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學院怎麼樣?

校園微觀察


湖北工程學院位於湖北省孝感市,前身是孝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986年合併了湖北職業技術師範專科學校,1999年又合併了孝感市建築工程學校,2000年學校更名為孝感學院,2011年又更名為湖北工程學院。這學校本身是師範類學校出身,合併了一個工科建築類的中專學校,卻在校名上放棄了自己的傳統優勢,不保持師範學院的名頭,卻叫工程學院,感覺有些捨本逐末,是一個敗筆。

湖北工程學院目前開設本科專業66個,其中有3個專業是中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化學、生物科學、園藝。學校有湖北省第四批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權學科4個,可以與武漢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湖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聯合培養碩士,也就是說,學校目前還沒有真正獨立的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學校在2000年以後,開設本科專業逐漸增多,最近幾年仍然在增加,2016年機械電子工程本科專業才獲批,2018年又新增2個應用型專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網絡與新媒體。這也是在蹭熱點吧。學校本身的亮點難找,專業水平只在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的階段,一些本科專業開設的時間不長,需要完善的地方較多,在填報志願時,要認真研究,慎重選擇。

在普通本科專業中,我認為這個學校的師範類專業還是比較好的。一是因為學校本身是師範類學校出身,在師範生的培養具有多年的經驗。二是因為師範生就業的地域性比較強,孝感緊鄰武漢,距離武漢約50公里,在孝感就業,距離省會城市非常近,有點小優越感吧。其他類的專業,由於湖北工程學院未參加教育部學科評估(當前也沒有資格參加),不好比較,但感覺從職業技術師範專科,再合併一個建築類中專學校,到現在20年左右時間,中專升大專,再升本科,專業水平能強到哪裡呢?

我是吉林省高考志願諮詢師,歡迎評論區交流不同意見。關注交流更多高考志願問題。


高考第一志願




大家好,我是校園微觀察,也是湖北工程學院校友,我來說說我的母校,說說母校那讓我魂牽夢繞的味道……

母校當初叫孝感師專,現名湖北工程學院,那裡的老師那樣和藹,那裡的同學那樣可親,那裡的花草樹木那樣柔美,那裡的熱乾麵似乎還在齒頰留香……

記得每天做完廣播體操後,同學們就徑直到食堂吃早餐。我往往選擇去吃熱乾麵,去時要排隊等候但很快就會輪到自己,因為窗口師傅有一套駕輕就熟的流程:先抓一撮晾制好的麵條放放入開水中燙一下,然後迅速撈起倒入碗中,最後澆入芝麻醬再遞給學生自助加入辣椒油等調料就算完成了,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之後就是開吃了,面的筋道,醬的芳香,紅油的熱辣頓時刺激著味蕾,帶來的是享受,是一天的好心情。



一九九八年夏初我們畢業了,離開了難捨的校園,離開了難捨的味道。後來,吃熱乾麵的機會也多,因為湖北很多地方都有,雖似製作更為繁複配料更豐富卻總也感覺不到學校的那種味道了。幾經比較分析,我發現學校的熱乾麵與外面的是有不同的。首先,面更幹更細更有嚼勁,不像外面的用水泡很粗很泥。其次,面出水時很熱,這得益於大桶燒開水,撈幾下出鍋放入調料後面還是燙的,不像外面的面端來就溫了。第三,芝麻醬呈黑色且稀,不像外面黃且濃稠,推測用料為黑芝麻且沒添加麵粉和食油,保證了醬的純正芝麻味。總的說來,學校的熱乾麵真做到了熱而幹並且用料實在。 再後來又回母校想吃當初的熱乾麵,因為食堂改制窗口和師傅已不在了,終究未能如願,美味的師專熱乾麵終究成了畢業學子心中的溫暖記憶!

二十年了,我還惦記著母校,惦記著母校的好味道……


校園微觀察


湖北工程學院是由湖北省省屬的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坐落於孝感市(孝感市只有湖北工程學院這麼一所本科院校)。

學校創辦於1943年,最初為湖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歷經孝感大學、孝感師範專科學校、武漢師範學院孝感分院、孝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孝感學院幾個階段,2011年12月,更名為湖北工程學院。


學校學科門類較齊全,專業特色初顯。學校開設15個二級學院,開辦66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0個學科門類。

湖北工程學院有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有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化學、生物科學、園藝,有國家卓越人才培養計劃:農學、園藝,有省級本科品牌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化學、生物科學、園藝。同時他的城建相關專業,就業相當突出。

湖北工程學院的校園風景較優美,綠化特別好,有很漂亮的春暉湖。學校的學風還是不錯的,每年都有不少學生考研,但畢竟是二本院校,學習的氛圍自然比不上更好的大學。

湖北工程學院在全國各省都是二本招生,在湖北省內的招生分數也並不是很高,過了二本線超十分左右,錄取分數近年略有上升。本科就業率還是不錯的,基本能達到90%左右,但就業率也不能完全說明問題的哦!想要逆襲的同學,還是要提早準備考研,但孝感地區的資源相對還是不多,這也需要學生們自己來聯繫更高層次的院校,不斷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高考志願填報—劉磊


湖北工程學院位於湖北孝感市,曾經一度稱為孝感學院。先簡單說說其發展歷史,湖北工程學院前身為湖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創建於1943年,曾經歷經多次改名,先後改為孝感師範學校、孝感大學、武漢師範大學孝感分院、孝感師範專科學校、孝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先後合併了湖北職業技術師範專科學校、建設部南方城鄉建設學校,並組建為孝感學院,2011年正式更名為湖北工程學院。從學校更名歷史來看,湖北工程學院發展歷史比較曲折,同時也是一部發展的歷史。從歷史更名來看,學校主要是以師範類、工程類專業為特色。


一、來看看湖北工程學院的規模情況

湖北工程學院佔地面積約1750畝,在校學生約為20000人,學校開設本科專業約66個,涉及10大門類學科。在學生培養方面涉及本科、研究生等層次,擁有專任教師800餘人。

二、再來分析學校的學科實力

湖北工程學院目前擁有4個碩士點(教育學原理、植物學、光學、有機化學),湖北省重點學科5個(植物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光學工程、教育學、材料科學與工程),中央與地方共建學科4個(農業資源與環境、光學工程、教育學、光學),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1個(新型生物質基材料),同時擁有多個楚天學者設崗學科、彩虹學者設崗學科。在專業優勢方面,擁有國家綜合試點改革專業1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3個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園藝、化學、生物科學),省級品牌專業4個(園藝、化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生物科學)。從學科優勢上分析,不難看出,湖北工程學院優勢不太突出,特別是在重點學科方面,數量較少,且尖端學科培養暫時沒有,與一本院校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三、再看看在湖北省的綜合排名情況

根據2018年校友會對湖北省的高校進行綜合排名,從綜合排名分析,湖北工程學院在湖北省排名在19名,具體排名如下:

從表中不難看出,與湖北工程學院排名比較接近的有江漢大學、武漢工程大學,總體而言,湖北工程學院在學科方面發展要想超越以上高校,如果從工程學科方面發力,還是有難度,如果從農林方面發力還是有優勢,關鍵是要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投入更多的財物,加速學科建設。

歡迎大家關注老吳,不足之處歡迎留言評論。


老吳跟你談教育


湖北工程學院是孝感唯一一個本科院校。(可能有人要問了,那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呢?新技術學院和湖北工程學院是屬於隸屬關係。這一點毋庸置疑)作為地方唯一一所高校,當地政府肯定是大力支持學校的工作,也就不存在什麼教育方面一碗水端不平的現象。

學校在湖北省孝感市,一個讓人覺得特別安逸的城市,當然也是我的家鄉。學校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自從彭瑜書記和潘慧明校長上任後,更是為學校做了不少的好事和實事。

每個星期由學校高層領導接待來訪的師生,聆聽師生的意見;定期召開辦公會等等。

說了這麼多,也不知道說什麼了,祝願學校越來做好。


死結2



湖北工程學院位於湖北省孝感市,由湖北省人民政府舉辦的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教育部“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試點院校、首批湖北省 2011計劃高校,是漢江流域大學聯盟、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成員。 學校辦學歷史溯源於1943年創辦的湖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歷經孝感師範學校、孝感大學、武漢師範學院孝感分院、孝感師範專科學校、孝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等發展階段;1986年與湖北職業技術師範專科學校(前身為華中農學院孝感分院)合併;1999年建設部南方城鄉建設學校(又名孝感市建築工程學校)整體併入;2000年3月更名為孝感學院;2011 年12月更名為湖北工程學院。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校園佔地1748畝,建築面積72.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73億元,館藏圖書252萬冊;設有18個教學學院,舉辦1所獨立學院,開辦本科專業66個,各類在校生20000餘人;共有專任教師828人,聘請100餘名著名專家學者為兼職(客座、榮譽)教授。[1] 主管部門 湖北省 學校官網 http://www.hbeu.cn 中文名 湖北工程學院 外文名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創辦時間 1943年 類別 公立大學 類型 理工 屬性 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14年) “十三五”應用型本科產教融合發展工程(2016) “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試點院校(2017) 湖北省 2011計劃高校(2012)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彭瑜 校長:潘慧明 本科專業 66個 院系設置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等 院訓 嚴以治學 誠以立身 院歌 《我們飛翔》 院慶日 每年11月16日 地址 湖北省孝感市交通大道272號(432000) 院校代碼 10528 歷史沿革 湖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1943年,在湖北隨縣(現隨州市)創建湖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1947年9月,學校由隨縣遷往安陸縣(現安陸市)。 共22張 校園風光 1948年2月,更名為湖北省立安陸師範學校。 1948年12月,遷往武漢市的漢陽顯正街和武昌後補街等處。 1949年6月,學校遷回安陸縣,在現城關二小校址復課。 1950年春,遷至原孝感縣三汊埠,改名為孝感師範學校。 1951年秋,學校在孝感城關北門外興建校舍;1952年,搬遷至新校舍,即今校址。[2] 孝感大學 1958年秋,創辦孝感大學,設立工業、農業、醫學、師範4個專科。師範專科設在孝感師範學校,開設中文、數學、物理、生物4個專業。 1959年,孝感大學停辦,師範專科保留,改名為孝感師範專科學校,黃陂大學中文科併入,專業擴展到中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2] 孝感師範專科學校 1960年,孝感師範專科學校更名為武漢師範專科學校。 1961年,孝感地區從武漢市分出,武漢師範專科學校停辦,恢復孝感師範學校。 1961年到1966年,學校在校生規模持續保持在600人左右。 1966年至1970年,學校暫停招生。 1970年底,孝感師範學校改名為孝感地區師範學校,恢復辦學,舉辦高中英語、數學、農業基礎教師培訓班。 1971年春,學校遷至原孝感縣(現孝昌縣)衛家店,恢復招生,開設語文、數學、英語、工業基礎、農業基礎等中師班。 1973年春,學校遷回原址辦學至1975年。 1975年,學校創辦高師班,設數理、生化兩個專業,學制3年,同時還招收了1個“社來社去”班。 1976年,中師班停止招生,高師開辦了數學、政文、農學等4個高師班。[2] 武漢師範學院孝感分院 1978年春,學校更名為武漢師範學院孝感分院,開設中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等5個專科專業。 1979年高農班遷到孝感縣(今孝南區)三汊埠,在此基礎上組建成華中農學院孝感分院,1979年開始招生。 1981年秋,武師孝感分院始辦專科函授,開設中文、數學、物理、化學4個專業,招收學員840人。 1983年1月,在武漢師範學院孝感分院基礎上成立孝感師範專科學校,設中文、英語、數學、物理、化學5個專業。 1984年6月,華農孝感分院更名為湖北職業技術師範專科學校。[2] 孝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86年,孝感師範專科學校與湖北職業技術師範專科學校合併,校名為孝感師範專科學校,辦學規模為2000人,開設7個專業。 1987年至1993年,學校先後增設了生物、政史、計算機應用、美術教育、貿易經濟、應用電子技術、廣告學等7個專業。 1983年至1988年間,學校先後開辦了8屆黨政幹部、英語、數學、化學教師專修科。 1984年,學校續辦高師專科函授。 1988年,開辦孝感師專夜大學和孝感自修大學。 1993年6月,學校更名為孝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開設中文、英語、數學、物理、電子技術、化學、生物、農學、林特、政治、美術、廣告、經濟、計算機等共14個專業,其中化學、農學兩個專業開始與湖北師範學院、湖北農學院聯合培養本科生。 1997年到1998年,學校與湖北大學合作培養本科生。 1999年8月,孝感市建築工程學校(南方城鄉建設學校)整體併入孝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實行省市共管共建,以省為主的管理體制。 1999年,學校增設音樂教育、生物工程專業,專業總數16個。[2] 孝感學院 2000年3月,經教育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孝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基礎上建立孝感學院。 2001年,學校新增開了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和經濟學2個本科專業。 共21張 湖北工程學院 2001年11月18日,學校舉行“孝感學院揭牌慶典暨與武漢大學聯合辦學簽字儀式”。 2002年至2003年,學校相繼增加了體育教育、音樂學、教育技術學、法學、材料化學、環境科學、城市規劃等7個本科專業。 2003年3月,成立獨立學院——孝感學院新技術學院。 2004年,學校新增廣告學、給水排水工程、藝術設計、小學教育、生物工程等5個本科專業。 2005年,學校新增了科學教育、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建築學等3個本科專業。[2] 2008年11月,學校與武漢大學簽署對口支持合作協議。[3] 湖北工程學院 2011年12月,經教育部同意(教發函[2011]279號),孝感學院更名為湖北工程學院。[4] 2013年11月,湖北工程學院舉行建校70週年慶典活動。 2014年9月,入選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5] 2015年7月,大別山革命老區高校聯盟成立,成為聯盟成員。[6] 2015年11月8日,與漢江流域11所高校共同發起組建漢江流域大學聯盟。[7] 2016年3月,學校獲批機械電子工程本科專業。[8] 同年,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產教融合工程應用型本科院校項目院校。 2017年1月,學校入選教育部“互聯網+中國製造2025”產教融合促進計劃試點院校。[9] 2018年3月,新增兩個應用型本科專業。[10] 2019年1月,學校成為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學試點項目”。[11] 辦學規模 院系專業 截至2018年5月,學校設有18個教學學院,舉辦1所獨立學院;開辦本科專業66個,涵蓋經、法、教、文、理、工、農、醫、管、藝等10大學科門類。[1] 2019年招生專業一覽表 學院名稱\t專業名稱\t學制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 4年 廣告學 4年 網絡與新媒體 4年 展開全部 學科建設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湖北省第四批立項建設碩士學位授權學科4個(二級學科)、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個、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5個、中央地方共建重點學科4個、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設崗學科12個、彩虹學者設崗學科10個、武漢大學與湖北工程學院聯合培養項目2個、華中師範大學與湖北工程學院聯合培養項目1個、湖北大學與湖北工程學院聯合培養2個、武漢科技大學與湖北工程學院聯合培養項目1個。[13] [14] [15] 學科類型\t學科名稱\t依託單位 湖北省第四批立項建設 碩士學位授權學科 植物學(二級學科) 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農學院) 有機化學(二級學科)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光學(二級學科) 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展開全部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828人,其中研究生學位677人、高級職務356人;省級教學團隊3個,楚天學者14人,國家和省級各類榮譽專家26人;聘請100餘名著名專家學者為兼職(客座、榮譽)教授。[1] 全國模範教師:鄧銀城(2009年)[16] 湖北名師:鄧銀城(2011年)[17] 湖北省優秀教師:陳必鋒(2011年)[18] 省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t團隊負責人\t授予年份 電子電路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王新民 2008年[19] 化學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周環波 2010年[20] 當代教育學教學團隊 鄧銀城 2009年[21]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擁有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3個,入選 “國家卓越人才培養計劃” 2個,省級本科品牌專業4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6個,入選省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6個,入選“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3個;建有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實驗室)3個,國家級、省部級各類精品課程20門。[1] 截至2017年2月,學校建有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1個、省級實習實訓基地4個、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訓)基地1個、省級試點學院1個。[22] 2013年5月,學校與中國航天三江集團合作共建的工程實踐教育中心獲批國家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3] 2016年,獲批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項目2項(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先進材料協同創新平臺”建設項目、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的“信息化控制工程教學實驗平臺”建設項目)。[24] 2016年5月,學校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孝感)項目獲批,該項目為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湖北)漢語方言調查項目之一,為國家級項目。[25] 2016年7月,學校湖北省知識產權培訓(孝感)基地被認定為湖北省首批知識產權培訓基地。[26] 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圖書館 全國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化學、生物科學、園藝 國家卓越人才培養計劃:農學、園藝 省級本科品牌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化學、生物科學、園藝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材料化學、農學、光電信息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漢語言文學 省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材料化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農學、自動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 “荊楚卓越人才”協同育人計劃:數學與應用數學[27]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園藝[28]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6)、基礎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7)、計算機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07)、生命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010) 省級重點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命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2015) 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光電信息技術虛擬仿真實驗中心(2013)、材料化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14)、物聯網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15) 省級示範實習實訓基地:中天建設集團土建類專業學生實習實訓基地(2015) 省級實習實訓基地:中天建設集團土建類專業學生實習實訓基地(2013)、湖北省農業科學院實習實訓基地(2014)、湖北宇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材料類專業實習實訓基地(2015)、大洋塑膠有限公司高分子材料類實習實訓基地(2016) 省級服務外包人才培養(訓)基地:湖北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省級試點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2015)[22] 精品課程建設 課程種類\t課程名稱\t授予年份 國家級精品課程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2011年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中華孝文化 2014年 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生活心理學 2018年[29] 展開全部 教學成果 截至2018年5月,學校獲湖北省高等學校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近5年,學校獲省級以上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61項,其中國家級項目55項;學生在國家級學科(科技)競賽中獲獎近600項,其中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數學建模、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廣告藝術、智能汽車、數據挖掘、大學英語等重大競賽中屢獲全國最高獎;學生考研上線率18%以上;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保持在92%以上;75年來,共為社會培養13萬人才。[1] 學校榮譽 2001年至2013年,連續六次獲得“湖北省最佳文明單位”稱號。[3] 2010年1月,被評為2009年度湖北省衛生先進單位。[30] 2012年5月,學校黨委被評為湖北省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先進單位。[31] 2013年,被評為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進高校、湖北省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32] 2015年2月,被評為第四批全國文明單位。[1] 11月,被評為2013-2014年度湖北省級文明單位。[33] 同年,獲批湖北省高校“生態園林式學校”和湖北省第一批公共機構節水型單位。[34] 2016年,獲批“湖北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創建學校。[35] 7月,被評為湖北省“生態園林式學校”。[36] 2017年,被評為“2014-2016年度湖北省平安校園”、[37] 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集體。[38] 2018年,學校獲評UOOC聯盟“突出貢獻單位”稱號。[29] 學術研究 科研平臺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擁有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湖北省新農村發展研究院1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3個、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湖北省技術研究推廣中心1個、湖北省校企共建研發中心2個、市級創新平臺5個、省部級創新團隊13個。[1] 平臺類別\t平臺名稱 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生物質資源轉化利用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湖北省高等學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湖北新農村發展研究院 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湖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9] 展開全部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5月,近5年,學校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36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9項、市級科技成果獎17項,授權專利415件。[1] 十二五期間,學校為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測試、分析樣品1000多件次,完成建設規劃編制2000多件,專利、技術、標準、品種、工藝、模式等科技成果及其轉化200多項,為社會開展各類培訓1萬多人次。高配合力抗逆不育系A4系列雜交油菜品種推廣應用獲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獎;雙低油菜輕簡化高效生產技術示範推廣獲孝感市科技成果推廣獎一等獎。[45] 截至2013年,學校主持國家科技計劃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基金項目、教育部科研項目、國家外國專家局全國公開招標中標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以及各類科研項目776項。公開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30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百餘部。 2013年,湖北工程學院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項。[3] 2013年初至10月,獲得各類科技項目經費2300多萬元。[46] 2013年,學校獲批國家基金項目11項,經費503萬元。其中,自然科學基金10項,社會科學基金藝術學項目1項。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中,面上項目5項,青年科學基金4項,專項基金1項;資助率30.3%,涵蓋數理、化學、生科、工材、信息五學部。 2015年,學校獲批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發表SCI論文60餘篇,申請專利50項,專利授權27項[47] 。2015年11月,獲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8] 2016年,學校獲批2016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後期資助項目1項;獲批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般項目立項4項;獲批201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獲批民政部2016年度慈善事業創新和發展理論研究部級課題立項1項。[49]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8年5月,學校圖書館館藏圖書252萬冊。[1] 截至2016年底,學校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146.1萬冊,電子圖書106萬種;紙質期刊1349種,電子期刊31686種;中外文及各類型電子數據庫和文獻資源共享平臺近40個。[50] 學術期刊 《湖北工程學院學報》是湖北省教育廳主管、湖北工程學院主辦的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雙月刊,創刊於1981年,原名《武師孝感分院學報》,1983年更名為《孝感師專學報》,2000年更名為《孝感學院學報》,2012年更名為《湖北工程學院學報》。 學報 《湖北工程學院學報》曾獲首屆、第二屆、第三屆、第四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稱號,入選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多次被評為“湖北省優秀期刊”。2013年,《湖北工程學院學報》首次入選武漢大學核心期刊擴展版。2014年,“中華孝文化研究”欄目入選教育部第三批名欄建設。[51] 合作交流 國際合作 截至2017年3月,學校與橋港大學(美國)、北阿拉巴馬州立大學(美國)、南猶他州立大學(美國)、聖山孝大學院大學(韓國)、胡弗漢頓大學(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英國)、西倫敦大學(英國)、索爾福德大學(英國)、陽光海岸大學(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澳大利亞)、啟思蒙學院(澳大利亞)、佈列斯特國立技術大學(白俄羅斯)、佈列斯特普希金國立大學(白俄羅斯)、屏東科技大學(中國臺灣)、嘉南藥理大學(中國臺灣)等世界上多所大學及教育機構建立了教育合作關係。 2008年湖北工程學院與英國胡弗漢頓大學簽訂HND(Higher National Diploma)國際貿易專業合作辦學協議,並於2009開始國際合作教育招生。 2012年9月,學校啟動來華留學生教育工作,來華留學生開展了漢語言培訓學習、專業進修、漢語言本科學歷教育以及籌備的全英文授課的電子信息工程本科學歷教育等多種教育形式。截至2017年3月,先後有來華留學生50多名,來自法國、剛果(布)、贊比亞、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肯尼亞、加納、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多個國家。 2013年經教育部批准與英國安格利亞魯斯金大學聯合舉辦土木工程本科國際合作教育辦學項目,2014年經教育部批准與英國胡弗漢頓大學聯合舉辦金融工程本科國際合作教育辦學項目。[52] 學術交流 2013年10月,學校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科技大學等高校展開科研合作。[53] 2013年11月16日,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經濟學家、學校榮譽教授厲無畏在學校圖書館作了以“文化創意產業推進城市實現創新驅動和轉型發展”的學術報告。[54] 2014年9月19日至23日,“重陽與亞洲孝道文化國際論壇暨國際亞細亞民俗學會第十五次學術大會”在孝感舉行,學校作為協辦方參加了各項活動。[55] 2015年11月5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天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吳學兵教授在學校澴川講壇,作題為“光學望遠鏡及其天文發現”的學術報告。[56]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徽 學校校標由中英文校名、學校標誌性建築圖書館、體現學校文化特色的春暉湖和學校創建時間等元素組成。 校標 標識形象以標誌性建築圖書館、風景秀麗的春暉湖為切入點,以簡潔明快柔美的線條彰顯學校充滿活力與向上的個性;亦如一艘航船,象徵湖北工程學院揚帆起航,踏上新的征程,引領學子泛舟知識的海洋。 變形後的圖書館如鋼琴鍵盤,寓意人文素質教育,側視猶如漢字的“工”字,體現了工程教育特色,二者結合象徵著學校注重人文教育與工程教育的綜合協調發展。 抽象的圖書館造型寓意學校“一主兩翼、多層次開放辦學”的理念。[58] 校旗 1 2 校訓 嚴以治學 誠以立身 字體為魏碑體,作者:葛楚英。 校訓 “治學”就是研究學問,對專門化而言;“立身”就是為人,對成人而言。 “嚴以治學”的“嚴”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嚴肅,二是嚴謹,“嚴”是“創新”的基礎。“誠以立身”的“誠”,是為人的一個基本原則。 “嚴以治學,誠以立身”是對學習與品德修養的要求,是兩個方面,但它們又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有密切的內在聯繫的。因為治學也有助於立身,同樣立身也有助於治學。“嚴”與“誠”,內容廣博,其意義具有經典性,不但適用於作為學校主體的學生,可以說,它適用於廣大師生。此外,“嚴”與“誠”言之極約,對於其內涵的理解,完全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57] 校歌 《我們飛翔》 校歌 汪又發作詞,吳崇恕作曲 董永故里,澴水河畔,有我美麗校園。 小溪流琴聲,桃李芬芳,春光輝映著青春的臉龐。 嚴以治學,誠以立身。 傳承文明,求實創新。 一片天空,萬般夢想。 展開搏擊的翅膀,理想伴著夢想飛翔,我們飛翔。 展開搏擊的翅膀,理想伴著夢想飛翔,我們飛翔。[59] 精神文明 孝文化建設工程 學校推進“孝文化建設工程”,打造“孝行校園”文明創建特色品牌,構建了“德育為先,以孝切入”的德育新模式。學校開展孝研究,成立了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華孝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了全國高校首家“中華孝文化網站”。推出孝讀物,編撰出版了《中國孝文化概論》、《中國古代孝論文選註釋》、《中外學者論孝文化名城建設》、《孝文化文藝新作》等系列孝文化宣傳教育著作。 建立“湖北工程學院孝德教育實踐基地”,開展“孝心傳遞”書信感恩活動、“孝老愛親、善待同學”主題班會,定期組織青年志願者開展“愛老、敬老、侍老、助老”系列服務活動,志願者每隔一週通過進入福利院開展志願服務,進行孝德教育。把感恩教育作為學生社團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化“三孝”為“三愛”(從知孝、行孝、傳孝到“愛父母、愛黨、愛祖國”)。 開展心懷感恩與孝同行——“青春與感恩同行”系列孝行活動,評比“最美孝德青年”;“關愛老人,情暖重陽”,開展關愛老人系列活動。開展“學雷鋒”青年志願者服務月,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志願服務行動、社區學雷鋒志願服務活動、“我要當清朗俠”網絡文明志願行動等活動。 我身邊的典型 學校逐步建立健全“我身邊的典型”培育推廣機制,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學校在堅持每年評選表彰“三育人”先進個人、“春暉學子”的基礎上,推出了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提名獎等師生先進典型,讓師生通過“看得見、學得到”的身邊典型的示範引領,細化、實化、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活動。 大學生文明校園建設志願服務隊 學校於2014年成立“春暉行”大學生文明校園建設志願服務隊,下設四個專業分隊。截至2017年5月,每天定期開展校園文明巡查工作,維護了校園文明和諧的良好環境;每年發佈及轉載新浪微博2000餘條,騰訊微博2000餘條,發表及轉載新華網博客文章1680篇,新浪博客文章1600篇;每年更新文明網稿件百餘條;每天對校園不文明停車、行車行為進行及時勸導。 大學生文明素質提升工程 學校拓展“青春與感恩同行”、“田強青年志願者服務隊”、“春暉文化藝術節”、“春暉藝術團”等文明校園創建傳統品牌的文化內涵,將生命教育、感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融入其中。打造出一批文明校園創建特色品牌,包括電子商務專業創新團隊、“放飛夢想”英語素質拓展、“心?泉”社會心理服務團等。2014年開始,學校大力開展中國夢宣傳教育活動,實施“育人”、“成長”、“愛心”三個“三部曲”教育活動,該項活動獲2015年度湖北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61] 朋輩啟航工程 學院從2013年開始實施“朋輩啟航工程”。 每年在學生中選拔一批志願者進行培訓,內容包括朋輩心理諮詢基本常識、自我探索、個案模擬諮詢等,並引入了角色扮演、心理劇、心理遊戲、圖畫分析、催眠放鬆、主題班會等多種形式。在培訓中強化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生命教育意識培養,從生命意識的角度去認識大學生自殺、暴力等生命困頓現象和極端行為,樹立關愛心靈、撫慰生命的理念。 社團文化 每年一度的校園文化藝術節,開展美術作品大賽、電子競技大賽、漢字書寫大賽、國學文化大賽、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校園歌手大賽、辯論賽、主持人大賽、英語競賽、大學生風采大賽等文化藝術活動。舉辦校園寢室文化節、寢室長大會、文明寢室評比活動。 學校共開辦競技、科技、學術、文體、公益等類型的近四十個社團,以“團結、奉獻、務實、創新”為方針,形成社團文化節。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t姓名 黨委書記 彭瑜 校長、黨委副書記 潘慧明 黨委副書記 汪達 展開全部 歷任領導 湖北工程學院歷任領導 時間/學校名稱\t校領導 1943年—1947年12月 湖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歷任校長:高醒民、胡養吾 1948年1月—1950年1月 湖北省立安陸師範學校 歷任校長:胡養吾、申紀文 1950年2月—1959年9月 孝感師範學校 歷任校長、書記:申紀文、翟明遠、葉林、史景湯、郭蔚甫、張玲、樊作楷 展開全部 校園環境 圖書館 圖書館位於湖北工程學院的中心區,北面正對新穎別緻的大門,南面蒞臨風景秀麗的湖畔,地理位置極佳,是湖北工程學院的標誌性建築。其建築面積38520平方米,主樓11層,兩翼6層。 教學樓 學校教學樓包括1-7號教學樓號,文法外教學樓等建築群,能同時滿足一萬五千在校生教學、學習需要。 共31張 校園建築 實驗樓 學校實驗樓包括綜合實驗大樓,計算機大樓,化學系實驗樓和工科實驗樓。 運動場 學校擁有四百米標準化體育場,可容納近一萬名觀眾,是學校舉辦田徑運動會和大型活動的主要場所。在學校的東區西區,建設有幾十個不同檔次的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羽毛球場,以及各類健身設施。 學生公寓 學生公寓分佈於學校的東區、西區、三里生活園區、同大生活園區。學生公寓標準四人間,房間配套設施齊全,配備有通訊電話、校園網連接等,內設盥洗間。 學生食堂 學校根據學生公寓分佈,在不同的生活園區配套建設有東苑餐廳、西苑餐廳、同大餐廳和三里餐廳。餐廳內設有普餐部和客餐部,提供不同檔次、風味的菜餚。根據不同地區和民族風俗習慣,專設有“回民窗口” 學術報告廳 學校經常邀請中國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來校講學,每年舉辦學術活動月。學校建設有圖書館學術報告廳、綜合學術報告廳、文學院學術報告廳、外國語學院學術報告廳、經法樓學術報告廳和建築學院學術報告廳。 音樂廳 音樂廳配備有燈光系統、音響系統、傳聲系統等舞臺設施,可容納500名觀眾,是音樂系學生學習、排練、彙報演出和學校舉辦音樂會的主要場所。 數碼鋼琴室 數碼鋼琴室是音樂系學生專業訓練的主要場所。 體育館 體育館位於學校園區內,建築面積近12000平米,可容納觀眾近4800人。中心場館面積為1600平米,可承接省級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體育賽事,還可以舉辦大型會議、文娛演出等活動;副館為籃球等教學場所。體育館館內還設瑜伽跆拳道室、乒乓球室等,為廣大師生提供運動、健身場所。 學校大門 學校大門89米長的內弧似展開的雙臂,喻意歡迎四方學習來校深造,兩邊各設六塊文化牆,可鑲嵌具有孝感和學校特色的浮雕,以體現高等學校的文化氛圍,文化牆之間用玻璃隔斷,給人以通透的視覺,體現學院開放式辦學的思想。


工匠精神發言人


湖北工程學院是一所綜合性的工程大學。學校創辦歷史悠久。創辦時間是1943年。是一所公辦的高等教育學府。校訓是嚴以治學,誠以立身。2012年由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為湖北工程學院,在湖北省內還算可以的。學習氛圍也算可以,另外孝感消費相對較低。

在湖北孝感還有其他一些學校比如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等等


亦水亦如風


湖北工程學院,孝感師專。師範搞工程也在行。搞笑。


A清宇高考報考專家


我就是這個學校的....


奧奧蟄伏


不怎麼樣,比較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