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華為手機海外銷量的HMS,能否與谷歌GMS分庭抗禮?

經常關注新聞的小夥伴應該還記得去年穀歌對華為耍的一次“小任性”:單方面宣佈對關閉對華為設備的GMS授權。然而沒過多久,谷歌又“戲劇性”的恢復了對華為設備的GMS授權,這次“小任性”讓華為當時在海外發布的MATE30系列手機的銷量大受影響,不過這也讓華為意識到構建自家移動服務即HMS的重要性。可能國內的小夥伴對谷歌的GMS服務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在國外,谷歌的GMS服務對一臺安卓手機來說非常重要。

決定華為手機海外銷量的HMS,能否與谷歌GMS分庭抗禮?

谷歌GMS與華為HMS

什麼是GMS? GMS就是GoogleMobile Service(谷歌移動服務),它是安卓系統的靈魂所在。因為要想使用Google Play應用商店、Youtube視頻應用、Chrome瀏覽器、谷歌地圖、Gmail郵件等谷歌開發出來的應用,就必須要取得GMS授權,如果沒有,那麼將無法使用谷歌的軟件服務。停止GMS的授權就相當於將谷歌系統進行了“閹割”。

當然這點在國內是沒有影響的,因為谷歌早已不再國內開展業務了,而且國內手機廠商都會在手機上內置自家移動服務,比如小米、OPPO、VIVO等,用戶只需註冊一個賬號,即可使用內置的的應用商店、雲盤等手機廠家開發的應用。

決定華為手機海外銷量的HMS,能否與谷歌GMS分庭抗禮?

VIVO自家賬號服務

可這畢竟是在國內,手機廠商可以這樣應對,可在海外市場,谷歌圍繞安卓系統建立起來的生態很強大,而且用戶黏度非常高,可以說,在國外沒有GMS,寸步難行!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國內廠商在海外發布的手機都具有GMS(谷歌移動服務),方便海外用戶使用谷歌應用。可以說,谷歌靠著GMS掌管了整個安卓生態。

決定華為手機海外銷量的HMS,能否與谷歌GMS分庭抗禮?

比較著名的幾個谷歌服務

那麼應對如此強大的GMS,華為的應對策略是什麼?那就是HMS(HUAWEI Mobile Service)即華為移動服務,是華為雲服務的合集,包含華為賬號、應用內支付、華為推送服務、華為雲盤服務、華為廣告服務、消息服務、付費下載服務、快應用等服務。

華為的打算就是使用自家的應用服務去逐一替換谷歌的應用服務,比如,使用AppGallery(應用市場)代替Google Play應用商店、使用HUAWEI music代替Google Music等這些二選一的服務。此前有報道稱華為為了尋找替換谷歌地圖的解決方案,找到了測繪公司TomTom並簽署了戰略協議,讓華為智能手機可以使用TomTom的地圖、交通和導航軟件。TomTom公司的來頭也不小,經為蘋果公司的地圖軟件提供數據支持。

決定華為手機海外銷量的HMS,能否與谷歌GMS分庭抗禮?

TomTom公司生產的導航儀

TomTom NV 是一家主營業務為地圖、導航和GPS設備的荷蘭公司,總部位於阿姆斯特丹

這樣一來,華為為構建HMS投入的“心血”自然是少不了。今年二月份,華為在巴塞羅那召開的新品發佈會上,就高調宣佈了HMS目前所取得的成績,華為應用市場的月活已經超過4億,成為繼安卓、蘋果之後的第三大應用市場。在發佈會上,華為向開發者們做出了開放更多權限、提高開發者權益等激勵開發者的保證。

決定華為手機海外銷量的HMS,能否與谷歌GMS分庭抗禮?

2020年巴塞羅那發佈會

目前為止,HMS應用程序已經在在170多個國家/地區可用,其中:Huawei Browers已完成超過2億次下載、Huawei Cloud超過1.6億次下載、Huawei Themes應用程序超過7,000萬次下載、華為音樂的下載量超過1.5億次、華為視頻的下載量超過1.3億次、華為助手的下載量超過1.4億次。可以說HMS是華為做出的一個十分明智的決定。

然而,海外市場未來也充滿的諸多的不確定性。HMS能否與GMS分庭抗禮? 雖然HMS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但如何擴大HMS在海外市場的佔有率與用戶黏度,華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