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的“以茶代酒”的不風雅起源

風雅的“以茶代酒”的不風雅起源


在酒桌上常聽人說“以茶代酒,不成敬意”。如此不喝酒的人,既推了酒,又不失禮節。不過,讀者恐怕不知道,“以茶代酒”始於三國東吳的末代皇帝孫皓。

公元252年,吳太祖孫權病死,傳位於子孫亮,後宮廷政變,孫亮之兄孫休上臺。孫休臨終時,遺詔兒子做接班人,任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為“顧命大臣”,輔佐幼主。誰知孫休屍骨未寒,兩位“顧命大臣”嫌孫休兒子太小,改立23歲的“長君”孫皓為帝。

風雅的“以茶代酒”的不風雅起源

▲孫皓。圖源:網絡

孫皓初立時,撫卹人民、開倉賑貧。後來變得專橫殘暴、終日沉浸於酒色荒淫,從而民心喪盡。孫皓好酒,經常擺酒設宴,要群臣作陪。他的酒宴有一個規矩:每人以七升為限,不管會不會喝,能不能喝,七升酒必須見底。

群臣中有個人叫韋曜,酒量只有二升。韋曜原是孫皓的父親南陽王孫和的老師,也就是太傅,故孫皓對韋曜格外照顧。看他喝不動了,就悄悄換上茶,讓他“以茶代酒”,不至於因喝不下酒難堪。

風雅的“以茶代酒”的不風雅起源

▲韋曜。圖源:網絡

韋曜是耿直之臣,常批評孫皓,說他在酒席上“令侍臣嘲謔公卿,以為笑樂”,長久以往,“外相毀傷,內長尤恨”。後韋曜被投入大獄處死。

公元280年,吳國為西晉所滅。說孫皓因酒誤國,恐怕不為過。

戲說版

孫權死後,傳位於子孫亮,後宮廷政變,孫亮之兄孫休上了臺 。孫休臨終時,遺詔自己的兒子做接班人,讓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顧命”,輔佐幼主。“你辦事,我放心”。

風雅的“以茶代酒”的不風雅起源

▲三國。圖源:水印

哪知屍骨未寒,這二位卻沒有“按既定方針辦”,嫌孫休兒子太小,改立了23歲的“長君”孫皓,他是孫休的侄子,廢太子孫和的兒子。

孫皓不知感恩戴德,上臺不到三個月就要了這兩個“顧命”的命。因為,他聽說這二位見他性情粗暴又好酒色,流露出了一些後悔立他為君的意思。

其實一點不錯,這孫皓就是一個好酒之徒,經常擺酒設宴,群臣作陪。他的酒宴,一整就是一天,而且有一個規矩:每個人以七升為限,不管你會不會喝,不管你能不能喝,甚至不管這酒是不是進了肚子,七升酒是必須見底的。

如果按照現在的度量衡,一升酒有二斤,那就是十四斤了,白水也會喝爆肚皮的。可是晉朝陳壽的《三國志》是這麼記載的,在這裡照抄無誤。

風雅的“以茶代酒”的不風雅起源

▲三國志。圖源:網絡

群臣中有一個人叫韋曜,酒量只有二升,真難為他了。孫皓是個暴君,說一不二,動輒殺人,但是對韋曜卻格外照顧,看著他喝不動了,就告訴人悄悄給他換上茶, 韋曜心領神會,故意高舉酒杯,”幹了幹了!”咋呼一氣,其實是心裡偷著樂。

這韋曜是何人?他原來是孫皓的父親南陽王孫和的老師,也就是太傅。“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地位相當特殊。而且當時韋曜正奉命寫孫和的回憶錄,孫皓還指望著他在裡面美言自己幾句呢,當然也不想看他一個人喝不下酒攪了大家的興,就偷偷使出這”以茶代酒”的一招。

風雅的“以茶代酒”的不風雅起源

▲圖源:網絡

可是這韋曜卻沒有像孫皓想的那樣撰史,說孫皓在酒席上總是“令侍臣嘲謔公卿,以為笑樂”,這樣“外相毀傷,內長尤恨”。回憶錄裡還膽敢揭露一些孫皓見不得人的醜事。孫皓終於被惹火了,公元273年,把韋曜投入大獄,不久殺了頭。

這樣一個暴虐的君主,當然不能治好國。280年,吳國為西晉所滅,孫皓也做了俘虜,被遣送到了洛陽,受封的爵位是“歸命侯”,比早先被俘的蜀王阿斗的爵位“安樂公”還要低!這個殘暴無能的傢伙苟延殘喘了四年,病故洛陽,時年42歲。

風雅的“以茶代酒”的不風雅起源

▲西晉。圖源:網絡

孫皓可以說是以酒誤國,遺臭萬年了,沒想到還留下了一個”以茶代酒”的典故。直到今天仍被人們廣為應用,並稱得上是一件大方之舉、文雅之事,這無論是孫皓還是韋曜,都是始料未及的。



本文圖片部分源自網絡,侵刪。

本文轉自中國酒志網

《以茶代酒之來源》,侵刪。

往期精彩:

風雅的“以茶代酒”的不風雅起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