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一附院李昊:我定竭尽全力,为患者驻守生命最后一道防线

2月27日,今天是我进入武汉市第九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第34天。早晨8点钟从我踏进医院大门的这一刻起,我知道我又要像战士一样去和“病毒”战斗了。

穿上防护服,做好所有防护措施后,就开始在ICU的工作。ICU也就是重症监护病房,目前一共有8位危重患者,其中3位需要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3位需要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即便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我也能听到患者费力的呼吸声和呻吟声、听到呼吸机呼气阀发出的特有的呜呜声、听到此起彼伏的监护仪报警声,这些声音无时无刻地提醒我病人病情的严重性,我也真真切切能感受到肩上的重担。这就是我,一名ICU医师在疫区普普通通的一天的开始,面对死神已经缓缓举起的镰刀,我别无选择,只有拔刀迎战!

首先,我要花10分钟时间利用CCBA评分量表(重症患者危险评估量表)迅速筛查病人情况,给生命体征平稳的病人贴上代表暂时安全的绿标签;给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但是需要在机器维持下生命体征还算平稳的病人贴上代表潜在危险的橙色标签;给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需要尽快进行抢救的病人贴上代表可能死亡的红色标签。我们对贴有红色标签的危重病人将优先施救。

今天我首先救治的第一位红色标签患者是一位48岁男性病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已经超过48小时无尿,出现严重呼吸窘迫。病人因为呼吸极度困难,坐在床上大口大口的艰难吸气。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下,患者氧饱和度仅波动在85%,床旁超声显示下腔静脉宽,变异度消失,电解质提示血钾仅6.27mmol/L,患者随时可能发生由于高血钾和缺氧引起心跳停止。

当务之急是赶紧给患者进行床旁血液净化治疗(CRRT),而做CRRT需要在患者的深静脉置入一根大拇指粗细的中心静脉导管,通过该导管将患者含有大量毒素的血液引出体外,在CRRT机器中净化后再由该导管回输体内。可该患者是一位肾移植术后病人(不建议在此类患者的股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加之右侧颈内静脉狭窄,全身可以建立血管通路的地方只有左颈内静脉,如果此处置管失败,患者就无法进行CRRT治疗,未来只有死路一条。再加上这个病人已经由于缺氧而躁动不安,难以配合治疗。面对这么多的困难,我没有时间犹豫,只有往前冲,患者才有一线生机!

病人不配合治疗,我们予以适度镇静、约束并加以安抚病人;只有左颈内静脉一条血管通路,为了达到“一针见血”的效果,超声引导;病人不能平躺,半卧位也可以。消毒、铺巾、穿刺、放导管,一切顺利,但就是在最后缝皮固定时候患者由于疼痛而突然挣扎了一下,导致缝皮针刺了一下我的左手大拇指。当时我迅速判断了一下情况,因为感觉指尖只是一痛,并没有出血,所以我猜只是刺破手套。我仍然继续给患者固定导管,给责任护士交代制定好的CRRT治疗方案。直到这些工作都处理完毕后,我才赶紧脱掉防护服和手套,看看我的手有没有被刺破,所幸针只是刺破了4层手套,我的手完好无损。

我又重新穿好防护服再次进入病房,处理第二个被我发放红标签的患者。这名患者是77岁老年男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无创呼吸机参数已经调整到极限,氧饱和度仍然只有77%左右,呼吸频率55次/分。看看患者费力的呼吸,再看看电脑上病人已经“全白”的两肺,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是抢救这个病人唯一的选择!我迅速打电话和患者老伴及儿子沟通病情,及时给患者插管进行机械通气,看着患者监护仪上的氧饱和度从44%一点点上升直到稳定在97%左右,我知道这个病人“稳了”,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可以稍稍落地了。

我又迅速投入到第三个红色标签患者的救治中,该患者是53岁女性患者,主要问题是低氧,但是心率相对前两个病人不是那么快,氧饱和度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下大约波动在88%左右,患者的肺部影像学改变也相对较轻。考虑到这样的患者如果插管稍微有点可惜,于是我站在床旁和患者沟通,发现目前的情况主要源于病人对无创呼吸机的恐惧和不配合,于是我们一边跟患者耐心的交流,一边根据患者的反馈调整呼吸机参数,果然,调整呼吸机后患者的氧饱和度升到了96%,自我感觉也舒服了很多。

早上10:40分,病房3个最重的患者全部处理完毕。这个时候,我再掉过头来,去看第一个拿红标签的患者,在CRRT的帮助下,患者明显好转,氧饱和度升到了100%,心率和呼吸频率也降下来了,患者拉着我的手不断的说谢谢。接下来是第二个拿红标签的老爷爷,插管之后爷爷的氧饱和度也升到了100%,就是稍微有点躁动,赶紧给老人家开一点镇静镇痛药物,让病人不那么难受。好啦,现在让我再回到病房的正中央,这个时候,我感觉世界清静了,没有了呻吟声,也没有了报警声,病房又恢复了宁静。

但是一天的工作其实才刚刚开始,我还需要对ICU病房其余的5个患者以及病房外22个相对较轻的患者进行查房,调整治疗方案,有些患者还需要进行床旁超声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和家属沟通病情,书写病程记录。当所有这一切完成,再次抬头看表的时候,时间已经指向下午16:00点钟,忙碌的一天终于接近尾声。当我脱下防护服时,才发现全身衣服已被汗水湿透,双手也因为长时间戴手套稍有肿胀,脸上全是戴护目镜、口罩、帽子留下的深深的压痕。

从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二跟随陕西省第一批援武汉医疗队来到九院工作,迄今为止已经整整34天了。在这34个日日夜夜里,类似今天这样的抢救随时都会发生在武汉市第九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虽然处理危重症病人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是面对这些生死一线的病人,我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不论多么艰难,我们也要尽全力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迄今为止,陕西省第一批援武汉医疗队已经完成了气管插管7例,床旁血液净化4例,俯卧位通气4例,累计救治患者114人,其中危重患者67人,重症患者47人,39名患者治愈出院,而这一切都凝聚着援武汉医疗队队员的心血和付出。

我还记得来武汉之前,曾经有人问我怕不怕、心情紧不紧张。说实话,一方面我相信科学的防护,小心的操作,完全可以避免感染;另一方面,我的心情很平静,因为治病救人是我们医师的本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只是履行我的本职工作。面对来势汹涌的疫情和危重病患,作为一个ICU医师,我们无法退缩,也不能畏惧,只有迎难而上。我定当竭尽全力,为患者驻守生命最后一道防线,疫情不除绝不言退!

我个人的力量虽然很微小,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千千万万援武汉医师一起,携起手来,共同奋斗,发光发热,必将战胜病毒,赢来这场抗击疫情战争最终的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