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識喬致庸卻不知渠家是半座城:一面天堂,一面荒涼

驚蟄習俗吃梨,然而吃梨緣由無史可據,今不可考,但山西晉中祁縣民間卻有一則代代相傳的故事:

世人只識喬致庸卻不知渠家是半座城:一面天堂,一面荒涼

聞名海內的晉商渠家,先祖渠濟是上黨長子縣人,明代洪武初年,帶著信、義二子用上黨的潞麻與梨倒換祁縣的粗布、紅棗,往返兩地間從中贏利,天長日久有了積蓄,在祁縣城定居下來。雍正年間,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驚蟄之日,其父拿出梨讓他吃後說,先祖販梨創業,歷經艱辛,定居祁縣。今日驚蟄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讓你不忘先祖,努力創業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經商致富,將開設的字號取名"長源厚"。後來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離(梨)家創業"之意,再後來驚蟄日也吃梨,亦有"努力(梨)榮祖"之念。

世人只識喬致庸卻不知渠家是半座城:一面天堂,一面荒涼

時至今日,山西的鉅富豪紳已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只存鄉村野史和一部《喬家大院》充後人談資。同為古城,古稱“昭餘”的祁縣如今也遠遠不如離它幾里地的平遙,如果說平遙古城的氣質像是祖上騰達1500年的“富二代”,與之同“輩分”的祁縣古城更像是一個沒落貴族裡平凡的小書生。在這裡,沒有昂貴的門票、繁華的喧囂、擁擠的遊客、喋喋不休的導遊和商場,只有平凡小巷默默的執拗。

世人只識喬致庸卻不知渠家是半座城:一面天堂,一面荒涼

一面天堂,一面荒涼。世人對平遙古城和祁縣古城的親疏偏愛依舊傳染給了同在祁縣古城中的喬家大院和渠家大院。幾十分鐘的公交車車程彷彿是隔在兩座傳奇間的傳話筒,互相訴說著這條“中國華爾街”上三百年風雨、榮辱興衰。

世人只識喬致庸卻不知渠家是半座城:一面天堂,一面荒涼

一部《喬家大院》讓全國再一次認識晉商,喬致庸彷彿成了“晉商代表”,殊不知街那頭兒的渠氏家族佔據了祁縣古城兩萬多平方米,足足比喬家大院大了5倍之多,人稱“渠半城”。徐珂在《清稗類鈔》中列舉“山西多富戶”時說:祁縣渠家資產在300至400萬兩白銀之間。後傳“旺財主”渠源湞生前建有銀窯一座,他死後後人從中挖出白銀300萬兩;渠源湞還曾向閻錫山借給軍費30萬兩。

世人只識喬致庸卻不知渠家是半座城:一面天堂,一面荒涼

行走渠家大院,全國罕見的五進式穿堂院、石雕欄杆院、牌樓院、戲臺院跨越著時代竊竊私語,三晉源票號斑駁的牌匾講述著幾百年來從來沒有放棄致富的夢想,幾縷陽光透過萬里茶路的中心——長裕川茶莊的窗欞,映射出渠家大院封存已久的晉商往事,“上下聚梨園”還傳來陣陣晉劇的粉墨春秋。

世人只識喬致庸卻不知渠家是半座城:一面天堂,一面荒涼

心不荒涼,身在天堂。門庭冷落未必不好,只等待傳奇再現留給後人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