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第一波,可能是今年买房最划算的时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好消息终于越来越多了,复工复产的城市也越来越多。部分城市有限度开放了售楼处,但对于房企来说,现在卖房仍然不容易,而对于购房者来说,现在到底要不要买房?怎么把握时机?

现在是老客户在买房,为房企贡献收入

对于房地产来说,今年注定不一样。因为疫情,购房者都开始有所改变,更多人习惯通过网上渠道来看房,甚至直接交定金交首付买房。虽然成交量相比往年仍然不够看,对于购房者来说,敢于在网上买房,舍弃现场看沙盘,看样板间等一系列"眼见为实"的体验,原因大概率只有一个:够便宜。

有不止一位网友告诉我,之所以敢在线上买房,原因基本都是基于三点:

1、 品牌过硬。

2、 买的房子,都是关注很久的,现在的价格是一段时间以来最便宜的。

这说明什么呢?

对于购房者来说,其实线下看房的过程早就走完了,只是觉得价格不合适,所以一直没出手,现在因为疫情,价格合适了,风险也有保障,所以就出手了。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网上买房,想要转化新客户难度非常大,更多是通过更大力度的促销让老客户下决心买房。

由于涉及资金量非常庞大,买房依然是一个重线下的行为,想要彻底完成线上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目前所有平台,无论是房企还是第三方的房产平台,在产品层面的体验优化的都还不太够,完全靠优惠在撑着业绩。能仅凭优惠就出手的,必然就是已经在线下看过房的老客户了。

疫情过后第一波大优惠可能到来

优惠,折扣,可能是今年促使大家买房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不要意外,现在头部房企日子都不好过,中小房企更是接连倒下,折扣是必须要给的。但现在依然还处在拉锯阶段。也就是说,房企用一定的优惠力度试探,而更多人则在保持观望,看后续有没有更大力度的优惠释放。

因为对于房企来说,他们深知,线上流量虽然大,转化效果远不如线下,所以很多房企实际上都在憋着,希望疫情过后通过一波快速回款来弥补这段时间以来的损失。

这是一个买卖双方一种博弈。

疫情之后第一波,可能是今年买房最划算的时候

政策救房企,也在帮助购房者省钱

从2月中下旬开始,各地涉房政策频出,而且越来越不含蓄,给补贴的,解禁公寓的,首付下调的,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的,人才房七折……

这些政策都是在造需求,但不可辩驳的是,它们通过降门槛给补贴打折等方式,帮助购房者节省了一定的购房费用,你买房更便宜了。

政策跟市场不一样,来得快去得更快,不少城市政策有效期也就是一年。

所以,从政策层面来说,今年总体是利好购房者的。以往一个政策出来,红利往往立刻被卖方吞噬,购房者捞不到实质的好处,但今年显然不行了,他们也缺钱,回款比利润更紧迫。

降息会持续一年以上

今年3-8月份,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房贷利率换锚。这里就不扯换锚的优缺点了,只说一点,从2019年8月到2020年2月,1年期LPR下调了4次,5年期LPR下调了3次。

这是历史下调记录,而且接下来还将下调,这给与市场的感知就是,信心会稳住。

NASA公布的卫星图像显示,1-2月份中国NO2浓度明显下降,2月份前两周,中国碳排放减少了1亿吨,相当于英国全年的四分之一。新冠疫情对经济形成了实质性冲击。

疫情之后第一波,可能是今年买房最划算的时候

21世纪经济报道统计的各地已公布的投资总额就超过了33万亿。虽然这些不可能在2020年全部落地,"新基建"大规模来袭,要靠更低的融资成本来支持。整体来看,今年大概率会保持降息趋势。

具体买房时机判断两点

"房住不炒"大旗一定要擎住,但这与我们的判断并不相悖,在这里更想传达的是机遇是窗口,而不是炒房。其实上面说了很多,都是基于自住或改善层面的判断。今年的确是不错的上车或者换房的好机会。

日本的中小学生,才封城几天,就憋不住了。

疫情之后第一波,可能是今年买房最划算的时候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中国仍处于封城状态的武汉就1000多万人口,疫情过后是什么场景?不敢说都跑去买房,但售楼处的人流量相比疫情期间,指数级增长是可预期的。他们不是炒房客,只是被疫情压制住的自住购房者。

具体操作层面,看房地产复工情况,看项目开盘及销售情况,看政策有没有调整。

其一,如果复工顺利,开盘大火;

需要指出的是,开发商还在和购房者拉锯,网上带货不如线下理想,除了恒大,更多房企把优惠留给了疫情之后第一波促销上。

其二,如果出台了明显提振购房需求的政策;

以上两点具备,差不多就可以出手了。

如果你近期有购房的需求,那么可以咨询我,本人熟悉广州片区新房 情况,为你买房置业提供最佳建议,杜绝踩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