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音猶在耳,吹者已杳杳;師者頻頻忙,只緣直播課——談群體思維

文|醉餘堂主人:喜讀書寫文,喜在書中挖礦,在寫中成長,願以文章與你攜手同進。歡迎【關注】。

哨音猶在耳,吹者已杳杳;師者頻頻忙,只緣直播課!

疫情之下,全國掀起“停課不停學”的浪潮,上傳下達,群起響應,不亦忙乎?

哨音猶在耳,吹者已杳杳;師者頻頻忙,只緣直播課——談群體思維

然而,在各地新冒出來的諸多“新網紅”直播課過程中,弊端頻出:學生家裡缺打印機,網絡系統不穩定;教師現身直播間,就是操作不熟練;家長助教忙準備,還要焦慮娃的上課效果;而學生呢?一位教師朋友說起直播體驗:學生在上課時有時候現身,有時候隱去,不知道是不專心,還是網絡有問題?然後就是狂送花,齊點贊,講完一段再進行檢測的時候,效果實在不理想……

哨音猶在耳,吹者已杳杳;師者頻頻忙,只緣直播課——談群體思維

前些天在我發的微頭條下,就有一些朋友評論:“有的學校每天按照課程表進行,孩子都崩潰了,比上學忙多了”;“幼兒園都開始通過網絡授課,真是受不了!”、”作為一名備受折磨的家長,我得手動點贊!“

獨立教師中的一姐史金霞說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上網課的。

1

在一片網課忙碌的氛圍中,杭州崇文總校長俞國娣卻是一股清流,在一片“停課不停學”的浪潮中,特立獨行。她是怎麼積極響應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停課不停學”的呢?——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她在2月12日給家長的一封公開信中說:

1,我們不做網播課,儘量少涉及下學期的新教材知識。因為小學生本來就注意力時間短,不希望因為網絡教學而產生新的學困生。

2,崇文的設施設備、信息應用水平遠高於杭州,更不用說全國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全體教師視頻大會的效果都不盡如人意,更何況要那麼多學生同時開啟?

3,老師會和學生在線交流,希望孩子們“有天談,會談天”。不用擔心進度問題,我們有預案:可以在七月份上課延期。
4,這段時間,家長適合做做家政課,教會孩子一些生活技能。孩子們要每天堅持跳繩運動,開學時不要成為小胖墩兒。

哨音猶在耳,吹者已杳杳;師者頻頻忙,只緣直播課——談群體思維

而教育部在2月12日的時候也指出:

學習的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停課不停學”沒有普遍要求教師去錄播課程。如果強行要求所有教師進行錄播,不僅質量上難以保障,而且也會增加教師負擔,並且造成資源浪費,這種現象必須予以制止。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也在同一天指出:

如果開學後,所有學科類文化課學習都採用線上教學,由於沒有面對面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壓力會更大,肯定會進一步加劇心理焦慮,同時會導致學生近視率的大幅提升。

再加上很多家長要去上班,家裡只有孩子一個人,利用線上教學的方式還有許多無法預判的風險。

這些言論,可以說在漸漸迴歸常識。

而上海市教委昨日也發佈了消息:

在基礎教育方面,由市級層面制定統一的覆蓋全市中小學的教學方案。

市教委按照“同一學段、同一課表、同一授課老師”的原則,組織了全市各學段、各學科一千多名優秀骨幹教師按照課程標準錄製相關課程。這些課程以電視播放為主,包括有線電視和IPTV,共分為12個頻道,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每個年級一個頻道,除了首播外,還會安排重播。無法收看電視的學生,可以通過電腦、平板(Pad)、手機等多種終端聽課。

聽課後,學生可通過多種信息平臺,與本校教師進行互動交流。

特殊時期,出於對學生安全的考慮,決定實施在線教育。但是,第一次嘗試如此大規模的在線教育,不足和問題一定在所難免,請大家多提意見,也請大家多多支持。

市級層面給出統一安排 “託底”,各學校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再加以調整。這樣的安排,個人認為,也盡了相應的努力,釋放了應有的誠意,即有不足,也還是留有了一定的改進空間。

2

其實這件事,對於師生、家長來說,實際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早已為大家發現,而且很多人都已提出了對“停課不停學”的獨特有用的見解,但為何網上反映,在很多地方的學校依然在繼續推行網絡直播課?

哨音猶在耳,吹者已杳杳;師者頻頻忙,只緣直播課——談群體思維

其實,除了初三、高三因為特殊情況需要考慮直播(但直播課依然不是唯一選擇,通過網絡的交流來促進學習,是不止限於網絡直播這種形式的)外,所有年級一窩蜂地上直播課,就是一種群體思維在作祟。

何為群體思維?

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在她所著的《終身成長》一書中,是這樣定義的:

群體思維是指人們在團體決策過程中思維傾向於一致,沒有人提出異議,沒有人採取批判的態度。這種群體思維有時候可能會導致災難性的決定。

而這種群體思維的主要表現形式,有以下三種:

1,很多人認為,上面一般是不會犯錯的,所以,上面說什麼就是什麼,你沒有必要去多想,執行就是了。

比如,這次疫情擴張的勢頭如此之猛,應對工作如此倉皇,為何?因為一開始他們就把哨子直接給“闢謠”消音了,他們說“尚未發現明確的人傳人證據,持續人傳人的風險較低。”,他們說湖北物資是充裕的……那我們就相信吧……

2,各層條線為了強化自我,加強領導,不必聽不同意見。

“共克時艱,共同擔當”,這是天然的政治正確。別人在前線拼命,讓你上幾節直播課你還唧唧歪歪嗎?太沒有思想境界了吧?所以,所有人都必須這樣做,服從統一安排。

3,員工為了獲得上面的肯定,站在和上面統一的立場上。

“緊跟形勢,大幹快上”,永遠是大多數人的選擇,因為除此之外,沒有選擇。你要畝產萬斤,那我就想辦法給你畝產萬斤;你要形勢一片大好,那我就造出一片大好形勢。你要表決心,那我就表決心。

哨音猶在耳,吹者已杳杳;師者頻頻忙,只緣直播課——談群體思維

如果有人提出不同意見,還沒等領導有所表示,我們就已經開始排擠那個不同意見者了。而這,更會加劇群體思維。

3

群體思維為害甚巨!這一點,古今中外,例子舉不勝舉。

比如,近日熱傳的一個關於美國太空梭計劃的視頻就給我們講了關於群體思維的悲劇。

1986年1月28日,美國佛羅里達州發射場,眾人的歡呼聲未落,太空梭發射74秒後爆炸,7名太空人全部罹難,55億美元投資灰飛煙滅。

發射前一天,提供橡膠墊圈公司的工程師羅傑·博伊斯喬利提出強烈警告:橡膠O型環在低溫下有危險,因為它能夠容忍的最低溫度是華氏四十度!工程師不斷向上面報告說:請你不要飛!請你不要飛!......為了迎合宇航局的要求,公司四名主管開會一致否決了他的警告,隱瞞實情,同意發射。發射當天,現場溫度只有華氏18度。

所以,一升空,就炸了!

只有統一、沒有異議的聲音,是危險的。

2002年,非典在廣東發生,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漸消滅。作為一次全球性的傳染病疫潮,當時並未引起重視。

在2003年4月3日的記者招待會上,當時的衛生部部長張文康表示,“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在中國工作、生活,包括旅遊,都是安全的。在座的各位,戴口罩、不戴口罩,我相信都是安全的。”

然而,實際上呢?後面時態的發展大家也都知道了。

截止2003年8月16日,中國內地累計報告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病例5327例,治癒出院4959例,死亡349例(另有19例死於其它疾病,未列入非典病例死亡人數中)。

中國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國臺灣: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

哨音猶在耳,吹者已杳杳;師者頻頻忙,只緣直播課——談群體思維

出了事之後,再來“高度重視”,付出的代價就大了!

4

那麼,如何對抗群體性思維呢?

1 做好相應的制度設計,以保證不用意見者的發聲空間。

當年,對於美國企圖入侵古巴、顛覆卡斯特羅政權的這項不成熟的計劃,肯尼迪總統身邊那些精明的顧問沒有提出任何異議。因為他們覺得總統很英明,不會有問題。

為了防止此類事件發生,時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設置了一個特殊部門,專門用於向丘吉爾報告所有壞消息。只有這樣,丘吉爾才能知道自己沒有陷入群體思維帶來的安全假象。這樣他夜裡才會睡得安穩。

通用汽車公司的前CEO阿爾弗雷德·斯隆,常常在公司的高層決策者就一項決定看似已經達成一致的時候,先擱置下來,來聽聽有沒有反對意見。

通用在當時搖搖欲墜的情況下,通過他對公司改組,吸收多方面意見,終於反敗為贏,遠勝強勁的對手福特公司。他對不同意見的重視,在通用的發展中起了極大的作用。

而在這次新冠病毒疫情中,如果那位最先發現敵情的醫生沒有被消音,那不知道會避免多少損失,少死多少人命!

2 善待寶貴的不同意見,真正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比如,唐朝時魏徵寫了《十漸不克終疏》,文章批評太宗逐漸腐化,驕傲放縱,提醒他要慎終如始。太宗看完奏疏後表示知錯就改,一定要居安思危,善始善終,並把這篇文字做成屏障,早晚看一下以此警醒自己;還讓史官記錄下來,以流傳後世;並且獎了魏徵黃金十斤、馬二匹。唐太宗就是這樣常常“一言不合”就獎勵。

哨音猶在耳,吹者已杳杳;師者頻頻忙,只緣直播課——談群體思維

後來魏徵病逝,讓李世民哀傷不已,他下令廢朝五天,舉國哀悼。之後,李世民曾經一意孤行遠征高句麗,卻大敗而歸,死傷數千將士,損失無數戰馬。李世民感慨萬分:如果魏徵還在,他一定不會讓我打這場仗,也不會有這樣的損失了!

“中國式管理之父”曾仕強說過:上對下,有一個很重要的要領,多聽,多問。上級是問問題的人,不是給答案的人,要學會不動聲色,你沒有表情,你不裁決,才有各式各樣的意見出來,你一表現就完了,其他的統統沒有意見,你的損失會很大。

信也!

電子商務鉅子、前IBM公司總裁郭士納在IBM任職的時候,就做了一件事情——解散了IBM的最高權力部門:管理委員會,並經常向高層之外的人員諮詢專業意見。他堅持團隊協作,重視客戶體驗。

他說:“等級分層對我來說基本沒有意義。我們應該將能夠幫助公司解決問題的人聚在一起開會討論,不管他們是什麼職位。”可是這樣的改革之後三個月,郭士納收到了華爾街對他的評價:“郭士納表現平平。”

他繼續努力。2002年3月,在完成使命、卸任CEO的時候,IBM公司股票價值增長了800%,而且在IT服務、硬件、企業用戶軟件(包括個人電腦)以及定製高性能電腦芯片方面都達到了世界第一的水平。

遇到提出問題的人,我們就要去解決問題,這樣公司也好,社會也罷,才會更健康地發展。而如果反過來去解決提問題的人,讓他沉默,那結局可想而知。

難道不是嗎?

結語:

這一年,我們原本可以生活得更美好,國家經濟原本可以更強,這個春節原本可以更熱鬧,教師學生原本可以不用上網絡直播課,……如果我們能多容納不同聲音的話。

而如今,多少冤魂,灰飛煙滅!

哨音猶在耳,吹者已杳杳;師者頻頻忙,只緣直播課——談群體思維

本來可以不這樣的!

本來可以不要把那麼多人永遠留在這一年的!

如果我們多傾聽的話。

(全文完)

如果你喜歡,歡迎轉發,點贊,收藏,讓更多人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