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内蒙走一圈,才知道这里的防疫措施有多严,真是不惜一切代价


二月二,龙抬头。往年的这个时间,是托尼老师们正忙的日子,但今年他们难得地在这一天清闲下来。这是内蒙古西部小城五原县的街头,从正月初三开始,这里各种公共交通全部停运,对人员往来的限制也一天比一天严格,到后来,每户三天只允许一人外出一次。这种紧张也不是没有道理,春节前,从武汉返乡的夫妻俩后来先后被确诊患上新冠肺炎,也多亏隔离及时,没有在本地传播开。在他们被确诊后,本地一直再没有新增病例。

在严格隔离的后期,县里干脆把自己隔绝成了孤岛,外面的人不许进来,即使是本地人在外也不许回来。有专人守在火车站。火车上若有人下车,则有人拦着不让下车,至于坐到哪里,那就不管了,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想必是防疫作为头等大事,只要防疫搞好了,升斗小民的无奈和艰难,则是可以作为付出的代价,是可以“不惜”的。

当浙江用专车和包机接工人回去返工的时候,这个小城依然在严格地执行着三天放一人的地方规定,小城的落后是有原因的。在两个14天的隔离期结束后,管控逐渐变得松动,人们也开始走动起来,但依然没那么随意。我去火车站坐车的时候,依然要测体温,接受灵魂三问: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相关信息都被记录在案。


从26号起,五原一个月内无新增病例。内蒙古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下调到三级,本地也一个月内无新增病例。但街道上仍有几种架着喇叭的车在来回地喊话:疫情还没过去,不能掉以轻心,能不出门尽量不要出门。火车站内负责安检的姐姐谨慎地和进站的旅客保持着距离,可能是出于对女性的照顾,她们戴着护目镜,而门口负责登记和量体温的两们兄弟则没有,同情他们俩一下。

候车室内稀稀拉拉地坐着二十多个等车的乘客,这应该是一个月以来,本县境内聚集最多的人群了,但人们依然警惕地保持着距离,同时用如炬的目光扫描着经过的人,以期提前发现危险的信号,一声咳嗽都会让他们紧张起来。

候车室与售票处隔着一个大玻璃窗,一位小哥正在取票。刚才我去买票的时候,售票窗口里的大哥没有接我递过去的钱,用手指了指玻璃上贴的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说:“非常时期”。从12306官网上看车票信息,发现一个与往日不同的特点:软卧票最先卖完,然后是硬座,硬卧票还有剩余,在以前,最先卖完的是硬卧,我猜可能是软卧厢人少,更容易保持安全距离吧。不知道我的猜测对不对。


去年11月,北京确诊两例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鼠疫病例,在疫源地又实行了一轮隔离。五原县虽然不是鼠疫的自然疫源地,但在火车站这种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做些宣传是很有必要的。没想到的是鼠疫的刚刚过去不久,宣传的海报还没来得及撤掉,新冠肺炎又接踵而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内蒙古人民也算久经考验,对付传染病,有的是现成的办法。

戴了口罩人们似乎就不爱说话了,检票的过程很安静,感觉秩序忽然比以前好了很多,人们不再争抢着往前挤。也许,在面对更大的威胁时,人才会感觉到哪些才是更重要的。

隔离在家的这段时间,抖单上流行做凉皮,有不少人照着做。但说实话,凉皮的精髓一在于面粉的素质,二在于调料的配比,自己在家做的,总是比不上外面专业做的好吃。我出来的时候特意买了两份带着,旁边等车的美女居然也带着。面精在巴盟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硬卧车厢里的人不多,早晨六点多,火车到达河北宣化站,我数了一下,定员66人的车厢里只29位乘客,上座率不足一半。

全程不吃不喝不摘口罩的小哥。

进京的旅客需登记个人信息和健康状况,要通过一个叫“京心相助”的微信小程序承担了这个功能。到了北京之后,在自我隔离的14天内,还要每天通过它报告自己健康状况,包括是否发烧,是否有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乏力、咳嗽等。操作这个小程序对图中这位来自山西大同的大哥来说似乎有点难,他多次向旁边的小夫妻求助,花了好长时间才填完。

车厢里几乎没人在吃东西了,售货小车安静地穿过车厢,完成它规定的出巡任务。“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来、腿让一下了……”,这样的声音不知道还得多久才能听到。乘务小姐姐因此也轻松了不少,因为没有人制造垃圾,车厢里一直保持着干净不需要打扫。

受疫情影响,铁路停开了多次列车,从北京站出来的乘客也很少,非常难得地看到如此清静的北京站。

当天是周六,上午十点多进了地铁,从地铁二号线换六号线,地铁上空座很多,每个人都尽量和别人保持距离,分坐在座位的两头。

复工率虽然听上去挺高,大约有80%以上,多数是复工不出勤,所以在街面上完全看不到疫情之前80%的样子。安静的公交车站和空旷的街道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看着有点凄凉的街景,相信大家都在怀念那些熙熙攘攘的日子。

小区门口,工作人员在小雨中进行着对出入者的检查。我在填完两三张表之后,拿到了返京人员联系服务卡,大姐问我有没有存粮,并告诉我尽量在网上购物,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找他们帮忙代买,自己最好不要出门。从此,我开始了为期14天的宅家隔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