了。大家比較有興趣的,可以定期在一個地方組織這種換衣服的活動,然後坐在一起吃頓午飯,或是週末約好吃午飯的時候帶點衣服交換。

大家可能對於垃圾問題的認識沒那麼多,那任何的物質製造過程中都會產生環境影響,因為我們現在所有的東西幾乎都是規模化生產出來,也就是工業加工出來的,而一旦上升到規模化的東西,都會產生能源消耗和環境汙染,所以我覺得大家儘可能買在地的產品,支持小農、小規模社區經濟,比如王大姐的大米,而不是所謂大牌子的米。從這個角度來說,一定一定要支持社區經營、社區經濟。

那麼你越直接買東西,越可以減少包裝。在包裝問題上,我覺得大家一定要提醒注意,因為我發現其實很多做環保的人,網購也非常嚴重。但是網購產生的垃圾是非常非常嚴重的,而且買來的東西的,在現實生活當中的使用率究竟有多高,我猜百分之八十就不錯啦。所以網購儘可能切斷吧,我覺得,你算算你的使用率,可能最後也沒省錢。

最後總結一下,就是拒絕一次性的用品,拒絕使用塑料袋。吃、行都要慢慢地換成可重複使用的東西。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習慣,尤其是出差的時候,記得帶著自己的牙刷、牙膏、拖鞋。我覺得只要成為一個習慣,慢慢地你想忘都忘不了,因為它成了你生活當中的一部分。另外就是在你的包裡放上一雙筷子,我覺得甚至於家裡任何的一雙筷子,用手絹包上也可以,現在市場很容易買到手絹,我覺得把這些一切可以重複使用的東西在不斷的的用起來。

這不只是一筆經濟賬,也是一筆友誼賬,你會因此結交很多這樣的朋友,然後不管是換衣服,還是比如說去當地的有機農夫市場買東西,跟生產東西的人面對面的交流過程中,帶來的快樂是網購無法體會的快樂。所以鼓勵大家買在地食品,不網購出門帶著購物袋,出差帶著自己的牙刷牙膏之類的,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一次性包裝等垃圾。

還有一點,外出開會時,可能會有很多贈品,自己不需要的話,也不需要拿,拿來最後家裡都是東西,佔地方,還要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